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過100次牛排後,我才發現這個熟度的牛排最好吃,人間美味

2021-01-16 瑞秋廚房

真的沒有八分熟嗎?

在初次帶女朋友到西餐廳吃飯點主菜時,服務員在點完牛排後會問,「請問先生,您的牛排要幾分熟?」

而我在第一次吃牛排的時候,很自然的回答了「八分熟」…因為數字比較吉利……

結果服務員石化了…

後來才清楚描述牛排的熟度沒有偶數的熟度而只有奇數的熟度…

所以為什麼形容牛排熟度只有奇數呢?

由於國內的翻譯只有奇數,而沒有偶數,所以我們在國內約定俗成地用奇數定義牛排的熟度。

同時相關牛排熟度之間溫度差距是很小的,臨界值很明顯,也可以看出火候對一塊牛排的重要性。

後來再去點餐的時候,瑞秋就會脫口而出,「請給我來一份七分熟的牛排」。

但其實,牛排的大家族裡,除了「七分熟」之外,還有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九分熟(全熟)。

而不同奇數數字代表的熟度,也代表著不同的風味和口感。

非全熟的牛排能吃嗎?

所以我們要吃幾分熟的牛排?幾分熟的牛排風味與口感是最好的?全熟的牛排不好吃嗎?這是一個大家很喜歡討論的問題。

每個部位所做成的牛排的肉質是不同的,要想達到最佳的風味與口感,就需要不同的烹飪煎烤熟度。而像牛肉如果做成全熟的狀態,口感就會非常硬,不論這個牛排的紋理多漂亮,煎烤全熟後,肉質就會很老,除非在煎烤前加入了嫩肉粉或者相關作用的調味料。

1.非全熟牛排的細菌問題

既然全熟的肉質不好吃,那我們吃非全熟的牛排會不會有壞肚子的風險呢?

之前瑞秋在小時候也被教育說沒熟的東西不能吃。但是在多年以後才明白,非全熟的牛排在全程冷鏈狀態下進行屠宰、分割、包裝、速凍的環節。

而大家大都擔心的是細菌和寄生蟲的問題。其實牛肉的細菌都是存在於牛肉的表面,很難進入牛肉的肉質內,這也就是為什麼熟成牛肉表面都已經腐敗得不成樣子,而切開后里面仍然可以食用的原因。而大部分的細菌在70℃的時候就已經被殺死,比如牛奶、酸奶等所用的巴氏殺菌技術就是在這個溫度下進行的。所以煎烤時煎鍋溫度都已經超過200℃了,表面的細菌早早地被殺死了。

但是如果在牛排到手之前沒有合理的保鮮而緩化過度,肉質發生變化,那麼肉質已經產生縫隙,細菌入侵後,這時候再食用則會有細菌摻入肉質內的風險。

2.非全熟牛排的微生物問題

牛的寄生蟲或者其他微生物在零下18℃以下的環境條件是無法存活的,而牛排原料一般都是經過速凍環節,所以非全熟牛排中的微生物或者寄生蟲也不是什麼問題。

我跟牛排幾分熟?

講完非全熟狀態下的牛排有衛生保障後,那又需要幾分熟的熟度來煎烤呢?

就我們的體質和飲食習慣來說,我們大多可以接受五成熟以上熟度的牛排,但比較特別的牛排則需要屬於它自己的熟度。比如柔軟多汁的菲力牛排,最好吃的熟度在於三分熟,在煎烤到七分熟的時候口感就有些老。

而肉質有些嚼勁的西冷牛排,在七分熟的時候達到口感的巔峰,三分熟對其而言又欠一點硬朗的火候。

那麼都有幾成熟的熟度呢?

1.一分熟(rare)

牛肉接近全生的狀態,基本是帶血牛肉,在煎烤時只是在表面煎出一個金黃色呈焦斑類的脆殼,而裡面的肉質絕大部分是血紅色的牛肉,並且內部保持一定的溫度,有生熟部分。

2.三分熟(medium rare)

在煎烤後表面可底面發生蛋白質的褐化反應,而內部的牛肉大多都是血紅色的(這裡注意哦,這不是血水,而是肌紅蛋白,呈現的是「血水」的狀態),大部分牛肉熱量傳遞到中心的位置處,中心兩側呈粉色且中心位置處呈現鮮紅色,很有層次感。

3.五分熟(medium)

表層及底層已經烤熟,而中間位置處的肉質還是呈現粉紅色的狀態,肉汁豐富,在牛排的內部可以看到部分區域粉紅色並夾雜著熟肉的褐色,牛排的整體溫度及口感都很均衡。

4.七分熟(medium well)

牛排的大部分面積煎烤的程度較熟,中間位置處有紅色的區域,但基本沒有血水,卻飽含肉汁。其餘內部區域為淺灰棕褐色,非常厚重的質感,並且有咀嚼感。

5.九分熟/全熟(well done)

牛排整體為褐色,並且已經完全烹飪熟制,具有非常厚重的口感,幾乎沒有肉汁。

所以牛排的煎烤中也處處隱藏著各種物理、化學、生物等食品科學的烹飪原理。我們常說的幾分熟往往決定於烹飪時候的溫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火候。

通俗點講,牛排的煎烤,就是蛋白質的褐化反應,我們也稱之為「美拉德反應」,在不同的溫度下,肉質呈現不同的風味和口感,牛排的熟度與溫度的關係緊密相連。

大家可以參考下,美國農業部建議的《牛肉熟度與溫度對照表》,讓你吃得更有學問~

1分熟:rare:52度3分熟:medium rare:55度5分熟:medium:60度7分熟:medium well:65度9分熟:well done :71度

當然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辨認牛排的熟度,並且這種方法也廣為人知,簡單實用,就是用拇指與其他的手指互相接觸時,用虎口下側的肌肉位置處的硬度與牛排的硬度進行比較,比如我們常吃的七分熟就是拇指與無名指接觸時,虎口下方肌肉所呈現出的柔軟度就是七分熟的熟度。

所以在品嘗牛排的時候,仔細品味每一種口感,在不同質感之間感受食材的美味,把對生活的熱愛和美食的熱情刻在骨子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這是2019年瑞秋的第51周。大家如果有任何反饋歡迎直接留言回復告訴我。如果你覺得這對你有用,請留下你的贊和關注。畢竟你可能很難找到這麼願意跟你一起拆解食品工藝,做有理有據有態度關於食品科學的表達者。

相關焦點

  • 吃牛排熟度一定要單數?假的,這才是真正的牛排熟度和相關知識!
    經常看到有這樣的文章說,當你第一次去吃牛排,服務員問你要幾成熟的時候,一定要回答單數,不然會鬧笑話。看完我通常都會想笑,因為這都是無稽之談。今天大叔就要來跟你聊聊真正的牛排熟度分類和牛排的相關知識以及挑選技巧。點牛排幾分熟一定要單數?牛排是舶來品,中國沒有吃牛排的習慣和傳統。
  • 牛排為什麼沒有雙數的熟度?都是單數的熟度?說出來你都不一定信
    甚至成為了我們的生活中的日常,不吃這一些食物的時候還會感覺到不習慣,就好像我們吃米吃和喝湯一樣,不吃還會覺得奇怪。那麼為什麼牛排都是單數的三分五分七分熟,沒有雙數四分六分八分熟?1.英語翻譯成阿拉伯語三分、五分、七分都是牛排在西方固定的熟度,那麼在西方都只是這樣叫,那麼傳入中國之後,我們固然也是按照這個叫法習慣叫。
  • 牛排熟度決定口感
    作為西餐餐桌上的重要角色,牛排向來是老饕心中的首選,也是最能體現廚師水平的一道菜。一塊頂級牛排,除了肉質必須上乘,恰到好處的熟度也是美味關鍵,因此點菜時還要在近生到全熟之間做一次選擇,然而到底幾分熟的牛排才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呢?以下為大家列出牛排熟度和口感的關係,弄懂之後,未來就可以放心點餐了! 通常來說,西餐廳供應的牛排熟度分為6種:
  • 外國人喜歡吃三分熟帶血水牛排 國人喜歡吃全熟 牛排幾分熟好吃?
    有次川普宴請馬克龍一行人吃牛排,在曼哈頓西餐廳,餐廳廚師不小心把牛排煎成全熟的,服務生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端上來,沒想到川普吃的大呼過癮。布麗吉特很意外的問川普,總統先生,您能咬得動嗎?川普私人管家幽默的說,川普先生和中國人有同樣飲食習慣,喜歡吃全熟的牛排。
  • 三分熟牛排裡的紅汁是血水嗎?吃半生牛排對身體有危害嗎?
    去正規牛排店,專業西餐廚師會建議你吃三分熟的牛排,欠火候的牛排不易咀嚼,三分熟的牛排才是最理想的,鬆軟有彈性,這時候最能凸顯牛排本身的肉質和汁水的風味,給你最完美的感官體驗。因為越熟的牛排,口感會變逐漸變硬,漸漸失去彈性,肉質纖維的粗糙感加重,同時也失去了牛排的原汁原味。
  • 帶血牛排味道好口感佳?看看英國女王手中的全熟牛排,那才是真愛
    看看英國女王手中的全熟牛排,那才是真愛,每個國家的美食都不一樣,這些當地的美食都是很有特色的,而且大多都含有一些當地文化在裡面,就好像中國人愛吃的中餐,那裡面就含有很多關於中國烹調的文化了,而對於外國的美食,除了美味,裡面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甚至有些還是超級難懂呢,就好像西餐了。
  • 牛排熟度怎麼分?有了這個標準,你就知道自己應該點幾分熟了
    西餐牛排在逐漸佔據人們餐桌的時候,對於牛排的熟度,國人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從最開始怎麼樣都要做全熟的牛排,逐漸開始接受7分、5分等更低熟度的牛排了。而你知道為什麼牛排通常只用「奇數」來分熟度嗎?而你又適合吃幾分熟的牛排呢?今天就給你們一個標準,看完你就了解了。
  • 合成牛排實驗大曝光,碎肉加上卡拉膠,居然可以變成整塊牛排!
    更震驚的是,煎熟後食用和正規牛排對比,口感外觀沒有任何區別,不是專業的人士根本看不出來。更有甚者,一些惡劣商家為了追求利潤,用殘次品肉就這樣炮製出假合成牛排,所以吃牛排一定要選擇正規進口資質的商家才放心。那麼對於我們消費者該如何分辨合成牛排呢?
  • 臺北有哪些好吃的西餐廳 臺北好吃的牛排在哪
    西餐廳是很多人都喜歡去的,不僅菜品品質上乘,環境也很好,臺北有哪些好吃的西餐廳呢?今天就為大家推薦幾家臺北市非常有人氣的西餐廳,臺北好吃的牛排在哪?去這些餐廳就對了!臺北有哪些好吃的西餐廳?
  • 牛排拍了拍你,哪怕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
    在食材界,牛排可謂是高嶺之花,一談及牛排,我們總覺得牛排是高難度的烹飪,只有頂級大廚才能料理好它。然而其實對於任何食材而言,吃它的人,才是歸宿。以前你可能覺得在家煎制一份牛排是件麻煩且困難的事情,那是因為你沒遇到正確的指導!從現在開始,改變你的認知吧!關於煎牛排的一切疑問,儘管問我!容輝供應鏈要讓每一位Food lovers在家輕輕鬆鬆煎出一份完美的牛排大餐!
  • 烤出完美五分熟 SteakChamp牛排溫度計
    我們都知道,牛排可以做出三分熟到十分熟,不同的嫩度會帶來不同的味道和口感。也許經常烹飪的大廚可以憑藉經驗來掌握,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似乎就沒那麼容易了。因此,SteakChamp牛排專用的溫度計應運而生。
  • 資深侍酒師課堂:一文搞懂各種牛排和食用方式
    牛排可謂是西餐主食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小編在牛排餐廳工作之前也傻傻分不清牛排有哪些,只知道它們都是牛排,吃就對了。問幾分熟?全熟。嚼得動嗎?還行。 可是在牛排店工作 3 年才慢慢懂了原來牛排之間還有那麼多不同,主廚隔段時間就會把肉拿出來給大家說說,原來那頭牛還真不簡單。
  • 吃牛排時,煎的方法不對,難怪不夠粉嫩多汁,教你正確做法
    重點烹飪技巧在本文末尾吃西餐煎牛排時,自己做又焦糊,這6步做對了,怎麼做都好吃1、提前半小時把牛排拿出冷藏室解凍,解凍後的牛排用廚房紙巾吸去水分,這樣煎的時候才不會蹦油。2、把牛排的兩面都撒上黑胡椒和海鹽進行醃製,並且抹上耐高溫的植物油,給他按摩按摩,這樣可以保證牛排煎炸過程受熱更均勻。
  • 牛排不要直接下鍋煎,教你3個小技巧,煎出來的牛排鮮嫩多汁
    除了飲食清淡,還要多吃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蛋白質比什麼都重要,要吃足夠的牛排、雞蛋、牛奶,來補充蛋白質。牛排的營養價值高,味道非常好,雖然有點貴,但高蛋白低脂肪,再貴也別省,孩子常吃身體好長勁不長肉。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自己煎牛排。不過,這也存在著一個問題:在家煎牛排,按道理來說很簡單:一塊好牛肉、一個煎鍋或烤盤,一點烹調油脂,再加些調味料。有什麼難呢?
  • 加拿大49年老牌牛排餐館!一定要去吃1次!乾貨全都在文章裡!
    在加拿大,有這樣一家老牌牛排餐廳,1971年創立於卑詩省的北溫哥華。至今已經有49年的歷史了。這是在加拿大生活的人絕大部分都吃過的一家餐廳。它家主打的就是牛排。因為牛肉的品質很好,所以製作出來的牛排確實特別好吃!
  • 實拍三分熟的牛排全都是血水?好多人都存在誤區,網友:長見識了
    實拍三分熟的牛排全都是血水?好多人都存在誤區,網友:長見識了,一塊牛肉在西餐裡頭可以變成什麼?相信在座各位吃貨朋友們心裏面都有答案來著,沒錯的就是牛排了。牛排這個美食在選料的時候可是相當講究的說,不管是從區分部位,還是在切肉的方法方面都是有一套自己的規則來著。
  • 別人的韃靼牛排、苦瓜,我的幼蟬
    汪朗老先生在談食之「是非」時,曾提到自己在法國期間,與同事同吃「韃靼牛排」的經歷,(韃靼牛排,生牛肉餡搓成方便麵圓餅狀或是圓臺狀,按各自口味加入鹽、胡椒粉、辣椒醬等調味料,最後於肉餅頂端敲上一顆生雞蛋。韃靼念做dada,都為第二聲,故其有別名為他他牛排。)
  • 牛排怎麼做又嫩又香呢?掌握這6個秘訣,比西餐廳做的還好吃
    牛排不僅是美食的代名詞,更是一種生活情調的象徵。伴隨普羅大眾生活水準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己在家做牛排。情侶二人在家燭光晚餐,吃著牛排,喝著紅酒,無比愜意!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牛排怎麼做又嫩又好吃,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很是掃興。
  • 牛排,豬排,雞排,魚排,一個平底鍋輕鬆搞定,製作簡單又好吃!
    2.奶油放入鍋內,以大火煎至表面出血水後翻面,再續煎約1分鐘即可。3.將牛排取出靜置約5分鐘。4.原鍋炒蔬菜,加入黑胡椒與梅林辣醬油翻炒一下即可。美味關鍵:靜置讓肉汁更均勻好吃2.戰斧豬排戰斧豬排美味關鍵:用叉子叉洞,肉更鬆軟入味平底鍋倒入少油,以中小火煎至邊緣微焦即可翻面。翻面後放入迷迭香與蒜頭一起煎香。將豬排邊緣也煎至焦香,關火後靜置5分鐘,讓餘溫使肉熟透。
  • 牛排裡的蘑菇黑胡椒醬,在家也可以自己做
    有一塊好牛肉,一個好「帥鍋」就可以煎出牛排,而靈魂深處呢?必須再來個「醬醬」才有儀式感。在家也可以像在餐廳一樣享用牛排大餐,尤其是家有較小的小朋友,不方便外食,或許三五朋友,想擁有溫馨「家」的感受等等,不論是哪種理由,就是要吃牛排。醬料是牛排的靈魂,無醬料的牛排就是黑白世界。再怎麼簡約,鹽與胡椒粉是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