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牛排實驗大曝光,碎肉加上卡拉膠,居然可以變成整塊牛排!

2020-11-27 醉美旅行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南洋理工大學的教授做了一個合成牛排的實驗,用一種叫「穀氨胺轉胺」化學物質俗稱肉膠。他把碎牛肉撒上肉膠粉,揉搓碎肉,再用保鮮膜包裹放幾個小時,神奇的一幕出現了,變成整塊牛排,肉質緊緻,抖都抖不散。

更震驚的是,煎熟後食用和正規牛排對比,口感外觀沒有任何區別,不是專業的人士根本看不出來。更有甚者,一些惡劣商家為了追求利潤,用殘次品肉就這樣炮製出假合成牛排,所以吃牛排一定要選擇正規進口資質的商家才放心。

那麼對於我們消費者該如何分辨合成牛排呢?

首先先明白合成牛排屬於拼接肉,所以不是由一整塊肉切割而成的,合成牛排第一大詬病就是牛排花紋不正常,經常會出現斷斷續續的情況,而且合成牛排都是流水線製作,每一片的形狀大小都是一樣的。

其次既然是拼接的牛排就不存在是什麼牛排部位了,如果該牛排表明了是什麼部位,就要看看有沒有相應部位的特點,比如西冷的油邊,眼肉的半圓形白色脂肪。

最後看合成牛排可以從產品參數中查看,合成牛排的加工方式是調理合成,配料表裡也有著非常多的東西,比如卡拉膠

我國自從暫停澳大利亞牛肉後,阿根廷牛排大量進入國內。近乎野生的放牧條件,純淨的自然環境,嚴格的肉牛飼養管理標準造就肉牛高品質,規模化的養殖降低了飼養成本。

阿根廷牛排高品質限時特價148元原裝整切牛排,來自肉牛三大黃金部位,鮮嫩的菲力,肥瘦適宜的西冷,眼肉讓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整整十片1300克。

煎牛排操作簡單,嘗一口口感鮮嫩多汁,美味瞬享,七分熟度剛剛好,老人孩子都能吃,蘸點胡椒汁就很美味。

這款家庭牛排在京東已經賣出二十一萬單,很多人是二次購買,商家還有意面,刀叉,調料包、黃油贈送,受到大家推崇熱賣。

正值京東618盛典來臨,商家沒有任何套路,直接秒殺價148元,甭管自己吃,還是送朋友父母,都是很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膠水牛排怎麼做實驗三步做出拼接牛排
    膠水牛排怎麼做?在近日,澳洲電視臺曝光了牛排是拼接而成,用次品牛肉加上肉膠重新合成牛排。下面就一起來看下實驗,是如何做出「拼接牛排」。(資料圖)近日,澳洲電視臺曝光,說當地肉類市場裡面流入大量用肉膠做的「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牛肉+肉膠」拼接的,並揭秘了製作拼接牛排的全過程。不單單是澳洲,還披露說「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業內的潛規則。碎肉竟然可以用膠一黏拼接起來做成牛排?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神奇工藝呢?都市快報旗下的求證、調查類視頻欄目《好奇實驗室》帶你一探究竟。
  • 膠水牛排引爭議 市民該如何分辨「膠水牛排」方法揭秘
    膠水牛排引爭議 食藥監釋疑:重組牛排並不違法  【膠水牛排引爭議】近日,不斷市民被「膠水牛排」刷屏。消息稱,澳洲肉類市場流入大量的「重組牛排」、「膠水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塊+肉膠」拼接的。成都商報記者從成都市食藥監局了解到,「重組牛排」屬於調理肉製品,肉的重組技術目前在國內外被廣泛應用。在標準規定限量內使用卡拉膠,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但是,相對「五至八分熟」就可以食用的原切牛排,重組牛排由於經預先醃製,或由碎肉及小塊肉重組而成,內部易滋生細菌,可能導致產品細菌總數偏高,在食用前應烹飪至全熟。
  • 你吃的澳洲牛排也許是「拼接肉」
    近日,在一些視頻網站上流傳著網絡博主介紹市場上銷售「合成牛排」的內容,視頻中展示碎肉通過卡拉膠的黏合可以變成拼接牛排,當作原切牛排來出售。我市是否有「拼接牛排」呢?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超市中出售的牛排大都為速凍包裝牛排,部分牛排的確有卡拉膠出現在配料表上。
  • 牛排含"膠"還能吃不?聽聽食安專家怎麼說
      文/圖 半島記者 肖玲玲  近日,網上曝出一則消息稱,肉類市場裡面流入大量用碎肉塊加上卡拉膠拼接而成的「合成牛排」。對此,12月13日,市食藥監局食安專家表示,卡拉膠是食用明膠,對人體並無害處,可作為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使用。但商家若以整塊牛肉的名義賣拼接牛肉則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市民發現可撥打12345舉報。
  • 「合成牛排」跟「原切牛排」有什麼區別?買的時候要注意這幾點
    合成牛排一般用的是因為豬肉、雞肉、鴨肉等雜肉混合粉碎後再壓制而成。所以營養成分非常混亂,再加上不可避免地添加了牛肉粉和卡拉膠等添加劑。所以過多的攝入是有害的,而且原來切好的牛排是完全切好的牛肉肉質,所以營養和牛肉營養是持平的。脂肪略高,因為是純牛肉。所以多吃沒有壞處。如何快速區分合成牛排和原味牛排?
  • 拼合牛排≠"膠水"+"牛肉邊角料"
    記者梳理發現,與「拼合牛排」相關的報導最早出現在2015年,當時澳洲的一檔電視節目曝光了「拼合牛排」的製作過程,2016年,國內幾家媒體再現牛排「拼接」過程,隨後網上出現了大量的聳人聽聞的謠言。時隔一年,這則新聞又甚囂塵上。
  • 膠水牛排引爭議重組牛排表面摸起來比較滑會粘手呈烏紅色
    網絡配圖 膠水牛排能吃嗎?近日不少吃貨憂心忡忡:碎肉重組的牛排是不是品質較差?膠水牛排引爭議,這些添加膠水到底會不會損害我們的健康,重組牛排與原切牛排到底有什麼不同?專家表示「重組牛排」不等於劣質肉。「原切牛排」除了看配料以外,還可以用手摸。「『重組牛排』用手指容易掐壞,而且指壓後的凹陷不能立即恢復,此外表面摸起來比較滑,會粘手。」「原切牛排」顏色鮮亮,具有光澤,脂肪潔白色或呈乳黃色。而「重組牛排」則呈烏紅色,脂肪無光澤。 加上一點乳白色「膠水」,揉搓後冷藏。
  • 買牛排時,無論什麼牌子,只要袋上有這3個字,都是合成牛排
    買牛排時,無論什麼牌子,只要袋上有這3個字,都是合成牛排牛排是我們大家都愛吃的一樣美食,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 ,談個戀愛都要去西餐廳找找情調,牛拍就是必點的美食,西餐廳的牛排好吃是好吃,就是價格有一點的小貴,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是選擇在超市買醃製好的,回家自己煎一下就好,味道也是不錯的
  • 膠水牛排有害健康嗎什麼是卡拉膠
    膠水牛排有害健康嗎?最近一段時間,卡拉膠跟牛排成為不少人談論的焦點。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牛排內的食用膠是否安全。下面就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膠水牛排含有的卡拉膠。在琵琶山路一家大型超市內,記者看到生鮮區有盤裝鮮肉牛排在售,這種牛排是直接在牛肉上切下,不存在後期加工,配料表中也沒有食用膠成分。此類牛排每斤的價格為69.8元,貨架上切分好的一份牛排價格在25元左右。 隨後,記者又來到太白路上的一家連鎖超市,在冷藏區,冷櫃內擺放著六種品牌的牛排,記者逐一進行了查看,發現均含有卡拉膠、黃原膠。
  • 這些肉都是人工「合成肉」,再便宜也少買!最後一個很多人從小吃到...
    合成肉又叫重組肉,是用碎肉和食品添加劑(如果膠、卡拉膠)加工而成的整塊肉。原切牛排是從屠宰後的牛身上直接切割下來的一整塊牛肉。重組牛排是把碎肉合起來壓製成牛排,這個過程中加了添加劑,比如包裝上有「穀氨醯胺轉氨酶(TG酶),大豆分離蛋白,食用膠、卡拉膠」等字的都是合成牛排。碎肉並不等於劣質肉,藉助肉類重組技術加工而成的重組肉也不等於劣質肉製品。
  • 有些牛排為啥那麼便宜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與營養衛生主任技師 宋峻  去西餐廳吃一小塊牛排,需要花幾十到幾百元不等,二網上賣的「牛排」有時候便宜到十幾塊錢一塊,不會看標籤的話,可能吃到的這種便宜「牛排」不是「牛排」。
  • 「重組」牛排爭議:調理肉製品不違規 標識混亂誤導
    真相 「膠水牛排」實為合規調理肉製品  據近日媒體報導,不少在售牛排可能是利用「農貿市場的廉價碎牛肉,使用膠水粘起來後出售」。有媒體還實地採購卡拉膠、碎牛肉進行實驗,「粘」出了牛排產品。  「如果是用碎肉重組加工的牛排卻沒有標明『重組』字樣,直接標示『牛排』或者『原切牛排』,就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嫌疑。」中國肉類協會首席專家、高級工程師張子平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真正的原切牛肉作為整塊生鮮肉沒有必要使用TG酶膠鏈和卡拉膠增稠,因為會破壞肉類本身的組織結構,得不償失。如果產品配料表中顯示添加有卡拉膠、TG酶等食品添加劑,基本可以斷定為是「重組肉」。
  • 合成牛排是用膠水粘的嗎?注意4點快速學會選牛排
    > 難免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現在市面上的牛排大體上分為兩類: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 原切牛排就不用多說了,就是正經的純牛肉的牛排。而對於合成牛排,則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評價。 1.
  • 闢謠|合成牛排是用膠水粘的嗎?注意4點快速學會選牛排
    原切牛排就不用多說了,就是正經的純牛肉的牛排。而對於合成牛排,則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評價。 1.只不過配料「豐富」了一些,一般合成牛排的配料表中,我們會看到:牛肉、大豆分離蛋白、卡拉膠/黃原膠、D-異抗壞血酸鈉等。
  • 有5種肉是「人工合成肉」,再喜歡都不要常買,最好少給孩子吃
    所謂合成肉,就是用碎肉和食品添加劑(如果膠、卡拉膠)加工而成的整塊肉,簡單說就是把零散的肉凝結在一起,使之成為整塊。合成肉雖然不是從動物身上切下來完整一塊肉,但也算是肉製品。 但並不是說合成肉一點兒問題也沒有,因為是拿碎肉加工的,工序比直接切肉複雜得多,其營養價值大打折扣,還容易引發衛生安全問題。
  • 暗訪曝光!澳洲牛肉黑暗內幕,50%以上都假的,驗出豬肉、鴨肉、馬肉...
    這塊牛排至少有兩三種,至少三種肉在裡面。「隨後,記者順藤摸瓜找到了這家西餐廳的牛排供應商,發現這種澳洲整塊牛排進貨價驚嘆只要10多元。重頭戲來了,就是用刷子均勻地刷上「卡拉膠」。第二天,把牛肉條切開一塊塊,就是色澤亮麗,形狀規整結實的一整塊牛排了。
  • 少買少吃,這4種肉都是「合成肉」,最後1種不少家長和孩子都愛吃
    什麼是合成肉?合成肉也叫重組肉,是使用一些碎肉以及食品添加劑(卡拉膠、果膠)合成的整塊肉。其中使用的卡拉膠或果膠是用來將食物塑形的,簡單來說就是將碎肉粘起來。市場上最常見的4種合成肉:牛排根據牛排的加工方式,常見的有兩種牛排,分別是原切牛排以及重組牛排,很好理解原切牛排就是整塊牛肉,而重組牛排就是用碎肉以及食品添加劑壓制而成,如果購買的牛排配料表有卡拉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