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發現免疫系統中的「剎車」分子,癌症治療的曙光來臨了嗎?

2020-12-03 中國科普博覽

癌症每年導致數百萬人死亡,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健康挑戰之一。今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多年的研究下,建立了一個全新的癌症治療方法:通過本來就有的免疫系統來抗擊癌症。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進擊的師姐 張璞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北京時間10月1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京都大學的本庶佑(Tasuku Honjo)兩位免疫學專家,他們將共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96萬元)的獎金。而這次他們摘下諾獎的原因是「在抑制負向免疫調節機制的研究中發現了新癌症療法(for their discovery of cancer therapy by inhibition of negative immune regulation.)。

△圖片來源:諾貝爾官網

為什麼是他們摘下諾獎?

癌症每年導致數百萬人死亡,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健康挑戰之一。今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多年的研究下,建立了一個全新的癌症治療方法:通過本來就有的免疫系統來抗擊癌症。詹姆斯·艾利森所研究的是一種蛋白質(CTLA-4),他首次在動物模型上證明了這種蛋白質對於免疫系統具有強烈抑制作用。他意識到如果把這個"剎車片"進行抑制,將可能釋放我們身體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發起攻擊的潛力。在此研究理論上,他發展出一套全新的癌症診療方案。2011年,美國FDA批准基於該機理的第一款癌症免疫藥物伊匹單抗(ipilimumab,用於治療黑色素瘤)上市。

與此同時,本庶佑在免疫T細胞表面發現了一種蛋白質(PD-1),在對其功能進行了細緻研究之後發現,這種蛋白質同樣對人體免疫系統具有抑制作用,也是一塊免疫系統的"剎車片",只是作用的機制有所不同。2014年,基於他的發現建立的癌症療法PD-1抗體Pembrolizumab(派姆單抗,Keytruda)通過FDA批准上市,除了在黑色素瘤上的出色表現,其他實體瘤的治療效果也表現不俗。

這兩位科學家的研究,極大地推動了腫瘤與免疫領域的進步,並且促使癌症治療新的藥物面世。

我們的免疫防禦能參與癌症治療嗎?

癌症包括許多不同的疾病,但共同的特徵在於異常細胞不受控制的增殖並且具有擴散到健康器官和組織的能力。手術,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等是癌症的標準治療方案,其中一些已被授予諾貝爾獎。包括用於前列腺癌的激素治療法(Huggins,1966),化學療法(Elion和Hitchins,1988)和用於治療白血病的骨髓移植(Thomas 1990)。然而,對於晚期癌症至今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療策略。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免疫系統-血液細胞-病毒-防禦-輔助細胞-t-細胞-疾病-流感-1132182/

19世紀末,美國骨科醫生William Coley意外的發現手術後感染釀膿鏈球菌病人的癌症出現了緩解,第一次打開了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大門。因此當時出現了這樣的概念:即激活免疫系統或許可能是攻擊腫瘤細胞的策略。有科學家嘗試用細菌感染病人來激活免疫防禦,但效果十分有限。人們逐漸意識到,我們對於自身的免疫系統抑制機制還缺乏足夠了解。於是,很多科學家開始投身到與之相關的基礎研究中,大量的研究工作慢慢勾勒出人體免疫系統的基本調節機制,並揭示了免疫系統識別癌細胞的原理。

免疫系統中的"剎車"分子

人體免疫系統的基本特性是區分"自我"和"非自我",以便入侵的細菌、病毒和其他危險可以被識別和消除。白細胞之一的T細胞是這一防禦的關鍵參與者。T細胞表面表達有與識別"非自我"的物質結合的受體,並且這種相互作用能夠觸發免疫監視來防禦入侵者,類似"油門"與"剎車"。被稱為"檢查點阻斷劑"的藥物可以鬆開剎車踩油門,讓T細胞與腫瘤作戰。免疫監視能夠識別、殺傷並及時清除體內突變細胞,防止腫瘤發生。人體免疫系統中主要的"抗癌戰士"稱為"T細胞",其表面有不同功能的受體,PD-1是其中的關鍵,作為一種細胞膜蛋白受體,正常情況下其功能是抑制T細胞的激活,這是免疫系統的一種正常的自穩機制。

許多科學家為這項重要的基礎研究作出了貢獻,並確認了其他抑制免疫激活的蛋白質,這些蛋白同樣對T細胞激活起抑制作用。"油門"和"剎車"之間的複雜平衡是健康狀態的必要條件。它能確保免疫系統參與對外來微生物的攻擊,同時避免可能導致健康細胞和組織的自身免疫破壞的過度激活(過敏)。但狡猾的癌細胞會產生一些偽裝,比如癌細胞表面會分泌一些糖蛋白或者黏多糖,作為"剎車"阻礙T細胞激活,躲過免疫系統的監視,最後不受控制的增殖。更糟糕的是不同種類的癌細胞被識別出來的難易程度不同。

免疫治療為什麼是癌症治療新篇章?

簡單來說,免疫治療能夠為癌症標準治療無效的晚期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並且部分的患者效果十分良好。免疫藥物的作用對象不是直接的癌細胞,而是免疫細胞。這類藥物通過激活針對癌細胞的免疫系統,然後讓大量活躍的免疫細胞成為真正的抗癌武器,完成使命。目前上市的PD-1抑制劑、PD-L1抑制劑和CTLA4抑制劑都是如此。

響應免疫療法的患者,有很大機會高質量長期存活。在黑色素瘤,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腎癌,兒童急淋白血病等患者中,免疫療法都製造出了一批"超級倖存者",將被判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從死亡線拉回,一旦藥物治療產生效果,能夠實現較長時間不復發、不進展、且有機會實現長期帶瘤生存。

繞不開的魏則西事件:免疫治療還有很多待解決的問題

魏則西事件把免疫治療以負面方式推向大眾視野,讓免疫治療的一系列亂象被置於輿論的聚光燈下:過分誇大的療效、未經批准的臨床治療、胡亂收取的高昂費用。由於目前缺乏具體監管措施在免疫細胞治療領域,有一些機構在缺少大規模、正規的臨床試驗的情況下,直接就開始收費、推廣未經批准的臨床治療。

目前主要的免疫治療有幾種方法。首先是對 T 細胞免疫檢查點的調控,如用抗體阻斷 CTLA-4 以及 PD-1 通路,其具有廣譜效應可以治療多種癌症。第二種療法是 CAR-T 細胞免疫治療,CAR-T 治療最成功的例子是對血液腫瘤方面的治療。第三種是體外激活(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 TIL),該方法主要是從腫瘤患者的腫瘤組織中提取出腫瘤環境中被抑制的免疫細胞,將其在體外進行培養,從而能夠將其重新激活,然後再回輸回患者體內,這種方法對腫瘤患者有一些治療效果,但是還處於臨床研究階段。

即使目前上市的PD-1抑制劑、PD-L1抑制劑和CTLA4抑制劑,也並非完美的藥物,因為作用的是人體免疫系統,需要等待產生作用的時間較長,並且對於晚期癌症患者來說身體能否承受副作用也是一個問題。

寫在最後的話

筆者在去年的諾獎拾遺文章裡就已經大膽預測過,PD-1/PD-L1應該是未來諾獎得主,今年獲獎一點也不突兀,只是感嘆這次的獲獎名單裡,是否少了一位華人科學家的身影?當然,每一個科研成果,都是無數科研工作者辛苦的工作所累積出來的。一個成熟的理論,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從無到有,是需要許許多多論文來一點點論證探討的,這些在舞臺背後的科研工作者,最後誰能站到前臺,享受鮮花榮譽和掌聲,還是依然交給神秘的諾貝爾獎評審們來商量思考吧。

參考文獻:

Leach, D. R., Krummel, M. F., & Allison, J. P. (1996). Enhancement of antitumor immunity by CTLA-4 blockade. Science, 271(5256), 1734–1736.

(本文中標明來源的圖片均已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免疫系統的抗癌「剎車」——解讀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果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1日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所作出的開創性貢獻。評獎委員會介紹,兩名科學家「鬆開」了人體的抗癌「剎車」,讓免疫系統能全力對抗癌細胞,「現在已徹底改變了癌症療法」。
  • 免疫檢查點分子與腫瘤免疫治療 ——解讀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CTLA-4和PD-1都是活化T細胞表面表達的免疫檢查點分子,具有向T細胞轉導活化抑制信號的功能,是機體調節免疫應答和建立對自身抗原免疫耐受的重要「剎車」分子。在腫瘤組織微環境中,腫瘤細胞可以通過表達相應配體的方式,啟動T細胞表面的CTLA-4和PD-1分子的免疫抑制作用,導致腫瘤組織中浸潤的T細胞失能,從而使腫瘤細胞逃避免疫系統的監視和清除。
  • Nature子刊揭示:腸道微生物組指導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機制
    Ze'ev Ronai博士,該研究的作者,同時也是SanfordBurnham Prebys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定的癌症中心的教授釋放被腫瘤踩住的剎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出現是癌症免疫治療的一個重大突破,它可以「釋放人體免疫系統的剎車」,從而發動一場有效的腫瘤攻擊
  • Cancer Discov:意外發現!免疫治療可以識別並治療化療耐藥腫瘤!
    2020年7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新的重大研究表明,可以通過一種引導免疫系統殺死具有特定耐藥性的突變癌細胞的免疫療法來治療侵襲性癌症。他們相信,這些基因的差異大到足以訓練人體的免疫系統識別和殺死修復BRCA基因的癌細胞--這為治療對現有藥物有耐藥性的癌症開闢了一種令人興奮的新方法。倫敦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彙編了一個資料庫,其中包括300多個報告的突變案例,這些突變改變了BRCA基因的活性,從而對PARP抑制劑產生耐藥性。
  • 醫學曙光!科學家們有望控制免疫系統中的「不定時炸彈」
    醫學曙光!免疫系統在人體防禦疾病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謂是人體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屏障。但有時候,這些免疫細胞也有可能「好心辦壞事」。在某些情況下,中性粒細胞會四處遊蕩,在錯誤的位置釋放中性粒細胞彈性酶和其他分子,導致組織損傷。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和其他化學物質釋放也可能引起炎症和氣道損傷。中性粒細胞甚至可以助長癌症,刺激滋養腫瘤的新血管的生長,並幫助異常細胞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 新型藥物能「欺騙」癌細胞,讓人體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北京時間10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研製一種新型癌症治療藥物,通過模仿病毒和「感染」腫瘤細胞,有助於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 更好的免疫治療已經來臨: 橫掃癌症的TIL療法, 翻越「治癒」路上...
    2018年,被認為是中國癌症治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兩個進口PD-1藥物O藥和K藥獲批上市,國產PD-1也開始加入角逐,免疫治療從此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PD-1/PD-L1免疫藥自誕生開始就被貼上了高效、低毒、持久、廣譜的閃耀勳章!
  • 「治癒癌症」更近一步!癌症免疫治療新靶點被發現
    近些年來,針對T淋巴細胞開發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人類治癒癌症帶來了希望。然而,這種類型的治療手段對於大部分癌症患者來說,其實並沒有很好的效果。PD-1及PD-L1抑制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有效率大約在20%左右,仍有80%左右的患者對治療耐受。因此,需要尋找可以預測療效的新的生物標記物。
  • Cell:為何免疫系統檢測不到癌症?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的Niroshana Anandasabapathy博士和他的團隊在30種在人外周組織(peripheral tissue)內發生的癌症(包括黑色素瘤皮膚癌)中發現一種至關重要的可能被一些癌症用來偽裝自己的策略(即一種遺傳程序)。
  • NK細胞免疫療法現狀很樂觀,有望治療更多的癌症患者
    正因為nk細胞晝夜不停的保護著體內的「和平」,被生物學家研究開展到醫學治療上,目前在大型疾病的治療上面,都能見證到nk細胞免疫療法現狀的安全有效。 縱觀現代醫學,nk細胞免疫療法現狀很樂觀,被認為是未來治癒癌症的曙光。 隨著科學家跟生物學家研究不斷進展,nk細胞免疫療法現狀是繼手術、化療、放療等傳統療法的第四種幹預療法。
  • 免疫治療耐受性的機制被發現
    科學家們表示,這些發現揭示了潛在的新型藥物靶點,並可能有助於將免疫治療的益處擴大到更多的患者和其他類型的癌症。 科學雜誌發表的兩篇文章詳細介紹了這些發現。 第二份報告確定了黑色素瘤細胞中的免疫治療耐藥機制,由Dana-Farber癌症免疫治療研究中心主任Kai Wucherpfennig博士和Dana-Farber的Shirley Liu博士領導。 這兩個小組匯集了一個發現,即抵抗免疫檢查點阻滯的作用受到一組調節DNA如何包裝在細胞中的蛋白質的變化的嚴格控制。
  • 免疫治療並非人人有用,肺癌免疫治療失效有三點原因
    針對PD1/PDL1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實際上是一種釋放免疫反應分子制動器的藥物,由於癌細胞經常使用這種「免疫剎車」來逃避免疫T細胞的攻擊,而PD1就是一種分子制動器,通過抑制這種「剎車」信號,重新激活T 細胞對腫瘤的免疫應答,使癌細胞能夠被T淋巴細胞所識別並殺滅。
  • 腫瘤免疫激動劑,為癌症免疫治療加「油門」
    正常情況下,人體免疫系統可以識別並清除腫瘤細胞,但腫瘤細胞具有「免疫逃逸」機制,即通過多種機制逃避免疫系統的識別和攻擊
  • 每個人天生都對癌症免疫?長期被忽視的免疫系統揭示癌症新療法!
    隨著我們對免疫系統的理解不斷加深 ,它在抗擊癌症方面的作用日益明顯。我們今天治療癌症的方法是由一些重要的裡程碑塑造而成的,包括史蒂芬·羅森伯格在20世紀80年代對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的試驗,漢斯·科爾布在20世紀90年代使用供體T細胞對白血病的治療,以及檢查點阻斷的發現,這個發現讓Jim Allison獲得了諾貝爾獎,並且使得免疫療法領域出現爆炸式增長。
  • 癌症治療新發現!逆轉缺失免疫T細胞可對抗致命腦瘤
    T細胞功能障礙有助於癌症患者的腫瘤免疫逃逸,並且在膠質母細胞瘤(GBM)中尤其嚴重。近日,杜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GBM患者中缺失的T細胞的蹤跡,它們被大量的隔離在骨髓中。骨髓中T細胞的隔離是T細胞功能障礙的腫瘤適應性模式,其逆轉或可成為一種有前途的免疫治療輔助手段。
  • 科學家研製新型藥物「BO-112」 通過「欺騙」癌細胞幫助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科學家研製新型藥物「BO-112」 通過「欺騙」癌細胞幫助免疫系統摧毀癌症(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葉傾城):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研製一種新型癌症治療藥物,通過模仿病毒和「感染」腫瘤細胞,有助於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 新發現人體抗癌細胞亞群可用於癌症疫苗研發
    近日,《癌症免疫學·免疫治療》雜誌發表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張明徽教授的一項創新研究,他們團隊在人類免疫系統中發現了一種功能強大的抗癌細胞CD8NKT亞群。這是否是未來抗癌的希望所在呢?科技日報記者來到清華大學對張明徽教授進行了採訪。
  • 癌症免疫療法巨擘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為何華人科學家擦肩而過?
    獲獎者是James P.Allison和Tasuku Honjo,表彰他們發現了抑制免疫負調節的癌症療法,他們將獲得金質獎章、證書,並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96萬元)的獎金。  隨後,也有媒體和學者質疑該獎項遺漏了「在該領域作出同樣傑出貢獻的華人免疫學家、耶魯大學腫瘤免疫中心主任陳列平」。
  • 提高免疫治療的成功率,可能對擊敗癌症至關重要
    這些微生物中的一些會激活炎症反應並破壞粘液層,從而創造出支持腫瘤生長的環境; 一項大型研究顯示,梭桿菌存在於三分之一的腸癌患者中,並且這些細菌最常出現在結腸右側癌症中,梭桿菌陽性的右半結腸患者預後通常更差。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為患有梭桿菌的患者提供益生菌膠囊後,可糾正腸道的生態系統,治療後患者體內的梭桿菌顯著下降。
  • 免疫治療癌症的成功率-北聯nk免疫細胞
    近幾年,癌症的治療牽掛是不少醫患的心,繼手術治療、放化療外,免疫治療儘管很多尚在研發階段,但無疑給腫瘤患者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那免疫治療癌症的成功率是多少呢?一起看看相關的介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