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概了解。1

2020-12-03 紅蓮PLAY

請大家仔細閱讀這篇文章,我相信你讀完之後一定會有所收穫。

這篇是我在百度上發的第九篇文章。

前幾篇中我也發過一些娛樂性的快餐文章。

寫這種文章不用費很多腦子,也能吸引更多的閱讀量和點擊率。

我不能說這樣的文章不好或者是怎麼樣。

但是這和我想做自媒體的初衷是相左的。

我更希望我能利用這個平臺去傳播知識,讓大家從我的文章裡得到一些什麼,了解些什麼。而不是讓大家單純的看個熱鬧。

上面這些話既是我對前幾天我作為一個新媒體工作者的工作總結,也是對我接下來要發布的所有文章的一個監督。

誠然我知道要寫這樣的文章很難。

除了很難擁有流量,點擊率,閱讀量。

而且我要有更多的知識儲備,擁有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這對我來說真的有點難度,因為我覺得自己從來都不是一個很搞笑的人)。

但我真誠的希望我寫的文章能對你們的有一點幫助,哪怕是只有一點點,我都會很高興。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不管你現在處於什麼年齡階段,但是只要你想努力,想上進。什麼時候學習都不晚。

人生還很長,希望我們能一起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接下來步入這篇文章的正文。

文章標題的那句話,不是我說的。

而是著名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說的。

選這個題材原因是之前看過浙江大學蔣文華老師講的博弈論,再加上最近讀了些有關這方面的書,所以有一些感想想分享給大家。

文章通俗易懂,大家都可以放心閱讀。

關於博弈論這個話題,我會分成幾篇文章來寫。

希望大家通過這一系列的文章能對博弈論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可以應用博弈論分析和理解社會現象。

建立起基於博弈的新思維。

幫助我們以後如何去跟別人更好的博弈。

這篇文章分為兩部分來講

1分何為博弈

2博弈的發展簡史

這裡有三句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小勝者術,大勝者德。

一,何為博弈

博弈兩個字,從字面理解。

博: 博攬全局。

弈: 對弈棋局。

古人云「世事如棋」

總的來說,那就是,我們通過博覽全局,然後謀定而動。

博弈的概念,指在一定遊戲規則的約束下,基於直接相互作用的環境條件,各參與人依據所掌握的信息 ,選擇各自的策略,以實現利益最大化的過程。

大家注意這裡面有五個比較重要的詞語。

1遊戲規則: 各行各業都有各行各業的遊戲規則。

2直接相互作用: 我們之間是直接相互作用就意味著:我在做決策的時候,我就必須要考慮我決策的行為會對你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以及你的這種影響反過來又會對我產生什麼影響。

也就是說,你必須要把對方對你行為的反應作為你決策的依據之一。

所以你們之間是互動的關係,互動是什麼?互動就是直接相互作用。

3信息: 什麼叫信息呢?我們在博弈的時候經常會面臨一個問題,信息的不對稱

比如,我們在談戀愛的時候就老是搞不清對方,到底有多愛你?這個可能連他(她)自己都不知道。

再比如,我們去買東西,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只有買錯的,沒有賣錯的。

買家沒有賣家精。

那麼會產生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

那就是買賣雙方對這個產品的信息是不對稱的。

打仗的時候,有一句話「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講的就是信息的作用。

4策略: 根據搜集的信息做出相應的策略

5利益最大化: 我們選擇策略的目的是什麼呢?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兩個人一起去打獵,然後遇到一個獅子,一個人放下身上的物品狂奔。

同伴不解問道「你怎麼可能跑得過獅子呢?」

這個人回答:「我不用比獅子跑的快,我只要比你跑的快就可以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我們要競爭首先就要搞清對手是誰?我們到底是在跟誰在博弈。

這個故事,我們不是在跟獅子在比,而是在跟同伴在比。

只要你能跑贏你的同伴,你就能活下來。

現實生活中蒙牛的競爭對手是誰?伊利。

我們國家商業銀行的對手是誰?

以前是四大國有銀行。

那麼現在他們的競爭對手是誰?

是阿里巴巴。

現在的年輕人,發了工資以後,不是存銀行了,他的錢放哪裡了?放餘額寶裡了,然後每天早上起來一看,又多了兩塊錢利息,感覺還挺好。現在網際網路的這樣的企業,反而就成了最大的競爭對手。

所以我們博弈的時候就要搞清楚,對手是誰,以及未來的對手是誰。

如果這是一隻成了精的獅子。

那麼這隻獅子是先吃跑得快的,還是先吃跑的慢的?那它一定會先咬死得快的,然後再回來咬死那個跑的慢。

如果這兩個人碰到這隻非常厲害的獅子,他們是往相同的方向跑還是往相反的方向跑?

我們都知道

應該是往方相反的方向跑,這樣兩個人都被吃掉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小了。

這就叫差異化。

比如,一些企業在做大之後,他們都在向多元化發展。

我們有錢之後,也不會把錢投在一家公司。

如果現這是一個非常弱小的獅子,那會怎麼辦呢?

那麼這兩個人就聯合起來。戰勝這隻獅子。

那麼這兩個人就從剛才的比誰跑得快的競爭的關係就變成了現在的合作的關係。

這個簡單的例子,

就告訴我們:

1 你的行為選擇不僅給你的對手有關,又和你所遇到的外部的環境變化有關。

2 博弈可以是競爭的關係也可以是合作的關係。

二,博弈論的發展簡史

西方

博弈論革命被稱為經濟學史上上除了「邊際分析革命」「凱恩斯革命」 之外的第三次偉大革命。

諾貝爾經濟學獎分別於1994年,1996年,和2005年頒發給博弈論學者。

博弈論作為一門科學理論,是在1928年,由美籍匈牙利數學家約翰.馮.諾依曼建立起來的。同時他又被稱為現代計算機之父。

談到博弈論的發展,就不能不提到約翰.福布斯.納什。

他提出的「納什均衡」已經成為博弈論中最重要和最基礎的理論。也因此他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美麗心靈》這部經典的影片就是以他為原型,再現了他的傳奇經歷。

這部影片上映後接連斬獲了第59屆金球獎的五項大獎,以及2002年第74屆奧斯卡獎的四項大獎。

納什是一位數學天才,他提出的「納什均衡」是博弈論的理論支柱。

2005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又一次頒發給了研究博弈論的經濟學家。

瑞典皇家科學院給出的授獎理由是「他們對博弈論的分析加深了,我們對合作和衝突的理解。」

東方

關於博弈東方和西方是的解釋是不一樣的。

博弈,兩個字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下圍棋。

略關圍棋,法於用兵。怯者無功,貪者先亡。」

-------西漢劉向《圍棋賦》

後來引申於戰爭。

在我國2000多年前就出現了。

《孫子兵法》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夫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計篇》

這句話的意思說

拉開戰鬥序幕之前,就已「廟算」(古時戰前,君主在宗廟舉行儀式,商討作戰計劃)周密。充分估量了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開戰之後就往往會取得勝利。

拉開戰鬥序幕之前沒能進行周密計算,很少分析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開戰之後就往往會戰敗。

更何況開戰之前無「廟算」呢。

現在我們處於一個和平的年代,對於現在來講

博,就是博覽全局,選對行業,選對方向,選對對手。

一句話

選對市場比選對策略,更重要。

請注意!!!請不要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去追求成功。

因為不管你再怎麼努力?你獲得的也只是一個平均的水平。

門檻越低,越容易進入的市場。競爭往往就越是充分的(市場處於飽和狀態)。它的利潤水平總是越低的。

就像大學選專業,我們要選擇那些很難學習的專業。

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奉勸大家不要去買彩票?因為買彩票意味著你這麼多年的書都白讀了。

我們整天去研究買彩票該怎麼買,結果你選的結果和傻瓜的結果是一樣的。

你去買彩票,意味著你和一個傻子去競爭。

傻子去買彩票和你去買彩票,你買兩個中獎概率是一樣的。

所以買彩票就是拼人品。

最後你發現你人品還沒他好。

這就是你沒有選對你的對手。

你選擇什麼樣的行業就決定了,你會遇到什麼樣的對手。

結束,撒花。

篇幅原因,這篇就先到這嗷。

下一篇關於博弈論的內容,我準備給大家講幾個的經典小故事。

你們記得關注我嗷。

相關焦點

  •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見識的人,就一定要讀讀博弈論
    有如窺見上帝秘密之快感和人世間任何其他滿足都難以比擬的快樂。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學問都能夠如此這般地給人帶來快樂,但是博弈論肯定是位列其中的。美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大師保羅·薩繆爾森說過: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見識的人,就一定要讀讀博弈論。
  • 諾貝爾獎又雙叒叕頒給了博弈論:博弈論為何如此被偏愛?
    要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他除了對拍賣理論有深入研究外,還致力於把理論應用於實踐之中,其得意之作就是成功設計了美國電訊市場的拍賣機制。他還在激勵與組織、經濟與博弈論、網絡簡介、價格戰略、精算科學等領域多有著述。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學一般理論、經濟學數學方法、博弈論以及交易理論。
  • 博弈論讓你不再做後悔的決定
    原創 羅數君 羅博深數學導語博弈論和我們日常的生活也有不小的關係,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對博弈論的了解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對方的狀況、分析身邊的處境,從而作出更優決定。那麼到底什麼是博弈論?如何應用博弈論?
  • 漫談博弈論
    【框文完】 沒落的貴族:合作博弈論儘管在一些自然科學領域也有應用,但博弈論基本上還是應該劃入社會科學範疇,因為它研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其它社會科學一樣,博弈論的研究也大致有兩種範式,即實然性(positive或descriptive)研究,和應然性(normative或prescriptive)研究。
  • 李呈赫教你了解博弈論的詭計
    另一方面,數學似乎成了博弈論和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之間的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 面對這條鴻溝,很多人的反應要麼是聳聳肩膀走開,少數人會企圖通過學習數學來渡過。但是這兩種反應都忽略了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一個不會編程的人照樣可以成為電腦應用高手一樣,沒有高深的數學知識,我們同樣通過博弈論的學習成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
  • 有人的地方,就有博弈論
    人是群居動物,是生活在組織裡的。只要組織中人數超過了兩個,有了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就有了博弈論的用武之地。一、集體行動我們過去認為,人多好辦事,人多力量大,但現在發現,小組織經常戰勝大組織,因為真正能給社會帶來進步的創新,不是來自登月計劃這樣的大工程,而是來自小組織的探索。
  • 博弈論教你做生意(1.痛苦的囚徒博弈)
    警長分別告訴二人:「雖然你們不承認,但我知道人就是你們殺的。真相早晚會浮出水面,但是現在我給你們一個坦白的機會,如果你們其中一個人坦白了,另一個人還在抵賴,那麼坦白的這個人就是主動自首,同時協助破案有功,將被立即釋放,而抵賴的人將被判十年牢;如果你們能同時坦白,每人各判八年牢;如果你們都不交代,僅以盜竊罪也能判你們每人兩年,況且我們同時也在調查你們的犯罪證據,如何選擇你自己考慮吧。」
  • AI的博弈論,一份插圖教程
    現在,你應該還記得那個經典場景:「不要追金髮女郎」。在這個場景中,約翰·納什引用道:「當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在做對自己和團隊最有利的事情時,最好的結果就會出現。」許多人認為這是著名的「納什均衡」的發現。雖然這場景很經典,但也不一定是對的。
  • 沒事了解下「博弈論基礎」
    作為博弈者,最佳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利用遊戲規則;作為社會的最佳策略,是通過規則引導社會整體福利的增加。博弈的最高境界就是雙贏。股票裡面有一個概念就是次日暴跌公式,我是從大牛貓那裡了解到的,如果是掌握了可以在股市做短線,也是可以賺得彭滿缽滿。今年(2020年)新城控股的董事長猥褻兒童,導致公司股價3個跌停之後,後面直接拉升漲停。
  • 博弈論思想
    無論是社會發展、生物進化、高中生物學的演化,都是 越來越 系統、高級。雖然,在語言上,系統、高級 與 混亂 無序 不是明顯的相對,給大家留個疑問,我埋個「坑」。如果有小夥伴知道了,希望能積極發言哦。我再點一下,{a},生物有過度繁衍的傾向,在基因層面考慮,基因有維持熵減的傾向。
  • 黃昱寧︱當簡·奧斯丁遇見博弈論
    對於核心術語「博弈論」,它給出的定義通俗易懂:博弈論基於理性選擇理論,考量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運用理論化和專業化的方式去解釋「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它是過去五十年間,尤其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中廣為接受和最為流行的人類行為動機理論。
  • 從空城計到阿爾法狗,博弈論如何滲透我們的生活?
    1、博弈論領域的科學巨人和他們的學說 現代博弈論的誕生是以四十年代數學大師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和經濟學者摩根斯坦(Oskar Morgenstern)的巨著《博弈理論與經濟行為》的出版為標誌的。馮·諾依曼可謂是一位文藝復興式的科學「綜」師。他不光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還是博弈論和計算機之父。
  • 博弈論大師約翰·納什領獎返家途中遇車禍身亡
    納什均衡:又稱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論的一個重要術語,以約翰-納什命 名。假設有n人局中人參與博弈,給定其他人策略的條件下,每個局中人選擇自己的最優策略(個人最優策略可能依賴於也可能不依賴於他人的戰略),從而使自己 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策略構成一個策略組合。納什均衡指的是這樣一種戰略組合,這種策略組合由所有參與人最優策略組成。
  • 博弈論告訴我們,找好工作最大的敵人不是企業,而是另有原因
    1944年,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劃時代巨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將二人博弈推廣到n人博弈結構並將博弈論系統地應用於經濟領域,從而奠定了這一學科的基礎和理論體系。先上兩個案例案例1:囚徒困境警察有足夠證據證明兩名罪犯次要罪行,但是要使主要罪行成立需要其中一個揭發同夥。因此設定,如果兩人都保持沉默,分別判1年刑。如果其中一個揭發同夥,他將釋放,同夥判5年。如果兩人相互揭發,都將被判3年。
  • 電影《美麗心靈》原型:現代博弈論創始人約翰·納什本人的經歷比...
    約翰·納什人物簡介約翰·納什(1928年6月13日-2015年5月23日),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數學家,現代博弈論創始人。約翰·納什是電影《美麗心靈》中男主角的原型人物,創造了納什嵌入定理、納什均衡點等理論,並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阿貝爾獎等榮譽。
  • 博弈論雜談:基本假設
    今天我們來點學術的話題,博弈論的基本假設。經典博弈論研究中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參與人是完全理性的。什麼是完全理性?實話實說,學術界對此還沒有達成共識,這就讓我們很糾結了,因為對於博弈論來說,這是一個十分核心的問題。能不能搞清楚,這是學術大佬的事兒,我估計是搞不清楚了,但其實,這並不影響我們來了解博弈論。
  • 普通人研究方法,而聰明人研究規則,聰明人用的博弈論是什麼樣?
    計謀只能用一次,而且對方必須很蠢的配合你,才有可能成功。 實際上有多少人真的傻,還能恰好被你碰到。 而博弈論專門研究的,是各方都不是蠢人的遊戲。 博弈論要求的是先假設對方可能的策略,你能想到的,別人也能想到,那你怎麼辦?
  • 博弈論與曼哈頓計劃與世界第一顆原子彈
    博弈論,又稱為對策論(Game Theory)、賽局理論等,既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現代計算機之父」、「博弈論之父」。
  • [趣味數學]從日常生活中看「博弈論」
    如此眾多的「博弈論」研究專家的頻頻獲獎,凸現了「博弈論」在主流經濟學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博弈論」原本是數學的一個分支,但由於它較好地解決了對競爭等問題的可操作性分析,成為經濟學中激蕩人心的一個研究領域。可以說,「博弈論」已經改變了經濟學的傳統輪廓線。  「博弈論」的英語原文是Game Theory,直譯過來就是遊戲論、運動論或競賽論。
  • 囚徒的困境-博弈論
    【導讀】博弈是世界上衝突的反映,這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在威爾斯民間故事集《英雄的一生》 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交戰中的兩個國王下著棋,他們的軍隊就在附近廝殺。每當某個國王吃一個子時,信使就會來通知另一個國王,他失去了一員大將或一支精銳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