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工力量:聯想要戰略補貼?先看看中國計算機先驅「革命」的十個故事

2020-11-28 觀察者網

【文/科工力量專欄作者 陳辰】

2001年底,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俞慈聲,幹了一件轟動國內IT圈的大事:在北京市政府採購中,全部採購紅旗Linux作業系統、方舟1號晶片等國產軟體,把微軟整個踢出局。

俞慈聲

事出有因,除信息安全問題外,微軟還在協商中強硬表態:必須網上激活Windows XP;要捆綁購買Office;不能降價。這讓俞慈聲實在無法接受。另外,北京市科委也想扶植國內軟體。

東方平地一聲「驚雷」。微軟第三號人物克瑞格·蒙迪迅速趕到北京四處遊說,試圖緩解局面;原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也寫信給北京市長劉淇,為微軟辯護,同時施壓處置俞慈聲。

當時,正值北京冬天最大的一次雪,十餘位院士聯名上書朱鎔基總理,為俞慈聲說情。其中,中國計算機事業奠基人、兩院院士張效祥中將第一個籤字,倪光南院士也籤了名。

據說朱總理看到十多位院士的聯名,一時動容。遙想十五年前,美國「星球大戰」計劃掀起全球軍事科技競賽時,也僅僅只有4位院士聯名上書啟動863計劃。

但接著,微軟撤掉中國區總裁高群耀,宣布唐駿「臨危受命」;然後基辛格訪華,與國家領導人握手。在中美《上海公報》籤訂30周年之際,他們的斡旋點不在北京市政府,而在更上一層。

史蒂夫•鮑爾默

最終,第二年6月,時任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來到中國,在唐駿的遊說下,他與國家計委籤下62億元的合作大單。唐駿一時風頭無倆,媒體宣稱他「再造微軟中國」。

而第一個吃螃蟹的北京市政府,並不好受,Linux使用問題接踵而至。於是俞慈聲又分別啟動「揚帆計劃」、「起航計劃」,來改善軟體的適配、移植和Office不兼容等問題。

在這場博弈中,儘管微軟在三年後「翻盤」,但俞慈聲代表首都政府的「掛帥」,以及兩項補救措施,構成了對微軟中國影響深遠的有力一擊,也鼓勵了國產作業系統和軟體的發展。

實際上,新中國成立以來,除了這起「北京市政府採購事件」,在國內計算機事業開闢和發展的道路上,還有很多激情抗爭、艱苦卓絕和嘔心瀝血的故事。

計算機事業奠基

01

冷戰初期,在西方國家政治、軍事、科技重重封鎖下,新中國「一五計劃」,以及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打下了重工業基礎。但是,科學技術還沒有獲得足夠重視和發展。

於是,1956年1月,周恩來總理結合「三錢(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等中科院和蘇聯專家意見,開始主持編制《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並推動「向科學進軍」成為全國行動口號。

然而,兩個月後,周總理接見受邀來華的16位蘇聯專家時發現,名單中有6人是從事新技術領域研究的,包括微電子、計算機、自動化和通信等。這引起了他的思考。

在讓了解情況的兩位部長作了一份報告後,周總理得知,美國、蘇聯等國已將電子計算機,當做打造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裝備,而且在大力開發和應用這項技術。

當時,除了美國、蘇聯和英國已經試爆原子彈外,美國更將電子計算機運用在彈道飛行、飛機設計、電報密碼和經濟分析等多個軍民領域。而中國的計算機事業還是一片空白。

強烈的緊迫感來襲,周總理下定決心大力追趕。他指出「十二年規劃」仍偏重傳統產業的問題,同時選定計算機、電子學、半導體、自動化四項,作為科學規劃的「緊急措施」。

1956年,周恩來在中南海和著名教授馬大猷(右一)、梁思成(右二)、孟昭英(右三)討論科學規劃。

不過在內容修訂過程中,電子計算機項目一度因前景不明,引發爭議。當聽到有人說中國還做不了這項技術時,周總理斬釘截鐵的回覆:集中全國力量,難道還做不出來嗎?

自此,中國計算機事業宣告啟動。但四項「緊急措施」的內容最初並沒有公開,直到1999年中科院「兩彈一星」工程相關資料陸續公布時,沉澱50多年的「秘密」才逐漸被人們知曉。

02

根據四項「緊急措施」的要求,1957年2月,中科院計算所派出了20人赴蘇進修隊,張效祥任隊長,主要學習蘇聯M-20計算機的技術資料以及製造技術,時間是一年。

當年底,中國科學代表團到訪莫斯科,洽談研製第一臺國產大型計算機。期間,中方認為要讓中國有能研製計算機的環境,於是拒絕了在蘇聯生產的提議,堅持在中國製造。

1958 年10 月19 日,張效祥(左)和吳幾康( 右)陪同參與研製104計算機的蘇聯專家米裡尼柯夫遊覽頤和園。

蘇聯最終同意,且允許進修隊延長學習半年。1958年8月,進修隊一返回北京,就立即投入了國產104計算機的研製。項目以蘇聯BESM-2計算機為藍本,由張效祥主持整體工作,蘇聯方面也派出專家輔助。

然而,接下來的兩大難題是:104機在國內加工、調試的工作量估算是7萬個工時,比在蘇聯要多3萬工時;原蘇聯的磁鼓、磁帶機和光電機等外圍設備圖紙,存在較多錯誤。

既要改動、重新設計,又要趕上時間進度,張效祥和許多同事,吃喝睡都在工作房裡,每天三班倒。他經常晚上一點多睡覺,第二天早上5點半就起床上崗,然後就一直都沒停下休息。

在張效祥主持下,項目在計算所等10多個單位協同下進行。歷經約一年艱苦攻堅,104機宣告研製成功,並作為建國十周年獻禮。這臺計算機平均每秒運算1萬次,接近當時英國、日本計算機的先進指標。

104計算機

通過104計算機的研製,中國具備了自主開發計算機的初步條件和配套隊伍。後來,許多重大科學課題紛紛上機運算,國內第一顆原子彈的相關科學計算,就是由104機實現的。

由於意義非常重大,104機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張效祥後來也被稱為「中國計算機事業的拓荒人」。而五十多年過去,他依然記得,那七八十位國內科研人員的名字。

相關焦點

  • 從智慧聯想的發布談人工智慧革命 - 智慧聯想,人工智慧,工業革命...
    在本次發布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向我們闡述了聯想的AI戰略,他認為,此前,我們已經經歷了三次工業(科技)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蒸汽機的應用為代表的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的應用為代表的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高新技術的應用為代表的革命,而現在,我們迎來了一次以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為代表的革命。
  • 中國航天科工與海南省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航天科工與海南省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0-11-22 2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航天科工與通用技術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暨航天醫科合作協議
    袁潔在致辭中介紹了航天科工的整體情況和雙方戰略合作及改革合作情況。袁潔表示,航天科工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航天強國和國防武器裝備建設的主力軍,是中國工業信息化發展的領軍企業。袁潔表示,航天科工所屬的醫療機構,與我國航天事業一起建立、一起發展,是航天事業重要的保障力量。多年來,相關醫療機構積極保障集團科研生產任務和廣大幹部職工醫療健康服務,許多醫療隊與型號科研人員一起,長期駐守在型號任務最前沿,為國家航天工程任務的順利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國航天科工與北京理工大學籤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12月14日,中國航天科工與北京理工大學籤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黨組副書記陳國瑛;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趙長祿,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軍,黨委常委、副校長龍騰;雙方有關部門及單位領導出席活動。
  • 科工力量:中國獲得稀土冶煉提純能力,是付出了代價的
    【文/科工力量 柳葉刀】上期我們聊到,美國政府正在試圖建立自己的稀土供應鏈,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中方的冶煉提純技術,目前是沒有人可以替代的。這期視頻,我們聊聊國內的稀土全產業鏈能力,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 當5G遇上衛星——中國聯通與航天科工完成國內首個「5G+低軌衛星...
    中國聯通-航天科工「低軌衛星+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圓滿成功2020年12月1日上午7時15分左右,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過境岱山縣海域,演示人員使用5G手機撥打聯通移動號碼,與岱山縣指揮大廳實現了通話,聲音清晰無卡頓,並體驗了使用5G手機上網觀看視頻、發送微信,感受海上5G+衛星網際網路通信。
  • 革命先驅李大釗38歲犧牲後,留下5個子女,如今現狀如何?
    文/一一道歷史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帶領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中國的近代史,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後,近百年的時間都在屈辱中度過,直至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屈辱的歷史才算畫了個句號。中國逐漸開始走向強大,人民終於站起來了。
  • 「聯想不是中國公司」火了!扒一扒聯想到底是不是中國公司
    整合樂視,收購「前首富」王健林的文旅業務,耿直boy前段接受採訪甚至還公開調侃「聯想沒技術,就是個組裝廠」! 求元慶的心理陰影面積。有道是:「想什麼來什麼」,這不,一直以「紳士」自居的英國來給聯想送熱度了,說「聯想說自己不是中國公司」,一覺醒來,聯想火了!
  • 中國航天科工舉辦傳承陳定昌院士精神追思會
    23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天科工)在京舉行「傳承陳定昌院士精神追思會」。會上,航天科工科技委高級顧問李伯虎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毛二可院士,航天科技集團姜傑院士,以及多位青年代表從不同角度,深情講述了陳定昌院士的感人事跡,深切表達了對陳定昌院士的思念之情,並表示要以陳定昌院士為榜樣,接續奮鬥,不斷推動國防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 【地評線】大洋網評:聆聽中國故事 感受中國力量_評論頻道_中國...
    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拉開序幕。連續三天,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家、戰略家、企業家代表通過「雲參會」形式,與來自我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圍繞「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展開交流和討論。以廣州為窗口,讀懂中國故事,共享中國智慧。
  • 中國航天科工各單位這樣立flag!
    三院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集團公司黨組要求,緊扣年度奮鬥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依法經營依規治企,以「三創新」為抓手,以「四個化」為導向,強化黨的領導,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進協同發展和產業化發展,切實增強戰略引領力、協同創新力、質量控制力、高效執行力、文化軟實力
  • 聯想智慧中國行超級站在海南首航 楊元慶:將探索更多智能+新機會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聯想以「端-邊-雲-網-智」體系架構為基石,推出了智能化服務戰略—RISE。截至目前,聯想智慧中國行活動足跡遍布41個城市,與政府部門、產業專家以及廣大企業從業者探討產業智能化趨勢和行業數位化、智能化變革新路徑,與生態合作夥伴共同尋找面向未來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未來,聯想將陸續在重慶、杭州、天津、上海、深圳、武漢等多個城市繼續開展超級站活動,深化戰略落地,全面展現智能化轉型的綜合實力。
  • 智能技術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 聯想要做AI時代的推動者和賦能者
    而今年,以「讓世界充滿AI」為主題的Lenovo Tech World,也全方位迎合了以AI技術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趨勢,面對即將來臨的人工智慧時代,聯想要做這一輪「智能變革」的推動者和賦能者。助力國家工業4.0戰略 AI技術引發效率革命除了解讀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戰略和技術布局外,聯想也展示了針對不同用戶和使用場景的創新技術和人工智慧應用,發布了一系列運用AI技術、具備不同特性的科技產品。
  • 從製造到零售,聯想計算機視覺技術持續推動行業智能廣泛落地
    依託集團戰略中清晰的落地場景,為自有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自研的算法,是聯想研究院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特色之一。這不僅能讓聯想更快捷地在特定場景下不斷改善算法,更能保持集團的核心競爭力。而聯想的計算機視覺算法研發能力也處在行業第一梯隊。
  • 薛其坤:第二次量子革命來了!通用量子計算機研製難度堪比登月
    理論上,60個理想邏輯比特組成的量子計算機,可以達到經典超算的算力,但是按照目前技術水平,上百萬個物理比特才能構成一個邏輯比特,而邏輯比特的實現任重道遠。 2018年美國出臺了量子信息科學國家戰略綱要上,歐盟也出臺了《歐盟量子旗艦計劃》,計劃到2022年,總投入6.5億歐元。德國也出臺了自己的量子技術計劃,每年投入1億元來發展,各個西方科技強國高度重視,每個國家都出臺了國家層面的計劃,積極參與到量子革命中來。
  • 薛其坤:第二次量子革命來了!通用量子計算機研製難度堪比登月
    處在科研革命的前夜,想像力都開始變得匱乏。量子信息技術是新一代戰略性信息技術,具有真正顛覆世界的重大意義。成立於2017年的北京量子科學研究院,瞄準世界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學最前沿和國家量子領域戰略急需,有國內外頂級人才的加盟,代表著量子領域全球科學的最前沿。
  • 與EMC 戰略合作:聯想緊急啟動轉型
    事實上,正如我們所說的,如果不是重磅消費級產品發布或重大戰略調整,或重大併購、拆分,很難稱得上 「重大事件」。但對於聯想與 EMC 的合作,仔細品來,可謂意義重大;對於 PC 業務正如日中天的聯想來說,完全稱得上 「重大轉型」。
  • 毛澤東軍事謀略思想是中國革命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
    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是「關於中國人民武裝力量的建設和中國革命戰爭與民族解放戰爭的一般規律的科學」,它是以中國人民武裝力量的建設和中國革命戰爭與民族解放戰爭的一般規律為研究對象的。與毛澤東軍事謀略思想的研究對象相比,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研究的範疇要寬得多。當然,二者的聯繫也是客觀存在的,那就是,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是毛澤東軍事謀略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第三,它區別於毛澤東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 科工力量:製造人類終極能源,為什麼中國最有希望?
    1958年,科學家們在日內瓦開了個會,大家合計合計,看看有什麼更好的核聚變方案。蘇聯科學家薩哈羅夫提出的「託卡馬克」概念,走進大眾視野。 1985年,項目啟動,當時僅有四個國家參與,分別是:美國、蘇聯、歐共體、日本。新組織獨立於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所謂的「國際」項目,實際上是排他的,只有強國才能玩得起。其他國家要想加入也行,只能以這某個成員國的「小夥伴」身份加入。加拿大是以歐共體小夥伴身份參加的。當時,中國經濟、技術落後,沒人肯帶我們。
  • 中國革命的先驅,共和國總理之父,犧牲前警告妻子:不許為我收屍
    在他眼中,革命事業重於一切,個人生死並不足為慮。但李碩勳卻不知道,敵人早已從叛徒的口中,得到了他即將來瓊的消息。此時的海口,正張開一張大網,只等他的到來。☆ 早年投身革命,領導學生運動,被選為全國學生聯合會會長李碩勳是四川慶符縣人,又名李開灼、李陶,是中共早期領導軍事工作的革命先驅之一。李碩勳出身於小資產階級家庭,家境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