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龍2」號在北冰洋成功獲取18.65米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據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公眾號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00,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我國北極科考的新紀錄。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在北冰洋成功獲取18.65米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阮煜琳 攝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阮煜琳)「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中國北極科考的新記錄。
-
雪龍2號獲取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創造中國北極科考新紀錄
阮煜琳 攝「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中國北極科考的新紀錄。
-
雪龍2號獲取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創造中國北極科考新紀錄
「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中國北極科考的新紀錄。
-
雪龍2號獲取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創造中國北極科考新記錄
阮煜琳 攝「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中國北極科考的新紀錄。
-
雪龍2號獲取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創造中國北極科考新記錄
9月11日消息,「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
雪龍2號創造中國北極科考新紀錄
「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隊搭乘「雪龍2」號返航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阮煜琳)「雪龍2」號最新消息,正在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任務的「雪龍2」號於北京時間9月11日5時開始返航。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今年7月15日從上海出發,開啟北極科考之旅。這也是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踏上返航之旅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阮煜琳)「雪龍2」號最新消息,正在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任務的「雪龍2」號於北京時間9月11日5時開始返航。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今年7月15日從上海出發,開啟北極科考之旅。這也是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
-
我國北極科考再創新紀錄
北京時間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我國北極科考的新紀錄。
-
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在北極科考時發現了什麼?
、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的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7月15日,「雪龍2」號從上海出發,前往執行我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任務。這是「雪龍2」號順利完成南極首航後,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雪龍2」號此次北極科考究竟發現了什麼呢?讓我們先一睹為快!
-
「雪龍2」號的2020丨3次極地考察 獲得2項殊榮
下面,一起回望一下「雪龍2」號2020年的「高光時刻」。3次極地考察2020年4月23日,「雪龍2」號和「雪龍」號返回上海國內基地碼頭,標誌著我國第36次南極考察首次「雙龍探極」圓滿完成。此次南極考察歷時198天(2019年10月15日啟航),順利完成南極陸地科學考察與工程技術維護以及相關海域調查等62項任務,取得了豐碩成果。
-
「雪龍2」號完成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任務返回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
圖:「雪龍2」號準備靠泊國內基地碼頭,攝:魏福海北京時間2020年9月27日12:08分,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所屬科考船「雪龍2」號結束了75天的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任務這也是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
-
雪龍2號出徵南極,兩艘破冰船並駕齊驅,卻被惡意「潑髒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科考活動中,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表現驚豔,搭載著科考隊員完成了在南大洋太空人海海域的首個調查斷面的科考工作,為未來進一步保護與開發南極大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於近年來,中國在南極科考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美國等西方國家開始以「破壞生態環境」等莫須有的罪名,頻頻抗議中國。在無視這種無中生有的污衊的同時,中國南極科考事業接連創造了新的歷史。
-
我國「雪龍2」號破冰船完成第11次北極科考任務返回國內基地碼頭
該原生生物樣本中含有100%的病毒DNA,而細菌DNA含量極少,因此原生生物獨立吞噬病毒,而非通過攝食被感染的細菌來獲取。吞噬病毒的原生生物可在整個海洋生態系統中引起連鎖反應,既能限制感染細菌細胞的病毒數量,又能將營養物質從病毒中轉移到食物鏈的更高層次。研究人員表示,該發現或將重塑人類對海洋中營養物質流動方式以及整個海洋生物鏈的理解。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微生物學前沿》期刊。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雪龍2」號已進入北冰洋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雪龍2」號已進入北冰洋 據「雪龍探極」公眾號的「航行動態」顯示,2020年8月12日14時39分,「雪龍2」號位於北冰洋168°45′58″ W、78°59′28″ N,航速
-
今天,雪龍號和雪龍2號同時歸來,來看靠岸視頻
今天,載有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的「雪龍」號和「雪龍2」號回到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標誌著此次南極科考圓滿完成各項任務。開啟「雙龍探極」新模式此次考察首次以「雙龍探極」模式組織實行,「雪龍2」號2019年10月9日從上海出發,10月15日從深圳啟程,「雪龍」號2019年10月22日從上海啟程。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雪龍2」號已進入北冰洋
據「雪龍探極」公眾號的「航行動態」顯示,2020年8月12日14時39分,「雪龍2」號位於北冰洋168°45′58″ W、78°59′28″ N,航速:3.1節,航向:331.1°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是「雪龍2」號的首個北極航次。此次科考主要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北極綜合環境調查和北極業務化觀監測體系構建等內容,進一步在北極領域取得創新性認知。
-
「南徵北戰」破冰忙,「雪龍2」號實力槓槓的
王慶凱 攝 近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1次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從上海出發,執行科學考察任務。這是「雪龍2」號完成南極首航任務後,首航北冰洋。 「雪龍2」號由芬蘭阿克北極有限公司承擔基本設計、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承擔詳細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造。
-
第11次北極科考丨「雪龍2」號帶你走近北冰洋
而正在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遇到的冰情還是很嚴重的。 據「雪龍2」號船長趙炎平介紹,大西洋扇區冰相對少,北極太平洋扇區冰多,「雪龍2」號現在考察作業的區域下面,我們跟隨「雪龍2」號走近北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