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汛期期間,自然災害層出不窮
江西洪澇已致682.1萬人受災
遇到不可抗的自然災害
我們應該怎麼辦?
今天(7月17日)上午9點
禪城區應急管理局主辦
佛山新聞網承辦的
應急微講堂
進行了新一期的直播課程
禪城區三防專家組組長
祖廟街道三防辦主任黃文剛
為我們帶來關於應對各類自然災害的措施
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觀看直播回顧哦~
1
遇到暴雨,市民如何應對?
節目一開始,黃文剛首先為我們講解了應對暴雨的8種方法。
1、留意新聞媒體對暴雨等災害天氣的預警和報導信息。
2、下暴雨時,要避開落地廣告牌、變壓器、電線桿等魏霞區域,千萬不能到架空線和變壓器下避雨,容易發生觸電危險。如有電線恰好掉落在自己附件的地面,不要驚慌,更不能撒腿就跑,應當單腿跳躍離開現場。
3、當雨勢加劇,儘量往地勢高的地方避險,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橋下面避雨,這些地方較低,易被水淹。
4、在戶外積水中行走時,要注意觀察,貼近建築物行走,防止掉入地坑、沙井等;若有下水道井蓋打開,大量地表水會形成漩渦,或形成小噴泉的,儘量遠遠的繞開,避免危險發生。
5、預防居民住房發生內澇,可因地制宜,在家門口放置擋水板或者堆砌土坎;
6、室外積水漫入室內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
7、暴雨中開車應打開雨霧燈,減速慢行,可以利用空調、抹布等儘快消除玻璃上的水汽,以免看不清路口發生危險。
8、駕車經過深積水區,特別是橋涵、地下隧道應儘量繞行。如果積水不深,可掛低速擋平穩駛入水中通過,行駛中要穩住油門,中途不能熄火,避免大轟油門或急剎車,防水水花鍵入發動機而熄火,並要聽從交警的統一指揮。
2
如何應對雷雨天氣?
1、注意關閉門窗,室內人員應遠離門窗、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
2、關閉家用電器,拉開電源插頭,防止雷電從電源線入侵;
3、在室外時,要及時躲避,不要在空曠的野外停留,如果無處躲避時,應儘量在低洼處躲避,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體的高度;
4、遠離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廣告牌等;
5、立即停止室外遊泳、划船等水上活動;
6、如果多人共處室外,相互之間不要靠緊,以防被雷電擊中後電流互相傳導;
7、雷雨天氣在戶外,不要使用手機;
8、對被雷電擊中的人員,應立即採取心肺復甦法搶救。
3
如何應對洪災?
1、突然遭受洪水襲擊時,要沉重冷靜,並以最快速度安全轉移,安全轉移要先人員後財產,先老幼病殘人員,後其他人員,切不可有僥倖心理;
2、被洪水圍困的,有通訊條件的,可利用通訊工具尋求救援,無通訊工具的想辦法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同時可以尋找體積較大的漂浮物等,主動採取自救措施。
3、當住宅遭受洪水圍困時,應迅速安排家人向房頂轉移,並想辦法發出求救信號;
4、洪水過後往往伴隨疫情發生,應注意做好防疫工作。
圖片來源:禪城祖廟三防辦
4
如何應對泥石流?
泥石流雖然在佛山地區不是主要的地質災害,但高明、三水等山區也存在這種風險,由於長時間降雨造成土體含水量過大,易造成山體滑坡,也會引起泥石流。若在山區野外下雨天還是要高度重視。
1、發現有泥石流跡象,應立即觀察地形,向溝谷兩側山坡或者高地跑;
2、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
3、不要躲避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下方。
圖片來源:新華社
5
如何應對颱風?
1、在颱風來臨前,不要出門,以防被砸、被壓、觸電等不測;要搬移窗臺上的花盤或者其他懸掛物品,及時加固室外容易被風吹動的物體;
2、不要去颱風經過的地區旅遊,更不要在颱風影響期間到海裡遊泳或者駕船出海;
3、在高空、水上等戶外作業的人員要停止作業,在危險地帶工作的人員要及時撤離;
4、住在低洼地區和危房中的人員要及時轉移到安全場所。
6
三防辦做了哪些應當工作?
節目的最後,黃文剛為我們分享了三防辦在防雨防汛防風方面的工作經驗。
1、落實三防責任制、落實「十一個至少一次」、「三個聯繫」和「四個一」工作制度;
2、落實24小時三防值班和領導在崗帶班工作制度;
3、加強基層三防能力建設;
4、加強指揮信息系統、防汛物資、搶險隊伍等保障能力建設;
5、落實防禦應急措施。
相信各位經過今天課程的學習,對自然災害的應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們下期微講堂再見!
禪城區應急管理局 佛山新聞網聯合出品
原標題:《汛期自然災害頻發!暴雨、洪水、颱風...怎麼應對?快戳進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