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城一區"規劃基本編制完成 特色發展格局助力高質量發展

2020-12-05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3月26日電(孟竹) 北京市「三城一區」發展規劃基本編制完成,呈現出特色化發展的新格局。3月25日,北京市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通報會在京召開,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創新驅動及「三城一區」發展情況。

「聚焦」中關村科學城,2018年北京市出臺了「海澱創新發展16條」「科技金融15條」,建設了中國(北京)和中國(中關村)兩個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支持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和平臺建設,加快建設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推進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騰盛博藥等重大項目落地,產生了一批全球領先的重大科技成果,自主創新活力進一步提升。

「突破」懷柔科學城,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全面展開,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建設順利推進,5個首批開工的交叉研究平臺主體結構全部封頂。

搞活」未來科學城,盤活存量資源,吸引陳清泉院士科創中心、小米智慧產業基地等入駐,支持央企與高校院所組建5個協同創新平臺,引進形成多元主體創新格局。

升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健康醫療、智能裝備等領域搭建一批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引導相關高精尖產業向經濟技術開發區聚集;耐威8寸MEMS傳感器晶片、奔馳新能源汽車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32項技術或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居全國之首;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3.6%和15.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11.2件,位居全國第一;69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佔全國通用項目獲獎總數的30.8%,連續三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新成效。積極培育網絡空間安全、生命科學與健康等領域國家實驗室,服務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深海空間站等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在京落地,湧現出馬約拉納任意子、新型超低功耗電晶體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輕量化材料成形技術及裝備創新中心等獲批建設,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落戶北京。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已引進4位技術中心主任

記者了解到,2018年北京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軍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共8家單位共同籤署了《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建設合作框架協議》,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主要搭建關鍵技術平臺,在認知障礙相關重大腦疾病研究、類腦計算與腦機智能等研究方向集中開展科技攻關。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楊仁全表示,目前,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面向全球公開遴選中心主任,已正式引進10位PI和4位技術中心主任。此外,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科研人員「兼聘」的創新形式,首批94名兼聘科研人員已落實到位。

2018年,北京出臺了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實施辦法,探索與世界接軌的科研管理與運行機制。生命科學研究所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石墨烯研究院、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吸引集聚了一批戰略性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有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成為北京乃至國家的重要戰略科技力量。

(責編:孟竹、高星)

相關焦點

  • 以智庫化媒體助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當今輿論生態與傳播格局發生著劇烈變化,新聞媒體助力「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不斷強化核心職能,積極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持續提升內容生產的精準性、深刻性、有效性,以啟發人、感染人、引導人的新聞作品擴大主流輿論價值版圖。
  • 李曉江:國土空間規劃與高質量發展
    ;發展理念的變化,從追求經濟快速發展、追求人口用地規模轉向高品質生活與高質量發展。李曉江院長提出,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關注城鎮化與城市化的發展。根據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指示,要堅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根據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一個尊重,五個統籌,致力於國土空間規劃引導新時代的「一優三高」,即堅持生態優先的核心理念與基本遵循。在此前提下,高質量發展是前提,高品質生活是目標,高水平治理是保障。
  • 北京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來了
    第一章 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堅持「一盤棋」謀劃,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勢,充分發揮城市副中心示範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北三縣協同發展,打造新時代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 航天科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充分認識到建設航天強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袁潔說,「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弘揚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敢於戰勝艱難險阻,勇攀航天科技高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同步實現中國人的航天夢、強軍夢。」
  • 祁俊:構建新發展格局 促進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㈠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圍繞落實強國戰略和轉型升級的總體要求,努力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經濟建設上,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 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閻慶民副主席在2020年...
    藉此機會,我圍繞「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主題,談一談學習五中全會精神的思考和體會,供大家參考。  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 廣州、成都、深圳的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經驗分享
    下一步,廣州國土空間規劃將緊扣後疫情時代國土空間變化趨勢,按照新發展格局的要求,落實全國綱要和《市級規劃編制指南》的要求,積極對接十四五規劃,從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支撐。三、下一步工作我局將認真落實《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要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生態文明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導下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的最新指示,借鑑其他省市的先進經驗,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為統攬,努力在公園城市發展模式、發展路徑及超大城市治理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高質量編製成都市國土空間規劃。
  • 科技部:正組織編制面向未來15年的科技發展規劃
    央視網消息:5月19日,國新辦就「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學技術本身是無止境的,創新也沒有止境,創新型國家建設也一直在路上。
  • 深圳首次嘗試編制區級溫室氣體清單助力低碳發展
    編制區域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性工作,是推動低碳發展、實現達峰排放的前提,同時也是區域科學制定綠色低碳發展制度的必要基礎。為此,深圳市大鵬新區牢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求,勇當排頭兵,開展區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
  • 【探析】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趟出一條路子
    近期我們圍繞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制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和發展改革工作》系列叢書,組織集中學習研討,深讀細研、學思踐悟,很多問題豁然開悟,很多迷惑茅塞頓開,特別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科學論述和要求山東「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趟出一條路子來」的殷殷囑託,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思考。
  • 十四五期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路徑選擇
    「十四五」期間,如何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動能,提升創新能力,選擇最佳實施路徑或策略,優化業務結構布局,加快實現集團戰略突破和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央企及地方國有企業面臨一項重大實踐課題。
  • 成渝地區探討雙城經濟圈與城鄉高質量發展
    >2020年11月22日,由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鄉高質量發展規劃探索」專場,在成都市交子中心隆重開啟,分為上午的,從成渝地區規劃歷程、發展特徵、新格局以及新格局下的三大節點城市四個方面探討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鄉高質量發展。
  • 王東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
    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舉措,統籌推進復工達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科學編制秦皇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切實優化生態和旅遊環境,努力打造一流國際旅遊城市。陽春四月,海濱城市秦皇島海風輕柔,鮮花盛放,一派迷人風光。王東峰首先來到中國華錄北戴河數據湖項目現場,詳細察看秦皇島市大數據建設有關情況。
  • 《廣安市「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研究》課題開題會議在北京舉行
    6月15日下午,《廣安市「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研究》課題開題會議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的專家、領導為推進廣安高質量發展把脈開方,展開高能級「頭腦風暴」。圖為課題開題會現場。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發展機遇,如何助推廣安「進城入圈」布局未來?6月15日下午,《廣安市「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研究》課題開題會議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的專家、領導為推進廣安高質量發展把脈開方,展開高能級「頭腦風暴」。國務院參事、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徐憲平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書記李建勤發言。
  • 涇陽召開縣委全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專題會議
    12月2日,縣委全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專題會議召開,縣委書記張渭主持,縣委各常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各相關縣級領導,縣級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會議。張渭指出,編制好「十四五」規劃,對於推動涇陽在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縱論機遇與挑戰 探尋高質量發展路徑
    ,第一是深中通道的建設運營和大灣區一小時經濟圈的構建,其次是科技創新引領大灣區經濟深度調整,三是大灣區空間格局創新,四是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三要著力打造重大發展平臺,培育引領中山創新發展的核心生產力。四要謀劃重大項目,編制一批重點規劃。五要注重政策創新,爭取得到國家級、省級政策支持。
  • 劉超主持召開綿陽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各界代表座談會 元方出席
    劉超主持召開綿陽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各界代表座談會強調高標準高質量編制好我市「十四五」規劃為綿陽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提供科學指引元方出席11月30日,市委書記劉超主持召開綿陽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各界代表座談會並講話。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部署要求,堅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高標準高質量編制好我市「十四五」規劃,為綿陽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提供科學指引。 市委副書記、市長元方出席座談會。
  • 2020年十二師特色亮點工作掃描丨高質量發展,扛起「首善擔當」!
    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十二師創新機制優化營商環境抓招商、抓項目,拉動經濟增長形成新模式;堅持健機制創品牌,融合長遠布局與當前發展,催生產業發展強勁動能;強化民生導向,以人民生活品質改善構建更可持續、更高價值的發展體系。
  • 蔡豔: 政企同頻共振、攜手並進,奮力譜寫「十四五」婺城高質量發展...
    區委書記蔡豔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扣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題主線,政企同頻共振、攜手並進,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謀劃「十四五」發展目標,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打造新優勢,奮力譜寫「十四五」婺城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區領導陳旭輝、範鋒鑫、王興國參加會議。
  • 新華財經|智庫對話:以城市合作拓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劉夢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新時代沿黃九省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和政策機遇。為探尋黃河流域城市合作共贏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中國經濟信息社日前在京舉辦「黃河流域城市發展合作」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