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中都有哪些奇葩存在?要不是留下了化石,沒人相信它是真的

2020-12-04 奇點先驅

筆者-小文

鯊魚之所以被人類認為是海洋的頂級捕食者,除了它們擁有兇狠的外表和強勁的攻擊力外,最主要是鯊魚從出現到如今的幾億年裡,外貌都沒有發生過根本性的變化,這足以證明鯊魚的環境適應能力有多強。

但實際上,鯊魚並不止有一副面孔,科學家在研究古生物化石時就發現了一種長相奇特的鯊魚,雖然整體外形和一般的鯊魚接近,但這種鯊魚的嘴裡卻不可思議地長有一枚「旋鋸」。

旋齒鯊的英文名字是Helicoprion,它由兩個含義結合而成,Helico在古希臘語中是「螺旋狀」的意思,而prion則代表著鋸,組合在一起之後就是螺旋鋸的意思。

一般而言,擁有牙齒的生物,牙齒都會均勻地分布在動物們的口腔內,但旋齒鯊的牙齒不僅是不規則的,而且還長在了口腔外面,看起來就像一塊銑刀般,給人一種鋒利的不適感。

說來也奇怪,由於鯊魚是軟骨生物,不易留下化石,因此人們要研究遠古時期的鯊魚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然而,旋齒鯊卻留下了它的牙齒。

從結構上來看,旋齒鯊的牙齒化石和菊石很像,而僅憑一塊化石科學家很難斷定它屬於旋齒鯊身上的哪一個部位,科學家曾給出了各種模擬圖,而很多人則是將鋸齒化石和旋齒鯊的尾巴聯想到了一起。

後來,科學家才終於在另一塊較為完整的旋齒鯊化石上找到答案,人們發現這副螺旋齒和頜骨相連接,原來螺旋齒位於旋齒鯊的下頜,它與旋齒鯊的頜骨處相連接。

但即便確定了旋轉齒的位置,人們仍然搞不明白旋齒鯊的這個部位究竟有何用處,就我們人類而言,如果上下顎長著畸形的牙齒而導致嘴巴無法合攏,就連進食也是一件艱難的事。

那麼,旋齒鯊的牙齒究竟有何用處呢?一些科學家認為,相比起魚類,旋齒鯊很有可能是以吃帶硬殼的無脊椎動物為生的,下頜當中的齒列用來切斷較大的食物,相比起嚼碎食物,旋齒鯊的下部分的牙齒更像是刀片一樣用來切割食物。

相關焦點

  • 新華縱橫:揭開古生物化石非法交易黑幕
    古生物化石店銷售人員(隱蔽拍攝):  沒有一家賣真的(國寶級化石)。不可能有人家賣真的,是不允許的,誰家敢賣啊。逮著那不是一家的事了,逮著是一串一串的。不可能賣。  事實真如店員所說的這樣嗎?在另一家化石銷售店,記者與店主一番攀談後,放鬆了一點警惕的店主向記者表示,陌生人在慕容街想買禁止銷售的古生物化石,是不可能的。
  • 拯救遼西古生物化石刻不容緩
    現在從遼西地區發現的孔子鳥化石的具體數量我們不太清楚,有人估計可能達到上千件,那麼這些化石有多少件在我們的科研機構、博物館和高校呢?可能只佔很少一部分,大量的化石走私到了國外。   這些化石通過化石販子走私到國外,好的少則幾千元,多的可賣到幾十萬元。豐厚的利潤,使他們敢鋌爾走險。
  • 霍林郭勒:古生物化石富集區
    古生物化石,代表著一個時期的年輪。侏羅紀前期,經歷了大滅絕後,各種動物、植物都非常稀少,但其中恐龍總是一枝獨秀,伺機稱霸陸地。侏羅紀中晚期以後,恐龍成為地球上最繁榮昌盛的優勢物種,此後統治地球1.5億年,直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為止。
  • 遼寧古盜鳥事件及古生物化石造假的屢禁不止
    這兩種動物都產自早白堊世中國遼寧的熱河生物群,遼寧的化石販子把零碎的化石粘在一起,做成了這具假標本。可悲的是,如果沒有淪為騙子牟利的工具,小盜龍和燕鳥的化石都有相當高的科研價值。其實,對化石稍有經驗的人,就會發現,「古盜鳥」的兩條後腿根本就是一條腿——同一塊蘊含化石的石料,從中劈開之後,你可以得到兩塊印著化石的石板,稱為「正模」和「負模」。「古盜鳥」的後腿,是同一條小盜龍腿的正模和負模拼成的。
  • 村民挖龍骨石賣錢 專家稱是古生物化石(組圖)
    日前,當記者把這些所謂的藥材拿到延安市文物研究所時,才知這些碎塊是目前未知的古生物化石。 山裡挖出「止血仙丹」 7月7日,吳家灣村村民告訴記者,大概三四年前,村裡有人在附近山上的紅膠土層中發現了類似動物骨骼的東西,「這東西好像年代很長了,看著像骨頭,但用手一搓就變成了粉末。我們聽外頭人說這是龍骨石,就這樣叫下去了。」
  • 古生物化石登記申報工作結束 洛陽市個人申報數居全省首位
    「真的啊,太好了!」「假的嗎?回家我就把它砸了!」……近日,在市國土資源局古生物化石登記辦公室的古生物化石鑑定會現場,這樣「冰火兩重天」的情景不時上演。  從8月中旬開始,我市啟動古生物化石登記工作,收到139件個人的登記申請。日前,省地質博物館專家來洛,對我市個人藏家申報的藏品進行了免費鑑定。  我市古生物化石收藏情況如何?
  • 怎樣給古生物化石「整容」
    兇猛霸道的恐龍,龐大猙獰的巨鬣狗,迅猛強悍的古鱷魚,形態各異的三葉蟲,婀娜多姿的海百合……這些針飛鑽舞塵埃落定之後的古生物化石栩栩如生、千姿百態地「簇擁」在記者周圍,使人驚嘆不已,不由得趕緊向專家請教:這些與世隔絕億萬年的古生物化石是如何被修復的?
  • 化石藏品難住古生物專家 西伯利亞野牛角難辨識
    這牛角都這麼長,這「野牛」究竟得有多大個頭啊?網上資料顯示,西伯利亞野牛生活在500到700萬年前,超過2米高。但是巫先生收藏的這根牛角,摸上去卻有些像木頭,專家推測可能是時間太久遠,「牛角」已經完全被其他的介質替換了,但「牛角」形狀保存得還非常完好,所以如果真的是西伯利亞野牛角,還是很具有價值的。
  • 綦江地質探秘之三:綦江古生物 化石密碼
    大自然在經歷一次又一次巨變之後,留下了大量化石。綦江境內就有豐富的恐龍足跡化石,數量眾多、類型獨特,分布集中、保存完整,國內罕見、世界少有,成為世界恐龍化石中耀眼的明星。目前,綦江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收藏有680件地質標本。如果地球的歷史是一本史書,那麼,古生物化石就是史書中精彩的文字,保護古生物化石就是保留地球珍貴的史籍。
  • 遼西古生物化石:讓人歡喜讓人憂
    遼西為什麼會蘊藏著如此豐富而精美的古生物化石
  • 科普|古生物化石產地保護方式有哪些?
    古生物化石產地保護方式主要有兩種:一、原地自然狀態下保護一般適用於保護級別較低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和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保護措施包括:豎立標誌(標誌牌、說明牌、警示牌等);拉網圍欄;對受風化剝蝕而容易坍塌的含化石巖層採取加固工程;對受流水衝刷而遭受破壞的含化石巖層建設排水工程等。
  • 綦江南部地區古生物化石你了解多少?
    在1.3 億年的漫長地質時光中,大自然在經歷一次又一次巨變後,在綦江南部地區形成了絢麗多姿的喀斯特地貌。地上是多姿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是儲藏量豐富的煤炭。從地上到地下,都留下了遠古時代的古生物化石。這個時代的腕足類化石有長身貝、脅開貝、焦頁貝等。蕨類植物是最早的陸地植物。其化石大量存在於志留紀以後,泥盆紀和石炭紀的古生代地層中。打通一礦井下煤層中時有發現蕨類化石。
  • 古人以前有發現過古生物化石的記錄嗎?
    地球環境滄海桑田,兩億年前青藏高原都還沒於汪洋之下,如今卻是世界第三極,地質活動會使很多古生物化石暴露在地表上。在古代較少人專門回收或者研究生物化石的時代,野外的化石大概只多不少。只不過古人雖然知道這東西的存在,但是卻迷信為龍骨,未曾想過那是不知多少千萬年前的生物化石。早在春秋年代,孔子很可能就見過古生物化石。《國語》中記載了孔子的一件趣事,孔子周遊列國,到了某個地方後,當地居民拖來一車巨大的骨頭,讓學問高深的孔子鑑定那是什麼,孔子認為那是防風氏巨人的遺骸。
  • 科普|古生物化石的出境條件和程序有哪些?
    一、出境條件根據《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第26條)規定:● 未命名的古生物化石不得出境。● 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經自然資源部批准,方可出境。(1)因科學研究需要與國外研究機構進行合作的;(2)因科學、文化交流需要在境外進行展覽的。
  • 這些「古生物復原圖」真的不是科學家胡B畫的?
    這些「古生物復原圖」真的不是科學家胡B畫的? 文/寧靜海的菊石君 編輯/洛絳 日本有一位漫畫家村田雄介(對,就是畫《一拳超人》的那個村田雄介),去年某一天,他不知哪個腦洞豁然大開,突然畫了一系列「未來人類根據骨骼想像動物們的長相」圖,然後和動物們真正的樣子放在一起。
  • 張元動:古生物化石的「朗讀者」
    雖然山清水秀的安吉不是尋找頁巖氣的理想區域,但令這位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沒想到的是,安吉為他準備了另一份驚喜。  無心插柳,發現世界最豐富的海綿化石群  「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們找到安吉動物群,正印證了這句話。」張元動說。  2012年冬天,寒雨籠罩著安吉地區。
  • 海百合化石有哪些
    海百合化石有哪些由於生物死後體內的有機物很容易就會被分解殆盡,因此能夠保存到海百合化石中的主要是生物體的骨骼、貝殼、牙齒等含有較多無機物的部分。這些無機物在海百合化石中所呈現的形態往往有別於普通的無機礦物,例如平滑的曲線,或者是所謂的「分級結構」 (hierarchical structure),即在不同的尺度上都呈現一定的結構。這些結構特徵往往成為鑑別海百合化石的重要依據。鎮海有一位市民將自己珍藏多年的化石海百合捐贈給鎮海檔案館,這塊化石距今已有約兩億年的歷史了。
  • 科普|古生物化石保護基礎知識
    1.什麼是古生物化石?化石指保存於巖層中的,生活在地質歷史時期的生物遺體或生命活動痕跡。化石與一般巖石的區別在於:它必須與古代生物相聯繫,必須具有諸如形狀、結構、紋飾和有機化學成分等生物學特徵,或者由生物活動所產生並保留下來的痕跡。2.何為古生物化石產地?
  • 雲探秘|第五站——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這些寶貴的地質古生物化石遺蹟,對研究生命的起源、進化和古地理、古氣候、古生態環境都具有重大科學價值。隨著朝陽古生物化石研究的深入,如何讓公眾有機會近距離地系統接觸相關的地球歷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它長有絨毛說明它開始從冷血的恐龍向溫血的鳥類進化,是鳥類的鼻祖。⑥ 翼龍標本展區。標本數量和品種屬國內最全,有無齒翼龍、董氏中國翼龍、楊氏飛龍,珍貴的蛙嘴翼龍、達爾文翼龍、鯤鵬翼龍、巨冠翼龍等20 多件。翼龍既不是恐龍,也不是鳥類,它是會飛的爬行動物,並且早於鳥類7 000 萬年就飛上了藍天,一度成為空中霸主。
  • 培養孩子認知大自然的神物——常見古生物化石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生命存在了三十幾億年。在這樣漫長的時間長河中許多生物留下了它們的痕跡,那就是我們幾千年來發現的各種生物化石。在中國古代稱呼爬行類、鳥類以及哺乳類化石的骨骼和牙齒為『龍骨』和『龍齒』。關於化石的記載也有「石魚」、「石蛇」、「松石」、「石燕」等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