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CatChem.:Mg-Yb複合氧化物催化1,4-丁二醇脫水製備3-丁烯-1-醇反應及機理研究

2021-02-23 AdvancedScienceNews
利用酯化溶膠凝膠法製備Mg-Yb複合氧化物,通過複合氧化物產生的表面缺陷以及Mg-O-Yb結構,使催化劑表面產生額外的酸鹼性位點,從而有利於1,4-丁二醇脫水生成3-丁烯-1-醇的反應。同時,通過原位漫反射紅外光譜手段進一步闡述了1,4-丁二醇脫水的酸鹼協同催化機理。

1,4-丁二醇,3-丁烯-1-醇,Mg-Yb複合氧化物,酸鹼協同催化,原位漫反射紅外光譜

多元醇的脫水被認為是將生物質轉化為高價值產品的主要途徑之一。在這些醇中,1,4-丁二醇(BDO)具有非常廣泛的來源,可由化石基、煤基和生物質資源等多種途徑生產得到。但近年來,全球BDO裝置的陸續投產導致其產能迅速過剩,市場價格嚴重下滑,急需擴展BDO下遊產品的生產工藝。3-丁烯-1-醇(BTO)是合成醫藥,農用化學品,功能聚合物和食品添加劑的高價值中間體。從BDO直接催化脫水製備BTO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BTO生產方法,也是拓展BDO下遊產品的重要技術。然而,BDO脫水是一個複雜的反應過程,可以得到包括BTO、四氫呋喃、丁醇、2-丁烯-1-醇、1,4-丁內酯和1,3-丁二烯等在內的多種化學品。研究BDO脫水反應機理,開發高BDO轉化率、高BTO選擇性的脫水催化劑是該反應實現工業化的必經之路。西安交通大學楊伯倫教授課題組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發現BDO脫水生成BTO的反應是一種酸鹼協同催化反應。脫水催化劑設計的關鍵在於調控催化劑表面的酸鹼性,使之有利於BTO生成的同時,抑制副反應的發生。針對這一問題,研究團隊通過酯化反應溶膠凝膠法製備了一種Mg-Yb複合金屬氧化物,通過控制複合金屬氧化物的組成來調控催化劑表面酸鹼性。實驗結果表明,複合氧化物中除了主要的MgO和Yb2O3晶相之外,部分Yb或Mg會嵌入MgO或Yb2O3的晶體中,從而形成Mg-O-Yb結構。Mg-O-Yb結構以及催化劑表面缺陷位的生成會使催化劑表面產生額外的酸性和鹼性位點。催化劑表面較多的酸性位點有利於BDO轉化率的提高,而較多的鹼性位點則有利於增加BTO的選擇性。同時,原位漫反射紅外光譜研究表明,BDO首先以分子形式吸附在催化劑表面,隨後與表面酸性位點反應生成丁氧基物種;接著,丁氧基中的β-H會被表面的鹼性位點脫除從而形成醛類物種,醛類物種進一步分解後生成BTO。在優化的反應條件下,Mg7Yb3催化劑可以使BDO轉化率達到90.4%,BTO選擇性達到78.6%,BTO收率達到71.1%。

相關結果發表在Chemcatchem (DOI: 10.1002/cctc.202000152)上,文章第一作者為米容立。

原文連結:

https://chemistry-europe.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cctc.202000152

Wiley Advanced Science News官方微信平臺

如希望發表科研新聞或申請信息分享,請聯繫:ASNChina@wiley.com。

關注方式: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公眾號—搜索「AdvancedScienceNews」或下方長按識別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德國《應用化學》封面報導化學所光催化機理研究方面進展
    分子氧參與的半導體光催化反應在環境汙染物降解、化學品綠色合成等領域顯示出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其微觀機理很不清楚,尤其是分子氧的作用及其歸屬一直存在爭議,這就限制了半導體光催化反應量子效率偏低和反應選擇性難控制等瓶頸問題的解決。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在光催化機理研究方面有了新進展。
  • 中石化研發萬噸級1,4-丁二醇工藝包-研發,丁二醇-化工行業-hc360...
    中石化研發萬噸級1,4-丁二醇工藝包2009/12/23/06:00來源:中國化工報    慧聰化工網訊,中石化撫順石化研究院開發的萬噸級1,4-丁二醇工藝包日前通過中石油公司科技開發部主持的技術評議。
  • 環己醇脫氫催化劑及催化機理研究進展
    環己醇脫氫的過程伴有很多副反應,例如環己醇脫水生成環己烯、芳構化生成苯酚以及環己酮二聚脫水反應。研究表明, 環己醇脫水以及環己酮的二聚脫水都是由催化劑上的酸性位引起, 而環己醇的芳構化是由催化劑中金屬銅活性位引起, 因此, 降低催化劑的酸性有利於提高環己酮的選擇性, 由此可見, 催化劑性能的優劣是環己醇脫氫制環己酮反應的關鍵。
  • 中科院金屬所:碳基材料催化一級醇高值轉化研究中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聯合研究部能源催化材料課題組致力於研究金屬催化材料的高效利用與替代,尤其是在納米碳催化反應機理和過程及新穎碳催化反應體系中開展了深入研究。近期,科研團隊在納米碳基材料高效催化一級醇轉化研究中獲進展。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 | 中科院力學所魏小林研究員:Cu-Ce催化劑上CO催化燃燒反應機理研究進展
    在化學價態組成及變化方面,稀土元素鈰的外層電子結構為4f15d16s2,在失電子後具有+3和+4兩種穩定價態,易通過Ce3+和Ce4+離子之間的相互轉換實現氧的儲存和釋放,是較佳的儲氧體。金屬銅主要有+1和+2兩種價態,其特有的反π鍵軌道形式極易吸附和活化CO分子。 納米CeO2形貌可控合成技術的發展為研究金屬氧化物之間的協同效應以及高性能催化劑的研髮帶來新的契機。
  • 揮發性有機物催化氧化技術及催化劑研究進展
    用於催化氧化VOCs 的非貴金屬活性組分一般為Cu、Mn、Cr、Fe、Mg、Co、V、Ti、Ni 等元素的氧化物。非貴金屬在地殼中儲量豐富、價格低廉、且抗中毒性能高。Kim 等 分別製備了3 種錳的氧化物—Mn3O4、Mn2O3和MnO2為催化劑,並用於甲苯的催化氧化反應。研究發現,甲苯在Mn3O4表面有著最高的催化活性,Mn2O3次之。
  • 介孔磷酸鋯催化活性及異山梨醇提純
    採用溶膠-凝膠法製備了一種介孔磷酸鋯固體酸催化劑,通過X射線衍射、X射線螢光光譜、傅立葉紅外光譜、比表面積及孔分布測定、吡啶紅外吸附等表徵手段確定了催化劑的結構特性,該催化劑在山梨醇脫水製備異山梨醇反應中表現出比傳統固體酸催化劑更好的催化活性,由於固體酸催化劑具有與產物易分離的優點,通過對反應產物組分模擬簡化了異山梨醇提純工藝路線
  • 鈀催化的立體選擇性高階環加成製備「5.5.0」和[4.4.1
    鈀催化的立體選擇性高階環加成製備[5.5.0]和[4.4.1]雙環化合物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中環化合物廣泛存在於各種天然產物、藥物分子中,特別是並環或橋接的[5.5.0]和[4.4.1]雙環化合物,通常存在於生物活性分子中(如euglobal A(抗炎藥)、psiguadial A(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 缺陷二氧化鈦光電催化性能及機理研究
    報告題目:缺陷二氧化鈦光電催化性能及機理研究報告人:劉寧 博士 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報告時間:2018年6月15日(周五)下午14:00報告地點:南嶺校區 機械材料館209室主辦單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汽車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摘 要:主要進行納米半導體功能材料製備及光電催化性能的研究
  • 重慶萬州鹽氣化工園區年產5萬噸1,4丁二醇(BDO)及4萬噸四氫呋喃...
    3.工藝技術簡介工藝技術現狀及選擇  目前已工業化的1,4-丁二醇生產路線有Reppe改良法、丁二烯乙醯氧基化法、環氧丙烷法、順酐直接加氫法和順酐酯化加氫法。Reppe改良法是以乙炔和甲醛為原料經合成和加氫二步生成1,4-丁二醇。
  • 輪胎半焦中的納米Zn和S對生物質熱解的選擇性催化機理研究
    該團隊在500°C,固定床反應器中的初步研究已經證實輪胎半焦對生物油原位脫氧的催化潛力[1]。另一項關於生物質氣化的研究也證實了輪胎半焦在700-900°C溫度下對生物質揮發分的蒸汽重整反應具有明顯催化作用。但是其催化機理尚不明確。此外,Zn 和 S元素在輪胎半焦中沒有確切的化學計量比,它們之間可能存在協同作用從而影響對特定產品(如糠醛和苯酚)的選擇性催化作用。
  • 惠州市12萬噸/年 1,4-丁二醇(BDO)
    來源:ccin.com.cn    2009年11月10日 收藏  項目地址:廣東省惠州市  項目投資總額 12500萬元  項目類型 新項目    項目描述 1,
  • ...第1期研究開發——色氨酸輔助合成光催化活性增強的球形納米TiO2
    色氨酸輔助合成光催化活性增強的球形納米TiO2   李彬1,3,陳星煒1,張天永1,2,姜爽1,3,   張光輝1,吳武斌1   (1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天津市應用催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354
  • 【媒體報導】科學網報導我校生物質平臺化合物丁二酸催化高效轉化新進展
    日前,大連理工大學梁長海教授研究團隊在生物質平臺化合物丁二酸催化高效轉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博士生邸鑫和青年教師李闖博士採用微波輔助熱解法高效製備了Re-Pt和Re-Rh雙金屬催化劑,從動力學角度研究了雙金屬協同效應在丁二酸催化轉化當中的作用。研究發現雙金屬協同效應可以顯著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促進雙羧酸基團的加氫轉化。
  • 碳催化反應動力學和機理研究獲進展
    ,其中對納米碳催化反應機理本質的認識一直是該領域的難點問題之一。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部齊偉研究團隊在Acc. Chem. Res.雜誌發表綜述論文,系統總結了過去五年在碳催化烷烴氧化脫氫反應機理方向的研究工作。   對碳材料催化活性中心的定性和定量是催化反應動力學和機理研究的基礎和關鍵。近反應條件下的分子吸附熱和原位XPS表徵結果均表明碳材料表面親核性較高的氧物種對催化烷烴氧化脫氫反應貢獻顯著。
  • 1,4-二氧六環的製備提純方法介紹
    製備:由乙二醇(或聚乙二醇醚)在硫酸催化下脫水而得。也可以由環氧乙烷直接二聚。二聚反應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進行,催化劑可以是硫酸、硫酸氫鈉、三氟化硼等。工業級1,4-二氧六環需要精製為純品時,可將粉狀氫氧化鈉加入1,4-二氧六環中,除去酸性物質和水分,濾去固體物質後蒸餾即得成品。
  • 1月14日電石與1,4-丁二醇比價指數為125.32
    生意社1月15日訊   1月14日電石與1,4-丁二醇商品比價指數為125.32,與昨日持平,較周期內最高點173.58點(2019-04-09)下降了27.80%,較2012年03月06日最低點93.67點上漲了33.79%。
  • 合成氣選擇性製備乙醇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肖建平團隊與浙江大學教授肖豐收和研究員王亮團隊合作,在合成氣一步法製備乙醇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乙醇是重要的化學品和燃料。通過合成氣高效並高選擇性地直接製備乙醇是目前能源研究領域的熱點。
  • 棉織物多元羧酸免燙整理催化反應機理
    徹底消除甲醛危害的出路,是研究、開發和應用無甲醛整理劑。多元羧酸類免燙整理劑應用比較多的有BTCA、聚馬來酸和檸檬酸,因介紹較多。本文不再贅述.僅對多元羧酸免熨整理的催化反應機理進行探討。催化成酯機理認為多元羧酸脫水成酐後。催化劑在酸酐與纖維素酯化交聯階段起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