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物種現身村民家水缸中 東方鈴蟾你聽說過嗎

2021-01-16 青島新聞網

青島新聞網7月8日訊(記者 龐為 攝影 逄淑才)近日,青島嶗山區沙子口街道嶺西村,村民劉輝家中澆菜的大水缸中發現了一對形似青蛙或蟾蜍的動物,並且在這個水缸中也陸續發現它們產下的大小不一的「蝌蚪」。青島新聞網攝影師聞訊趕去拍攝並一探究竟。

兩隻小傢伙體長約5釐米,舌呈盤狀,皮膚粗糙,身體和四肢灰棕色,背上布滿斑點和刺疣;腹面呈橘紅色間黑色斑紋,趾間有蹼。

雄的這一隻沒有聲囊,偶爾發出「咕咕」的輕微叫聲,顯然與我們常見的青蛙或蟾蜍不一樣。

經青島動植物學者于濤老師鑑別為珍稀物種東方鈴蟾。

東方鈴蟾別稱臭蛤蟆、紅肚皮蛤蟆,是鈴蟾科、鈴蟾屬兩棲動物,有冬眠習性和肉食性,每年可產卵150-300枚,主要棲息在山溪的石下、草叢、路邊、半山坡上的小水坑、石頭坑等處。

于濤老師說:近些年,隨著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和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得到控制,才使珍貴的東方鈴蟾悄然走向了適合它們生存的居民院落中來。

相關焦點

  • 小車載300隻「東方鈴蟾」出境被截
    深圳晚報訊 (記者 許嬌蛟 通訊員 朱標) 記者近日從深圳海關隸屬沙頭角海關獲悉,該關於6月7日在「中英街」旅檢出境區小車道查獲活體東方鈴蟾300隻,目前案件已移交檢驗檢疫部門處理。 當日晚7時左右,夜幕剛剛降臨,一輛小汽車從深圳經濟特區駛向「中英街」,海關對其進行查驗時,關員一打開副駕駛車門就聽到了幾聲低沉的蛙叫,尋著聲音,在車輛後尾箱的白色泡沫箱中發現了3個裝著「青蛙」的透明袋子,共計300隻。 原來,這種「青蛙」皮膚粗糙,頭部及背部以綠色為主且布滿了大小不一的黑色刺疣,而腹面則是布滿了黑色、朱紅色、橘黃色的花斑,每隻軀幹大概長5釐米。
  • 一名男子攜帶300隻東方鈴蟾出境被沙頭角海關截獲
    一名男子攜帶300隻東方鈴蟾出境被沙頭角海關截獲 2017-06-13 20:33: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深圳6月13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 北京徵集市級保護動物名錄 八哥東方鈴蟾成熱門
    北京徵集市級保護動物名錄 八哥東方鈴蟾成熱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8日 18:11 來源: 法制晚報     市園林綠化局徵集市級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調整建議 為18年來首次進行修改
  • 呱~呱~呱~珍稀物種現身濰坊!
    呱~呱~呱~珍稀物種現身濰坊! 近日6隻顏色豔麗的花臉鴨現身青州市
  • 珍稀物種紅尾大蠶蛾現身浙江麗水
    世界上尾突最長的蛾之一、珍稀物種紅尾大蠶蛾日前現身浙江麗水住龍鎮。這是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調查團隊在住龍鎮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時發現的。凌晨的潘床生態溝,調查隊和住龍鎮委書記李宣以及鎮政府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夜間野外調研。
  • 【關注】聽說過「鳥塘」嗎?《人民日報》帶你看德宏盈江這個村民...
    聽說過「鳥塘」嗎?新華網 趙普凡 攝從砍樹捕鳥到護林愛鳥石梯位於中緬邊境,全村共85戶363人,是一個景頗族、傈僳族聚居的邊境直過民族村。過去為了生計,村民砍樹開荒、打獵捕鳥,貧困沒趕跑,生態卻遭到了破壞。2016年石梯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3戶,綜合貧困發生率高達50.6%。靠山吃山,擺脫貧困還是要依賴林子,但該換個怎樣的法子呢?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江蘇珍稀瀕危物種達165種 生態環境向好
    江蘇從2017年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目前調查結果已經出爐,全省有165種珍稀瀕危物種,部分保護動物的種群數量逐漸擴大,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老山是中華虎鳳蝶的棲息地之一,中華虎鳳蝶保護協會在老山布設了40多條樣線,同步調查已經進行到第三年,發現中華虎鳳蝶的種群有擴張的趨勢。
  • 一年四季,南京這些地方可觀珍稀鳥
    在此,揚子晚報記者為你搜羅了一年四季之中,南京一些有不少珍稀鳥類停留的地段,成為城市裡的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告訴你——南京常年可看到珍稀鳥。   通訊員 武家敏   揚子晚報記者 梅建明 文/攝   進入十二月份:南京多地頻現珍稀鳥類   12月5日,籠罩著一層薄霧的老下關淮濱路的江邊,上百隻大鳥在空中盤旋,有市民意外發現,這些大鳥竟然都是國家一級保護物種——東方白鸛。
  • 有人收購破舊老水缸,老水缸有什麼作用?這些水缸值錢嗎?
    朋友說:自家老屋裡1米深的大水缸,有人出100塊錢買,自己沒有賣,不知道虧不虧?這個問題很有趣,老水缸100塊錢虧不虧?其實這個問題應該不少朋友會感興趣,因為大家過去家裡面都會有一些老的水缸、石磨、老家具什麼的,這些老物件也經常會有人來收購,這些東西到底值錢嗎?這裡就和大家看一下。
  • 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茂名
    春暖花開,茂名市博賀灣傳來好消息:3隻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到訪!這已經是黑臉琵鷺連續三年現身茂名。12018年,觀鳥愛好者在茂名市博賀灣的一處灘涂發現11隻珍稀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其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是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其數量的增長與棲息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密切相關。據人民網消息,黑臉琵鷺的保育工作發軔於上世紀90年代初,經歷漫長的奮鬥之路,終由早期全球200多隻上升至2019年的4000多隻。3月20日,博賀灣的溼地灘涂間,黑色長嘴、雪白色的倩影依稀可見,3隻黑臉琵鷺時而低頭覓食,時而靜靜休憩,構成一幅幅和諧的生態美景圖。
  •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2020-05-3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
    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 2018-05-15    近日,「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珍稀野生動物現身福建將樂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黑熊漫步在森林中
    珍稀野生動物現身福建將樂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黑熊漫步在森林中時間:2019-06-14 17:52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珍稀野生動物現身福建將樂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黑熊漫步在森林中 人民網-福建頻道 黑熊 海峽網6月14日訊日前,在福建龍棲山 自然保護區
  • 新突破,你聽說過自動駕駛的「地震車」嘛?
    新突破,你聽說過自動駕駛的「地震車」嘛?「地震車」嗎?你聽說過可以自動駕駛的「地震車」嗎?得到自動駕駛可控震源車初步功能測試數據後,由東方物探牽頭,北奧特車、巖石科技、南方測繪四家單位參與組成的「可控震源車自動駕駛」項目組宣告成立。經過多方配合,去年底,首批自動駕駛可控震源車樣車發付內蒙古石油物探現場,進行第一輪實地測試,目前項目的第一階段順利完成。
  • 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現身海南五指山,看看哪裡還出現過?
    你知道桃花水母嗎?7月4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一水井內就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在五指山市通什鎮什會村的一口水井裡,村民發現了數十隻拇指般大小的水生物,生物呈乳白色、通體透明,由絮狀主體及4個略帶橢圓形的肢體分別連接1條外環構成,身體周邊長滿的觸角像飄落水中的桃花。據熱心村民柯先生介紹,這是一口廢棄的水井,平日裡不常使用,他在井邊洗手時發現了這些生物。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現身五指山。
  • 重慶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觀測人員在走訪周邊住戶還了解到,村民曾看到有疑似小天鵝、鴻雁等珍稀候鳥現身。專家根據推測是毛絨雁的一種,可能是鴻雁,灰雁。白色的體型比較大的那一隻可能是小天鵝,以往就有過小天鵝的記錄。經過近5年的持續觀測,發現不僅有珍稀瀕危候鳥頻繁現身,而且數量和種類很穩定。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裡食料充足多樣,溼地類型多樣,是理想的候鳥越冬地。每到冬季,雁鴨類候鳥向南遷徙中,或到漢豐湖歇腳或留下來過冬。
  • 聽說過「恐怖之家」嗎?在哪裡?敢去嗎?機不可失!
    本報編譯:聽說過墨西哥城的「恐怖之家」嗎?敢去嗎?
  •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在這一大群候鳥中觀測人員首次發現頭部為黑色、腹部為白色的候鳥經過比對這種候鳥名叫青頭潛鴨屬全球瀕危物種觀測人員走訪周邊住戶了解到一個月前,村民曾看到疑似小天鵝、鴻雁等珍稀候鳥現身 在岸邊築塘、環水栽樹、湖中堆島重建修復生態系統重慶大學為驗證修復效果在漢豐湖溼地、澎溪河自然保護區設有生態監測點記錄動植物種類數量監測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趨勢經過近5年的持續觀測發現不僅有珍稀瀕危候鳥頻繁現身
  • 消失半個世紀的珍稀植物陸續現身,是北京生態保護的最好證明
    很多朋友想必都知道,北京無喙蘭是北京所特有的腐生型蘭花,甚至早二零一七年之前,全世界是不知道有這麼一種蘭科物種存在的。二零一七年,科考團隊第一次在北京的延慶區發現了這一珍貴的物種,由此才讓世人所了解,並且被科學界記錄在冊。
  • 東方四必灣溼地:打造溼地公園,在保護與開發中「增值」
    因此,四必灣擁有保護完好、歷史久遠的3150畝紅樹林景觀,也是該區域植被類型中林相最密、保存最完整的植被類型。四必灣溼地的紅樹林品種原來以鄉土紅樹林白骨壤為主。這裡原始的白骨壤群落是海南為數不多的由單一物種組成的紅樹林,其特有性和稀有性顯著。在紅樹林修復工程中,這裡一度增加種植了拉關木、海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