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常識 | 你愛吃肉的原因找到了

2020-09-11 科普知世界



人類為什麼愛吃肉?


如果說吃肉也是一種能力,那麼這種能力應該是在人類進化中期,大約230萬年前才發展出來的。

然而,人類最早取得肉類的方式並非我們以為的狩獵,雖然漫畫中常出現「原始人手持石斧追捕野獸」的狩獵場面,但事實上,那是在人類進化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後才出現的。

石斧大約在250萬年前才出現,矛在3萬年前才被發明出來。那麼,人類一開始是如何得到肉類的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人類是從何時開始吃肉以及如何消化這麼多肉的。

最接近人類祖先的類人猿以草食為主,與人類有親戚關係的早期人類很可能也以植物為主食。人類學學者推測,在500萬至400萬年前出現的人類,其飲食形態應與其他類人猿相似。


把不會移動的植物當作食物,不需要制定什麼複雜的策略,也就不怎麼需要用腦袋。相反,要想捕食會移動的動物,就必須有更高明的計劃。

早期人類的腦容量經科學家測量,與現在的黑猩猩差不多,這一事實可以支持早期人類以草食為主的假設。


大約從260萬年前開始,一直到1.2萬年前的這段時期,非洲大陸的氣候變得越來越乾燥,森林也陸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草原,動物必須通過激烈競爭才能獲取植物性食物。

這種情況對早期人類來說相當不利,因為當時僅剩的森林被傍人(早期人類的親戚)佔領,他們的體形雖然只有現代大猩猩的四分之一,但咬合強壯的下巴和巨大的牙齒與大猩猩相比毫不遜色。傍人可以靠吃樹皮與植物根部為生,在生存上更有競爭力。

(傍人,圖片來源自wiki)


相較之下,早期人類只有小小的牙齒,無法大量咀嚼如此堅韌的植物部分。既然找不到可食用的植物,那麼早期人類就要靠吃肉活下去。然而,無論從前或現在,想在非洲草原上獵捕動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時,成年人類的身高平均不到100釐米,與現在四五歲的兒童身高差不多,狩獵對他們而言無疑是天方夜譚。


如果抓不到活生生的動物,那麼早期人類是不是可以吃死掉的動物呢?

獅子將獵物的內臟吃光後,便會退到一旁休息,慢慢消化。此時,獵物身上除了內臟,其他部位還都完好無缺,對人類而言簡直是免費的大餐。


不過,世上沒有那麼容易的事。

獅子吃完後,緊接著圍上來的不是禿鷹就是鬣狗。一隻禿鷹的身高大約100釐米,翅膀展開約有180釐米寬,再加上禿鷹通常是群體行動,所以絕不是脆弱的人類可以輕易爭搶剩肉的對象。


因此人類想出了一個新的戰略,可以有效地獲得所需熱量。

其實根本談不上什麼戰略,只要等獅子、禿鷹、鬣狗這些競爭者通通吃飽之後,再去吃剩餘的殘渣就行了,而那些殘渣就是骨頭。

千萬別小看骨頭,骨頭中含有骨髓,顱骨內還有腦髓,這些都是純粹的脂肪,營養非常豐富。但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骨頭的質地相當堅硬,尤其是四肢的骨頭,硬到被後來的人當作武器使用。


人類光用牙齒無法咬碎骨頭,因此找來了石頭敲碎骨頭,再將骨髓挑出來吃,這些石頭後來都變成了有模有樣的「人造石器」。


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由於長期攝入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因此人類的腦袋長得越來越大。

大腦的生產與維修「代價」非常大,要想有一個大腦袋,必須攝取高質量、高熱量的食物。迫於無奈才開始的肉食習性,反倒在無形中幫了人類一個大忙。

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飲食習慣,同樣有助於體形的發展。

在500萬至400萬年前,早期人類的腦容量與現代的黑猩猩差不多,約為450毫升;到了200萬年前出現的直立人,其腦容量不僅已增加至近1000毫升,身高也同樣長高至170釐米左右。

(成年男性直立人,圖片來源自wiki)


於是,擁有高大體形與碩大腦袋的人類祖先就此誕生。


擁有高個子與大腦袋之後,人類才有能力獵捕活物。一般人心目中的「原始人狩獵」場景,就是在這時出現的。

人類靠著高明的策略、充沛的體力和精良的工具,沒多久就適應了狩獵生活,捕獲的野獸數量也越來越多。


早期人類,就是這樣「硬著頭皮」養成吃肉習性的。

當人類終於養成了吃肉的習慣,經歷了遺傳變化,人類便開始以高大聰明的姿態過上狩獵生活,從此正式進入肉食階段。

不過,單靠狩獵技巧還不足以讓我們變成肉食愛好者,還需要更多的遺傳進化,人類才能消化更多的肉類,攝取更多的營養。


然而,幫助人類消化肉類、淨化血液的載脂蛋白,與阿爾茨海默病、腦出血等致命的老年疾病有相當大關聯。研究顯示,載脂蛋白基因就是引發這些疾病的直接原因。

在幾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為什麼要攜帶如此危險的遺傳基因呢?


在從進化生物學角度解釋老化過程的眾多假說中,有一個叫作「基因多效性」的觀點。假設某個基因的功能在兒童與青少年期是對人體有益的,到了老年期卻變成有害的,那麼,我們可以因為這一壞處就將該基因消除嗎?

按照基因多效性的論點,在兒童與青少年期有益的基因會優先被人體選擇,因此不會輕易消失。

載脂蛋白也是如此,儘管它與阿爾茨海默病、腦出血有關,但出色的清血脂功能讓它持續存留在人類的遺傳基因之中。

如此說來,吃肉的能力並非老天爺的免費獎賞,而是人類甘願在老年承擔患病的風險,才換來這種代價高昂的適應能力——就算患上阿爾茨海默病,也要吃肉。


愛吃肉的朋友們,請舉起你們的雙手。

相關焦點

  • 你愛吃肉的原因找到了!
    ▲▲▲點擊查看▲▲▲不管你是白種人還是黃種人,百萬年前通通是黑人?
  • 55歲男子愛吃肉,檢查卻沒得脂肪肝,原因是什麼?專家幫你分析
    那麼說到脂肪肝,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因為脂肪,因為肥胖,因為飲食不當才導致脂肪肝,但是一55歲男子平常愛吃肉,卻在檢查中卻沒得脂肪肝,這是怎麼回事?所以脂肪肝和愛吃肉到底有沒有關係?今天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小學生必備科學常識100問-05自然界中那些愛吃肉的植物
    撰文:王國義審校:仲修大朋友、小朋友們,大家好,新一期的科普常識分享又與大家如約而至。上一期我們探索了隱藏在天氣預報裡的數學知識。這一期呢,我們再來聊聊自然界中的怪現象:植物也吃肉。植物吃肉,其實這個話題並不陌生。原因以及方式也各不相同。
  • 愛吃肉,竟然是基因在作祟?舌尖收視率說明一切
    你肚子餓了嗎?想吃肉嗎?你知不知道,愛吃肉其實也可能是人們基因所決定的? 夜裡22點21分,一個聲音打破了夜晚的平靜。咕嚕……這是身體深處發出的吶喊,我的呼吸開始急促,大腦開始瘋狂運作,經歷了十秒鐘的掙扎,大腦最終發出一個指示:吃!
  • 父輩愛吃肉:小康生活的甜蜜煩惱
    現在,有誰說自己愛吃肉,尤其是老年人說愛吃肉,絕對會招來一通批判和鄙視:吃肉多不健康啊,脂肪含量高對身體不健康;什麼年代了還愛吃肉呢,現在吃糠咽菜才是健康生活。這些認知的變化充分反映了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 愛吃肉真會讓智商下降嗎 三種吃肉方式很傷身
    然而,如果告訴你吃肉會影響智商的話,你究竟是繼續堅持一己之見,還是加入到吃素的大軍中吶?愛吃肉真會讓智商下降嗎有傳言稱,英國科學家在8170名參與實驗對象身上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說常吃肉會導致智商下降。這個說法讓很多網友感覺驚奇,一些人提出了疑問,原來自己不夠聰明是因為愛吃肉的緣故?
  • 男人愛吃肉 女人愛青菜
    And regarding high risk foods,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significantly more men consumed undercooked meat and eggs than women, while more women were more likely to eat alfalfa sprouts.
  • 兔子吃草是常識,野兔卻突然喜歡吃肉,地球的食物鏈要轉變?
    兔子吃草是常識,野兔卻突然喜歡吃肉,地球的食物鏈正在轉變?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每個物種的生活習性都是各不相同的。這都是物種在地球上出現之後,經過進化所得到的結果。在數百萬年的時間內,地球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食物鏈。
  • 愛吃肉的人和愛吃素的人,誰更健康、更易長壽?聽聽醫生怎麼說
    愛吃肉的人和吃素的人誰更健康,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話題的熱度不亞於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 愛吃肉喝酒的男人,它尤其「偏愛」
    其中,痛風引起不少患者的關注,這種病有點「偏心」,主要「偏愛」20歲至50歲之間的男子,如果愛吃肉、愛喝酒,則更易「中招」。    【現場】就診患者排長隊,醫院貼心上凳子    活動當天,記者來到現場,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溼免疫科的專家們早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前來義診的患者。
  • 「渣男」的愛情觀:知與愛永遠成正比
    我毫不猶豫的秒回:「你簡直渣爆了好嗎」認識他很多年了,我從來沒正真認識過他女朋友。原因是他換女朋友實在太頻繁了。對於他的行為我無可厚非,他的愛情向來是風風火火又曇花一現。一開始覺得他渣,只是單純的從女朋友的數量來隨意給他冠了個名。這次我開始覺得他的渣是發自內心的了。
  • 愛吃肉的人注意:吃肉也要有講究,人工的「合成肉」要少吃
    吃肉應該是生活中一件非常普遍的事,健康的飲食講究葷素搭配,豬肉,牛肉,羊肉等是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一些肉類。愛吃肉的人還是很多的,對各種肉類來者不拒怎麼吃也吃不膩。每次去超市都會買各種肉製品。但如今市面上各種各樣的肉類越來越豐富,部分肉製品比鮮肉便宜很多,這就吸引到了很多的人前來購買。
  • 這些吃肉的魚,你知道有哪些嗎?
    雖然很多魚都可以吃魚飼料,而且前面小編也給大家介紹了幾種比較適合魚吃的飼料,但是有一些魚它們並不是吃素的,只投餵飼料是不能夠滿足它們的胃口的,因為它們喜歡吃肉。你知道都有哪些魚喜歡吃肉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愛吃肉的觀賞魚。
  • @愛吃肉的人:5種吃肉方式會短命,再愛也不能這麼吃!
    現在喜歡吃肉、無肉不歡的人特別多,但是要注意哦,一些不恰當的吃肉方式,可能會給健康帶來風險。   4、有糖尿病、腎臟病還多吃肉   肉類食品含有一定量脂肪與膽固醇,若體內血脂代謝異常,吃肉後,肉中的蛋白最終轉化為葡萄糖,也會導致血糖升高,並且持續的時間更長。   所以,腎臟好的糖尿病人可以吃一些魚、蝦、雞肉類葷菜,但是每天總量不要超2兩,同時吃2兩肉就要減掉1兩主食。而腎臟有損害的糖尿病人最好隔一天吃次肉,一次1兩就可以。
  • 愛吃肉的因紐特人,為什麼壽命很短?
    我講過很多次因紐特人的飲食,這樣的飲食方式曾經備受爭議,但是,之前的很多研究發現,他們吃肉,吃魚,吃脂肪,心臟病患病率低,沒有糖尿病。(聯合國嬰兒死亡率數據,來自wiki)現代醫學讓嬰兒死亡率降低到了3‰左右,大部分吐槽原始人壽命低,平均壽命只有35歲左右,實際上,只知其一
  • 《打開愛的生命盒子》,找到關於愛的全部答案
    打開愛的生命盒子,讓我們一起找到關於愛的全部答案,治癒心傷!02本書作者趙梅如,臺灣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院客座教授。她是能進行「內相故事對話」療法的少數心理專家之一。
  • 只愛吃肉不愛吃菜,孩子嚴重挑食怎麼辦?家長得學會「套路」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面對孩子喜歡挑食的問題,許多家長都苦不堪言,尤其是孩子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這個問題,這種現象尤其在許多家長裡面是十分常見的,對於那些愛挑食不愛吃蔬菜的孩子來說,吃飯這件事不但對於孩子來說,對於家長來說更是頭疼。
  • 愛吃肉危險?小心吃到「屍毒」
    當您早餐吃麵包、 牛奶 、火腿、煎蛋,或油條、肉餅、煎包、拉麵,午餐吃快餐外賣、比薩餅、義大利麵或涮羊肉、烤鴨,晚餐吃漢堡、炸雞、牛排、豬排、龍蝦、海鮮、甜點時,您知道藍眼睛、高鼻子的歐美人卻以糙米飯、全麥麵、大豆食品和蔬果為主食的原因嗎
  • 我們為何如此熱愛吃肉?嘴:不都是我的鍋,你問問大腦
    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吃肉?為什麼看到肉的時候就唾液大量分泌,口水直流?為什麼明明蔬菜也很好吃,但更想吃肉?(不好意思,扯遠了)扯·······回·······來······· 其實,我們愛吃肉,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愛吃肉有致命危險?小心吃到「屍毒」
    愛吃肉有致命危險(資料圖)當您在吃牛排的時候,您知道藍眼睛、高鼻子的歐美人已經喜歡吃中國的豆腐了?當您早餐吃麵包、牛奶、火腿、煎蛋,或油條、肉餅、煎包、拉麵,午餐吃快餐外賣、比薩餅、義大利麵或涮羊肉、烤鴨,晚餐吃漢堡、炸雞、牛排、豬排、龍蝦、海鮮、甜點時,您知道藍眼睛、高鼻子的歐美人卻以糙米飯、全麥麵、大豆食品和蔬果為主食的原因嗎?當您在喝可口可樂的時候,您知道藍眼睛、高鼻子的歐美人已經喜歡喝中國的豆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