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仔細閱讀這篇文章,我相信你讀完之後一定會有所收穫。
這篇是我在百度上發的第九篇文章。
前幾篇中我也發過一些娛樂性的快餐文章。
寫這種文章不用費很多腦子,也能吸引更多的閱讀量和點擊率。
我不能說這樣的文章不好或者是怎麼樣。
但是這和我想做自媒體的初衷是相左的。
我更希望我能利用這個平臺去傳播知識,讓大家從我的文章裡得到一些什麼,了解些什麼。而不是讓大家單純的看個熱鬧。
上面這些話既是我對前幾天我作為一個新媒體工作者的工作總結,也是對我接下來要發布的所有文章的一個監督。
誠然我知道要寫這樣的文章很難。
除了很難擁有流量,點擊率,閱讀量。
而且我要有更多的知識儲備,擁有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這對我來說真的有點難度,因為我覺得自己從來都不是一個很搞笑的人)。
但我真誠的希望我寫的文章能對你們的有一點幫助,哪怕是只有一點點,我都會很高興。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不管你現在處於什麼年齡階段,但是只要你想努力,想上進。什麼時候學習都不晚。
人生還很長,希望我們能一起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接下來步入這篇文章的正文。
文章標題的那句話,不是我說的。
而是著名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說的。
選這個題材原因是之前看過浙江大學蔣文華老師講的博弈論,再加上最近讀了些有關這方面的書,所以有一些感想想分享給大家。
文章通俗易懂,大家都可以放心閱讀。
關於博弈論這個話題,我會分成幾篇文章來寫。
希望大家通過這一系列的文章能對博弈論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可以應用博弈論分析和理解社會現象。
建立起基於博弈的新思維。
幫助我們以後如何去跟別人更好的博弈。
這篇文章分為兩部分來講
1分何為博弈
2博弈的發展簡史
這裡有三句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小勝者術,大勝者德。
一,何為博弈
博弈兩個字,從字面理解。
博: 博攬全局。
弈: 對弈棋局。
古人云「世事如棋」
總的來說,那就是,我們通過博覽全局,然後謀定而動。
博弈的概念,指在一定遊戲規則的約束下,基於直接相互作用的環境條件,各參與人依據所掌握的信息 ,選擇各自的策略,以實現利益最大化的過程。
大家注意這裡面有五個比較重要的詞語。
1遊戲規則: 各行各業都有各行各業的遊戲規則。
2直接相互作用: 我們之間是直接相互作用就意味著:我在做決策的時候,我就必須要考慮我決策的行為會對你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以及你的這種影響反過來又會對我產生什麼影響。
也就是說,你必須要把對方對你行為的反應作為你決策的依據之一。
所以你們之間是互動的關係,互動是什麼?互動就是直接相互作用。
3信息: 什麼叫信息呢?我們在博弈的時候經常會面臨一個問題,信息的不對稱。
比如,我們在談戀愛的時候就老是搞不清對方,到底有多愛你?這個可能連他(她)自己都不知道。
再比如,我們去買東西,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只有買錯的,沒有賣錯的。
買家沒有賣家精。
那麼會產生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
那就是買賣雙方對這個產品的信息是不對稱的。
打仗的時候,有一句話「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講的就是信息的作用。
4策略: 根據搜集的信息做出相應的策略
5利益最大化: 我們選擇策略的目的是什麼呢?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兩個人一起去打獵,然後遇到一個獅子,一個人放下身上的物品狂奔。
同伴不解問道「你怎麼可能跑得過獅子呢?」
這個人回答:「我不用比獅子跑的快,我只要比你跑的快就可以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我們要競爭首先就要搞清對手是誰?我們到底是在跟誰在博弈。
這個故事,我們不是在跟獅子在比,而是在跟同伴在比。
只要你能跑贏你的同伴,你就能活下來。
現實生活中蒙牛的競爭對手是誰?伊利。
我們國家商業銀行的對手是誰?
以前是四大國有銀行。
那麼現在他們的競爭對手是誰?
是阿里巴巴。
現在的年輕人,發了工資以後,不是存銀行了,他的錢放哪裡了?放餘額寶裡了,然後每天早上起來一看,又多了兩塊錢利息,感覺還挺好。現在網際網路的這樣的企業,反而就成了最大的競爭對手。
所以我們博弈的時候就要搞清楚,對手是誰,以及未來的對手是誰。
如果這是一隻成了精的獅子。
那麼這隻獅子是先吃跑得快的,還是先吃跑的慢的?那它一定會先咬死得快的,然後再回來咬死那個跑的慢。
如果這兩個人碰到這隻非常厲害的獅子,他們是往相同的方向跑還是往相反的方向跑?
我們都知道
應該是往方相反的方向跑,這樣兩個人都被吃掉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小了。
這就叫差異化。
比如,一些企業在做大之後,他們都在向多元化發展。
我們有錢之後,也不會把錢投在一家公司。
如果現這是一個非常弱小的獅子,那會怎麼辦呢?
那麼這兩個人就聯合起來。戰勝這隻獅子。
那麼這兩個人就從剛才的比誰跑得快的競爭的關係就變成了現在的合作的關係。
這個簡單的例子,
就告訴我們:
1 你的行為選擇不僅給你的對手有關,又和你所遇到的外部的環境變化有關。
2 博弈可以是競爭的關係也可以是合作的關係。
二,博弈論的發展簡史
西方
博弈論革命被稱為經濟學史上上除了「邊際分析革命」「凱恩斯革命」 之外的第三次偉大革命。
諾貝爾經濟學獎分別於1994年,1996年,和2005年頒發給博弈論學者。
博弈論作為一門科學理論,是在1928年,由美籍匈牙利數學家約翰.馮.諾依曼建立起來的。同時他又被稱為現代計算機之父。
談到博弈論的發展,就不能不提到約翰.福布斯.納什。
他提出的「納什均衡」已經成為博弈論中最重要和最基礎的理論。也因此他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美麗心靈》這部經典的影片就是以他為原型,再現了他的傳奇經歷。
這部影片上映後接連斬獲了第59屆金球獎的五項大獎,以及2002年第74屆奧斯卡獎的四項大獎。
納什是一位數學天才,他提出的「納什均衡」是博弈論的理論支柱。
2005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又一次頒發給了研究博弈論的經濟學家。
瑞典皇家科學院給出的授獎理由是「他們對博弈論的分析加深了,我們對合作和衝突的理解。」
東方
關於博弈東方和西方是的解釋是不一樣的。
博弈,兩個字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下圍棋。
「略關圍棋,法於用兵。怯者無功,貪者先亡。」
-------西漢劉向《圍棋賦》
後來引申於戰爭。
在我國2000多年前就出現了。
《孫子兵法》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夫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計篇》
這句話的意思說
拉開戰鬥序幕之前,就已「廟算」(古時戰前,君主在宗廟舉行儀式,商討作戰計劃)周密。充分估量了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開戰之後就往往會取得勝利。
拉開戰鬥序幕之前沒能進行周密計算,很少分析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開戰之後就往往會戰敗。
更何況開戰之前無「廟算」呢。
現在我們處於一個和平的年代,對於現在來講
博,就是博覽全局,選對行業,選對方向,選對對手。
一句話
選對市場比選對策略,更重要。
請注意!!!請不要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去追求成功。
因為不管你再怎麼努力?你獲得的也只是一個平均的水平。
門檻越低,越容易進入的市場。競爭往往就越是充分的(市場處於飽和狀態)。它的利潤水平總是越低的。
就像大學選專業,我們要選擇那些很難學習的專業。
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奉勸大家不要去買彩票?因為買彩票意味著你這麼多年的書都白讀了。
我們整天去研究買彩票該怎麼買,結果你選的結果和傻瓜的結果是一樣的。
你去買彩票,意味著你和一個傻子去競爭。
傻子去買彩票和你去買彩票,你買兩個中獎概率是一樣的。
所以買彩票就是拼人品。
最後你發現你人品還沒他好。
這就是你沒有選對你的對手。
你選擇什麼樣的行業就決定了,你會遇到什麼樣的對手。
結束,撒花。
篇幅原因,這篇就先到這嗷。
下一篇關於博弈論的內容,我準備給大家講幾個的經典小故事。
你們記得關注我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