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龍圖騰的起源

2021-01-21 紅小巖談古論今

中國人自古以「龍的傳人」自居。龍在華夏文明裡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真龍天子,龍顏大悅。龍即是君王,龍就是皇帝,打龍袍也就是打皇帝。

但,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地球上根本就不曾有過「龍」這種生物。龍的形象純屬虛構。

那麼,華夏龍圖騰的起源到底在哪裡呢?

長話短說,一言蔽之:龍的形象起源於大象的鼻子。

龍圖騰其實就是大象崇拜的一個變種,龍的軀幹就源自大象那能屈能伸,舒捲如遊龍的長長的鼻子。

大象在古代有一個別名:觟,又作「解廌」。

然而,由於年代久遠,傳聞各異。古代先民們只能口口相傳,以聲借字,以聲作字。疊韻/haegae/,以「解廌」寫之。

梵語裡,龍和象是同一個字。

梵語方言gaja,義為「象」。也有梵語方言念作daga,或naga,其義既指「象」,亦指「龍」。

拉丁語把傳說中「龍」叫draco,到了英語裡叫dragon,顯然均借自東方古語,即梵語裡的daga,或naga。

太史公《史記五帝本紀》裡有一段對舜的面容的描寫,張守節《史記正義》注曰:

母見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故姓姚目,重童子,故日重華,字都君,龍顏大口,黑色,身長六尺一寸。

瞧瞧,這分明是大象的樣子麼。

皇甫謐《帝王世紀》載:

帝嚳,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覺,生而神異,自言其名曰峻。【齒並】齒,有聖德。

所謂【齒並】齒,意即長牙,也就是大象的象牙。左齒右並,這個字打不出來。但意思還是和大象有關。

在《切韻》音系中,「峻」音私潤反,讀作/sycen-|/ ;

「舜」音施閏反,讀作/shycen-|/;

「辛」音思鄰反,讀作/sien-|/。

所有這些名字,帝嚳,高辛,祖辛,舜,峻,均指向同一個物體,就是大象。

象顏,就是龍顏。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帝舜氏,世有畜龍」,董父「擾畜龍,以服事帝舜」,等等。

傳說中大舜之世的擾畜龍,就是擾大象。龍與大象的這種關係,在藏傳佛教文化裡至今還有遺留有很多的印跡。

而中原文化卻早已無人知道在虞夏之時,龍與大象的關係了。

藏族文化和藏傳佛教裡的龍象合二為一的形象,在藏傳佛教的寺廟建築裡,隨處可見。

拉薩大昭寺金頂上金光璀璨的「象鼻龍」,正是把「象」演變成「龍」的形象,轉換過程中的一個慢鏡頭。

象鼻龍造型飛簷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從象鼻龍上我看到幾千年間漢藏融合的氛圍。

再比如,龍王潭是拉薩著名的園林建築。園內有一座佛塔,頂層為六角形圓木結構建築,頂四簷端伸入長木上各套有一個銅龍,龍頭、象鼻、雙角、張口伸舌脖下懸吊銅鈴。

還有,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薩迦派(花教)寺廟。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康巴地區藏民朝拜的一個重要聖地。

塔公寺內的佛塔上,也有「象鼻龍」吐出的龍珠。 寺內還珍藏著元朝帝師八思巴法王在石頭上留下的足印。

就連印度神話故事也充滿著象演變成龍的種種印記。比如,摩羯,又稱摩伽羅,本是印度神話中水神的坐騎,所以有個魚的身體。有人說它是個「三不像」:象鼻,龍頭,魚身。

再比如,印度神話故事——埃洛拉浮雕中的龍象小灶,也時把象和龍混為一體。

這些應該就是華夏龍圖騰的起源。

相關焦點

  •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作者:趙輝)龍作為華夏民族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體現了中華民族創新、綜合、包容、進取、獨立的民族精神。龍的形象已經深深融入我們民族精神文化的各個方面,龍的傳人也成為中華人民最自豪的稱謂。作為中華民族精神載體的龍形象,對於它的產生來源歷來眾說紛紛。
  • 河南發現3700年前的「中國龍」,證明了中國的龍圖騰!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的圖騰——龍,就已經深深的烙刻在了每名華夏兒女的心中,那麼,龍圖騰究竟起源於何時呢?又有什麼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呢?下面的這件由2000餘片綠松石組成的「超級國寶」或許能給我們解開這些千年未解之謎。
  • 華夏老祖宗「粉」啥:八千年前崇拜龍,黃帝時是熊圖騰
    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多年前曾指出,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在廣闊大地上如滿天星鬥般同時出現了多處文明的火花,他們各自獨立發展,很多都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因此,遙遠的史前社會,在中華大地這塊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圖騰文化亦多種多樣。且不說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僅就華夏族而言,目前見於記載和考古發現的圖騰,就五彩紛呈,足以令我們眼花繚亂了。
  • 自古中國標誌性的圖騰「龍」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一下中國標誌性的圖騰,也是上古神話中的主角,更是自古以來帝王最喜歡的圖騰,因為它象徵著權力以及地位,它就是龍。自古龍就是帝王的象徵,皇帝被稱之為「真龍天子」,而且龍在中華文化裡面也是主要的圖騰、主要的象徵。
  • 港報文章:不願做"狼的傳人" 龍的圖騰敬業和諧
    中新網5月29日電 香港《文匯報》今日刊發署名「韋剛」的文章稱,雖然一本《狼圖騰》喚起了部分國人的野性,並以這圖騰作為華夏民族的標杆宣揚中華民族要重弘狼性、發揚狼精神,但是作者認為,這種否定華夏人是「龍的傳人」而力證華夏人是「狼的傳人」的做法,自己不能苟同。
  • 作為中國圖騰的龍是否存在?鮮為人知的1944年黑龍江墮龍事件
    作為中國人的圖騰,龍真的存在嗎  1996年的出土文物說明一切眾所周知,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圖騰,而作為華夏文明的傳承,中國人一直將龍作為圖騰
  • 貴州發現龍化石,外形酷似中國龍,12生肖為何唯獨龍沒有實物?
    有人認為既然恐龍是真實存在的動物,那麼華夏圖騰「龍」也絕非虛傳。尤其是在各種史籍和民間傳說中,「龍」的形態、樣貌等都被描繪的活靈活現。最重要的是「十二生肖」中,也將「龍」列入其中,這難道不能說明「龍」,並不是虛幻的動物嗎?第一、傳說中的「龍」,實乃圖騰組合關於龍的起源可謂眾說紛紜,《山海經》中就曾對龍的形象,做出了比較細緻的描繪。
  • 龍圖騰在中國文化的演變,最開始竟然是條蛇
    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龍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關於龍的起源上世紀40年代聞一多給出了解釋,在他看來原始人崇尚圖騰,龍顯示中確實沒有這種動物,而是一種組合體。龍傳說漢族人祖先崇拜的圖騰是蛇,漢族人祖先在發展的過程中先後打敗了不同的部落,這些部落分別是鷹、牛、魚、狼等。漢族的原始部落把其他部落打敗,將這些部落圖騰的一部分加到了蛇的圖騰上,從而形成了現在的龍。龍那麼聞一多的說法是否正確呢?目前學界並沒有明確的定論,但是通過實物或許能夠加深人們對於中國龍的了解。
  • 龍是古人虛構出來的生物?雙角龍化石的出土說明,龍也許真的存在
    中華神龍龍,中華民族的圖騰神獸,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傳說中的龍可以呼風喚雨,吞雲吐霧,常在大江大河中隱匿。但現代很多人都不相信龍是一種真實的生物,而是古人拼湊各種動物的特徵而成的一種圖騰崇拜,事實真的如此麼?隨著最近一具龍化石的出土,事情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 中華民族龍圖騰是怎樣產生的
    黃河上遊的黃帝部落以熊為圖騰,下遊的炎帝部落以牛為圖騰。東夷部落自認為是神鳥的後代,南方的三苗部落奉女媧為始祖,便以蛇為圖騰。經過無數次的戰爭,黃帝部落使以熊、貔、貅、虎等野獸為圖騰的氏族歸自己所有,海打敗了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緊接著又打敗炎帝部落,佔領了整個黃河流域,一統中原,成為黃河流域最大的部落聯盟首領。
  • 崑崙山意外發現了有關龍的蹤跡,古老的華夏真龍或許真的存在於世
    崑崙山一直是華夏民族的聖山,根據《封神演義》記載,三清之一的闡教教主元始天尊的道場玉虛宮就坐落於崑崙山。在這裡,更是存在著上古神龍的傳說。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封建時代,龍是皇權的象徵,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
  • 中國古代龍的起源與演變,龍文化對越南影響有多大?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生物,傳說龍生活在天上,掌握著行雲布雨,它是中國最神秘的生物之一,作為十二生肖的龍,同時又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代表著權力和祥瑞。封建社會中,龍不斷出現在皇帝的服飾中,龍文化不斷的深入人心。龍文化也影響著東亞各國,最終形成一個龍文化圈。
  • 1934年營口墜龍,地球真存在龍這種動物嗎?會不會在深海裡?
    龍作為一種圖騰,貫穿整個華夏文明,通常被視作祥瑞,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因此,華夏民族也被視作龍的傳人。 古代文獻也有許多關於龍的傳說記載,不過根據考證,龍的形象最早起源於伏羲,作為部落圖騰出現,可能是古人依據現存的蛇等多種動物想像出來。龍結合了許多動物的特點,比如龍擁有像蛇一樣的身子,長滿了銳利的魚鱗,擁有像鷹一般鋒利的爪子,頭頂上還長有像鹿一樣的角。
  • 中國頻頻發現龍的蹤跡,龍真的存在嗎?難道不僅是中國人的圖騰?
    龍,在中國的影響頗為深遠。在中華大地之上,幾乎隨處可見龍的影響。不管是從生肖文化來看,還是從「血脈起源」來看,中國人永遠都是龍的傳人。一直以來,這種所謂的「龍」,是被譽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圖騰象徵,並沒有所謂的實質性證據。那麼,龍這種生物,究竟是真實存在呢?
  • 1934年營口墜龍,地球上真存在龍這種動物嗎?會不會藏在深海裡?
    龍作為一種圖騰,貫穿整個華夏文明,通常被視作祥瑞,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因此,華夏民族也被視作龍的傳人。古代文獻也有許多關於龍的傳說記載,不過根據考證,龍的形象最早起源於伏羲,作為部落圖騰出現,可能是古人依據現存的蛇等多種動物想像出來。龍結合了許多動物的特點,比如龍擁有像蛇一樣的身子,長滿了銳利的魚鱗,擁有像鷹一般鋒利的爪子,頭頂上還長有像鹿一樣的角。
  • 龍是黃帝的圖騰?《山海經》和考古學證實,龍是2億年前的生物
    許多人認為,龍是神話傳說中的動物,也是黃帝創造出來的圖騰。但幾千年來,民間目擊龍的傳奇故事層出不窮,歷朝歷代的古籍中也有大量龍的記載。另外,《山海經》和一項考古發現證實,龍在2億年前真的存在過。下面,讓我們從《夢溪筆談》、《史記》和《拾遺記》等古籍記載,了解中國古代龍的故事。
  • 龍的起源是什麼?中國龍和外國龍有什麼不同?外國人怎麼看中國龍
    龍的起源是什麼?龍是傳說中的生物,也是咱們中國人的圖騰和信仰,我們也自稱是龍的傳人,那麼龍起源於哪裡呢?這個啊,要追溯到上古時期。由於這些生物可以一招制敵,所以人類對它們十分敬仰,不少的部落也把它們信奉為圖騰。其中有個信仰蛇的部落,實力非常強大,吞併了多個敵對部落之後,還把對方動物的特徵和蛇融入在一起,於是,擁有鹿角、魚鱗、鷹爪、虎掌、蛇身等多個特徵的龍圖騰便誕生了。出於對龍的敬仰,後續又有人給它添加了上天入地、呼風喚雨等各種強大的神力。
  • 現實版「尋龍訣」,紅山文化出土「龍胎」,中華龍或許起源於豬
    或許,在遠古時期,龍也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動物……紅山文化出土的「龍胎」1921年,考古學家就發現了紅山文化遺存。紅山文化位於內蒙古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距今已有5000至6000年的歷史,是追溯華夏文明起源的一大重要考古學文化。當時,學者們並未將此文化遺存同中華龍聯繫起來。直到1971年,在遼寧省的三星他拉村,意外發掘出一件大型碧玉雕龍。
  • 為什麼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朝陽讀者 楚正文 本刊約請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田兆元教授作答 距今五千年左右,形成了成熟的「龍的傳人」的文化符號 中華文明的龍文化起源可以上溯到八千年以前。比如東北遼寧的查海文化,那裡有距今八千年的擺石塑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龍文化形象。而在西北陝西北首嶺也有距今七千年的龍文化的前身。
  • 從古人選擇的紋飾和圖樣來確定中國的圖騰文化
    商代 玉鳥與龍的圖案鳳鳥的形象傳到殷商時期,作為祭祀活動中「天帝」之使風神的代表,得到文字佐證。華夏的圖騰是文化的起源、藝術的形象化。《爾雅.釋鳥》說鳳:「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色彩」。四、圖騰藝術是華夏文明早期的文化表現形式重要的文化概念:「文化決定藝術,藝術來之於文化」。時代的大文化和大藝術。不同的時代時期,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內涵。這一點一定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