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龍2號獲取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創造中國北極科考新紀錄
「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中國北極科考的新紀錄。
-
雪龍2號獲取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創造中國北極科考新記錄
阮煜琳 攝「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中國北極科考的新紀錄。
-
雪龍2號獲取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創造中國北極科考新記錄
9月11日消息,「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
「雪龍2」號在北冰洋成功獲取18.65米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據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公眾號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00,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我國北極科考的新紀錄。
-
雪龍2號創造中國北極科考新紀錄
「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
「雪龍2」號在北冰洋成功獲取18.65米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正在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於近日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我國北極科考的新記錄。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在北冰洋成功獲取18.65米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阮煜琳 攝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阮煜琳)「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中國北極科考的新記錄。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隊搭乘「雪龍2」號返航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阮煜琳)「雪龍2」號最新消息,正在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任務的「雪龍2」號於北京時間9月11日5時開始返航。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今年7月15日從上海出發,開啟北極科考之旅。這也是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
-
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在北極科考時發現了什麼?
大名鼎鼎的「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它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這是「雪龍2」號順利完成南極首航後,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雪龍2」號此次北極科考究竟發現了什麼呢?讓我們先一睹為快!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踏上返航之旅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阮煜琳)「雪龍2」號最新消息,正在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任務的「雪龍2」號於北京時間9月11日5時開始返航。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今年7月15日從上海出發,開啟北極科考之旅。這也是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
-
我國北極科考再創新紀錄
北京時間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我國北極科考的新紀錄。
-
「雪龍2」號完成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任務返回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
圖:「雪龍2」號準備靠泊國內基地碼頭,攝:魏福海北京時間2020年9月27日12:08分,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所屬科考船「雪龍2」號結束了75天的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任務這也是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
-
「雪龍2」號的2020丨3次極地考察 獲得2項殊榮
下面,一起回望一下「雪龍2」號2020年的「高光時刻」。3次極地考察2020年4月23日,「雪龍2」號和「雪龍」號返回上海國內基地碼頭,標誌著我國第36次南極考察首次「雙龍探極」圓滿完成。此次南極考察歷時198天(2019年10月15日啟航),順利完成南極陸地科學考察與工程技術維護以及相關海域調查等62項任務,取得了豐碩成果。
-
雪龍2號出徵南極,兩艘破冰船並駕齊驅,卻被惡意「潑髒水」
新年伊始,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活動也傳來捷報,並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科考活動中,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表現驚豔,搭載著科考隊員完成了在南大洋太空人海海域的首個調查斷面的科考工作,為未來進一步保護與開發南極大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我國「雪龍2」號破冰船完成第11次北極科考任務返回國內基地碼頭
九大趨勢包括擴展式檢測和響應(XDR)解決方案將提高檢測準確性及效果,自動化安全流程可杜絕重複性任務,人工智慧用於數位化業務可創造新的安全責任,通過企業首席安全官(CSO)整合多個安全孤島,網絡安全重點從LAN設備模型轉向安全訪問服務邊緣技術(SASE),零信任網絡訪問技術(ZTNA)逐漸取代VPN等。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雪龍2」號已進入北冰洋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雪龍2」號已進入北冰洋 據「雪龍探極」公眾號的「航行動態」顯示,2020年8月12日14時39分,「雪龍2」號位於北冰洋168°45′58″ W、78°59′28″ N,航速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雪龍2」號已進入北冰洋
據「雪龍探極」公眾號的「航行動態」顯示,2020年8月12日14時39分,「雪龍2」號位於北冰洋168°45′58″ W、78°59′28″ N,航速:3.1節,航向:331.1°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是「雪龍2」號的首個北極航次。此次科考主要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北極綜合環境調查和北極業務化觀監測體系構建等內容,進一步在北極領域取得創新性認知。
-
中國科考「重器」亮相南大洋太空人海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首航南極的中國「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15日繼續在南大洋太空人海開展綜合科考。連日來,一些大洋科考「重器」亮相,助力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獲取理想的科考樣品。「雪龍2」號此次考察是中國在南大洋海域的科考首次拓展至太空人海。它較強的破冰能力使南大洋科考較往年更早開展,一批新設備也得到使用。
-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今啟航前往北極 邊檢站開闢「綠色通道」助...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陳超 記者 江躍中)今天上午9時許,「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在浦東外高橋港區的中國極地科考碼頭啟航,開始了中國第11次北極考察之行,外高橋邊檢站開闢「綠色通道」,快速為該輪和科考人員辦理了邊防檢查手續,助其順利出境。
-
移動式植物工廠登上「雪龍」號 助力北極科考
7月18日,500餘箱「蒼山大蒜」、莊塢牛蒡、長城紅辣椒等近7000斤蘭陵蔬菜,被精心打包送到了「雪龍」號科考船。7月20日,這批產自臨沂蘭陵的蔬菜開始隨雪龍號出徵北極,作為北環極航行提供蔬菜供應,為「雪龍」號科考隊員「服務」,助力我國極地科學考察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