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在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年會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口腔/頭頸腫瘤研究中心(UCLA Centre for Oral / Head & Neck Oncology Research)主任王大衛(David Wong)稱,只需要一滴唾液就能在十分鐘之內檢測出癌症。他們希望以此可以顛覆癌症檢測方式。
「一滴唾液、十分鐘之內檢測出癌症」聽起來總覺得有點魔幻色彩。實際上,目前王教授的檢測方法只對癌症中的一種常見肺癌--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進行了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準確率「接近完美」。不過,儘管如此這一結果已經很是鼓舞人心了。
據王教授介紹,目前監測肺癌的方式是支氣管鏡檢和組織活檢,都是侵入性的。而很多患者身體虛弱,無法承受這樣的檢查過程。因此迫切需要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測方式。
過去十幾年中,王教授和他的同事就一直從事「液體活檢」的研究。2013年,他們發現使用電場誘導釋放和測量(electric field-induced release and measurement,EFIRM)發現唾液中也含有原來在血液中發現的腫瘤細胞分泌的外泌體。這一次,他們通過使用EFIRM方式來檢測唾液中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標記物,分析其外泌體並進行生物識別。
這種方式最大的優勢就是非侵入性,只需十分鐘就可以得到結果。醫生在辦公室、牙科診所、藥店等地都可以進行檢測,此外,患者還可以自己在家進行檢查。
目前,王教授和其團隊只針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了臨床試驗,接下來他們還將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對中國的肺癌患者進行臨床試驗。此外,今年還將在英國進行臨床試驗,王教授希望在2020年之前這種檢測方式可以在英國普及。
王教授認為,這種診斷方式可以和其他手段共同使用。例如,如果患者的肺部X光顯示有可疑結核,那麼醫生就可以通過唾液檢測來快速確定是否是腫瘤。他還希望未來這種檢測方式不僅可以用於檢測其他癌症,還能夠檢測糖尿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等。
本文編譯自以下文章:
Saliva test for cancer diagnosis could detect disease earlier, scientists say
Saliva test for identifying, tracking cancer steps closer
UCLA studies saliva test for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