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前兩頭教學七年級語文第四課《古詩四首》(《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淨沙 秋思》),帶領孩子們朗讀並一一講解完之後,第二天我檢查後發現孩子基本達到了滾瓜爛熟的地步。
可是我還是不放心,下午,我進行了當堂默寫,結果真的是慘不忍睹啊!特別是王灣的《次北固山下》這首。
古詩詞教學真的就是講解詩詞含義並背誦嗎
放眼未來,小升初後孩子們在不遠的將來必將迎來一次比高考還要重要的中考(高考可以復讀,然對於初中的學生來說人生之中只有一次)。考試題型基本固定,即試卷開頭就是10分的古詩詞默寫。
一線教師多年參加中考閱卷工作,10分的詩詞默寫平均分基本維持在7分左右,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詩詞學習十分呢?
1、詩詞學習不僅是背誦
很多學生一學詩詞就理解為背誦默寫,上面圖片上就是背誦的滾瓜爛熟卻不理解詩意而導致的錯誤百出。而真正的理解了詩意是絕不會出現這樣的低級錯誤的,你們說不是嗎?
2、現在的中考對詩詞的考察,出現了新的趨勢
理解性默寫逐年增多,直接默寫逐年減少,這就要求同學們不僅要會背誦,更要真正的弄懂詩意,因此很有必要對詩詞的作者和寫作背景進行熟練的把握才行。
古詩詞學習的正確方法這樣開啟
那麼對於剛剛升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來說,古詩詞學習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的。一線教師以七年級第四課《古詩四首》中的《次北固山下》為例簡單說說。
1、了解作者、寫作背景
作者王灣,教材上多他的介紹可以是說等於沒有介紹。
遇到此類情況我們怎麼做呢?當然是查資料了,下面是我在百度百科上查到的有關於王灣的介紹。
看來,有問題找度娘,還是很有道理的。關鍵是你要有主動學習,主動查找資料的心。總而言之學習古詩詞必須要了解作者,以及詩詞的寫作背景。
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王灣往來於吳楚間,為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並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極度讚賞,並親自書寫懸掛於宰相政事堂上,是讓文人學士作為學習的典範。由此,這兩句詩中表現的那種壯闊高朗的境象便對盛唐詩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直到唐末詩人鄭谷還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百科中對這首詩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得到當朝宰相的欣賞,可謂相當形象,讓我們也一定會記憶深刻。一般考試或中考要麼不考這首詩,但凡考察幾乎非這一句莫屬。
2、理解詩句內涵,不寫錯別字。
七年級的學生,剛剛經歷小升初考試,進入初中,很多學習成績稍微好點的都被城裡的好學校挖走了,我們學習留下的更多都是學習不怎麼自覺,家庭監管不到位的學生。很多學生在學習時沒有良好的習慣。老師一說:必須會背,他們就搖頭晃腦地瞎背一氣。結果「風正一帆懸」就能寫成「風箏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被寫成「海日升殘夜」,「行舟綠水前」中的「行」寫成了「形」等。
如果你也有此類錯誤出現,足以說明你也是不懂詩意瞎背一氣,看似努力學習了,可是一到考試就會出現失分。
3、字跡工整,想扣分都難
除了上面的不理解之外,出現扣分最為嚴重的還有就是字跡不工整,筆畫不清晰導致的了。比如「懸」中明明是兩橫,偏偏寫成了三橫;筆跡太模糊,讓人看不清。這些都會被認為是錯別字,考試時被扣分多麼虧呀!
所以,初中的同學以及家長朋友們,注意平時的書寫,認真的聽老師講解詩詞的內涵,課外多查閱相關的作者以及寫作背景,才是詩詞學習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