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出生那天起,就有無窮無盡的事等待著我們去做。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知道為什麼要吃飯,因為餓了,也知道為什麼要睡覺,因為困了。做這些事的時候,我們的心情要麼很平靜,要麼還有點高興。但打掃衛生,讀書學習這類的事,卻很少能理解得很到位。以至於我們在做這類事的時候,常常會感到不耐煩。做這些事的時候,我們是把它當成了一個別人「下達的任務」,因為是強制性的命令,所以自己必須完成。這樣做事,效率也很低。
因此,我們在做事之前,可以先仔細想想,我們做這件事對別人,對我們自己有什麼樣的意義?在做事之前先預判一下,這件事該不該做,值不值得花時間去做。如果不值得,自然沒必要接著做,如果值得,你做事的時候也會更果斷,減少了你因為猶猶豫豫而導致效率低下的情況的發生。

拿一件事說說,我在接觸到「百家號」這個平臺時,就很感興趣,但是我並沒有馬上就申請帳號。我先是在百度上查了一些有關的信息,簡單了解了一下,看到一些網友的話,我心裡想著:我在「百家號」上發表圖文或者視頻這些的時候,最好不「斷更」,然而,就我當時的情況來說,堅持「日更」比較困難,因為我還有學校的很多事要處理,如果慌慌忙忙地就開始,一旦「斷更」,心裡就會很不好受。所以,我就把這件事推遲到了暑假。
到了暑假,在比較充分地了解了「百家號」的相關情況以後,我開始了「百家號」發文之旅。目的主要是:一、記錄生活,分享快樂。二、訓練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
本著這兩個宗旨,我開始在「百家號」平臺上發文,連續一個月,沒有斷更,但現在我的觀念變了一些,其實沒有必要堅持「日更」,只要我想,我可以在任何時候發文,如果因為一些特殊情況「斷更」,也沒什麼,因為就算「斷更」,我上面的兩個目的也可以達到。
而且,個人認為,發文章要隨心,如果你寫文章的時候是正好是你想寫文章的時候,你當時的心情一定很好,而且寫出來的文章也會更好一些。反之,如果是「被動」寫文章,心裡一般會很不耐煩,這樣,一個很好的興趣就很有可能「活生生地」被你給變成了一個「負擔」。
上面已經講到了我個人使用「百家號」的初心和這樣做的意義,下面再舉一個比較常見的例子,再好好體會體會,在你明白了做某件事的意義前後有什麼不同。
背書,一般是學習中一種十分常見的現象,背書大多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聽歌,一般是生活中一种放松心情的現象,聽歌大多是為了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更加愉悅。試想一下,假如現在讓你聽音樂,你心情會怎麼樣?假如現在讓你背書,你心情又會怎樣?回想一下以前,有沒有下面這樣的經歷:你自己聽一首好聽的歌,沒聽多少遍就會唱了,而且歌詞也差不多記住了,尤其是高潮部分。而讓你背誦一篇課文,你可能背了個把小時也才能勉強背完,而且背得不熟,常常「斷片」。現在告訴你,如果你背誦的課文,與你聽的歌詞是一樣的,你會不會覺得有點吃驚,為什麼我聽歌能記住,直接背就這麼難記住,而且聽歌的時候似乎沒咋記,聽得也是不亦樂乎,背書的時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背好,過程也很艱難。奇不奇怪?
你想嘛,你聽歌的時候,你對你此刻聽歌的目的深有體會,那就是放鬆,這也是你此時聽歌的意義所在。而你背書的時候,你雖然知道這是為了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分數,但也會不時得懷疑,我就背這麼點,對分數真有那麼大的影響嗎?於是,你自己對背書意義的理解還停留在表層,自然很難有效率。
綜上所述,做事之前花點時間把你將要做的事它的意義好好想想,「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樣對你做事絕對是很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