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教育:怎樣觀察孩子的性取向

2021-01-15 手機鳳凰網

第三、如何判斷自己的性取向

性取向的定義是指對於某個性別(或兩性)的性慾望和感情慾望。所以判斷性取向,兩個因素都需要具備。很多人僅僅通過機械摩擦,就能勃起甚至達到性高潮,所以僅依靠性行為判斷性取向,是完全不可靠的。性取向的出現,並不須要有性行為或感情關係經歷。有些人錯誤地以為,如果沒有嘗試過,性取向就無法判斷。性取向實際上是一種直覺,即使一個人在還沒有任何性經驗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判斷自己的性取向。有些人常用「喜歡」來表達親密關係,但喜歡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但如果不具備性吸引,那顯然也與性取向無關。同性性取向的人,完全可以喜歡異性,也能有很深層的友誼。性取向是只有本人自己,通過自己的直覺,感覺性吸引和感情慾望,才能做出判斷的。

第四、性取向什麼時候才能被自己完全意識到

一般來講,一部分青少年在12歲的時候已經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了。另一部分青少年要在12歲-16歲的階段繼續探索自己的性取向並逐步確定下來。絕大部分人在20歲的時候都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了。但是也有一些人可能在40-50歲才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並深信不疑。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的早晚,與個人經歷、所處的社會和文化環境,有很大的差異。這就是雖然科學界對於同性性取向在總人口中的分布已有共識,但具體在每個文化中,「同志」的比例卻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所謂「同性戀越來越多」的說法,實際上就是對這個問題缺乏知識造成的。實際上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開放,越來越多的同性取向的人更早地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並且有越來越多的人敢於在自己生活中(或至少在一定範圍內)以自己的真實本質生活,才給人這個所謂「同性戀越來越多」的印象。

第五、性取向是一個軸

性取向是一個軸,兩端是100%的同性戀和異性戀,中間是100%的雙性戀,人類的性取向可以在整個軸上的任何一個點上。現代研究結果指向性取向確實是二元化的,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是處於接近「純粹」異性取向的位置,一小部分人處於接近「純粹」同性取向這個位置,也有一小部分人處於中間位置(即雙性取向)。現代研究,綜合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以及人口統計結果顯示,異性取向約佔總人口的95%,同性取向約3~5%,雙性取向約1~2%。

相關焦點

  • 怎樣觀察孩子的性取向
    第三、如何判斷自己的性取向性取向的定義是指對於某個性別(或兩性)的性慾望和感情慾望。所以判斷性取向,兩個因素都需要具備。很多人僅僅通過機械摩擦,就能勃起甚至達到性高潮,所以僅依靠性行為判斷性取向,是完全不可靠的。性取向的出現,並不須要有性行為或感情關係經歷。
  • 兒童性教育該怎麼教
    對此,編寫此書的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在其官方微信「愛與生命」作出回應。回應中說,他們希望性知識能和其他科學知識一樣,被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讓兒童感覺到認識生殖器官跟認識身體的其他器官一樣,一定要保護好。    性教育在我國起步比較晚,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人談「性」色變,總覺得「性」是一個難以啟齒的話題,但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性教育的重要性。
  • 怎樣回答孩子"我從哪裡來?" 這些圖書"吃香"了!
    原標題:怎樣回答孩子「我從哪裡來?」——「吃灰」的兒童性教育圖書「吃香」了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 題:怎樣回答孩子「我從哪裡來?」——「吃灰」的兒童性教育圖書「吃香」了新華社記者「小威是一個小精子,他和3億個朋友一起住在布朗先生的身體裡。遊泳大賽的日子到了,小威通過自己努力贏得獎品——『一顆美麗的卵子』。
  • 青春那些事——一場遲來的性教育講座
    這次講座的主題是「那些年,我們錯過的性教育」,由廣同網理事、嶺南夥伴社區支持中心主任李小米教授來為同學們講授關於性別、性取向、性選擇以及愛滋病的防範等一系列關於「性」的問題,為廣大男女同學好好科普一下他們錯過的性教育知識。應小米老師要求,小編還是不叫李小米為老師了,因為……這麼稱呼她太老了。
  • 《從尿布到約會》:性教育聖經,我讀過壓力最大的一本教育類書籍
    3、孩子的信息甄別和自我認知能力嚴重缺失未成年的孩子,對很多事物的認知都尚不清晰。美國一項針對7-12歲學生的調查結果表明,有11%的青少年不確定自己的性取向。想想現在國內盛行的耽美文學,不免有些擔心這會不會誤導很多學生。不確定,是缺乏自我認知的表現。
  • 社工視角下小學性教育的總結與思考
    在2020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凌鋒建議將兒童防性侵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課程體系;全國政協委員孔令智提案通過學校與社交媒體開展綜合全面的性教育……委員們建議和提案的背後,正是我國性教育的缺失。 性教育,尤其是小學性教育,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 5套幼兒園指定繪本,搞定「開不了口」的性教育!
    兒童性教育涉及哪些內容:1、出生教育,即孩子從哪裡來。家長別再對充滿好奇的孩子說「你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了,這不僅起不到性教育作用,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很多未成年兒童性侵的發生,受害兒童對於「隱私」知之甚少,不明白隱私的部位是不能讓任何人碰的。有的孩子甚至受到侵犯不自知,家長一定要儘早告訴孩子。4、生理常識,基本的性教育。
  • 拒絕「蜻蜓點水」,探索多層次的未成年人性教育·福建日報社數字...
    但為了營造讓孩子們更「安全」放心地討論這個話題的環境,夏令營採取小班制,只吸收了32名孩子。    「有的家長說,自己想教孩子一些相關方面的知識,但怕自己講得不對,也有家長覺得面對孩子提出的一些與性有關的問題很尷尬,覺得由老師來解答會更好。」她介紹。最終,參加夏令營學生以小學二年級到五年級的學生為主,也有個別一年級的學生家長稱自己的孩子心智成熟得早,堅持讓孩子參加學習相關知識。
  • |科普兒童性教育知識
    楊曉燕一歲時,她的爸爸因見義勇為去世,她的媽媽陳禮言一個人帶5個孩子,靠種地和打零工維持生計。3月25日,二審法院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撤銷一審法院關於楊某犯強姦罪死刑;改判楊某犯強姦罪,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對楊某限制減刑。時至今日,家長們應該明白「強姦犯是不會嫌棄孩子小的,性教育應當急不可待」。
  • 孩子多大適合接受性教育,「犯罪分子永遠不嫌孩子小」,越早越好
    前段事件和貴州朋友聊起來有關孩子X教育問題,她們也聊起來身邊的發生的事。真實事件:一個上小學的女孩子,因為貪吃和誘惑被一位五六十的老大爺侵犯。只因為每天放學,這位表面貌似「可親好善」的爺爺都會給女孩買零食,和她想要的玩具,最終被傷害,小女孩還不知,直至家中爺爺奶奶發現女孩子身體不對勁,帶去醫院檢查,才後悔不已,這位小女孩父母外出務工不在身邊,是留守兒童。
  • 蘋果CEO是同性戀 孩子的性取向是母親給的?
    子宮決定寶寶的性取向?根據最新的一項假說,性取向可能不是由DNA決定的。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與性別有關的基因會隨著子宮內母親和胎兒所分泌的激素水平而波動。這種波動對胎兒有好處的,即使激素水分達到頂峰時也可以保證胎兒穩定的發育成男寶寶或是女寶寶。
  • 歷時20年,性教育終於寫入未成年人保護法,但禁忌和爭議仍在
    離發言還有一些時間,劉文利激動地臨時增加了一頁PPT,其中性教育被標紅、加粗,顯得格外醒目。劉文利是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負責人。2005年,她放棄美國的教職回北師大任教,主編了《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並在北京多所打工子弟學校進行性教育課程實踐。2017年,這套性教育讀本在網絡上引發巨大爭議。
  • 心理學揭秘「流動的性取向」:64種性取向,你是哪一種?
    無奈之下,戴維坦言自己有異裝癖。  02  64種性取向,你是哪一種?  大部分人對性取向的認知,都停留在同性戀和異性戀。  而根據權威性學專家金賽的研究,人類的性取向實際上是一個連續的譜系。    根據「性取向流動說」,一個人的性取向可能會隨著時間和環境變化而發生改變,有些人,會從異性戀變成同性戀,或者從同性戀變成異性戀。
  • 小學開設愛情課:感受男女差異淡化性教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兒童性教育>正文小學開設愛情課:感受男女差異淡化性教育 2014-06-25 15:28 來源:揚州晚報
  • 孩子多大適合接受性教育?爸爸:我們家孩子才八歲,他年齡還小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孩子成長的時期分為五個部分,父母最好的時機就是需要在恰定的時期傳輸正確的性觀念。那麼孩子多大適合接受性教育呢? 因為在你覺得自己的孩子還小不著急教育孩子接受性教育時,施暴者可不會有憐憫之心,別讓你以為的早,讓孩子陷入了苦海。目前社會上,人心它本是一個面具,你認為的好人他也可能是壞人,一旦作為父母的我們出現絲毫疏忽,就會給壞人作案的機會。
  • 我們並不缺乏性教育,而是迷失在了傳統與現代兩套性別模式中
    因此,正如我們在各種媒體報導,各種校園及坊間的討論中能觀察到的,這種「性教育」的內容往往涉及「性行為」、「性成熟」、「性自主」等概念。並且,它往往採用抵抗性的話語:如何說「不」,如何反抗,等等。世界上當然不是一夜之間多出了很多性侵者。但我們對於這些現象的關注也顯然不能單純地歸咎於媒體的「蹭熱點」,有關「性侵犯」的討論熱度很可能是一種「症狀」——它反映出更深層的癥結。
  • 百度發布世界兒童日搜索大數據 加強知識科普讓孩子健康成長
    近年來,「兒童侵害」案件越來越多地浮出水面,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百度發布《加強知識科普,讓孩子遠離侵害——2020世界兒童日搜索大數據》,對網民搜索兒童侵害相關內容進行洞察,並提出不同種類兒童侵害的應對措施,呼籲更多民眾共同關注。
  • 經濟學人:中國性教育之現狀
    他們中許多人有性經歷,或者即將開始性生活,但對他們大多數人而言,這是其平生第一堂性教育課。生自頑石?據英國《經濟學人》21日報導,他們的老師希望通過大聲喊出這些詞有助於年輕人開誠布公地討論性。24歲的林學專業學生盧忠寶(音)說,小時候他被告知自己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 兒童動物小說因「異性相吸」被下架,談性色變是父母最遺憾的不作為
    但是怎樣的保護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呢?連「異性相吸」這個基本自然規律都諱莫如深,這亦是對孩子心理變相的扭曲。 「無性」的溫室教育不可取 那麼,作者是否真的夾帶見不得人的齷齪思想呢?答案是否定的。
  • 如何正確給孩子灌輸性知識 兒童性啟蒙有四道門
    父母在面對孩子提出的性問題時要採用孩子能夠理解和接納的方式對其進行教育,並且在過程中還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來決定灌輸性教育的多少。代之以單純的感官刺激,當孩子難以避免地接觸到這些東西時,不要簡單地呵斥,而應該把這些描述中反映出的誇張、虛假等非科學的內容予以剖析,讓孩子懂得什麼是真正的科學和健康。兒童性啟蒙有四道門孩子的性教育不能在和以前一樣,在父母的遮掩和謊言中度過,以前的孩子接觸的色情信息少,影響不是很大,但是現在的孩子卻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