發現繞白矮星(WD 1856+534)旋轉的巨行星(WD 1586 b)(Credit: 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16日公開一項天文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首次公布了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繞白矮星旋轉的證據。這一發現為一種理論提供了堅實依據,即大質量行星能夠在白矮星形成期間遷移到附近軌道,並繼續「生存」下去。
雖然科學家一直有所猜測,一些白矮星的軌道上可能會存在行星,但長久以來,人類從未在此探測到完整的行星。這是因為,白矮星其實是類太陽恆星發生坍縮、大氣被剝離後剩下的核。白矮星一般和地球差不多大小,質量是太陽的一半左右。但這樣一顆與地球體積相當的白矮星(比如說天狼星的鄰星Sirius B),表面重力卻約等於地球表面的18萬倍,在此高壓下,任何物體都已不復存在。
迄今發現的大部分系外行星,都圍繞最終會形成白矮星的恆星旋轉。一旦這些恆星燃盡儲備的氫,它們會先演化成紅巨星,再膨脹,然後吞噬掉附近軌道的所有行星。正因如此,周圍的任何行星都不太可能在恆星的白矮星階段還能繼續繞其旋轉。
然而此次,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任務的數據,包括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天文學家安德魯·范德伯格在內的研究團隊,報告發現一個巨行星候選體(被稱為WD 1586b)對白矮星WD 1856+534每1.4天凌星一次。研究人員估計,WD 1586b的質量不會超過木星的14倍。
研究團隊假設,當WD 1856+534的前身星演化成一顆紅巨星時,為了避免被摧毀,WD 1586b當時必須距離這顆宿主恆星超過1個天文單位(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然而,目前階段尚不清楚它是如何抵達觀測到這一附近軌道的,這裡距離白矮星估計有四個太陽半徑(或距離白矮星約等於水星到太陽距離的1/20)。
根據他們的模擬,研究人員認為,當這顆恆星演化成白矮星時,WD 1586b由於與行星系遺蹟中的其他行星相互作用,被拋射到了附近的軌道。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新聞網(孫自法):在恆星演化的白矮星階段還會有行星繼續繞其旋轉嗎?這一之前認為不太可能的觀點受到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的挑戰。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系外行星研究的論文,報導了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繞一顆白矮星旋轉的證據。這項發現支持了一種理論,即大質量行星能夠在白矮星形成期間遷移到附近軌道,並繼續生存下去。
該論文稱,白矮星是類太陽恆星發生坍縮、大氣被剝離後剩下的核。白矮星一般和地球差不多大小,質量是太陽的一半左右。迄今發現的大部分系外行星都圍繞最終會形成白矮星的恆星旋轉。一旦這些恆星燃盡它們儲備的氫,它們會先演化成紅巨星、再膨脹、然後吞噬附近軌道的所有行星,讓附近的任何行星都不太可能在恆星的白矮星階段繼續繞其旋轉。雖然有證據表明,一些白矮星的軌道上可能發現了行星,但之前從未探測到完整的行星。
論文通訊作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安德魯·范德堡(Andrew Vanderburg)及同事利用美國宇航局(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任務的數據,最新報告發現了編號「WD 1586 b」的一個巨行星候選體,對一顆編號「WD 1856+534」的白矮星每1.4天凌星一次。他們估計,系外巨行星「WD 1586 b」的質量不會超過木星的14倍。
論文作者假設,當白矮星「WD 1856+534」的前身星演化成一顆紅巨星時,為了避免被摧毀,巨行星「WD 1586 b」當時必須距離這顆宿主恆星超過1個天文單位(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如何抵達觀測到的這一附近軌道的,這裡距離白矮星估計有4個太陽半徑(或距離白矮星約等於水星到太陽距離的1/20)。根據他們的模擬,論文作者認為,當這顆恆星演化成白矮星時,巨行星「WD 1586 b」由於與行星系遺蹟中的其他行星相互作用,被拋射到了附近的軌道。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環球科學:一旦恆星燃盡儲備的氫,它們會先演化成紅巨星,再膨脹,然後吞噬附近軌道的所有行星。任何行星都不太可能在恆星的白矮星階段繼續繞其旋轉,之前科學家也從未在白矮星的軌道上探測到完整的行星。但《自然》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報導了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繞一顆白矮星旋轉的證據。利用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任務的數據,研究發現了一個巨行星候選體(被稱為WD 1586 b)對白矮星WD 1856+534每1.4天凌星一次。
作者假設,當WD 1856+534的前身星演化成一顆紅巨星時,為了避免被摧毀,WD 1586 b當時必須距離這顆宿主恆星超過1個天文單位(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然而,尚不清楚它是如何抵達觀測到的這一附近軌道的。根據他們的模擬,作者認為當這顆恆星演化成白矮星時,WD 1586 b由於與行星系遺蹟中的其他行星相互作用,被拋射到了附近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