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鳥的輝煌及其他(讀史札記)

2020-09-05 師魂永在

荊棘鳥的輝煌及其他(讀史札記)

花牛紅

荊棘鳥是澳大利亞女作家考琳·麥卡洛的長篇小說《荊棘鳥》中所描寫過的一種古時傳說中的鳥。 傳說它一生只唱一次歌。從離開巢開始,便執著不停地尋找荊棘樹。當它如願以償時,就把自己嬌小的身體扎進一株最長、最尖的荊棘上,流 著血淚放聲歌唱——那悽美動人、婉轉如霞的歌聲使人間所有的聲音剎那間黯然失色!一曲終了,荊棘鳥終於氣竭命殞,以身殉歌——以一種慘烈的悲壯塑造了永恆的美麗,給人們留下一段悲愴的絕唱。這個傳說的寓意是,人要想達到理想的境界,必須自願地去忍受痛苦。

懾於荊棘鳥創造出剎那間生命輝煌的那種無形的穿透力量,我腦際時常縈繞著一個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故事,它令我心悸不已。

戰國後期,秦王政(嬴政的年號為「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國力日益強大的秦國才滅趙不久,欲再攻燕,而燕國兵少將弱,無力抵禦強秦虎狼之師的進攻。燕太子丹為了挽救即將滅亡的燕國,便圖謀刺殺秦王嬴政。終於,他結識了祖籍齊國,後遷於衛國的壯士荊軻,荊軻長於擊劍,有膽有識,為答應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他答應刺殺嬴政。為了取得嬴政的信任,荊軻帶上燕國督亢地圖和逃亡燕國的原秦國將軍樊於期的人頭,作為覲見之禮,並藏劍於圖,以伺機行刺。此劍是燕太子丹花重金從趙國徐夫人手裡購得的,用毒藥煨淬加工而成的「見血封喉」的毒劍。經試驗,只要劍破皮膚,傷者即可斃命。

荊軻明知此行無論成功與否,自己都必死無疑。然而,他卻義無反顧地走了。他的名字叫荊軻,也許是宿命使然,他和荊棘鳥一樣,一生都在尋找那棵帶刺的荊棘樹! 抑或是他 認定自己已找到了那棵帶刺的荊棘樹了。

由於荊軻所帶的「禮物」均為秦王嬴政所需,故嬴政見之大喜,便在鹹陽宮召見了荊軻一行。當嬴政展圖時,圖窮匕首現,荊軻迅速抓住匕首,劈面就刺,嬴政大驚,閃身繞柱便跑,荊軻亦繞柱窮追。按秦法規定,群臣進殿不得攜帶任何兵器,因而群臣手無寸鐵,無力相助,加之嬴政所佩之劍太長,一時不易拔出。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多虧御醫夏無且提起藥箱擊中荊軻,大臣們急呼「王負劍」,才使嬴政把劍推到背後斜抽出鞘,一劍斬斷荊軻的大腿,但荊軻仍毫不畏懼,將匕首擲向嬴政。遺憾的是未能刺中,反被嬴政用劍刺死。

出於對荊軻的敬慕和欽佩之情,我全文記錄了荊軻刺秦的故事,不敢有半字的疏漏。然而,燕國原打算通過刺殺秦王嬴政,達到延緩滅亡的目的,卻事與願違,反而加速了燕國滅亡的進程。我心中總難免滋生出一個不小的疑竇來:荊軻他死得值嗎?

且不說荊軻和荊棘鳥的作為有無價值,但至少說他(它)們是在一次輝煌的升騰中找到了生命的閃光點。要不,荊軻絕對不會有「提劍出燕京」時,面對「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的易水,悲壯豪邁地唱出那支世界上最動聽的曲子: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一代大英雄荊軻奇功未成身先死,常叫後人淚滿襟。但從另一種意義上講,他那種不畏強暴、慷慨赴死的精神很是能震撼人的靈魂的。隱約中我似乎感覺出了荊軻是用生命創造了一次荊棘鳥式的輝煌。

以上是我二十多年前給初一學生講了不下十次的中國古代史的同時,在給高三文科班的學生複習「戰國七雄」及「秦統一六國」的歷史的時候,本著讓學生理線索找規律提問題達到最後解決問題的目的的那一瞬間,自己突現靈感,寫下了該段文字,被當時的一個小雜誌刊載,當時很是為自己的這段文字得意了一番。其實當時我還是沒有多思多想,只是沿著古人的思路來思考的,更多的是引導學生了解荊軻那種不畏強暴、慷慨赴死的民族精神。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重讀此文,我忽然覺得有種被古人忽悠了的感覺!不信?你看看,荊軻在鹹陽宮大殿內圖窮匕現後的一系列作為不是太草包了嗎?做為一個專業刺客,在那樣極佳的行刺機會面前失手了,並且叫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御用醫生用藥箱擊中,後被慌亂中連劍都難以拔出的秦王嬴政用劍砍斷大腿,最後被刺身亡。多可悲啊!荊軻刺秦,勇氣可嘉,但本事太草包了。要是放到現在,有網民會直接罵成傻B一個!荊軻不僅辜負了燕太子丹對他的厚望,而且還對不起大名鼎鼎的徐夫人所鑄的千古名劍,更是辜負了易水河兩岸人民對他的殷殷期望!不知道有人想過這一問題的沒有?!

我給學生講秦滅六國的先後順序的時候,要學生牢牢記住:韓趙魏楚燕齊。「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國滅掉的的諸侯國。秦滅韓之後,韓國貴族出身的張良離家出走,浪跡天涯;張良本是一文弱書生,帶著他的全部家產足有萬金之資,到處尋訪為他報仇之人。終於,他找到了一個大力士。張良為大力士鑄造了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錐。秦王政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張良和這個大力士潛伏在「博浪沙」這個地方,用那隻一百二十斤的鐵錐投向秦始皇。遺憾的是,由於距離太遠,這一錐「誤中副車」。

不論是荊軻刺秦還是張良刺秦,這件事的結果都是失敗的。結果相同,但方式風格卻不同。

荊軻刺秦,本來不是自發自願的有意識的復仇行動。荊軻這個人的特點,無非就是認死理,敢豁命,從鹹陽宮大殿上的表現只能說他僅會點兒武功,酒量大;韓信評價項羽的八字「 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可以原封不動地用在荊軻身上。由於被燕太子丹的小恩小惠所收買,荊軻抱定「君子死知己」的僵化信念,心甘情願地當了工具和炮灰。並且在鹹陽宮大殿上與秦王嬴政的那一戰顯示出他本就那點兒玩命的本事。古往今來,多少史家騷人為其歌詠,我以為荊卿他有愧於真心英雄這一稱號!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確是有點虎頭蛇尾。倒是元代學者陳孚在《博浪沙》裡題詠的興漢數百年之基業的張良(字子房)的英雄氣概還是比較讓人認同些。

一擊車中膽氣豪,祖龍社稷已驚搖;

如何十二金人外,猶有人間鐵未銷?

還是那句老話說得好,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相關焦點

  • 「天下第一奇書」《讀史方輿紀要》,其中對各省的點評真乃千古之...
    130 卷本有光緒三年敷文閣重刻本、光緒五年蜀南桐華書屋薛氏家塾修補本、光緒二十五年新化三味書室鄒代過校本、光緒二十七年圖書集成局刊本、光緒三十年慎記書莊石印本、光緒三十三年廣雅書局本,除新化三味書室鄒代過校本與敷文閣本有較大不同外,其他各本均是據敷文閣本重刻。
  • (環境)採訪札記:觀鳥莫相煎 且行且珍惜
    新華社福州12月1日電題:採訪札記:觀鳥莫相煎 且行且珍惜 新華社記者梅永存、彭張青 記者日前在國內多地採訪了解到,我國新興的觀鳥旅遊業發展呈現「井噴」之勢,觀鳥隊伍日漸壯大、觀鳥景點快速增加,但繁榮之中埋藏隱憂,觀鳥旅遊業無序競爭勢頭正在顯現。
  • 閻克文:《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誤讀史
    「《新教倫理》的誤讀史」分享會現場。編者按:幾十年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部學術作品在中國被廣泛討論。至今,《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在中國已有13個翻譯版本。值新版《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出版之際,北京世紀文景邀請該書譯者和研究者閻克文以「《新教倫理》的誤讀史」為主題進行了分享。
  • 怎樣讀史才能真正使人明智
    要以科學的方法認知歷史本原,將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化為後人的智慧,這樣的「讀史」才能真正使人「明智」。其中,核心要義是史實、史觀、史鑑。  史實,即搞清楚客觀存在過的過去;史觀,即我們對過去的理解、解讀、評價;史鑑,即借鑑歷史,服務現實,啟迪未來。三重要義是相互關聯的。史實是理解、解讀、認識歷史的基石。「口說無憑,以史為證」說的是,歷史學習要從事實出發。史實依賴於史料,但史料不等於史實。
  • 替山披甲 為石著衣 渝懷鐵路「超級工程」採訪札記
    名稱: 替山披甲 為石著衣 渝懷鐵路「超級工程」採訪札記 發布:2020-08-29 22:57
  • yesuo快餐讀史|兩宋簡史
    知識的搬運工、文化的傳輸帶、思想的播種器【百年yesuo】是一個個人品牌公眾號,集中收錄了yesuo先生的【快餐讀史】、【聊歷史】、【品讀經典】、【散文隨筆】、【時評狂論】、【金曲點評】等專欄文章。同時公眾號為大家轉載網絡精品文章共享。
  • 四川發現|百年前,一個美國人在蒙頂山的觀鳥札記
    四川發現百年前,一個美國人在蒙頂山的觀鳥札記高 堯1916年3月,在成都華西壩的鐘樓下,一個名叫珍鮑爾德斯頓的美國姑娘在這裡開始了她和鳥兒長達30多年的不解之緣。後來,戴珍撰寫了一篇長達30000多字的觀鳥札記《蒙頂及峨眉暑期之鳥類》,發表在《華西邊疆研究會》上。1938年,戴珍曾在峨眉山觀鳥一個多月。儘管在戴珍之前,也有學者發表過關於四川鳥類的零星報導,但均以採集鳥類標本為目的,戴珍首開科學觀鳥先河。
  • 《電影漫遊症札記》:小說家看電影的心得之作,電影實踐者的貼身札記
    小說家看電影的心得之作,電影實踐者的貼身札記。從色彩、光線,聊到真實、隱喻,從特呂弗、黑澤明,聊到卡佛的小說、《漫長的告別》……在唐棣的世界,文字和影像都只不過是工具,用以進行一場穿梭於文學與電影、想像與真實、理論與感受之間的瀟灑漫遊。以唐朝為背景的《刺客聶隱娘》並沒有講聶隱娘如何成為刺客,而是講她如何沒有成為刺客。
  • 70年前 蒙頂山上的觀鳥札記
    後來,戴珍撰寫了一篇長達3萬餘字的觀鳥札記《蒙頂及峨眉暑期之鳥類》發表在《華西邊疆研究會》。戴珍夫婦住在永興寺的二樓,四面都有陽臺,是一個觀鳥的絕佳場所。戴珍寫道:「在此次鳥類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沒有收集任何鳥類的標本,我們的工作只是試著去鑑別和熟識這些在其自然棲息地的鳥類。7月18日到28日之間,一些不屬於這一地區的鳥飛到這裡來了。
  • 「零元也可以讀史丹佛!」菁英校長的同理心教育
    「零元也可以讀史丹佛!」菁英校長的同理心教育90年代初期,我還沒擔任重要的管理職務時,曾輔導過一位非常優秀的史丹佛大一新生。這位女學生來自移工家庭,家裡務農。機器人和自駕車將取代勞工和司機;電腦程式可用於醫學診斷、開立醫囑,將取代放射科或其他科別的醫師;人工智慧系統可使法律及辦公室工作自動化,取代法律助理和行政助理。因為同理心,我們不得不正視這些衝擊。我們也許會看到愈來愈多的人面臨長期失業或低度就業。我們現在必須設身處地為這些人著想,因為他們可能是我們的鄰居或同事。
  • SDCC 2015前端專場札記:Facebook、百度、騰訊、美團、餓了麼等...
    以下是來自AdMaster前端高級工程師劉越凡參加前端開發專場的聽課札記,以饗讀者。以下是劉越凡的聽課札記:Facebook前端工程師ShihChi Huang(黃士旗):Why React matters/scale來自Facebook的 ShihChi Huang(黃士旗)分享的內容更側重於知識普及,從幾個核心技術要點講解了一些內容。
  • 青藤雲安全:獵鷹札記之威脅獵人的「千人千面」及場景實踐
    (原標題:青藤雲安全:獵鷹札記之威脅獵人的「千人千面」及場景實踐)
  • 高數札記:如何用尺規做出正17邊形
    原標題:高數札記:如何用尺規做出正17邊形 點上方好玩的數學可加關注 帶你走進一個不一樣的數學世界 轉自微博:@21世紀學習數學的人 可惜這個猜測是錯的,因為歐拉發現 不光如此,後面幾個費馬數也都不是素數……目前還不知道有沒有其他費馬數是素數。
  • 「收藏家特展」策展札記 | 郭瑛:充滿挑戰的收藏建設
    在以下這篇策展札記中,郭瑛暢談了她對英國索爾福德大學收藏策略的理解,以及她如何就「高瞻遠矚」選擇大膽且充滿創意的藝術家作品。郭瑛(Ying Kwok),獨立策展人,因創造性的策展方式而受到外界關注,曾參與策劃多個國際展覽。在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上,她也擔任香港館策展人。在此次『收藏家特展』版塊中,郭瑛推出了多位亞太地區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委約新媒體藝術家陸揚創作的裝置作品。
  • 冬日太陽札記
    在冬天,這樣的太陽似乎可以消磨人的意志,就像是桑拿,一絲一縷的蒸發你積存一個冬天骨頭裡的涼意,將你一切因為天氣或者其他原因形成的心裡的烏雲一綹一綹蒸發,到了最後,似乎什麼沒剩下,只有被泡的溫熱的心和懶洋洋在太陽下不想離開的自己。這樣的陽光,對於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太陽的我們來說,總是好的。
  • 「馬克思主義觀」閱讀札記
    重要的問題在於:我們今天要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始終堅持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對待這門學說,而不能抱有其他非學術的目的。其實馬克思生前早就料到會有這種情況出現,所以他曾聲明他不是「馬克思主義者」。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本文編輯 宋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