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合成牛排是用膠水粘的嗎?注意4點快速學會選牛排

2020-09-07 DTR營養師薛慶鑫

牛排是西餐中的常見食材

現在也逐漸的融入進了中餐

牛排在餐桌上隨處可見

隨著牛排熱度的增加

難免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現在市面上的牛排大體上分為兩類: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

原切牛排就不用多說了,就是正經的純牛肉的牛排。而對於合成牛排,則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評價。

1. 合成牛排是膠水粘的:

雖然有膠,但不是膠水


這類肉在專業上叫「重組肉」或「預製調理肉」,也就是拼接起來的肉,屬於正規合格的產品。


只不過配料「豐富」了一些,一般合成牛排的配料表中,我們會看到:牛肉、大豆分離蛋白、卡拉膠/黃原膠、D-異抗壞血酸鈉等。就比如下圖的這款:

圖片來源:某品牌旗艦店截圖


這些配料,除了牛肉,其他的都是啥?

大豆分離蛋白:是以大豆為原料生產出來的一種蛋白質類的食品添加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是一種有營養的食品添加劑。

卡拉將/黃原膠:雖然名字裡面帶「膠」字,但是不是啥有害物質,屬於增稠劑。是正常的食品添加劑,吃下去了頂多也就是起到了膳食纖維的作用。它們的作用是改善和增加食品的粘稠度,正因為他們,合成牛排的才能成型。

D-異抗壞血酸鈉:屬於防腐保鮮劑,主要是為了延長食品的保質期的。正規的廠家,添加劑的使用範圍都會在合格的範圍內,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也不用擔心。

除了以上這些添加劑以外,其他的就是些糖、鹽、香精等,所以合成牛排往往味道會比較好。

2. 如何辨別原切的還是合成的?

配料、價格、感官


首先,看好配料表:

辨別這兩種牛排的最直接方法就是看配料表,上面我們給大家看了合成牛排的配料表,只要上面寫了一大串子配料的,就是合成牛排。

而原切牛排的配料表,往往很「乾淨」,只有牛肉,有的包裝上還會標註「無添加」。比如下面的這款:

圖片來源:某品牌旗艦店截圖


圖片來源:某品牌旗艦店截圖


第二,要關注下價格:

便宜的一般都是合成的,原切的真心貴呢!

比如下面這兩個對比,價格相差了1~3倍,是我在某寶上搜到的:

圖片來源:某寶截圖(合成牛排)


圖片來源:某寶截圖(原切牛排)


第三,要看肉的顏色:

原切牛排顏色往往是鮮豔有光澤的,而合成牛排顏色暗淡無光澤。

第四,看肉的紋理:

原切牛肉有彈性,而且有纖維紋理組織。而合成牛肉彈性較差。如果這樣肉眼還看不出來,那就解凍了看。

曾經有一項比較關於解凍這兩種牛排的比較試驗:

原切牛排解凍後,顏色鮮豔、保持著原始紋理、而且會有少量水分析出。


合成牛排解凍後,顏色呈現為較為暗淡的深色。因為添加了保水劑,解凍後也很少析出水分。也有的會出現肉質分離或者形狀改變。

圖片來源:網絡


總結一下:

合成牛排不是膠水粘上的,也並非不能吃。看個人的需求,如果自己不會醃製,又想選擇便宜點的或者味道重一點的,那就買合成牛排。

如果自己廚藝還不錯,並且有經濟實力,那就選擇原切牛排吧。

在選擇上,就多注意以上4點建議,最關鍵的就是配料表哦!

相關焦點

  • 合成牛排是用膠水粘的嗎?注意4點快速學會選牛排
    合成牛排是膠水粘的: 雖然有膠,但不是膠水 ,上面我們給大家看了合成牛排的配料表,只要上面寫了一大串子配料的,就是合成牛排。 原切牛排顏色往往是鮮豔有光澤的,而合成牛排顏色暗淡無光澤。
  • 膠水牛排引爭議重組牛排表面摸起來比較滑會粘手呈烏紅色
    網絡配圖 膠水牛排能吃嗎?近日不少吃貨憂心忡忡:碎肉重組的牛排是不是品質較差?膠水牛排引爭議,這些添加膠水到底會不會損害我們的健康,重組牛排與原切牛排到底有什麼不同?專家表示「重組牛排」不等於劣質肉。「原切牛排」除了看配料以外,還可以用手摸。「『重組牛排』用手指容易掐壞,而且指壓後的凹陷不能立即恢復,此外表面摸起來比較滑,會粘手。」「原切牛排」顏色鮮亮,具有光澤,脂肪潔白色或呈乳黃色。而「重組牛排」則呈烏紅色,脂肪無光澤。 加上一點乳白色「膠水」,揉搓後冷藏。
  • 膠水牛排引爭議 市民該如何分辨「膠水牛排」方法揭秘
    膠水牛排引爭議 食藥監釋疑:重組牛排並不違法  【膠水牛排引爭議】近日,不斷市民被「膠水牛排」刷屏。消息稱,澳洲肉類市場流入大量的「重組牛排」、「膠水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塊+肉膠」拼接的。釋疑:「重組牛排」屬於調理肉製品和香腸魚丸肉餅類似  日前,針對「膠水牛排」的爭議,成都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稱,「重組牛排」屬於調理肉製品,並不違法。牛排按加工方式不同,可分為「原切牛排」和「重組牛排」。「原切牛排」指未經任何預處理、直接切割包裝的整塊牛外脊、牛裡脊,屬於生鮮肉。
  • 「合成牛排」跟「原切牛排」有什麼區別?買的時候要注意這幾點
    合成牛排的肉質一般比較鬆軟,用手按壓時沒有彈性,回彈較慢或沒有回彈,感覺比較粘手,表面水分較多,而原牛排肉質比較緊實,按壓有彈性,回彈稍快,不粘手,表面水分較少;4. 烹飪的味道不一樣。合成牛排一般煮熟後口感鬆軟、有嚼勁,但吃起來往往會有嚼不爛的渣,這就是卡拉膠,而原牛排一般煮熟後口感鬆軟、有嚼勁,所有牛排在吃起來都能很好地咀嚼,沒有嚼不爛的渣或筋膜。5. 營養不同。
  • 拼合牛排≠"膠水"+"牛肉邊角料"
    中安在線 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一篇「牛排是用膠『粘』起來的,辨別超市牛排要看配料」的文章網上熱傳,售價30元和40元的牛排產品中含有碳酸氫鈉、檸檬酸鈉、三聚磷酸鈉、六偏磷酸鈉、酪蛋白酸鈉、魔芋粉等添加劑成分,在產品類別上都標識為速凍菜餚製品。  配料表中的這些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麼?賣場的某品牌牛排推銷員告訴記者,「這些食品添加劑只是用來提味保鮮的,大部分牛排產品都含有這些。」那麼,這些牛排屬於「拼合牛排」嗎?「應該不屬於,具體的我也搞不清楚。」
  • 膠水牛排有害健康嗎什麼是卡拉膠
    膠水牛排有害健康嗎?最近一段時間,卡拉膠跟牛排成為不少人談論的焦點。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牛排內的食用膠是否安全。下面就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膠水牛排含有的卡拉膠。 對於城區超市內在售的牛排配料中是否含卡拉膠、黃原膠配料,記者進行了調查。
  • 膠水牛排怎麼做實驗三步做出拼接牛排
    膠水牛排怎麼做?在近日,澳洲電視臺曝光了牛排是拼接而成,用次品牛肉加上肉膠重新合成牛排。下面就一起來看下實驗,是如何做出「拼接牛排」。(資料圖)近日,澳洲電視臺曝光,說當地肉類市場裡面流入大量用肉膠做的「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牛肉+肉膠」拼接的,並揭秘了製作拼接牛排的全過程。不單單是澳洲,還披露說「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業內的潛規則。碎肉竟然可以用膠一黏拼接起來做成牛排?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神奇工藝呢?都市快報旗下的求證、調查類視頻欄目《好奇實驗室》帶你一探究竟。
  • 吃牛排熟度一定要單數?假的,這才是真正的牛排熟度和相關知識!
    問你要幾分熟的一般都是在那些低端一點的連鎖餐廳,他們所使用的牛排大多是合成牛排或者醃製過的,這種牛排再怎麼煎都是嫩的。所以服務員會因為你點牛排報雙數或者要全熟而嘲笑你這種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如果真的遇到了,你可以反問他,七分熟是一個什麼樣的標準?什麼情況下的牛排可以叫做七分熟?你能保證端上來的剛好是七分嗎?絕大多數都是答不上來的。自己煎牛排幾成熟好?
  • 合成牛排實驗大曝光,碎肉加上卡拉膠,居然可以變成整塊牛排!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南洋理工大學的教授做了一個合成牛排的實驗,用一種叫「穀氨胺轉胺」化學物質俗稱肉膠。他把碎牛肉撒上肉膠粉,揉搓碎肉,再用保鮮膜包裹放幾個小時,神奇的一幕出現了,變成整塊牛排,肉質緊緻,抖都抖不散。
  • 買牛排時,無論什麼牌子,只要袋上有這3個字,都是合成牛排
    買牛排時,無論什麼牌子,只要袋上有這3個字,都是合成牛排牛排是我們大家都愛吃的一樣美食,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 ,談個戀愛都要去西餐廳找找情調,牛拍就是必點的美食,西餐廳的牛排好吃是好吃,就是價格有一點的小貴,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是選擇在超市買醃製好的,回家自己煎一下就好,味道也是不錯的
  • 「重組」牛排爭議:調理肉製品不違規 標識混亂誤導
    日前,「膠水牛排」成為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引發了公眾擔憂。實際上,這項利用添加劑將碎牛肉重組加工的技術在歐美等國已有數十年的應用歷史,近年來逐步作為一項新工藝引入國內,並在牛排、香腸、魚丸等產品中應用。
  • 當你去餐館吃牛排時,服務員問「幾分熟」
    我不知道你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你去西餐廳吃牛排時,你看著菜單上一堆牛排的名字,卻不知道該怎麼選,當服務員要「幾分熟」時,他更加困惑,只能隨機選擇一個。過了一會兒,牛排放在桌上,咕噥著,怎麼吃比較合適?
  • 如何快速分辨你吃的是哪種牛排?三大經典部位牛排一眼看穿!
    牛排的三大經典部位:西冷、菲力和眼肉。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進了西餐廳吃飯,看著菜單也不知道應該點哪種,也不知道哪種會比較適合自己,這裡就教大家快速辨別一下吧!牛排分布示意圖先來說說西冷,西冷是牛排中最經典的部位,也是最為人所知的一個部位,西冷是sirloin的音譯,這裡說明一下,西冷的冷跟牛排溫度的冷和熱一點關係都沒有!!!有的地方也可能也會翻譯成「沙朗」,所以如果菜單上同時出現「西冷」和「沙朗」,那麼這家餐廳的廚師肯定不專業。
  • 牛排要買好的,這樣煎才能鎖住水分,香嫩又多汁,味道不輸西餐廳
    以前想吃牛排就和老公去西餐廳,現在想吃牛排就會自己在家做,在超市和網上都可以買到不同品牌的牛排,只需要買回家煎一煎就可以,經濟划算。買牛排的時候千萬別買合成牛排,合成牛排是由牛肉碎拼接重組而成,口感差,脂肪無光澤。在家做牛排,當然要買好的,我常在網上購買,一買就是一箱,隔三差五做給家人吃。
  • 3D列印「牛排」 味道一言難盡
    一種新的素食牛排近日在西班牙誕生,雖然這種「牛排」的味道和真牛排差距甚遠,但是「肉」的質感卻模仿得很到位,而且據說很好煎,既不會粘鍋也不會燒焦
  • 你吃的澳洲牛排也許是「拼接肉」
    近日,在一些視頻網站上流傳著網絡博主介紹市場上銷售「合成牛排」的內容,視頻中展示碎肉通過卡拉膠的黏合可以變成拼接牛排,當作原切牛排來出售。我市是否有「拼接牛排」呢?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超市中出售的牛排大都為速凍包裝牛排,部分牛排的確有卡拉膠出現在配料表上。
  • 4種最常見的西餐牛排,用英文怎麼說?
    吃西餐的時候,你真的懂得怎麼點牛排嗎?說到牛排,看著菜單上如果有steak這個單詞都知道是牛排的意思。但是很多餐廳中,牛排又根據牛的產地,牛的部位有不同的名字,以下是一些菜單上最常見的,一起來學習下吧~Tenderloin 菲力牛排英 [tendln] 美 [tendrln] 其他名字:Filet mignon, fillet部位:小塊腰內裡脊肉口感:幾乎沒有肥肉,最嫩的部分Sirloin西冷牛排
  • 經典的索爾茲伯裡牛排配蘑菇汁!
    你長大了吃了嗎?這個名字有點誤導 - 這些「牛排」實際上是與雞蛋和麵包屑一起的碎牛肉。他們基本上都是單份肉餅,然後燉成香味濃鬱的蘑菇肉汁。索爾茲伯裡牛排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煎鍋晚餐!你長大了吃了嗎?這個名字有點誤導 - 這些「牛排」實際上是與雞蛋和麵包屑一起的碎牛肉。他們基本上都是單份肉餅,然後燉成香味濃鬱的蘑菇肉汁。
  • 在吃過100次牛排後,我才發現這個熟度的牛排最好吃,人間美味
    真的沒有八分熟嗎?在初次帶女朋友到西餐廳吃飯點主菜時,服務員在點完牛排後會問,「請問先生,您的牛排要幾分熟?」而我在第一次吃牛排的時候,很自然的回答了「八分熟」…因為數字比較吉利……結果服務員石化了…後來才清楚描述牛排的熟度沒有偶數的熟度而只有奇數的熟度…所以為什麼形容牛排熟度只有奇數呢?
  • 惠靈頓牛排,從酥皮到做醬汁,全是乾貨快來試試吧!
    如果用做法+配方的方式命名這道菜餚,那麼「酥皮焗牛排」這個名字是最貼切的。惠靈頓牛排是一道經典的英國名菜,作為英式餐飲那種非常單調的烹飪來說,惠靈頓牛排簡直是製作起來最複雜的菜餚之一了。Beef Wellington 中間惠靈頓的名字來源是因為創作這道菜餚的是當時英國公爵惠靈頓的大廚,而公爵本人在嘗試過這道菜餚後讚不絕口,要求今後的宴席這道菜餚變成「保留節目」所以,就用了公爵的名字為這道菜來命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