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吃肉的原因找到了!

2021-01-15 狂丸科學

▲▲▲點擊查看▲▲▲

不管你是白種人還是黃種人,百萬年前通通是黑人?


今天介紹的這本人類學知識趣味科普書,將通過22個人類進化中的故事,揭開人類身上的這些謎團:

▼▼▼


本書作者是美國加州大學的人類學教授李相僖,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貼近生活的故事、專業的人類學知識回答了「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一系列問題,解釋了我們是如何一步步從普通的動物化為智慧的人類,又為此付出了多少沉重的代價。書中的22個故事,也是加州大學22節備受學生歡迎的人類學課——傳說中那種上了就會受益終生的選修課。

今天我們就來看其中的一個故事:

人類為什麼愛吃肉?


如果說吃肉也是一種能力,那麼這種能力應該是在人類進化中期,大約230萬年前才發展出來的。然而,人類最早取得肉類的方式並非我們以為的狩獵,雖然漫畫中常出現「原始人手持石斧追捕野獸」的狩獵場面,但事實上,那是在人類進化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後才出現的。

石斧大約在250萬年前才出現,矛在3萬年前才被發明出來。那麼,人類一開始是如何得到肉類的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人類是從何時開始吃肉以及如何消化這麼多肉的。

最接近人類祖先的類人猿以草食為主,與人類有親戚關係的早期人類很可能也以植物為主食。人類學學者推測,在500萬至400萬年前出現的人類,其飲食形態應與其他類人猿相似。


把不會移動的植物當作食物,不需要制定什麼複雜的策略,也就不怎麼需要用腦袋。相反,要想捕食會移動的動物,就必須有更高明的計劃。

早期人類的腦容量經科學家測量,與現在的黑猩猩差不多,這一事實可以支持早期人類以草食為主的假設。


大約從260萬年前開始,一直到1.2萬年前的這段時期,非洲大陸的氣候變得越來越乾燥,森林也陸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草原,動物必須通過激烈競爭才能獲取植物性食物。

這種情況對早期人類來說相當不利,因為當時僅剩的森林被傍人(早期人類的親戚)佔領,他們的體形雖然只有現代大猩猩的四分之一,但咬合強壯的下巴和巨大的牙齒與大猩猩相比毫不遜色。傍人可以靠吃樹皮與植物根部為生,在生存上更有競爭力。

(傍人,圖片來源自wiki)


相較之下,早期人類只有小小的牙齒,無法大量咀嚼如此堅韌的植物部分。既然找不到可食用的植物,那麼早期人類就要靠吃肉活下去。然而,無論從前或現在,想在非洲草原上獵捕動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時,成年人類的身高平均不到100釐米,與現在四五歲的兒童身高差不多,狩獵對他們而言無疑是天方夜譚。


如果抓不到活生生的動物,那麼早期人類是不是可以吃死掉的動物呢?

獅子將獵物的內臟吃光後,便會退到一旁休息,慢慢消化。此時,獵物身上除了內臟,其他部位還都完好無缺,對人類而言簡直是免費的大餐。


獅子吃完後,緊接著圍上來的不是禿鷹就是鬣狗。一隻禿鷹的身高大約100釐米,翅膀展開約有180釐米寬,再加上禿鷹通常是群體行動,所以絕不是脆弱的人類可以輕易爭搶剩肉的對象。


因此人類想出了一個新的戰略,可以有效地獲得所需熱量。其實根本談不上什麼戰略,只要等獅子、禿鷹、鬣狗這些競爭者通通吃飽之後,再去吃剩餘的殘渣就行了,而那些殘渣就是骨頭。

千萬別小看骨頭,骨頭中含有骨髓,顱骨內還有腦髓,這些都是純粹的脂肪,營養非常豐富。但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骨頭的質地相當堅硬,尤其是四肢的骨頭,硬到被後來的人當作武器使用。


人類光用牙齒無法咬碎骨頭,因此找來了石頭敲碎骨頭,再將骨髓挑出來吃,這些石頭後來都變成了有模有樣的「人造石器」。


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由於長期攝入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因此人類的腦袋長得越來越大。大腦的生產與維修「代價」非常大,要想有一個大腦袋,必須攝取高質量、高熱量的食物。迫於無奈才開始的肉食習性,反倒在無形中幫了人類一個大忙。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飲食習慣,同樣有助於體形的發展。

在500萬至400萬年前,早期人類的腦容量與現代的黑猩猩差不多,約為450毫升;到了200萬年前出現的直立人,其腦容量不僅已增加至近1000毫升,身高也同樣長高至170釐米左右。


於是,擁有高大體形與碩大腦袋的人類祖先就此誕生。


擁有高個子與大腦袋之後,人類才有能力獵捕活物。一般人心目中的「原始人狩獵」場景,就是在這時出現的。

人類靠著高明的策略、充沛的體力和精良的工具,沒多久就適應了狩獵生活,捕獲的野獸數量也越來越多。


當人類終於養成了吃肉的習慣,經歷了遺傳變化,人類便開始以高大聰明的姿態過上狩獵生活,從此正式進入肉食階段。

不過,單靠狩獵技巧還不足以讓我們變成肉食愛好者,還需要更多的遺傳進化,人類才能消化更多的肉類,攝取更多的營養。


然而,幫助人類消化肉類、淨化血液的載脂蛋白,與阿爾茨海默病、腦出血等致命的老年疾病有相當大關聯。研究顯示,載脂蛋白基因就是引發這些疾病的直接原因。

在幾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為什麼要攜帶如此危險的遺傳基因呢?


在從進化生物學角度解釋老化過程的眾多假說中,有一個叫作「基因多效性」的觀點。假設某個基因的功能在兒童與青少年期是對人體有益的,到了老年期卻變成有害的,那麼,我們可以因為這一壞處就將該基因消除嗎?按照基因多效性的論點,在兒童與青少年期有益的基因會優先被人體選擇,因此不會輕易消失。載脂蛋白也是如此,儘管它與阿爾茨海默病、腦出血有關,但出色的清血脂功能讓它持續存留在人類的遺傳基因之中。

如此說來,吃肉的能力並非老天爺的免費獎賞,而是人類甘願在老年承擔患病的風險,才換來這種代價高昂的適應能力——就算患上阿爾茨海默病,也要吃肉。


愛吃肉的朋友們,請舉起你們的雙手。

更多關於人類進化的故事,盡在這本書中,戳下方小程序查看:

▼▼▼

更多精選好書 請進專場挑選

戳下方連結,回顧往期好書

▼▼▼

動手又動腦,適合3-6歲孩子

▼▼▼

相關焦點

  • 知常識 | 你愛吃肉的原因找到了
    人類為什麼愛吃肉既然找不到可食用的植物,那麼早期人類就要靠吃肉活下去。然而,無論從前或現在,想在非洲草原上獵捕動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時,成年人類的身高平均不到100釐米,與現在四五歲的兒童身高差不多,狩獵對他們而言無疑是天方夜譚。
  • 55歲男子愛吃肉,檢查卻沒得脂肪肝,原因是什麼?專家幫你分析
    那麼說到脂肪肝,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因為脂肪,因為肥胖,因為飲食不當才導致脂肪肝,但是一55歲男子平常愛吃肉,卻在檢查中卻沒得脂肪肝,這是怎麼回事?所以脂肪肝和愛吃肉到底有沒有關係?今天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父輩愛吃肉:小康生活的甜蜜煩惱
    現在,有誰說自己愛吃肉,尤其是老年人說愛吃肉,絕對會招來一通批判和鄙視:吃肉多不健康啊,脂肪含量高對身體不健康;什麼年代了還愛吃肉呢,現在吃糠咽菜才是健康生活。這些認知的變化充分反映了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 愛吃肉真會讓智商下降嗎 三種吃肉方式很傷身
    然而,如果告訴你吃肉會影響智商的話,你究竟是繼續堅持一己之見,還是加入到吃素的大軍中吶?愛吃肉真會讓智商下降嗎有傳言稱,英國科學家在8170名參與實驗對象身上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說常吃肉會導致智商下降。這個說法讓很多網友感覺驚奇,一些人提出了疑問,原來自己不夠聰明是因為愛吃肉的緣故?
  • 愛吃肉的人和愛吃素的人,誰更健康、更易長壽?聽聽醫生怎麼說
    愛吃肉的人和吃素的人誰更健康,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話題的熱度不亞於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 愛吃肉喝酒的男人,它尤其「偏愛」
    其中,痛風引起不少患者的關注,這種病有點「偏心」,主要「偏愛」20歲至50歲之間的男子,如果愛吃肉、愛喝酒,則更易「中招」。    【現場】就診患者排長隊,醫院貼心上凳子    活動當天,記者來到現場,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溼免疫科的專家們早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前來義診的患者。
  • 愛吃肉的人注意:吃肉也要有講究,人工的「合成肉」要少吃
    吃肉應該是生活中一件非常普遍的事,健康的飲食講究葷素搭配,豬肉,牛肉,羊肉等是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一些肉類。愛吃肉的人還是很多的,對各種肉類來者不拒怎麼吃也吃不膩。每次去超市都會買各種肉製品。但如今市面上各種各樣的肉類越來越豐富,部分肉製品比鮮肉便宜很多,這就吸引到了很多的人前來購買。
  • 這些吃肉的魚,你知道有哪些嗎?
    雖然很多魚都可以吃魚飼料,而且前面小編也給大家介紹了幾種比較適合魚吃的飼料,但是有一些魚它們並不是吃素的,只投餵飼料是不能夠滿足它們的胃口的,因為它們喜歡吃肉。你知道都有哪些魚喜歡吃肉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愛吃肉的觀賞魚。
  • @愛吃肉的人:5種吃肉方式會短命,再愛也不能這麼吃!
    現在喜歡吃肉、無肉不歡的人特別多,但是要注意哦,一些不恰當的吃肉方式,可能會給健康帶來風險。   4、有糖尿病、腎臟病還多吃肉   肉類食品含有一定量脂肪與膽固醇,若體內血脂代謝異常,吃肉後,肉中的蛋白最終轉化為葡萄糖,也會導致血糖升高,並且持續的時間更長。   所以,腎臟好的糖尿病人可以吃一些魚、蝦、雞肉類葷菜,但是每天總量不要超2兩,同時吃2兩肉就要減掉1兩主食。而腎臟有損害的糖尿病人最好隔一天吃次肉,一次1兩就可以。
  • 只愛吃肉不愛吃菜,孩子嚴重挑食怎麼辦?家長得學會「套路」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面對孩子喜歡挑食的問題,許多家長都苦不堪言,尤其是孩子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這個問題,這種現象尤其在許多家長裡面是十分常見的,對於那些愛挑食不愛吃蔬菜的孩子來說,吃飯這件事不但對於孩子來說,對於家長來說更是頭疼。
  • 我們為何如此熱愛吃肉?嘴:不都是我的鍋,你問問大腦
    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吃肉?為什麼看到肉的時候就唾液大量分泌,口水直流?為什麼明明蔬菜也很好吃,但更想吃肉?(不好意思,扯遠了)扯·······回·······來······· 其實,我們愛吃肉,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愛吃肉有致命危險?小心吃到「屍毒」
    愛吃肉有致命危險(資料圖)當您在吃牛排的時候,您知道藍眼睛、高鼻子的歐美人已經喜歡吃中國的豆腐了?當您早餐吃麵包、牛奶、火腿、煎蛋,或油條、肉餅、煎包、拉麵,午餐吃快餐外賣、比薩餅、義大利麵或涮羊肉、烤鴨,晚餐吃漢堡、炸雞、牛排、豬排、龍蝦、海鮮、甜點時,您知道藍眼睛、高鼻子的歐美人卻以糙米飯、全麥麵、大豆食品和蔬果為主食的原因嗎?當您在喝可口可樂的時候,您知道藍眼睛、高鼻子的歐美人已經喜歡喝中國的豆漿了?
  • 愛吃肉會遺傳給孩子 各國有趣遺傳說法
    愛吃肉會遺傳給孩子 各國有趣遺傳說法(圖片來源:東方ic)>美國:孩子說謊好鬥,往往緣於基因這項由維吉尼亞大學領導進行的研究發現,反社會人格特徵如好鬥、愛爭吵、說謊、欺凌弱小等可能是天生的。英國:愛吃肉是遺傳,吃蔬菜靠培養為什麼很多孩子都喜歡吃肉,而不願意吃蔬菜?英國一項最新的研究對這種現象給出了一種非常有意思的解釋。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日前表示,他們的新研究顯示,孩子們喜歡吃肉和吃魚的飲食習慣是從父母那裡遺傳的,但吃蔬菜和吃甜點的習慣則更多的是通過後天培養的。這一研究的發起人簡?
  • 愛吃肉,竟然是基因在作祟?舌尖收視率說明一切
    你肚子餓了嗎?想吃肉嗎?你知不知道,愛吃肉其實也可能是人們基因所決定的? 夜裡22點21分,一個聲音打破了夜晚的平靜。咕嚕……這是身體深處發出的吶喊,我的呼吸開始急促,大腦開始瘋狂運作,經歷了十秒鐘的掙扎,大腦最終發出一個指示:吃!
  • 愛吃肉的男人性慾強
    美國《食品質量與選擇雜誌》刊登的一項澳大利亞最新研究解釋了很多男性「無肉不歡」的原因——吃肉會增強男性陽剛之氣和對異性的吸引力。   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和莫納什大學專家對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的1600多名參試者進行了肉食與性慾的關聯研究。第一項試驗中,研究人員讓268名大學生觀看魅力四射但不帶有性挑釁色彩的男女圖片。隨後,參試學生可選擇牛肉乾或者素食作為參試獎勵。
  • ...擴建魚塘」的空間說說:珍惜我這個愛吃醋的女孩,因為我原本愛吃肉
    2.我吃我的零食我長我的肉管你什麼事你是嫉妒還是羨慕。 I eat my snacks, I grow my meat, whatever you do, are you jealous or envious?
  • 你是否在疑惑總吃肉和不吃肉的人,哪個更健康呢?答案原來是這樣
    但是也存在一部分素食主義的人,不吃肉只吃菜,這樣好不好呢?也不好。這會讓身體缺少必要的營養攝入。那麼總吃肉和不吃肉到底哪種更健康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無肉不歡」的人如果你是「無肉不歡」的人,你一定要看看。經常吃肉,會使身體攝入的熱和脂肪過多,從而增加身體負擔,造成身體肥胖。如果攝入油脂超標,影響了正常的血液循環。可能也會導致高血脂和高血壓的發生。加重了血管的負擔,導致血管受損,將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產生。
  • 愛吃肉男子超市假冒「後廚」:肉價有點貴
    > 愛吃肉男子超市假冒
  • 假如你一年沒吃肉,給你5種葷菜,讓你選一種吃飽,你會選哪個!
    假如你一年沒吃肉,給你5種葷菜,讓你選一種吃飽,你會選哪個!現在人生活條件都好了,吃肉都成了家常便飯了,習慣了每天吃肉,幾天不吃肉還會渾身不自在呢,這可能就是大家說的無肉不歡吧。假如你一年沒吃肉,小編送你5道葷菜,讓你選一種吃飽,你會怎麼選。紅燒肉紅燒肉可能是很多人的最愛,但是如果當飯吃的話會有點膩, 吃不到飽的時候估計就吃不下去了,小編吃紅燒肉一般都吃3塊就可以了。
  • 再愛吃肉,都別買這5種人工合成的「假肉」,吃著香對身體沒好處
    身邊不少人都是食肉動物,見到肉就想吃,怎麼也吃不膩,那麼這麼愛吃肉,家裡怎麼可能不備上一些呢?所以很多人冰箱裡都會備上一些肉製品,比如火腿腸、培根等等。這些肉製品看起來真有肉,而且吃起來也有肉香,但其實這些肉製品並不是真的肉,是「假肉」,都是人工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