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陽琛 石英婧 北京報導
「在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發展之前,無論從整個產能規劃,還是原有的供需關係,在中國都並不缺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
11月25日,在由《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向上的力量』——2020 中國汽車『新營銷』高峰論壇」上,德勤中國汽車行業領導合伙人周令坤在「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與技術突圍」主題討論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周令坤認為,所謂創新,在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發展之前,尤其在中國,不論是從整個產能規劃,還是原有的供需關係,並不缺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如果沒有創新,不可能挖掘到新市場。所以,創新是新能源車企,包括新能源產品打市場的唯一基礎。
「目前還在『賽道』上的車企,一類是新能源創業公司,一類是傳統車企在轉型新能源。」周令坤認為,今年新能源汽車大浪淘沙表象上來說是資金的壓力,背後的原因則是上述公司必須具備科技公司的屬性。「否則僅僅造一款車,不可能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科技公司的屬性要求得有自己的IP,得有黑科技,得有非常精準的目標人群。」
如何才能堅守在新能源汽車的大道上?除了堅持技術創新引領,還要以消費者為核心。
周令坤表示:「隨著技術和產品的發展,在商業模式和產品方面要確實做到以消費者為中心,給車主和市場提供真正的增值服務,並且最終還需回歸到商業邏輯裡去。」
除了創新,質量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周令坤看來,首先汽車是一個載人的工具,在車內必須是安全的;其次,所有的這些黑科技最終要具備人文的一面,對社會貢獻更多價值,所以產品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不管企業前期的投資如何運作,通過給市場和消費者良好的產品和服務,最終的目標還是能否盈利,「如果沒有最終的盈利模式,也很難做到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