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軟的棉花糖配上自虐的遊戲,你的生活將會甜得要死。
雖然棉花糖很美味,但還是有人不甘心老實吃掉,要整個花活為生活添姿添彩。
於是用黏軟的棉花糖填滿口腔,成了享樂主義眼中棉花糖最後的底線。
不需要額外準備,也不用分什麼場合,你只需要出個人,弄一堆棉花糖,再叫上幾個想要打敗的朋友。
看著他們作嘔翻白眼的表情,擺手認輸連連求饒的姿態。他們還欠你的尾款,用計拐走的伴侶,這些糟心事也不再那麼讓你難受。
生活無法補償與你的正義,就靠棉花糖遊戲找回來。
塞棉花糖的遊戲有個很萌的名字「胖胖兔子」,用來形容嘴裡裝滿棉花糖的樣子,就像一隻發胖的兔子。
人類在食物上玩的花樣比任何東西都多,一切遊戲的本質也都是為食物折騰,這是天性驅使。
沒有人能拒絕可愛可口的棉花糖,一不小心就掉進甜美的柔軟陷阱,被棉花糖哽得要死要活。
你會懂得積少成多的樸素道理,從此謀殺資料庫新添了一種道具,誰敢再讓你不開心,就送他一堆棉花糖噎死他。
胖胖兔子是一項經久不衰的遊戲項目,源頭早已無從考證,但現有資料表明這項遊戲至少流傳了幾十年。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人想起來約上朋友來幾局。
胖胖兔子同時考驗口腔和耐受能力,沒有年齡限制,從小朋友到牙齒掉光的老太,看起來是一項溫柔痛苦並存的合家歡遊戲。
遊戲流傳很廣,很多名人也不服要挑戰一把胖胖兔子,大表姐和吉米再到WWE的鐵血硬漢,都遭受過棉花糖的蹂躪。
只要起心攀比,隨時都能組個局,今天不餵翻幾個人,手裡的棉花糖就算是白買。
遊戲規則很簡單,分三步:
第一步拿起棉花糖。
第二步把棉花糖塞進嘴裡。
第三步大聲喊出「Chubby Bunny」,嘴裡每塞進一個棉花糖,都要吼一聲。
順利念出這兩個詞,就可以繼續往嘴裡放棉花糖。不然,你就出局。
直到你嘴裡位置全部佔滿,唾液順著棉花糖逃逸口腔,所以你還需要準備一個垃圾袋,用來裝這些。
胖胖兔子還有許多變體,基本都是把棉花糖塞進嘴裡,只不過喊出的單詞不盡相同,可能別的版本需要喊出「Fuzzy Bunny」「Chubby Monkey」「Chubby Buddy」。
玩的時候具體喊哪個單詞沒關係,主要是押著相同韻腳。
賽前熱身
讓你很難在飽含棉花糖的同時,順利發出這些音節。要麼容易把棉花糖噴出來,要麼嘴巴容易脫臼。
填滿口腔喊出短語,這種感覺更像是被綁架時大聲呼救,聲音含糊不清又充滿急切。
當然,遊戲還有幾條限制。
你只能含住棉花糖,不能咀嚼,可以用手指使勁往裡捅,重新排列棉花糖的擺放位置,用來塞進更多棉花糖。
人類總是容易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別人嘴裡滿是棉花糖痛苦難受,表情越猙獰你笑得越開心。
這項遊戲是一場徹底的口舌之爭,文明的盡頭就是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不斷摧殘自己來展現狠勁。
嘴大只是基礎,什麼比賽都講究個戰術策略,會玩的人熟悉運用立體幾何知識,保證體積填滿,絕不冗餘。
所有遊戲都有個標杆尺度,用來衡量你處於什麼級別,有輸有贏才能稱得上是比賽。
嘴裡塞不進7個棉花糖,那你就是弱雞的平方,不配四處叫囂你也玩過棉花糖挑戰。
10-13個棉花糖只是入門,能勝過大部分選手,將個爛就踏入職業選手的門檻。
能塞超過20個棉花糖,恭喜你,你就是這項遊戲的大主宰,全世界的挑戰者隨便挑選,你有資格睥睨眾生。
胖胖兔子其實一種複合型快樂的遊戲,一般人只求個熱鬧,但熱衷窒息體驗的人可能會愛上這種玩法。
棉花糖塞進嘴裡,快樂都是別人的,只有自己知道正在體驗難以呼吸的痛苦。
而窒息總是危險的,或者說不管往嘴裡無休無止塞什麼東西,都是一件危險的事。
到如今已發生兩起因為玩胖胖子導致的死亡事件。
一起是12歲的凱薩琳,另一起是32歲的珍妮特,她們都因為棉花糖卡住喉嚨窒息致死。
但這並不妨礙胖胖兔子流行,因為這遊戲門檻實在太低。
所有親自參與過胖胖兔子遊戲的人,終會明白,人類總是在想像中過分誇大自己的屬性與尺寸,就連口腔也要幻想比別人大一號。
事實上,棉花糖會告訴你,踏實做人,你就不會被幹得口吐白沫。
至少,你能切身體會到棉花糖帶來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