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變性的「秘密」

2021-02-12 生物學通報

手機看文章請搜索公眾號「生物學通報」,或者加微信號:shengwuxuetongbao


文/ 徐國恆(北京大學醫學部)在 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下,蛋白質分子特定的空間構象被破壞,從有序的空間結構變成無序的空間結構,進而導致蛋白質理化性質的改變和生物活性的喪失,稱為蛋白質的變性。

物理因素如高溫、放射線等,化學變性劑如 SDS、尿素、鹽酸胍能夠破壞疏水作用、鹽鍵、氫鍵、範德華力,因而能破壞蛋白質的高級結構。

但是,很多變性劑不影響二硫鍵,在二硫鍵仍然完整的情況下難以徹底破壞蛋白高級結構使其完全變性。如果再加上還原劑如二巰基乙醇等,則可以蛋白質完全變性。

↑ 蛋白質變性的主要特徵是生物活性喪失。蛋白質變性的本質,是二硫鍵以及非共價鍵的破壞導致高級結構和空間構象的破壞,但不涉及一級結構中胺基酸序列的改變。

蛋白質變性後,空間構象嚴重被破壞且不能復原,稱為不可逆性變性。如果變性程度較輕,去除變性因素後蛋白質仍可恢復原有的構象和活性,稱為復性。

例如,調節蛋白質溶液的離子濃度和pH值,可使蛋白質部分變性,通過透析糾正導致蛋白變性的離子濃度和pH值,可以使變性的蛋白質復性,重新恢復其原有結構和活性。

↑ 細胞內環境的離子成分和濃度、pH 值、溫度等條件利於維護蛋白質分子的高級結構,以保證其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細胞內蛋白質分子不容易發生變性,一旦發生則意味著細胞受到嚴重的病理損傷,如燒傷。

但細胞內的蛋白質分子也可發生摺疊錯誤或嚴重的構象改變,儘管其一級結構不變,但功能已受明顯影響,嚴重時可導致疾病發生,此類疾病稱為蛋白構象病,如亨丁頓舞蹈病和狂牛症等。

↑ 在臨床醫學應用方面,酒精用於消毒滅菌就是利用了 70% ~75%的酒精(乙醇)對細菌蛋白質的變性作用。但高濃度(如 >90%)酒精使菌體表面蛋白迅速變性凝固,形成一層堅固的膜,這樣酒精不能很好地滲入到菌體內部進一步變性菌體內蛋白質,因而殺菌能力反而下降。

高溫滅菌是利用高溫快速變性微生物蛋白質,從而使病原微生物滅活。煮雞蛋是典型的高溫導致蛋白質不可逆變性的例子。

科學家採用各種劇烈的物理化學條件,在體外使蛋白變性以闡明蛋白質分子的性質和結構特徵。另外,防止和減緩蛋白質變性對肉蛋類、海鮮、奶製品保鮮具有重要意義。疫苗的有效成分是抗原,防止蛋白質變性對疫苗的有效性至關重要。

文章來源:徐國恆. 蛋白質的變性. 生物學通報,2010, 45(4): 23.

手機看文章請搜索公眾號「生物學通報」,或者加微信號:shengwuxuetongbao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至朋友圈或分享給朋友


相關焦點

  • 我們一起學科學 第二十五期——蛋白質變性
    波爾多液本身並沒有殺菌作用,波爾多液就是硫酸銅+鹼石灰,產生少量銅離子,Cu2+進入病菌細胞後會破壞蛋白質,蛋白質變性從而滅菌消毒。 關於蛋白質變性,相信知道的應該就寥寥無幾了。蛋白質變性是指蛋白質在某些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間構象被改變,從而導致其理化性質的改變和生物活性的喪失。 蛋白質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會發生變形的,只有在外來因素的作用下,才會發生蛋白質變性,那麼,造成蛋白質變性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 Natutre子刊:探討蛋白質變性的新化學生物學工具
    研究人員在10月在線出版的《自然—化學生物學》期刊上報告說,他們發明了一種探討蛋白質變性的新化學生物學工具。這些新發明將為許多重要的生物化學信號的生物學功能的確定提供一種框架。     蛋白質通常是由特定的胺基酸編碼,並被送入細胞中不同的位置。作為選擇,多種小化學基團可用於蛋白質的修飾,並讓它們在細胞內移動。
  • 醫師:燒烤易使蛋白質變性吃多或引發直腸癌
    醫師:燒烤易使蛋白質變性吃多或引發直腸癌 成都新世紀肛腸醫院向文澤主任介紹,燒烤容易使蛋白質變性,產生有毒物質,這些物質會刺激腸道黏膜發生增殖性改變,從而導致癌變。  每天吃烤腸 初中生患上腸癌  據媒體報導,臺灣一名初中學生,從小學開始每天放學後都在校門口的攤販處買烤香腸當點心吃,這樣的習慣竟然保持了好幾年,直到有天突然腹痛。
  • 養殖戶死魚,怪廠家飼料高出7.7個蛋白!蛋白偏高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蛋白偏高是業內公開的秘密2016-09-01 14: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13330 次 我要評論 飼料粗蛋白實測數字高於標籤數字,在業內也是公開的秘密。但養殖戶因為懷疑飼料蛋白過高引起死魚,則不多見。據了解,正常情況下,飼料蛋白含量高,並不會引起魚的腸道潰爛而死。魚出現如此病症,有四種可能。
  • 揭秘生化血清球蛋白升高中隱藏的秘密
    揭秘生化血清球蛋白升高中隱藏的秘密 2021-01-13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蛋白分離措施詳述
    但另一方面,溫度升高會使蛋白質變性失活,因此,基於這一點考慮提取蛋白質和酶時一般採用低溫(5度以下)操作。為了避免蛋白質提取過程中的降解,可加入蛋白水解酶抑制劑(如二異丙基氟磷酸,碘乙酸等)。   下面著重討論提取液的pH值和鹽濃度的選擇。   1、pH值   蛋白質,酶是具有等電點的兩性電解質,提取液的pH值應選擇在偏離等電點兩側的pH 範圍內。
  • 適用於學霸的 蛋白霜第2輯 | 讀書筆記6
    如何製作老化蛋白?看小馬課堂第0期  老化之後的蛋白,對蛋白霜的製作是有利的:  (1)蛋清中水分減少,使得蛋清可以打入的空氣總量減少,降低了蛋清的起泡膨脹率,相同打發時間內蛋清泡沫內的氣泡體積更小,增加了泡沫穩定性(對於甜點製作,我們不喜歡脆弱的大氣泡,喜歡綿密的小氣泡);  (2)蛋白質變性展開,遇到空氣時,疏水基和親水基交叉組成了準二維網絡結構,有利於提高蛋清的起泡速度
  • 蛋白產物的檢測方法
    蛋白產物的檢測方法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2-17 23:12 蛋白產物的檢測一、組織蛋白的裂解提取:1.分別取-70℃保存的各組動物的樣品(半個腦、0.5g
  • Western blot提取蛋白時DTT和PMSF等蛋白酶抑制劑你真的了解嗎...
    對於包埋於蛋白質結構內部的二硫鍵,DTT通常作用較弱,這類二硫鍵的還原需先將蛋白質變性(高溫加熱或加入變性劑,如鹽酸胍、尿素或SDS)[3]。DTT在離子狀態下才有作用,pH7-9.5時作用最強,pH降至3以下可終止其作用。PCR反應體系中加入DTT可以使蛋白質從DNA上釋放出來,便於DNA和引物的結合,提高擴增效率。
  • 相比病毒,人類應該重視更可怕的「絕命殺手」朊蛋白
    並在狂牛症的研究中發現狂牛症的傳染完全是朊病毒(又稱朊蛋白),一種奇特的無核酸的蛋白侵染顆粒的作用,而沒有其他基於RNA或DNA的作用。朊病毒蛋白有兩種構象:細胞型(正常型PrPc)和瘙癢型(致病型PrPSc)。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空間結構上的差異,PrPc是正常細胞的一種糖蛋白,僅存在α螺旋,而PrPSc有多個β摺疊存在,溶解度低,且對蛋白酶表現抗性。由此可見朊病毒是空間構型改變了的正常蛋白質,是正常蛋白質變性所致。
  • 「蛋白晶片法or質譜法」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的選擇及比較
    它首先將蛋白質變性、還原、烷基化和消化,然後對產生的肽段進行分離和離子化。之後根據其質量和片段將每個帶電荷的肽段分配給蛋白質。一次質譜分析可鑑定出5,000多種蛋白質,具體取決於上遊樣本製備和基質。質譜分析的局限性在於,高豐度的蛋白質可能通過離子抑制而掩蓋低豐度蛋白的檢測。因此,人們有必要事先去除高豐度蛋白,或富集低豐度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