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數學]從日常生活中看「博弈論」

2020-12-03 搜狐網


  「博弈論」原本是數學的一個分支,但由於它較好地解決了對競爭等問題的可操作性分析,成為經濟學中激蕩人心的一個研究領域。可以說,「博弈論」已經改變了經濟學的傳統輪廓線。

從對「博弈論」簡要、通俗的介紹中可以發現,我們身邊充滿了博弈,或者說,我們身邊的許多行為、現象都可用博弈來概括。「博弈論」不僅屬於經濟學,也理應屬於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歷史學等,這些學科也有理由分享「博弈論」那旖旎的學術風光和精細的分析技巧。

  一、博弈及其分類

  「博弈論」就是分析博弈行為和博弈決策的一門科學。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已於前不久為「博弈論」研究專家羅伯特?奧曼和託馬斯?謝林所獲得,1994年度和1996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也分別由納什、澤爾滕、海薩尼、莫裡斯和維克瑞等「博弈論」專家分享。如此眾多的「博弈論」研究專家的頻頻獲獎,凸現了「博弈論」在主流經濟學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博弈論」原本是數學的一個分支,但由於它較好地解決了對競爭等問題的可操作性分析,成為經濟學中激蕩人心的一個研究領域。可以說,「博弈論」已經改變了經濟學的傳統輪廓線。

  「博弈論」的英語原文是Game Theory,直譯過來就是遊戲論、運動論或競賽論。譬如在足球比賽中,雙方都想在努力鞏固防守的同時,積極進攻以置對方於「死地」。這種行為就是一種博弈。「弈」在漢語中是下棋的意思,下棋中的雙方行為特徵也如同足球比賽中雙方的行為。當然,擴展開來講,企業之間的競爭、國家之間的角力等等,都是「遊戲」,只是遊戲的內容不同而已。

  我國古代有個「田忌賽馬」的故事,說的是齊威王與大將田忌各出三匹馬,一對一比賽三場,由於齊威王的最優、次優和較差的三匹馬分別跑得比田忌的三匹馬快,所以田忌總是以0:3告負。後來田忌的謀士孫臏給田忌出主意,讓最差的馬去與齊威王最快的馬比,而讓最優的馬去贏齊威王次優的馬,讓次優的馬去贏齊威王最差的馬,這樣便以2:1取勝。但我們還可進一步設想,如果齊威王知道了田忌的花招後,便會在以後的比賽中也更改出馬的次序,當然田忌的出馬次序也應改動。雙方的出馬次序怎樣才是最合理的呢?這便是「博弈論」更深一層次研究的問題了。

  2002年度獲奧斯卡大獎的影片《美麗心靈》中主角的原型,便是「博弈論」中納什均衡的創立者──約翰?納什。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酒吧裡,4個男生正商量著如何去追求一位漂亮女生,當時還正在大學讀書的納什卻在朦朧的「博弈論」思維邏輯引導下喃喃自語:「如果他們4個人全部去追求那漂亮女生,那她一定會擺足架子,誰也不睬。然後再去追其他女孩子,別人也不會接受,因為沒人願意當『次品』。但如果他們先追其他女生,那麼漂亮女生就會感到被孤立,這時再追她就會容易得多。」在納什眼裡,追求女生就是一場「博弈」,而「博弈」是要遵循一定規則的,是需要「博弈」策略的。

  我們再從經濟決策上來看「博弈論」。假如你是一個公司的老總,你在決定是否將自己的產品降價以及降價多少時,必須首先要考慮至少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消費者將會增加購買嗎?大概會增加多少購買量呢?其他同種產品的廠家也會降價嗎?等等。你只要是理性的話,一定會在對這些問題考慮的基礎上來作出你的決策。所以說,「博弈論」主要是研究各相關行為主體的決策行為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假定條件下,理性的行為主體如何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等問題的。在這裡,決策均衡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意味著最佳決策或最佳決策的組合。因為只要決策是最佳的,相關的行為主體就不會去改變它,從而它處於穩定、均衡的狀態。再簡而言之,「博弈論」就是分析博弈行為和博弈決策的一門科學。

  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對博弈進行分類:

  一是分為合作博弈與非合作博弈。如果各博弈方能達成某種有約束力的契約或默契,以選擇共同的策略,此種博弈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就屬於非合作博弈。企業之間的聯合定價就屬於合作博弈,而經常挑起價格戰的企業採用的便主要是非合作博弈。在合作博弈中往往包含著非合作博弈,如石油輸出國組織是合作博弈的產物,但其中為了各自利益的超產和爭吵又屬於非合作博弈。

  二是分為零和博弈、常和博弈與變和博弈。零和博弈指的是所有博弈方的得益總和為零,各種賭博就屬於零和博弈。例如4個人參與一場賭博,其中3個人輸了總共1000元,那麼另外一個人必然贏了1000元。期貨交易市場的參與者之間的關係也屬於零和博弈。人們平常所說的「損人利己」實際上也包含有零和博弈的意思。常和博弈則是指所有博弈方的得益總和等於非零的常數。例如若干人分配一份總額既定的財產乃典型的常和博弈。變和博弈則是指隨著博弈參與者選擇的策略不同,各方的得益總和也不同。如在同一個股票市場,面對同樣的大盤走勢,伴隨著投資者的投資策略不同,有可能大部分人賺錢而小部分人虧錢,也有可能小部分人賺而大部分人虧,甚至還有可能所有人都賺或都虧。

  三是分為靜態博弈與動態博弈。所有博弈方同時或可看作同時選擇策略,採取行動的博弈是靜態博弈。譬如,在投標活動中,投標人投出標書一般雖有先後,但因為所有投標人在開標前都不知道其他投標人的標價,因此可看作同時選擇策略,採取行動。體育競賽中,雙方出場陣容的選擇也屬於靜態博弈。動態博弈則是指博弈方的選擇和行動有先後之分,後行者可以根據先行者的策略選擇來決定自己的策略。如A企業降價後,B企業也跟著降價;足球比賽中,一方換上一名攻擊性前衛後,另一方針對性地換上一名後衛;如此等等。

  四是分為完全信息博弈與不完全信息博弈。在前一種博弈中,每一個參與者都擁有全部的相關信息,只擁有部分相關信息的便屬於後一種博弈。


(責任編輯:汪春)

相關焦點

  • 李呈赫教你了解博弈論的詭計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先分析他人的意圖從而做出合理的行為選擇,而所謂博弈就是行為者在一定環境條件和規則下,選擇一定的行為或策略加以實施並取得相應結果的過程。 博弈論用途很廣。但正如上文所講,博弈論原是數學運籌中的一個支系,其研究運用了種種的數學工具,一般讀者如何能掌握呢? 這裡存在著一個矛盾。
  • 漫談博弈論
    但是,在通常語境下、尤其是在媒體報導裡,「博弈」還能作為一個動詞來使用,諸如「中美博弈」、「勞資博弈」等等。這跟學術語境下想表達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可以產生非常恰當的聯想;而「對策」這個詞一般不作為動詞使用,在日常語境中也產生不了我們所期望的聯想。此外,「對策」跟「博弈」不同,它是單方視角而非全局視角,這也跟博弈論的研究方式相衝突。
  • 博弈論,誰主沉浮?
    這是一部由博弈領域的兩位領軍人物——朱·弗登博格和讓·梯若爾編著的集大成之作,囊括了迄今為止除演化博弈之外的所有博弈論的理論和方法,代表了博弈論發展的最高水平。它不僅涵蓋了博弈論的方方面面,而且幾乎對每一個論題都給出了嚴密的數學推導和證明。《博弈論》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覆蓋面廣,幾乎涵蓋了博弈論的各個領域。
  • 從空城計到阿爾法狗,博弈論如何滲透我們的生活?
    1944年,馮·諾依曼與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理論與經濟行為》出版,標誌著現代博弈論的誕生。 我們必須要講到是一位數學奇才:納什(John Nash)。他二十幾頁的博士論文給出了策略博弈中的一個基本解概念,這就是後來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納什均衡理論(Nash equilibrium)。
  •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見識的人,就一定要讀讀博弈論
    趣味,是使得大多數科學家埋頭於學問的主要推力。這種沉迷於學問裡面的無窮趣味,是普通人難以想像甚至難以企及的境界,那可不是一般的趣味,那是「神趣」! ——令人神魂顛倒、忘乎所以之意境!有如窺見上帝秘密之快感和人世間任何其他滿足都難以比擬的快樂。
  • 技術流 | 博弈論怎樣用於日常經濟生活?一個真實的例子
    博弈論這門學科由馮諾依曼創立,一直到約翰·納什,正式成熟了起來。今天人們紀念納什,很大程度上與博弈論的廣為人知有關。       不過,博弈論到底是一個限定條件太多的理論模型,還是一種可以解決現實問題的經濟理論?這裡有一個應用博弈論的絕對現實的案例——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頻譜牌照拍賣。
  • 黃昱寧︱當簡·奧斯丁遇見博弈論
    對於核心術語「博弈論」,它給出的定義通俗易懂:博弈論基於理性選擇理論,考量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運用理論化和專業化的方式去解釋「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它是過去五十年間,尤其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中廣為接受和最為流行的人類行為動機理論。
  • 諾貝爾獎又雙叒叕頒給了博弈論:博弈論為何如此被偏愛?
    要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他還在激勵與組織、經濟與博弈論、網絡簡介、價格戰略、精算科學等領域多有著述。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學一般理論、經濟學數學方法、博弈論以及交易理論。威爾遜試圖利用博弈論作為基礎來重構經濟學理論,並利用博弈論將現實中經常發生的現象引入經濟學理論。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經濟知識:經濟中的博弈論與「看不見的手」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經濟知識:經濟中的博弈論與「看不見的手」 2020-09-02 15:04:13|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0山東省各地市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陸續發布,為了幫助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了事業編招聘備考資料
  • 生活中的數學之趣味數學
    圖片來源:百度 每年的中秋之夜月圓夜,我們不要古板就為了習慣去盲目的賞月,我們可以換種數學思維的方式,就像看著象徵團圓的月餅,我仿佛看見以圓規的針為頂點繞圈從而形成的圓形,不能有一絲的缺口。然而世事無常,變幻莫測,但是數學裡多的是百變達人。
  • 諾貝爾獎得主澤爾滕眼中的納什和博弈論
    在納什意外逝世之際,我們找出這篇10年前的訪談,希望以澤爾滕之口,還原更為真實的納什和博弈論。1994 年, 澤爾滕因其在「非合作博弈理論中開創性的均衡分析」中的傑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德國人, 也是現在德國實驗經濟學的代表人物。
  • 博弈論與曼哈頓計劃與世界第一顆原子彈
    博弈論,又稱為對策論(Game Theory)、賽局理論等,既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在現代計算機、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現代計算機之父」、「博弈論之父」。
  • 量子博弈論基本原理的簡單解釋
    量子博弈論,英文Quantum Game Theory,是量子理論與博弈論相結合的一門新型理論,通過對博弈現象的認知決策過程進行建模,運用量子力學理論數學方法,研究與描述博弈現象及其對策的交叉科學。量子博弈論是在經典博弈論基礎上結合量子理論而發展起來的。為解釋量子博弈論基本原理,有必要首先得從經典博弈論及其博弈的基本概念說起。
  • 回顧約翰納什一生:20歲成博弈論大師 曾患精神分裂症
    在此前一次訪問中,納什評價電影《美麗心靈》:「這是一部製作得非常好的電影,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我看過好幾遍。不過,每次看的時候,我心裡並不好受。但我還是認為這部電影有助於人們理解與尊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另外,一點點的遺憾是,這部電影沒有反映我30歲以前的生活,也沒有反映我後半生的生活。」
  • 博弈論讓你不再做後悔的決定
    原創 羅數君 羅博深數學導語博弈論和我們日常的生活也有不小的關係,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對博弈論的了解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對方的狀況、分析身邊的處境,從而作出更優決定。那麼到底什麼是博弈論?如何應用博弈論?
  • 概率論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概率論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概率論是一門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不過大多數人對這門學科的理解還是很平凡的:投一枚硬幣,0.5的概率正面朝上,0.5的概率反面朝上,這就是概率論嘛。學過概率論的人多以為這門課較為理論化,特別是像大數定律,極限定理等內容與現實脫節很大,專業性很強。
  • 博弈論思想
    個人能力有限,講得不夠全面,希望大家積極參與,也希望 大家從中受益。補充第一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a,物質與非物質.在此,簡單科普一下,大家理解理解,蘋果、石頭 是物質,此外,物理學上,看不見摸不著的重力場、磁場也是物質。
  • 博弈論大師約翰·納什領獎返家途中遇車禍身亡
    什麼是博弈論與納什均衡 博弈論 :亦名「對策論」、「賽局理論」,屬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勵結構間的相互作用。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候的決策以及 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具有鬥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博弈論考慮遊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並研究它們的優 化策略。
  • 博弈論速成指南:那些融入深度學習的經典想法和新思路
    博弈論的定義有很多,但我認為以下這個定義非常有幫助,儘管它過分簡潔:博弈論是具備激勵機制的概率。遊戲在人工智慧發展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對於初學者而言,遊戲環境在強化學習或模仿學習等領域中逐漸成為流行的訓練機制。理論上,任何多智能體 AI 系統都要經歷玩家之間的遊戲化交互。構建遊戲原則的數學分支正是博弈論。
  • 普通人研究方法,而聰明人研究規則,聰明人用的博弈論是什麼樣?
    平時之所以覺得博弈論高深,是因為傳統博弈論都是研究什麼策略最高明。 實際上日常的博弈論並沒有那麼遙遠,我們平時遵守的規則,已經是相互競爭和妥協的產物。 只要是一群聰明而又理性的人一起競爭,那麼最終決定局面的不是策略,而是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