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年初一,除了越來越淡的年味,卻又多了《流浪地球》激起的漣漪。
大家都在討論這部根據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
著名導演卡梅隆來中國原本是要推銷自己的新作,最終還是沒忍住,先為《Wandering Earth》打了一波廣告。
歐洲觀眾對《流浪地球》也大都持正面評價,至少在好萊塢的科幻電影裡,永遠是山姆家的這個俠那個俠拯救了全人類,而中國的科幻電影卻是號召全人類團結起來自救,格局更為開闊。而同屬儒家文化圈的倒是有點文人相輕,韓國的評價跟他們的泡菜一個味,又酸又辣;日本的評價與其國際價值取向及其一致,懼威而不感恩,評價兩極分化;作為「苦秦久矣」的國內觀眾,受夠了此前所謂的大導演的偽製作,終於在去年先後迎來了《戰狼2》、《紅海行動》的狂歡,而今年伊始,《流浪地球》又補齊了科幻的空白。

我們拋開偏見,《流浪地球》是一部製作精良,具有嶄新角度的優秀作品無疑。即使在一些科幻迷看來這都不能算硬科幻,但這樣衡量一部大眾電影本身有失偏頗。順便說一句,中國從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就從不缺想像力,只是有一根看不見的「左」的高壓線,一旦放開,我們會有一個無限美好的明天。
回到作者劉慈欣,早前的《三體》已在世界激起浪花,人人書早期也有過推薦。而今只是把他的短篇小說《流浪地球》搬上熒幕,大眾已然趨之若鶩,可見其科幻功力之深厚。這本《流浪地球》,為劉慈欣獲中國科幻銀河獎的中短篇科幻小說作品集,除了《流浪地球》,還收錄了《鄉村教師》《全頻帶阻塞幹擾》等獲獎佳作。作為當紅炸子雞,興許其它的幾部也正在籌備中,我們是否可以借這本書,先睹為快,去感受科幻大師天馬行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