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我們推出《城網視點》評論欄目,表達城網及關心熱愛順德的網友對順德發展、建設的點滴思考與建議,對順德的每一個進步鼓與呼,為順德的每一步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希望為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貢獻我們共同的智慧。
■我道你不懂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個小小的科普,這不過是一段幾分鐘的小視頻、一個小知識、一個小手法,直到這場急救發生在你自己身上……
引發我這個感受的是,前段時間我看的一個視頻:小朋友被吃的東西噎著了,奶奶在一旁手慌腳忙,卻無能為力。所幸,爸爸掌握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救回了孩子。在看完那段視頻之後,我又回過頭溫習了一遍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確實,動作很簡單,不複雜,但是當你沒有去學習,沒有掌握的時候,不會就真的是不會。
事實上,人們有一種習慣,在變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他們可以毫不在意。而當考驗真正降臨的時候,人們才會發現,他們以往所不重視的東西,會成為救命稻草,才會開始關心以往忽視的一些常識。
很多急救技能掌握好了,關鍵時刻真的是可以救人一命。但是說實話,包括我們很重要的心肺復甦技能培訓也好,大部分也是相對較零散,沒有計劃性,培訓後也無對掌握率等相關調查。受培訓者有沒有真正掌握急救技能,這很關鍵。很多人到目前為止可能都是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而沒有進行過模擬學習。平常來說,好像用不到,但當考驗真的到來,我們又如何應對。
每次公共事件出現後,公眾會短暫地掀起一股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潮,如非典、手足口病、禽流感、瘦肉精等事件,又比如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但是,經驗告訴我們,功課做在前面永遠比做在後面好。
筆者認為,關乎公共安全和市民生命健康安全的科普非常有必要。政府要把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加大財力投入,有計劃、有組織地推動科普進社區、進校園。包括成立專門的培訓機構和培訓機制,並且安排專人向公眾普及相關知識,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做好宣傳氛圍的營造也很重要,一些科普知識可以通過報紙、電視、電臺、網絡等形式向公眾進行普及。
很多時候,可能不能很快地出效果。但是,做科普的意義也正在於此,就是要秉承著造福人類的想法,將不好懂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教會一個是一個,細水長流地讓公眾理解。
更多城網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