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的三大經典部位:西冷、菲力和眼肉。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進了西餐廳吃飯,看著菜單也不知道應該點哪種,也不知道哪種會比較適合自己,這裡就教大家快速辨別一下吧!
先來說說西冷,西冷是牛排中最經典的部位,也是最為人所知的一個部位,西冷是sirloin的音譯,這裡說明一下,西冷的冷跟牛排溫度的冷和熱一點關係都沒有!!!有的地方也可能也會翻譯成「沙朗」,所以如果菜單上同時出現「西冷」和「沙朗」,那麼這家餐廳的廚師肯定不專業。西冷是牛外脊,比起菲力和眼肉,更有嚼勁一些,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西冷牛排的邊上有一排肥油,請不要鄙視這圈肥油,因為有了這圈肥油,在煎西冷的時候可以不用放額外的油,因為可以把這個油邊朝下,高溫把油脂逼出來,牛油煎牛排,想想都香啊!
由於西冷是這三個部位中最難嚼的部位(相對哦!),所以在選擇西冷的時候最好選擇谷飼的,因為草飼的西冷可能會更難嚼,如果想鍛鍊自己的咬合肌請自便哦!另外,西冷一般選擇5成熟就差不多了,7成熟封頂,如果煎到全熟,就別怪人家牛肉品質不高了哦!



我們再來說眼肉牛排,有人說肉眼牛排,也有人說肋眼牛排,這點不用糾結,愛怎麼叫就怎麼叫,都是一個意思,英文名叫ribeye,rib是排骨的意思,eye是眼睛的意思,但是眼肉牛排跟牛的眼睛沒有一點關係!!!眼肉的位置在上腦(上腦也不是腦子,之前的科普文章也有講過!)和西冷之間,這塊肉沒有西冷那塊肉運動得多,所以要比西冷嫩,至於為什麼叫眼肉,因為眼肉牛排肉的中間會有一塊接近圓形的肥油,就像這塊肉的眼睛一樣。當然了因為一塊整條的眼肉會很長,有大頭也有小頭,這個「眼睛」的大小和形狀以及位置也都會完全不一樣的,也不要小看這塊肥油,因為在煎牛排的過程中,這小塊肥油可能會帶給你超乎想像的味覺體驗!!!
眼肉可以嘗試5-7成熟,由於比西冷要嫩,所以如果一不小心煎成全熟了,影響也不會很大,但是肯定沒有5成熟和7成熟那種汁水豐盈的口感了哦!



最後,再來說菲力,三大經典部位裡面,菲力的價格是最高的,為什麼?第一,產量最少,同樣體積的一頭牛被屠宰之後,整條的西冷和整條的眼肉肯定要比整條的菲力大出3-4倍。第二,菲力是三種部位裡面最嫩的,更要命的是菲力含的脂肪量還是最少的,通俗的說,就是可以光吃不胖!為什麼?因為菲力這個部位基本上不運動,所以肉最嫩,記住,運動得越多的部位的肉越老,所以沒人去拿牛腿肉做牛排吃(-。-!)。菲力也可以叫牛裡脊,英文名叫tenderloin,一般菲力被切割後呈現到食客面前的樣子都是圓圓的,因為這條肉幾乎就是個圓柱體,然後直徑不會很大,如果是在小頭,那麼這塊肉就會很小,但是為了保證重量,可能會很厚,不過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小頭這邊的肉其實是整條菲力裡面最嫩的,千萬不要以為是下腳料哦!但若干了,肉很厚就是考驗大家烹飪技術的時候啦!不要煎得外面都焦了裡面還是全生的!
菲力最好也是5-7成熟吧,比眼肉還要再嫩一點,所以煎成全熟給小朋友吃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才是真正的最適合兒童吃的牛排哦!請不要跟我提市面上那些堆滿添加劑的「兒童牛排」!
另外,由於菲力是整頭牛身上最嫩的部位,所以草飼的菲力也是可以嘗試的哦!雖然口感上不如谷飼的,但是可以保證的是能咬得動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