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是怎麼上廁所的?最早是用塑膠袋裝著,真是太為難人了

2020-11-13 撈星辰的種花家

大小便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太容易、太普遍也太普通的事情了。可到了太空中就完全改變了模樣,不是那麼回事了。如果不經過一定時間的「專業」培訓,可能還真要鬧出大笑話呢。讓我們先來看看太空人在「天空實驗室」裡是怎樣大小便的吧。

「天空實驗室」是一座空間站的名字,它由軌道艙、氣閘艙、多用途對接艙和太陽能電池板等四大部分組成,其中的軌道艙又有工作區、生活區之分,生活區用隔板劃分出觀測室、臥室、餐室洗漱室等地盤。在一個被太空人稱為廢物管理艙的小區域內,便安置著一個廁所。由於失重的原因,太空中不分上下,便桶便鑲嵌在艙壁上。這個便桶中襯著一個滲透力很強的濾水袋,用來收集固體糞便,每用一次,更換一次。濾水袋貫通氣流,用專門設備使糞便沉澱固化,免得到處飄浮。

在這個廁所內,還有一個呈漏鬥狀的收尿器,尿通過一根管子被抽入容器中。收尿器內通氣流,可把排出的尿吸進其內部的收集袋裡。收集袋每天更換一次,以保持清潔。

在「阿波羅」登月飛行和其他早期載人飛行中,由於沒有馬桶,便都使用塑膠袋解決「方便」問題。尿是撒在尿袋中的,尿完後倒掉;大便時則是將一種直徑為20釐米左右、袋口帶膠布的糞袋貼在臀部,大便完後將用過的手紙和消毒水放入袋中,合上袋口,然後拋棄,或者用手將袋中的東西揉捏在一起, 放在貯存箱中帶回地面檢驗。太空人們把這種大便專用的袋子稱為「阿波羅袋」。

加消毒水和揉捏是為了徹底消毒,不然糞便在袋中腐爛,產生氣體,袋子膨脹,有可能將袋子漲破,那樣就會汙染環境。但是,這種方法很不可靠,稍不注意,屎尿就會從袋中飛出來,在太空隨便浮動,有時甚至會迷住太空人的眼睛,令太空人萬般難堪。因此太空人很不喜歡這種口,比起這種狀況,「天空實驗室」算是有了很大改進了。

然而這種大小便方法對女太空人仍很不方便。為了解決這個特殊問題,美國宇航局對馬桶進一步做了改進,研製出了一種男女通用的馬桶。比如現在在太空梭上使用的馬桶,吸尿管設計為兩種,男性用漏鬥狀吸頭,小便前將它接在管子上;女用吸頭則是根據女性生理構造設計的,小便時不會有絲毫洩漏。

如果說小便問題還算簡單些的話,那麼大便問題就複雜多了。為了「正確"使用坐便器,太空人在升空之前都得反覆練習使用太空梭上的馬桶,因為大便管口直徑只有10釐米,解便時要想對準它真是很不容易。在美國詹森航天中心,專門備有供太空人練習用的馬桶,馬桶的大便管口安了攝像頭,練習者面前有一臺顯示器,能幫助其調整好自己的「便姿」,反覆練習並記住臀部與馬桶接觸的位置,做到能憑感覺而「一坐到位」,上天后就管保不會出洋相了。

由於水在失重的環境裡不能流動,太空梭上的馬桶是用真空吸塵器來清潔的。太空人在解完便後,將馬桶右側的一個控制杆拉回原位,管口就會被蓋上,糞便便隔絕在了馬桶下面。使用過的手紙不能扔進馬桶,而是要放入一個功能類似真空吸塵器的小桶,紙會被牢牢地吸住,然後需將小桶放回到馬桶背後。這有點像我們在馬桶旁放的扔廢紙的紙簍。

其實說白了,在太空所使用的馬桶與在地球上使用的馬桶沒有太大的差別,而是非常相似,只不過多了個「吸引系統」。氣流產生的引力將排洩物吸入坐便器底部,而後,排洩物直接進入一個具有處理功能的密封容器之中,並儲存在那裡。通俗一點兒說,就是人們用抽氣的方式和其他方法彌補了大小便失去的重力。

把太空人的排洩物帶回地面幹什麼用呢?原來,通過分析研究,醫生們可以了解太空人在太空飛行中的生理機能變化,知道在太空中人體內哪些礦物質損失過多,因而有助於醫生們增加對人體功能的了解。

太空梭上的馬桶一旦出了故障,太空人們可就遭殃了,在美國太空梭的第十二次飛行中還真碰上了這麼一回。由於一個加熱器失靈,導致廢水結成冰堵塞了排尿口,機上五男一女一下為此陷入窘境。當時,飛行任務才完成了一半,餘下的日子怎麼辦?於是只能臨時決定用備用的塑膠袋裝大小便,以解燃眉之急。

自從太空梭上有了馬桶之後,塑膠袋就僅是作為備用品被帶上太空了。當馬桶因故不能使用時,儘管很不情願,但迫不得已的太空人們也只好將就行事了。

相關焦點

  • 千萬不能用這種塑膠袋裝食物,危害很大!
    導讀塑膠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買早餐的時候,會用塑膠袋裝包點;去菜市場買菜用塑膠袋裝;吃剩了飯菜也會用塑膠袋包好放進冰箱……我們幾乎天天都在接觸它,要怎麼用才安全呢?用塑膠袋裝麻辣燙?NO!常見的塑膠袋材質主要有PE、PET、PVC、PP等。其中用於盛裝食品的塑膠袋材質多為PE或者PP。
  • 太空人生活有意思?看看他們是怎麼上廁所的,網友:心酸!
    在世界上人類第一次步入外太空已經足足過去了50年以上。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此次登月的細節並沒有公布!我們大家也都通過一些資訊上了解過太空人在太空中的生活,比如跳起來一下就可以達到數米的高度,還可以見識到遠處的地球等等,這些資訊無不讓我們一直認為太空人的生活有意思?那麼你知道他們是怎麼上廁所的嗎?網友:心酸!
  • 用塑膠袋裝冒著熱氣的飯菜 真的安全嗎?
    最近市民李先生在本報熱線中提出質疑,用塑膠袋裝東西,尤其是裝熱菜、熱飯,真的安全嗎?對人體有害嗎?街頭拎著塑膠袋裝食品的市民一次性塑料製品 已成食品攤點必備用具市民李先生說,自己平常在外吃飯時注意到,城區一些早餐店裡早上有不少人打包把早餐帶走,現在買外賣的人也多了起來,裝這些飯菜的都是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盒等塑料製品。
  • 太空人在太空是如何上廁所的?得知真相的你,估計不想上天了
    所以,太空人需要有很強的抗眩暈能力。太空人要在太空完成任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他們要在空間站住上幾個月甚至超過一年,那麼,當他們在太空中時,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呢?在沒有重力、物資有限的環境下,太空人如何完成吃飯、洗澡、上廁所這類基本的活動呢。
  • 太空人他們是怎麼上廁所的?網友看完之後表示:心酸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們將目光投向了浩瀚的太空,人們想要探索太空中的世界,並且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探索太空的進程不斷加速,從上個世紀開始,不僅已經成功將腳步印在月球上,人類的科技更是已經登上了更為遙遠的火星。
  • 看看第一批太空人們是怎麼上廁所的,網友:心酸
    其實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從上個世紀就已經開始了,並且我們也是可以通過一些資訊了解到太空人在太空當中的生活。看看第一批太空人們是怎麼上廁所的,網友:心酸!由於是第一批進入太空的太空人,缺少了可以借鑑的經驗,所以第一次進步太空的飛船上面科學家是沒有設計太空專用的廁所的,真的是光想想就覺得很難受。
  • 經常用塑膠袋裝熱包子,會產生有毒物質嗎?給你揭開答案
    有一些早點鋪,小吃店,經常用塑膠袋直接裝著吃,有的人反映塑膠袋上的油墨都糊到早點上了,有的商家經常把塑膠袋放到高溫蒸鍋旁,甚至是在熱水中蒸煮,這樣會不會釋放有害物質的,為了搞清這些疑問監管局對於一些早餐店,超市進行了抽檢。
  • 廁所門前有一副對聯,上聯「來人不蹲就站」,下聯該怎麼對?
    原來他們兩個用啞語對了一個聯子。蘇東坡指河上,意思是「狗啃河上骨」;佛印把詩丟下去,意思是「水流東坡詩」,倘若把河上換成和尚,把詩換成屍,就能夠理解他們的笑意了。蘇東坡和佛印其實就是兩個千年未有的大損友,他們的日常以戲弄對方為主,並且非常風雅,以對聯的形式出現就有好幾次了。
  • 史上最貴馬桶即將飛往國際空間站,太空人怎麼上廁所
    既然空間站的馬桶科技含量極高、成本也很高,那太空人在空間站上是怎麼「如廁」的呢?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的太空人雖然環境與地面不同,但是還是會面臨三急這些問題,也是要上廁所的。其實,太空人在太空中需要上廁所,也算是時代的進步,意味著太空人在太空中飛行的時間更長了
  • 為了在月球上的探索太空人設計一個廁所,太空人開啟了挑戰賽?
    探索月球的太空站太空人將使用21世紀最先進的太空系統,包括一些最基本的家庭舒適設施,如廁所。各國宇航局呼籲全球社會通過月球廁所挑戰賽,幫助創新太空廁所概念?太空廁所的發展始於太空梭,因此居住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使用一種專為微重力環境下長時間飛行任務設計的馬桶。
  • 不是尿褲子就是飛翔:太空人的血淚告訴你,太空上個廁所有多難
    每次叨叨登月沒用鳥用時,終會有人告訴你,尿不溼還是阿波羅計劃中發明的呢!當年第一位上天的加加林就差點尿褲子,但不要以為發明尿不溼的是前蘇聯,因為美國人真尿褲子了,第一位尿褲子的太空人是艾倫·謝帕德,由於在比較緊張,起飛15分鐘後尿意過猛,只好尿在了褲子裡!
  • 塑膠袋裝高溫多油食物有隱患 遇熱可能「放毒」
    「我在小攤上買了點油炸食物帶回家吃,攤主把食物炸好後,迅速地塗了醬就放入塑膠袋裝好給我帶走,結果回家一看,塑膠袋都燙得縮在一起了。」市民張小姐說,她很擔心這樣的塑膠袋有毒,吃了這種塑膠袋包裝的食品會對健康有害。記者調查了解到,塑膠袋包裝食品尤其是一些高溫多油食品,應用的非常普遍。
  • 在太空中上個廁所有多難?太空人太空如廁的血淚史
    太空廁所問世之前太空人是怎麼上廁所的?這就要從第一個上天的太空人說起,上世紀60年代初蘇聯發射了人造衛星之後,「將人送上太空」這個想法就一直在蘇聯航空高層腦子揮之不去。終於在1961年他們將其付諸實踐,蘇聯太空人加加林要駕駛東方1號進入距離地球300公裡的公轉軌道繞地球轉一圈,只不過那次任務時長只有不到2個小時,當時人們也沒有考慮到上廁所的問題。
  • 太空人如何上廁所?新型馬桶1.5億元1座,耗時6年打造
    為了讓殺菌劑充分發揮作用,還得用手揉捏直到殺菌劑充分混合。咳咳,這個畫面,大家想想。也出於這個操作讓人太難受,不得不吃殘渣少的食物。直到阿波羅任務結束之後,也就是1972年,做出了一款紙尿褲,可以小號大號一起解決。
  • 太空人上廁所很難,新開發的馬桶值2300萬美元,看看長啥樣?
    而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人就會面臨這樣的問題,由於沒有重力,他們上廁所就成為了一個困擾人類幾十年的難題,至今都沒有完全徹底的解決,主要是氣味、便捷性、衛生的問題。那麼太空人上廁所有多難呢?下面我們就了解下在我們看來普普通通的廁所在太空飛行器上的進化史。我們人類的航天史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最初是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機器送上去了,緊接著就是想辦法把人送上去,畢竟人類幾千年來的夢想就是想去天上看看。
  • 塑膠袋裝熱包子,吃了對身體有影響嗎?可能很多人想錯了,看看吧
    近段時間有一名消費者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說他購買的熱包子放在塑膠袋裡面,包裝袋被燙出了一個大窟窿,並且仔細聞聞還特別有一股嗆鼻的味道,市場上的塑料墊到底能不能夠裝食品的,會不會有什麼安全隱患呢?塑膠袋裝熱包子,吃了對身體有影響嗎?
  • 為什麼用塑膠袋裝油會滲出來,裝水卻不會?
    塑膠袋是生活中最常用到的一種裝東西工具,它很結實,就算是裝水都不會漏,但每次吃油條時雖然已經用塑膠袋裝好了,還是會弄一手的油,這是為什麼呢?首先不排除有炸粙條的師傅不小心將手上的油蹭上去的原因,但並不是每個油條師傅都那麼粗心大意。
  • 用塑膠袋裝這幾種熟食要小心,不僅致癌,九種病跟它有關係
    菜場買菜、超市買東西都離不開塑膠袋裝東西,有時外帶個早餐也會用它來裝,雖然現在都換成了食品安全袋,但這種袋子真心安全嘛,其中的致癌因素你可能還不知道吧。你平時用塑膠袋頻繁麼?早晨剛出鍋的油條、豆腐腦;訂餐的外賣;熱騰騰的滷肉和菜市場買的新鮮蔬菜等?
  • 寒冷的北極是怎麼洗澡?南極怎麼上廁所呢?西瓜視頻揭秘極端環境
    對於在這裡生活的人來說,日常接觸到水都不是常溫的,空氣又那麼冷,洗一個熱水澡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人類的智慧真的是沒話說,在這樣不是很宜居的環境裡,人們硬是想到了一個清潔身體的方法,直到今天也還有人使用。在燃燒著熊熊篝火的大帳篷裡,來洗澡的人都穿著最暖和的衣服,圍坐在熱源,也就是篝火旁邊取暖發汗。
  • 怎樣除去廁所臭味的?
    我們經常會發現廁所裡面有很大臭味,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下怎樣消除和預防廁所的臭味的方法吧?定期清洗廁所馬桶或便池的汙垢,清洗方法可以用鹽酸或硫酸稀釋後清洗,效果非常好,可以很大程度減少廁所臭味。清涼油除臭。將一盒清涼油打開蓋,放在衛生間角落低處,臭味即可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