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如何智勝比你聰明百倍的人?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0-12-03 悠然見北山

零和博弈,即一方勝利、一方失敗,兩者相加總和為零。有時候,這種情況非常複雜、難以分析。早期的博弈論重點分析零和博弈,試圖找出最優策略。

零和博弈之所以複雜,是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認為的對方思維的複雜程度。如果對方非常非常非常聰明,那麼你以智取勝的可能性並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最佳策略通常有點違背直覺,涉及到擲骰子、拋硬幣、或採取隨機行動等。

職業撲克玩家深諳此理,因此常常建議人們偶爾作出完全違背直覺的舉動,讓對方卸下防禦心。事實上,博弈論已經證明,這是一種具有數學依據的可靠優質策略。你只需要偶爾採取隨機策略,以確保對手不佔上風——博弈論學者稱此為「混合策略」。隨機策略的好處在於,對手永遠無法以智取勝。因此,即便你認為對手比你聰明一點、比你複雜一點、比你多掌握一點信息,那麼你只需要採取一定程度的隨機性,就可以保證他們無法智勝你。

那麼,如何採取隨機策略呢?這不是說讓你一直拋硬幣。博弈論學者發現:在零和博弈中,當你遭遇聰明複雜的對手時,應該採取能夠減少最大損失的策略,這有時候被稱為「極小化極大策略」。所以,你要思考:對我來說,最糟糕的狀況是什麼?我的對手能怎樣加劇我的損失?針對這些問題,你思索出最佳策略,從而減少最大損失。

博弈論學者證明:如果你採取這種減少最大損失的思維方式,那麼無論對手多麼聰明,你都能夠確保避免最糟糕的情形;不僅如此,在零和博弈中,你也做到了你能夠採取的最佳行動。

然而,它並不適用於非零和博弈。因此,你必須謹慎採取這種策略。在非零和博弈中,這種策略反而可能讓所有人都沒有好果子吃。

此外,如果對手不太複雜,如果你比對方聰明呢?此時,最佳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方有多聰明?你能以智取勝嗎?你處於何種交鋒情形?回到撲克玩家身上,他們會思考:對方是否認為我會在此處虛張聲勢?那麼,我也許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其實,博弈論學者已經證明:在和不太聰明的對手交戰時,不存在通用的最佳策略。

相關焦點

  • 李呈赫教你了解博弈論的詭計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先分析他人的意圖從而做出合理的行為選擇,而所謂博弈就是行為者在一定環境條件和規則下,選擇一定的行為或策略加以實施並取得相應結果的過程。 博弈論用途很廣。但正如上文所講,博弈論原是數學運籌中的一個支系,其研究運用了種種的數學工具,一般讀者如何能掌握呢? 這裡存在著一個矛盾。
  • 博弈論教你做生意(1.痛苦的囚徒博弈)
    警長分別告訴二人:「雖然你們不承認,但我知道人就是你們殺的。真相早晚會浮出水面,但是現在我給你們一個坦白的機會,如果你們其中一個人坦白了,另一個人還在抵賴,那麼坦白的這個人就是主動自首,同時協助破案有功,將被立即釋放,而抵賴的人將被判十年牢;如果你們能同時坦白,每人各判八年牢;如果你們都不交代,僅以盜竊罪也能判你們每人兩年,況且我們同時也在調查你們的犯罪證據,如何選擇你自己考慮吧。」
  •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見識的人,就一定要讀讀博弈論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學問都能夠如此這般地給人帶來快樂,但是博弈論肯定是位列其中的。美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大師保羅·薩繆爾森說過: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見識的人,就一定要讀讀博弈論。其實,讀讀博弈論,還不僅是讓人開眼界、長見識,喜歡深刻思考的人,會發現博弈論正是你愛不釋手、丟棄不了的東西。02全世界只有三個國家在收取漫遊費——中國、印度和日本。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博弈論:為何人善總是被人欺?從囚徒困境看人性邏輯怪圈
    文 | 羅sir博弈論是分析存在相互依賴情況下理性人如何決策的理論工具。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能看到一些「老實人」因為善良被欺負被針對,面對這一現象,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博弈?那麼,這兩個犯罪嫌疑人應該如何選擇?我們看到,這裡博弈的有兩個參與人:犯罪嫌疑人A和B;且每個人都有兩個行動方式:坦白或不坦白;但兩個人都隔離審查,誰都不能觀察到對方是否選擇坦白還是不坦白,因此我們說這是一個不完美信息靜態博弈。
  • 漫談博弈論
    博弈論的研究對象是「博弈」,從構詞法上來講,博弈論就是研究博弈的理論。所謂博弈,就是一個多人「互動決策」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下,至少兩個人需要做決策(同時或不同時),這些決策相互影響、相互依賴。對於每個人的每個決策來說,孤零零地說它好還是不好並沒有意義,因為每個人能有多少收益,不完全取決於他自己的決策,還要取決於其他人的決策(當然,自己的決策同時也會影響其他人的收益)。
  • 從空城計到阿爾法狗,博弈論如何滲透我們的生活?
    納什因為「在非合作博弈理論中對均衡的開創性分析」,與John Harsanyi 和 Reinhard Selten 一起獲得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另一位博弈論的宗師沙普利( Lloyd Shapley )更是一位有故事的人。合作博弈論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價值理論Shapley Value,給出了可轉讓資源分配的一個必備準則。
  • 博弈論讓你不再做後悔的決定
    原創 羅數君 羅博深數學導語博弈論和我們日常的生活也有不小的關係,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對博弈論的了解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對方的狀況、分析身邊的處境,從而作出更優決定。那麼到底什麼是博弈論?如何應用博弈論?
  • AI的博弈論,一份插圖教程
    現在,你應該還記得那個經典場景:「不要追金髮女郎」。在這個場景中,約翰·納什引用道:「當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在做對自己和團隊最有利的事情時,最好的結果就會出現。」許多人認為這是著名的「納什均衡」的發現。雖然這場景很經典,但也不一定是對的。
  • 你可以不懂博弈論但不能不知道納什
    今晚我能站在這兒全是你的功勞,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 當地時間23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者、數學家約翰·納什和妻子遇車禍去世。納什是博弈論創始人,也是有史以來唯一一位諾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他瘋狂離奇的經歷被改編成電影《美麗心靈》後廣為人知,但納什曾表示電影情節和他的人生並不一致。你可以不懂博弈論,但不能不知道納什。
  • 博弈論雜談:基本假設
    今天我們來點學術的話題,博弈論的基本假設。經典博弈論研究中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參與人是完全理性的。什麼是完全理性?實話實說,學術界對此還沒有達成共識,這就讓我們很糾結了,因為對於博弈論來說,這是一個十分核心的問題。能不能搞清楚,這是學術大佬的事兒,我估計是搞不清楚了,但其實,這並不影響我們來了解博弈論。
  • 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概了解。1
    希望大家通過這一系列的文章能對博弈論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可以應用博弈論分析和理解社會現象。建立起基於博弈的新思維。幫助我們以後如何去跟別人更好的博弈。>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同伴不解問道「你怎麼可能跑得過獅子呢?」這個人回答:「我不用比獅子跑的快,我只要比你跑的快就可以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要競爭首先就要搞清對手是誰?我們到底是在跟誰在博弈。
  • 量子博弈論基本原理的簡單解釋
    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我們每個人都在博弈。我們時常都面臨著需要根據認知做出最佳決策的情況。問題是,我們的認知信息往往並不完整,不確定性的情況又在發生變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可能有一個或多個其他人也正在和你的處境類似,試圖做出同樣的最佳決策。如果處理不好,你隨時可能陷入某種博弈困境。可以說,博弈無處不在、無時沒有。經典博弈論提供了一種處理這種博弈及其對策的簡單方法。
  • 諾貝爾獎又雙叒叕頒給了博弈論:博弈論為何如此被偏愛?
    要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他還在激勵與組織、經濟與博弈論、網絡簡介、價格戰略、精算科學等領域多有著述。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學一般理論、經濟學數學方法、博弈論以及交易理論。威爾遜試圖利用博弈論作為基礎來重構經濟學理論,並利用博弈論將現實中經常發生的現象引入經濟學理論。
  • 肆虐歐洲的黑死病是如何消失的?看完你就明白了!
    文/肆虐歐洲的黑死病是如何消失的?看完你就明白了! 大家好呀,今天小編又來為大家講解歷史啦,歡迎各位的觀看~ 老鼠對我們而言並不陌生,生活中隨處可見。流傳過一句話: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 [趣味數學]從日常生活中看「博弈論」
    可以說,「博弈論」已經改變了經濟學的傳統輪廓線。從對「博弈論」簡要、通俗的介紹中可以發現,我們身邊充滿了博弈,或者說,我們身邊的許多行為、現象都可用博弈來概括。「博弈論」不僅屬於經濟學,也理應屬於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歷史學等,這些學科也有理由分享「博弈論」那旖旎的學術風光和精細的分析技巧。
  • 博弈論思想
    {b},我傳播知識,讓別人接受我的思想,可以理解為 我「同化」ta人,也屬於熵減行為。{c},but,難理解的是,噬菌體通過侵入細菌,噬菌體的基因熵減,讓 被感染的大腸桿菌 死亡,進而導致 大腸桿菌的基因無法遺傳 去 維持 熵減 ,要牽扯到博弈思想了。
  • 博弈蘊涵合作--如何運用博弈論解析中美關係
    其實,博弈本身就蘊涵合作,將「博弈」和「博弈論」簡單地等同於「衝突」和「衝突論」,這恰恰是對「博弈」和「博弈論」的極大誤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納什曾經來華演講,其題目即為「通過代理來研究博弈中合作」。事實上,正視和研究國家間的利益博弈,不僅可以更好地透視國家間的衝突,也為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國家間合作提供了一把「智慧之鑰」。
  • 老師如何利用「博弈論」來激勵孩子們的
    孩子們的一周表現如何,我是比較關注班裡的個人得分和小組得分。對於初中的孩子們,不能是簡單的小紅花獎勵了,他們雖然不承認自己還是小孩的心理,但一些精神獎勵還是很受用的。這個得分能客觀的反應孩子的學習狀態,作業的完成、課前的準備、課堂的回答、個人紀律、衛生等等很是具體。
  • 如何運用博弈論解析中美關係
    其實,博弈本身就蘊涵合作,將「博弈」和「博弈論」簡單地等同於「衝突」和「衝突論」,這恰恰是對「博弈」和「博弈論」的極大誤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納什曾經來華演講,其題目即為「通過代理來研究博弈中合作」。事實上,正視和研究國家間的利益博弈,不僅可以更好地透視國家間的衝突,也為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國家間合作提供了一把「智慧之鑰」。
  • 黃昱寧︱當簡·奧斯丁遇見博弈論
    細讀這段定義,你就會發現小說與博弈論的關係也許並不像你想像得那麼遠,因為「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也恰恰是小說家們最好奇的問題之一。從導論到結語,這本書越來越清晰地讓我們看到兩者之間在關注對象和操作方式上的共通之處。在作者看來,「策略計劃類似於一種夢想,一種每個人按設想的劇本各行其是的夢想,」他追求的是「數學模型和文學敘述的彼此啟發與相互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