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書法藝術的形成和發展,經過了這4個時期!
文|柳如歷史煙
在歷史的進程中,很多東西都是經過了長期的發展,才有了最終的形式和成果,其中就包括文化藝術。當然,說到文化,音律、詩詞和書法是必不可少的幾個方面,它們的存在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也讓很多人有了追求文化藝術的想法和行動。而在古代歷史上,書法藝術的形成和發展,經過了這4個時期!分別是什麼呢?
一,萌芽期。這個時期是文字剛剛出現的時候,從黃帝時期的倉頡發明文字開始,直到秦朝建立後統一了文字,期間出現的文字有甲骨文和篆書,當時的形聲字叫做字,象形字就叫做文。這時候的書法體現得還不夠明顯,但是如果沒有這個時期的文字發展作為鋪墊,今後也不會有書法藝術的存在,所以說,這個時期就是書法藝術的萌芽期。
二,形成期。從隸書的誕生開始,書法就逐漸形成了,因為秦朝所採用的是篆書,所以很少出現對書法的追求。但是隸書的出現,開始讓人們有了對書法藝術美感的追求,也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說的書法,只不過當時是以隸書為主。這個時期持續到東漢時期,直到東漢以後,書法藝術就開始覺醒了,也就是說,人們對書法的追求更加強烈了。
三,發展期。這個時期的書法主要是從形成走向成熟的過程,從魏晉時期開始,書法就已經可以影響到經濟了。當時很出名的王羲之在別人扇子上寫字,結果扇子就翻了四五倍的價格被賣出去了,這就說明當時人們對書法的渴求,已經達到了願意為之付出錢財的地步。而在魏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不算多,只有王羲之、王獻之,以及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
四,成熟期。到了唐朝和宋朝,書法就達到了鼎盛時期,由於唐宋在經濟和文化方面都是比較發達的,所以書法也有了很好的發展環境,並且開始出現各種書體的高手。楷書方面有顏真卿、行書蘇軾、草書張旭、張芝和懷素等等,都是的比較著名的書法家,而他們的書法成就也都很高,所以在這個時期的書法,就已經趨於成熟了。
這4個時期就是書法藝術的發展歷程,看似很簡單的一個過程,中間卻經歷了太多的磨難與坎坷。不過最終在唐宋時期也達到了巔峰狀態,這也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而書法藝術流傳到現代,也在不斷為社會文化的發展提供相應的動力,相信書法還是能夠延續下去的。不知道你對書法的發展有什麼看法呢?你覺得書法藝術是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