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質數之謎藏在準晶體結構中?研究發現原子排列與質數驚人重合

2020-12-05 DeepTech深科技

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於公元前 300 年前後證明有無限多個素數存在以來,至今科學家仍未發現可以完全區別素數與合數的公式。此外,還有許多有關素數的問題依然未解,如哥德巴赫猜想。但素數已廣泛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例如公鑰加密就利用了難以將大數分解成其素因數的性質。目前,確定一個數是否為素數只能進行測試,而難以通過規律準確預測。

而最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隱藏在素數分布背後的規律。通過 X 射線研究準晶體材料內部原子排列模式,研究人員發現所得到的結果與數軸上的素數序列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一結果或將極大提高素數預測的精度。

微軟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員 Henry Cohn 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他說:「這篇論文的有趣之處在於,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關於質數的不同視角:我們可以將它們視為粒子,還能嘗試通過X射線衍射繪製出它們的結構。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優美的新視角,建立了材料科學與晶體散射理論的新聯繫。」

圖 | 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質數與某些準晶體材料中的原子位置有相似的排列模式。(來源:Kyle McKernan, Office of Communications)

質數(Prime number),又稱素數,指在大於 1 的自然數中,除了 1 和該數自身外,無法被其他自然數整除的數(也可定義為只有 1 與該數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其中,大質數是許多密碼系統的基本構造單元。雖然數學家已經研究了素數的一些順序規律,但總的看來質數似乎是隨機地分布在數軸上的。最小的幾個素數是 2、3、5、7 和 11,隨著數軸的延伸,較大的素數的分布則變得更加零散。

在最近發表於 Journal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 Theory and Experiment 的研究表明,質數並不像先前所想的那樣毫無規律的隨機分布。研究人員發現質數在數軸上的序列與 X 射線在材料衍射出的內部原子排列具有驚人的相似性。普林斯頓材料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的 Salvatore Torquato 教授和他的同事發現,當考慮大範圍時,質數比之前認為的更加有規律,這一模式即「超齊構體」模式。這項分析或將對數學和材料學領域的研究者提供幫助。

圖 | Salvatore Torquato。(來源:C. Todd Reichart,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質數的分布遠比我們以前認為的要有規律的多」,普林斯頓大學自然科學教授 Lewis Bernard 和 Torquato 教授說,「我們發現質數的分布表現的就像晶體材料一樣,更準確地說,是一種稱為『準晶體』的類似晶體的材料。」

Torquato 及其同事發現,當從數軸上很長一段來看時,質數的分布要比之前所認為的更有規律,屬於所謂的「超齊構體」(hyperuniformity)模式。「超齊構體」材料(hyperuniform materials)具有特殊的長程有序性,包括晶體、準晶以及某些特殊無序系統。目前,科學家在鳥類眼睛中視錐細胞的排列中、某些罕見的隕石中以及宇宙大尺度結構中發現了這種「超齊構體」。

研究者表示,他們在質數中發現的排列模式,跟 X 射線與某些物質相互作用時所得到的模式是一致的。作為化學家的 Torquato 教授非常熟悉 X 射線晶體學,這是一門利用 X 射線來研究晶體中原子排列的學科。比如鑽石或其他晶體,在與 X 射線相互作用的過程會產生可預測的亮點或峰值模式,稱為「布拉格峰」(Bragg peaks)。

相比於典型的晶體材料,準晶材料的布拉格峰排布則更為複雜。典型晶體的布拉格峰會形成規律的有空隙間隔的排布,但在準晶中,任意兩個布拉格峰之間,還可以找到一個新的布拉格峰。

Torquato 及其同事在質數中發現的模式類似於準晶體中原子的排布模式以及一個稱為「有限周期序」(limit-periodic order)系統,但卻稍有不同,所以研究者稱其為「有效有限周期」(effectively limit-periodic)。素數出現在一些具有「自相似性」的數組中,也就是說在某些較高的數值「峰」之間,有許多組較小的「峰」。

圖 | 將素數看作「原子」,紅點表示非素數,黑點表示素數。研究者發現某些素數與某些類晶體結構中的原子排布有相似的模式。(來源:Salvatore Torquato 等)

研究者首先利用計算機模擬研究了將質數作為一串原子與 X 射線相互作用後會發生什麼,然後才發現了這個明顯的排列模式。在今年 2 月曾發表在《物理學雜誌 A》上的研究中,研究報導了所發現的一個令人驚訝的類似於布拉格峰的圖樣,這表明素數的排列模式其實是高度有序的。

在近日的研究中,研究者利用數論方法為前期的模擬實驗提供了有力的理論基礎。研究者發現,儘管質數在數軸上較短的間隔裡是隨機出現的,但在數軸上足夠長的範圍裡,從這些看似混亂的數字中也能找到一定的規律。

「當到達那個明顯的界限時,」Torquato 教授說著,打了個響指,「砰!有序的結構就出現了。」

De Courcy-Ireland 說,一種稱為「圓方法」(circle method)的方法曾描述過類似的數字模式,那是在近一個世紀前發明的用於尋找質數模式的方法。

「對我來說,有趣的是這些結果追溯可以到 1922 年,然後用某種方式重新闡述它們,得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系統,一個有可能指明從哪裡能找到更多質數的系統。」De Courcy-Ireland 說。

這一發現或將有助於數學和材料科學方面的研究。「素數具有漂亮的結構性質,包括不可預期的次序、超齊構體性以及有效有限周期性(effectively limit-periodic)」,Torquato 說,「素數給我們指出了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態。」

相關焦點

  • 假如質數是一串粒子,它們會有怎樣的衍射圖樣?
    大約一年前,理論化學家 Salvatore Torquato 對數論學家 Matthew de Courcy-Ireland 說,他用質數做了一些非常不一樣的研究。Torquato 是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的一位教授,通常他研究的是物理系統結構中的圖樣,比如晶體、膠質、甚至是一包M&M豆裡面的粒子排列。
  • 兩千多年了,數學家為何仍痴迷於質數研究?
    朗蘭茲提出的綱領探討了數論和調和分析之間的深層聯繫,這種聯繫被數學家用來解答與質數性質相關的問題。2300多年以來,數學家一直都在試圖更好的理解質數。可以說,相關的研究構成了數學史上最大最古老的數據集。我們不免好奇,質數如何能讓數學家為之著迷上千年?如何尋找質數?
  • 何時攻破質數難題,探尋神奇的質數
    開啟質數之旅質數,可以說是數學領域中最龐大、最古老的數據集,數學家們歷經 2300 年的努力一直在不斷探索它的奧秘。那麼是什麼吸引無數傑出的數學家,數千年來前僕後繼地投身於素數研究中?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數學英雄」歐拉、「業餘數學家之王」費馬、「數學王子」高斯……都曾痴迷於質數的無窮魅力。費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孿生質數猜想等印證著人們探索質數神秘表象背後潛藏的奧秘的堅持和尋找通往未知道路的努力。質數神出鬼沒,分布得極不規則,而且無窮無盡,怎樣從自然數中把質數找出來?
  • 科幻小說作家們為何鍾情質數?
    其中被許多作者採納的一個解決方案是數學是唯一一門真正的宇宙語言,而且在這門語言中,所有人都應該先講的幾個詞就是構成這門語言的基石——質數。在卡爾·薩根的小說《接觸》中,為SETI(搜尋地外文明計劃)工作的愛莉·埃洛維捕捉到一段信號,她意識到這段信號並不是背景噪音,而是一系列的脈衝。她猜測這些脈衝代表的是二進位的數字。
  • 樹上微精讀——自然數的質數判定,合數分解與孿生質數分布
    世界難題1內容簡介:書中給出了自然數的數性和質數的判定定理和判定公式、自然數中的合數分解定理和質因數判定公式、自然數中孿生質數的分布定理和判定公式。給出了借用普通計算機進行自然數數性判定、求質數、求孿生質數、求合數的質因數的方法。
  • 隕石中發現首塊「例外」準晶體
    科技日報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科學報告》雜誌日前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一種新發現的準晶體。這塊準晶體是在俄羅斯東部哈泰爾卡地區的一塊隕石碎片中發現的,是首個在實驗室合成前先在自然界「露臉」的準晶體。  物質的構成由其原子排列特點而定。
  • 質數——彩票號碼?還是構建數學的基石?
    但是當你看質數的序列時,會發現它們似乎與國家彩票的數字有更多的共同點。我們似乎很難預測下一個質數何時出現,更不用說去生成一個公式,並告訴你第 100 個素數是 541 。儘管質數具有隨機性,但它們也具有普遍性。全國彩票號碼沒有什麼特別的,從一周變到下一周。質數是永恆存在於宇宙結構中的數字。
  • 質數和網絡安全--簡單科普
    數學中的質數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而且有無窮個。這個已經被歐幾裡德證明過了,除此之外,謎一樣的質數也是網絡安全方面重要的一個角色。目前正在進行中的網際網路梅森素數大搜索(GIMPS)項目就是為了發現更多的質數,已知最大的質數具有23249425個位數,要寫完這個質數需要9000頁張紙,而目前已知的原子數量不會超過100個位數。這個由一個志願者花了14年的時間計算後得出的質數寫作2-1。有人會提出疑問,需要知道這麼大位數的質數嗎?
  • 科學家首次在類準晶體結構中發現反鐵磁轉變
    材料學家在類準晶體的特殊結構中發現了獨特的反鐵磁轉變。在材料科學的世界裡,「晶體」這一概念對科學家來講並不陌生。晶體是一種高度有序的結構,其原子以周期性方式緊密排列。然而,了解準晶體的人就相對較少了。準晶體是一種有別於晶體的獨特結構,其原子排列方式很奇特:雖然原子排列也很緊密,但它還具有一種五邊形對稱性。因此,準晶體的原子排列雖然是高度有序的,但卻不具有周期性。獨特的結構使準晶體具備了獨特的性能,例如高穩定性、高耐熱性和低摩擦性。自科學家發現準晶體以來,他們一直在努力了解其特性。然而,準晶體在自然界中很少見,研究準晶體並非易事。
  • 排列五2011355期預測:回防質數號碼
    排列五2011355期預測:回防質數號碼 2011-12-28 10:04:36.0來源:愛彩票作者:機器猴已瀏覽: 次 本期排五開出30125,號碼組合形態為V字形形態,V字形形態近期開出兩次,N字形組合形態逐漸升溫,後兩期可對N字形與倒N字形組合形態重點關注。
  • 義大利發現首例天然準晶體
    日前,科研人員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自然科學史博物館所收藏的一塊三疊紀(距今2億-2.5億年)古老巖石中發現了天然準晶體化合物,該化合物由鋁銅鐵三種元素構成,其原子排列打破了一般晶體的對稱性規律
  • 整個數學界最重要的問題之一,質數是如何分布的?
    論文中黎曼論述了一個函數,當s>1時,該函數與歐拉ζ函數完全相同,但黎曼的函數能夠定義在全體實數上。實際上黎曼ζ函數是定義於複數s上的,其中 s=a+b i,且 i^2=-1。黎曼證得他的解析連續ζ函數與質數分布有著密切聯繫。他驚人的直覺使得他將連續複變函數的性質與質數那實數與獨立的性質聯繫在一起。
  • 以色列科學家因發現準晶體獲2011諾貝爾化學獎
    核心提示:以色列科學家丹尼爾·舍特曼因發現準晶體而獲得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準晶的發現對傳統晶體學產生了強烈的衝擊,它為物質微觀結構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內容,為新材料的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
  • 研究發現來自外太空的準晶體—新聞—科學網
    一項研究描述了一種新發現的準晶體。這塊準晶體是在俄羅斯東部哈特爾卡地區的一塊隕石碎片中發現的,是在實驗室合成前就在自然界發現的首個準晶體。
  • 《質數的孤獨》:孤獨的,不僅僅是質數
    保羅·喬爾達諾則在《質數的孤獨》中描述了孤獨的一代,他們出生成長在上個世紀80年代後,生活和平富足,卻由於各種原由拒絕與世界溝通,或被世界排斥,而不得不如質數一樣,永遠孤獨。義大利80後帥哥保羅·喬爾達諾是粒子物理學博士出身,處女作《質數的孤獨》一經出版便獲得義大利最高文學獎斯特雷加獎,顯示了他獨特的文學才華。作為小說,《質數的孤獨》結構簡單,故事情節清晰明了,讀起來流暢自如。
  • 為什麼2是質數?1不是質數?
    當然,好像很多人知道「2是最小的質數」,「質數序列2,3,5,7,11....」,「質數的因數只有1和它本身」等等這些真命題。等一下,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那1也是符合的呀。為什麼1不是質數呢?一樣,任何領域我都認為基本定義是最最(多少個「最」都不過分)重要的。為什麼***是還是不是+++?最好是先問什麼是+++。同時,還有基本定義是人定義的。
  • 新固體物質形態「兼容」晶體和準晶體結構特點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何戰兵等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一種新的固體物質形態,該形態巧妙地化解了晶體和準晶體在晶體結構上的這種「水火不相容」的矛盾,顯示了原子排列的鬼斧神工。何戰兵表示,雖然目前還未能對該物質的物性做深入了解,但可預見會有一些與物質周期性相關的特殊物性。
  • 質數的通項公式尋找之旅為何如此艱難?質數的數量是無限的!
    作為最存粹的數學分支,數論的研究和發展實在是艱辛。作為純數學思維的產物,數論的研究幾乎是沒有什麼現實的經濟效益的,在這個追求有用無用論的時代,數論可以說真的是「格格不入」。數論中的大部分問題都不是在遇到實際問題時產生的,大多都是人為的構思出來的。在數論領域,雖然已有很大一部分的定理已經被「數學性」證明了,但是還有一些卻仍舊停在「經驗階段」,這些問題至今依舊挑戰著地球上最優秀數學家們的大腦。
  • 數學家為什麼揪住質數幾千年不放手?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又如何?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素數就如同當今化學中的基本元素一樣。當時,有一位名叫厄拉多塞(公元前276年-公元前194年)的古希臘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對素數非常感興趣,想從按照順序排列的所有自然數中找出所有素數,通過研究他發明了一種方法,現在被稱為「厄拉多塞篩法」,但這種方法在大範圍上還是存在較大的誤差。
  • 質數如何用於信息加密?
    早在17世紀,以費馬大定理而聞名的費馬發明了一種精妙的方法,來確定一個數字是質數還是合數時,其他人無法理解這個證明的實用性。這個證明被認為就像一尊雕像,美麗但無用。那時,關於質數的發現僅僅是為了揭示和理解數學中隱藏的複雜性,它們還沒有為現實世界的問題提供任何實質性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