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空白」的藝術

2020-12-05 齊魯壹點

空白首先應當想到它的凸顯作用,中國從古就有「有無相生」之說,老子還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沒有「空白」之無,就沒有「墨跡」之有。並且一種顏色,在對比色的背景中才會更鮮明,「萬綠叢中紅一點」,那一點一定很鮮明;橙色的晚霞,在湛藍的天空才會更璀璨迷人,也是這個原因。黑白也正是一種對比色。

清代蔣和在《學畫雜記》中說:「實處之妙皆因虛處而生」,如字中空白,有封閉空白,鏤空空白、圍合空白和外圍空白,都講究多樣統一的美學原則,這些空白的藝術處理,一定使一個字的筆畫、結體也達到一種富有變化的美,比如書寫「團圓」二字,外圍空白很容易相同或相似,其實如果一字外圍空白是圓形的,一字外圍空白是梯形的,並使方匡內的空白由封閉空白,變為鏤空空白,就有了一種多姿多彩的感覺。有人評論董其昌的書法是「疏放超然,曠如無天」,這從《董其昌行書詩卷》來看,字間空白疏,行距空白更疏,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清代華琳《南宗抉秘》云:「白,即是紙素之白。凡山石之陽面處,石坡之平面處,及畫外之水天空闊處,雲物空明處,山足之杳冥處,樹頭之虛靈處,以之作天作水,作煙斷,作雲斷,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夫此白本筆墨所不及,能令為畫中之白,並非紙素之白,乃為有情,否則,畫無生趣矣。」這雖然是說繪畫中的空白,但書法中的空白與此同理,一幅書法作品沒有空白,就沒有生命力,就沒有情趣。比如,為了表現從容、安詳、平靜的情趣,書法家書寫時,不僅行與行之間距離拉大,留有「大空白」,而且字與字之間也留有「大空白」,那麼這種一實一虛的緩慢節奏,就給人一種神閒氣定的感覺。

從'筆意'這一狹義的概念上來看'意',倒是有從技術上分析處理的必要。筆墨線條中常常有一種'筆斷意連'的情況,可以從中得到啟示。如筆疾墨枯而造成的'飛白'、'澀線',筆畫與筆畫、結構與結構之間欲斷還連的筆勢的連貫等,這些地方雖然沒有墨色,但由於氣力所溢,墨不到意已到,仍有筆墨的感覺,反之,不論空白被線條分割得支離破碎,仍能相互以息相通,連成一片,空白亦有形斷意連之情,這一點常常被人忽視。黑白兩種'筆意',相互交織,連成'筆意'的氣息網,使作品產生整體感。氣息網絡的線路變化,又產生韻律感。特定意境的產生有,正是特定的黑白關係和氣息運動的結果。"

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計白當黑「。並且也正合老子所說:「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筆斷意連,那斷處雖是空白,卻藏著運筆的軌跡;如果斷處小,空白就小,自然有筆墨「行走徜徉」之感,如果斷處大,空白就大,那就一定有筆墨「跳躍奔放」之感,空白處顯然並不空白,正所謂虛中有實,這是」密不通風,疏可走馬「的另一種妙用。

元代陳繹曾云:「情;喜怒哀樂,各有分數,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鬱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情有輕重,則字斂舒險麗亦有淺深,變化無窮。」這是說實處,其實虛處也是如此。也就是說,喜則空白舒,怒則空白險,哀則空白斂,樂則空白麗。比如一幅作品,要表現悲哀抑鬱,筆畫自然應當多收縮,少伸展,字間空白和行距空白也當收斂,而不可大。再如,以「險」來表現怒,「險」需要粗細、大小、虛實、收放等的大對比,那麼也應當追求空白的大對比。笪重光在《書筏》中說「精美出於揮毫,巧妙在於布白」,正是懂得其中三昧。

我們知道,水平線能表現從容、恬靜、閒適的感情。垂直線能表現傲岸、崇高、得意的感情。鋸齒線能表現掙扎、痛苦、彆扭的感情,而S形線則能表現柔和、溫情、愉悅的感情,傾斜線則能表現不安、下滑和低沉的感情。那麼,從書法空白來說,主要應當注意行距空白和外沿空白的處理,如表現平靜的心理,如果章法上橫有行,橫行是一條又一條平行線,同時每行的首字與尾字也各應在一條平行線上,這樣外沿空白也是水平線,那樣就能給人一種平靜感。清代張紳在《書法通釋》中說「行款中間所空素地,亦有法度,疏不至遠,密不至近。如織錦之法,花地相間,需要得宜耳。」怎樣才算得宜?能表現一種自己想表現的情趣,才算最得宜。

司空圖有「不著不字,盡得風流」之說,清人華琳《南守抉密》中也說:「凡文之妙者,皆從無字處作來,憑空蹴起,方是海市蜃樓,玲瓏剔透。」那麼書法中的空白,也應當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從空白處求神韻,從空白處求意境。婁莉說:「在書法的意境創新中, 空白 是起很大作用 的。縱觀書林大千世界, 有的像 大海 波濤, 光湧 澎湃; 有 的若靜謐的平湖, 細 波漣漪; 有 的氣 勢浩大, 偕 趣天 成; 有的淡泊致遠, 空靈 曠達, 體現 了書法 內容 和意 境的再創造。這就是對 空白 的空間意象的創造。」(《書法「空白」與空間意象》那麼要形成一種空白意境,往往要考慮各個空白要素,如要表現崇高、偉大,我們採用豎條幅更合宜,同時要突出豎行行距空白,使其有垂直挺拔之感,並且上邊沿空白可採用鋸齒形,中間一豎行要突出,上部邊幅空白也應比下部邊幅空白小,這樣整體上更有一種高聳感和摩天感,尾部空白處理可以末尾一行只寫二三字而有懸崖奇石突出感,落款字宜小而出現大面積空白以顯示空曠,從而創造出一種高大、壯美的意境。清代包世臣《藝舟雙楫》雲「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這真是一個我們應當仔細琢磨的問題。

空白要講究適當,《南宗抉密》中說:「且於通幅之留空白處,尤當審慎。有勢當寬闊者窄狹之,則氣促而拘;有勢當窄狹者寬闊之,則氣懈而散。務使通體之空白毋迫促,毋散漫,毋過零星,毋過寂寥,毋重複排牙,則通體之空白,亦即通體之龍脈矣。」

(圖文來自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張永基:書法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要師古不泥
    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給了張永基書畫藝術創作的靈感,特別是在甘肅出土的大量的秦漢簡牘、敦煌經卷、碑刻藝術等等,不僅成為張永基書畫藝術創作實踐中的範本,還成為他書畫藝術理論研究上的瑰寶,正是對這些浩瀚歷史中的簡牘、經卷、碑刻藝術的探索和追尋,一方面,形成他書法創作上「簡約而張弛有度、飄逸而跌宕遒麗」的風格,另一方面,理論研究上著就了「甘肅省首部有頭有尾、書法發展歷史脈絡清楚且厚重大氣的書法史志《甘肅書法史
  • 書法藝術的四要素
    在藝術的領域裡,中國書法,可說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而中國書法之所以成為獨特的藝術,主要是具備有兩項先天的先決條件:第一,因為中國的文字始於象形,在圖畫的基礎上提升而成為一種抽象的藝術造型;第二因為書寫的工具是毛筆,筆毛輕軟,濡墨著紙時,線條的粗、細、曲、直、濃、淡,均可隨意自如,變化多端,表現出美妙的筆法來,蔡邕說:「惟筆軟則奇怪生焉」正是這個道理。
  • 王樂同書法藝術研討會暨王樂同書法藝術研究院大名院址揭牌儀式在...
    王樂同書法藝術研討會暨王樂同書法藝術研究院大名院址揭牌儀式在我縣舉行 2020-12-08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法筆畫藝術形象的空間特徵
    書法的筆畫明明是點線的形狀,為什麼不是線條藝術?最簡明的回答是,筆畫最本質的特徵是非線性的。既然是非線性,那其藝術形體特徵到底是什麼,這的確是一個有趣而新穎的問題。顏真卿對於橫豎平直之論的可貴之處在於開啟了對於筆畫認識的新思路,用現代語言說是藝術空間意識的萌動。空間意識對於當今的書法理論而言是重要的出發點,也正因為空間意識的存在,討論筆畫的形體特徵才有了立足點。那麼,問題來了,書法藝術空間是平面的還是立體的呢?對這一問題的回答至關重要。
  • 書法藝術是生命力交織的網絡空間
    宗白華先生在《中國詩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中說:「中國書法所引起的空間感,我名之為力線律動所構成的空間境,如現代物理學所說的電磁野」。簡而言之是,書法藝術是一個力場空間。漢蔡邕《九勢》說「力在字中」。兩位智者,相隔二千年,視書法為力場空間的論述,卻驚人的一致。因為「力在字中」對於書法而言實在是第一重要之事,它是漢字書寫成為藝術的根本原因。字中有力,猶如人體有骨,古今書論中「骨」與「力」實為一體。衛夫人說「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微骨之書尚稱墨豬,何況無骨之書?現代,「骨力」已經成為書法藝術重要的審美標誌之一。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書法精神與禪宗思想美學
    智永、懷素等是以印度佛禪式的苦行、戒律禁慾禪定的過程排除七情六慾,在刻苦的書法實踐中,來求揮寫與自然規律契合的漸悟,它直接影響了學書的人們從現實、從書法實踐中領悟客觀規律。自有書史以來,還不曾有過一位書家、書法理論家這麼深刻地看到這一點,這麼直截了當地從書法發展規律上指出這一點,而「一死生,解外膠」的禪僧卻一下悟到了,說破了。僅僅就這一點,就可以說,禪宗對書法發展的規律的認識有多麼深刻!
  • 多元汲取 卓然一家——孫玉田書法藝術解析
    晉唐書法作為中國書法藝術的源頭,始終引領 後世書法的發展,其所達到的藝術高度和精湛程度,後 世無能及之者。晉人書法呈現出平和自然、含蓄蘊藉的 境界,強調情理統一,崇尚剛柔相濟、骨肉相稱、骨勢 與韻味和諧統一的「中和」之美,以「尚韻」著稱,玉 田先生由此得到書法的精髓。最後,玉田先生法涉宋元。
  • 《書法美學》之四——書法的空間美、有力美
    書法的空間美書法的空間美指欣賞作品時所獲得的藝術空間感受。書法裡線條的枯溼濃淡,長短粗細、正斜俯仰以及結體、布局,給人以立體、深度、流動、虛靈之感,造成一種東方情調的空間之美。確切地說就是一種書法的空間創造。又《中國藝術表現裡的虛和實》:由舞蹈動作伸延,展示出來的虛靈的空間,是構成中國繪畫書法戲劇,建築裡的空間感和空間表現的共同特徵,而造成中國藝術在世界上的特殊風格。《老子》說:知其白,守其黑。黑因白出,白隨黑留,虛起實結,實起虛結,互為制約而又相得益彰,方可形成顧盼多姿,讓就傳情,黑白對應,虛實相生的藝術妙趣。
  • 第四屆廣州市中青年書法藝術雙年展
    紀念廣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成立四十周年第四屆廣州市中青年書法藝術雙年展藝術指導 廣州市書法家協會指導單位(廣州市天河區匯彩北路8號)開幕時間2020年8月29日(星期六)下午15 :30第四屆廣州市中青年書法藝術雙年展作者名單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時序性等連續空間形象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書法藝術的創造離不開對漢字書體(字形)、字勢和字義的整體把握,是整合了漢字形、勢、義的抽象造型藝術
  • 古樸典雅,秀美圓融:評李陽冰的書法藝術
    李陽冰(字少溫)是唐代著名的文字學家和書法家,他的仕途平坦,在篆書藝術領域成就非常顯著,復興了小篆,並且對唐代篆書藝術領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具體分析李陽冰學書思想之前,了解和梳理李陽冰的書學背景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十分必要的。
  • 傳承書法藝術 讓墨香浸潤校園
    本報訊11月20日下午,雅安市書法家協會成員走進雨城區大興街道中心小學書香龍溪留守兒童之家,開展書法志願服務活動
  • 漢字的書寫藝術——淺議中國書法的起源及其實質
    一般認為,中國書法是漢字書寫藝術或者漢字的藝術書寫,是漢字書寫的秩序化和美化行為,即以符合書寫規律的技巧,通過筆墨線條展現漢字方形結構和點線分布特點,藝術地安排漢字筆畫、結構和章法,表達認知對象的本質和美感,展現人的氣質、品格和情操。同任何藝術一樣,書法作為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中華民族先祖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漢字和書法產生和發展的源泉。漢字是中國書法的根,書寫美是書法的魂。
  • 孫儷創作的書法作品,獨具藝術魅力,是一位難得的書法才女
    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她也是一位非常難得的書法才女,並且願意俯下身子,向書法名家學習,因而自己的書法作品更加引人入勝。看到這樣的情況之後,很多書法家大佬也羨慕的表示,孫儷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書法技藝也非常高超,太讓人羨慕了。
  • 董江海‖墨海筆林覓快樂——記張呈祥的書法藝術
    墨海筆林覓快樂——記張呈祥的書法藝術文/董江海
  • 中國藝術大師介紹:張大千的書法道路
    大千先生不僅精繪畫,能詩文,工篆刻,而且善書法。除題畫外,他一生極少為人作書,故書名為畫名所掩,殊不知其書法亦卓然成家。據我們所知,張大千的書法經歷過一個演變和發展的過程,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童年到1936年。張大千少時隨母、姊習畫,從兄張善孖學書。
  • 蒼厚秀潤無聲詩——徐承雲將軍書法藝術側面觀
    所謂神採,既有書法作品的筆墨情趣,更主要的是書法藝術中蘊含的文化和精神,其多寡高下是決定書法品位的重要因素。這是我在欣賞了徐承雲將軍書法藝術後,在腦海裡一直揮之不去的感覺!與將軍初識是在2007年秋天。
  • 古代歷史上,書法藝術的形成和發展,經過了這4個時期!
    古代歷史上,書法藝術的形成和發展,經過了這4個時期!文|柳如歷史煙在歷史的進程中,很多東西都是經過了長期的發展,才有了最終的形式和成果,其中就包括文化藝術。當然,說到文化,音律、詩詞和書法是必不可少的幾個方面,它們的存在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也讓很多人有了追求文化藝術的想法和行動。而在古代歷史上,書法藝術的形成和發展,經過了這4個時期!分別是什麼呢?一,萌芽期。
  • 重慶市第二十一屆中小學教師書法繪畫藝術大賽萬州區複賽在百安...
    日前,重慶市第二十一屆以「愛我中華•陽光下成長」為主題的中小學教師書法繪畫藝術大賽萬州區複賽在百安移民小學舉行,來自全區中小學、幼兒園、職業技術學校共19名教師參加複賽。區教委副主任劉中華現場觀看比賽。
  • 國家一級書法師嘉二潮的藝術人生
    一級書法師嘉二潮嘉二潮: 號嵩山一墨,1953年生、河南省登封市人。現任軍旅書畫院副院長、登封市書畫恊會委員、將軍書畫院聘任為一級書法師。嘉二潮出身在書香門第,其父酷愛書畫收藏,在家庭藝術環境的薰陶下,他自幼就愛好書畫,喜愛畫花、鳥、山水,廣臨碑貼書法。書畫尤以花鳥、楷書、隸書、草書為長,早早的他就成為當地的書畫家。他二十歲參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生涯中,他的書畫技藝得道升華;其作品在武漢軍區、部隊畫刊、多次獲一等漫畫獎。轉業後其作品更是多次參展並獲獎,被多家報刊雜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