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出自平凡,平凡成就偉大",誠哉斯言,正是一個又一個的平凡人用他們不平凡的堅守和努力,成就了令國人由衷敬佩的偉大,趙忠堯正是其中之一。
身為物理學家,他用一生向人們展示了何為真正的國士無雙,即使兩次鋃鐺入獄,受盡了百般苦楚與非人磨難,可他依舊一顆紅心向祖國,始終秉持著那一份初心,哪怕是已經96歲高齡,到死他都沒有忘記物理研究。
踩著清王朝末年的尾巴,清光緒二十八年六月,趙忠堯出生在浙江省諸暨縣的一個衰落的大家族中。父親趙繼和是當地名醫,一生治病救人卻不為錢財所動,也因此家境清貧。
耿介的個性讓趙繼和十分注重孩子品質的培養,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趙忠堯漸漸形成了正直且愛國的性格,並且這兩種品性伴隨了他的一生。
自幼便學習刻苦的趙忠堯,又加上過人的天分,在他十八歲那年,他就成功考上了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在學校裡的趙忠堯因為優異的課業成績和出色的表現獲得了學校的認可,在畢業後他被邀請留校任教。
高校濃鬱的學術氛圍使趙忠堯如魚得水,在校任職期間,他一心沉迷於自己最熱愛的物理研究事業。敏捷的思維和刻苦的精神讓趙忠堯在物理學研究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也因為見解的獨特和深刻而被物理大師葉企孫稱讚。
"師者,傳道授業解也" 在恩師葉企孫的精心培養下,趙忠堯的物理研究進行的更為深入和開闊,這對他日後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後來,在葉企孫前輩的邀請下,趙忠堯順利來到了清華大學擔任助教。作為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擁有著當時國內最為先進的研究設備以及最為豐富的文獻資料,這讓趙忠堯欣喜萬分,他開始了在物理知識海洋中的暢遊。
雖然清華大學擁有著國內最強的物理學研究,可是當時孱弱的國力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意味著我國與歐美強國的物理學之間存在著差距。
1927年,肩負著振興我國物理重任的張忠堯和一眾同學,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美國求學之路。到達美國後的趙忠堯,在親眼見證了先進的物理研究後,更加堅定了要把為祖國的物理研究事業做貢獻的決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勤奮和刻苦讓趙忠堯很快憑藉著出色表現在美國站穩了腳跟,他不斷推陳出新,進步飛快,在物理研究上也取得了顯著成就,他成了在"正負電子"的研究上發現了硬γ射線的"反常吸收"現象的第一人。
即使見識了資本社會的繁華,趙忠堯從未忘記自己的初心,在學有所成之後,他的第一選擇就是回國。
為了更好的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遞出去,趙忠堯開始了他的教學,他在清華大學開設的核物理課程開闢了中國核物理教育之先河,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核物理教育的第一人,這對我國核事業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重大意義。
1949年十月一日,五星紅旗高高飄揚於天安門前,中國用嘹亮的聲音向世界宣告著它的新生。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繼續一批科學家們擔負起用科學助力中國發展的重任,於是國家向海外華人科學家們發出了誠摯的邀請。
聽聞祖國需要自己,當時身在美國的趙忠堯二話不說就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回國,可是美國人哪有那麼容易就放走這樣一個傑出的物理人才,趙忠堯的歸國之路註定了要遇到重重困難。
1950年,趙忠堯第一次被捕入獄,他在日本被美國情報局的間諜抓獲,而後便被關在了東京的一個戒備森嚴的監獄裡。在這所監獄裡,為了迫使趙忠堯放棄回國的念頭,美方採取了一系列非人的折磨手段,但是趙忠堯始終沒有屈服,只因心中的那份報國初心不允許他向邪惡實力低頭。
經歷了好幾個月的黑暗後,終於在祖國的不懈努力下,趙忠堯於當年的11月份成功回到了祖國。
回國後的趙忠堯馬不停蹄地投入了原子彈研製工作中去,他不圖名和利,只是一心一意的做自己的研究,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默默地貢獻自己,就這麼一幹就是幾十年。
但是命運並沒有因為趙忠堯對祖國的一片丹心而對他有所偏愛,十年特殊時期,趙忠堯又一次迎來了痛苦的牢獄之災。
雖然受盡了磨難和黑暗,可是趙忠堯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也正因此,錯過了"兩彈一星"研究關鍵階段成了他永遠的遺憾。
在被囚禁的日子裡,他也曾有過不滿和抱怨,也曾反思為何自己一心報國卻要受到如此折磨,但是最終這一切壞情緒都沒有擾亂趙忠堯的思緒,他依舊是那個為物理事業終身奮鬥的物理學家。
這段牢獄之災一直持續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得到平凡後的趙忠堯第一時間投入到了核物理研究中去,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國高能物理研究所得以成立。
可以說趙老先生用一生的光陰來為我國的物理事業付出心血,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也沒有停止物理研究的步伐。1998年5月28日,偉大的物理學家趙忠堯先生永遠的告別了他最熱愛的物理事業,享年96歲。
"愛國"二字,從來不是簡簡單單的說說而已,這中間凝聚了無數仁人志士為祖國而奮鬥的熱血和忠貞。
趙忠堯先生用一生來書寫愛國,即使兩度鋃鐺入獄,他卻絲毫沒有過半分動搖,而是永遠懷著那顆赤子之心,為了國家物理學事業的發展奉獻自我,其中真心天地可鑑,當時我輩青年兒女學習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