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相對論基本思想及概念梳理(上)

2020-12-03 孤煙嫋寒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現代科學的兩大基礎,前者顛覆了物理學中的時空觀,後者顛覆了物理學中的因果律。最近看了點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書,本文就狹義相對論的思想和概念做個梳理,不涉及數學形式-偏微分方程的推導。這是一篇讀書筆記,就是撿我覺得重點的寫一寫,有疑惑或不了解的背景知識,你得去問度娘。

本文分以下幾個部分:物理學是什麼;問題的來源,愛因斯坦為什麼要創立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的內容,修正了時間和空間兩個參數;雙生子佯謬;幻想以下時空穿梭。

物理學是什麼

物理學有它自己的研究範疇,超出這個範圍的東西,它只能保持沉默。先掰扯下物理學是什麼,很多疑問都迎刃而解,因為你提出的問題,很可能不在物理學的研究範圍內,那這個問題是沒意義的,你的想法跑偏了。

物理學就是:抽象,假設,建模,邏輯,驗證。

抽象:顧名思義,把事物的象抽走,只留下數理。

象,怎麼理解,什麼是象學思維?象是一個兼具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概念。相似的結構必然有相似的功能,相似的功能必然有相似的本質。象學思維是用系統論的觀點去整體地看待事物,中醫就是象學思維。人去識別一隻貓,就是象學思維;計算機去識別一隻貓就是數理思維-矩陣運算。

假設:在數理世界中,對研究的問題做簡化,從最基本的公理出發,構建邏輯體系。最基本的公理即是假設。

建模和邏輯:從基本假設出發進行一系列的邏輯推理,形成一個自洽的邏輯體系。以此邏輯體系去判斷事物走向,解決問題,或者做出預言。

驗證:設計科學實驗,或者進行自然觀測。來檢驗以上模型和邏輯判斷的正確性。

物理學就是對現實自然抽象後,從基本假設出發,進行建模,構建一套自洽的邏輯體系,以此邏輯解釋現象或解決問題,並能夠設計實驗驗證其是否正確的學問。

簡單點說,物理學是一套自洽的邏輯體系。

問題的來源,為什麼愛因斯坦要創立狹義相對論

物理學中兩條公認的正確的基本公理,在牛頓力學的框架下,產生了矛盾。

一,相對性原理:若K是一慣性參考系,K'相對於K做勻速直線運動,那麼自然中的普遍定律相對於K或K',都同樣成立。(這條公理在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出現前就存在了,別被名詞搞懵了)

慣性參考系含義: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樣的物體被稱作慣性參考系。當然實際生活中並不存在這樣的參考系,這是物理學的極簡化處理,只存在於物理學的邏輯體系中。工程實踐中,能選到近似的慣性系,誤差允許的範圍內也可以解決問題。

相對性原理被大量的事實實驗,證明是正確的。

二,光速不變原理: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一個常數,跟光源的運動狀態無關。

談到速度,不談參照物,那是耍流氓。單純的講,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個常數。這句話沒有意義。以誰為參照物,它是常數?你總得測量位移和時間吧,不選參考系,位移和時間測不了,談什麼速度?

還有這種表述,不管相對於什麼參照物,光速在真空中都保持不變。這是扯淡,在廣義相對論中,光會受到地球的引力波,發生偏折,速度就改變了。引力場相當於一個具有加速度的參考系。所以在真空中,選取一個具有加速度是物體做參考系,光速就會發生改變。廣義相對論還沒看完,這段話保留疑問。總之,不管選取什麼參照物,光速都恆定不變,這是扯淡。

所以他喵的,光速不變挺難理解的,似乎確實沒選參考系。我的理解就是,相對於慣性參考系,光速在真空中是一個常數。

好,bug來了。一個人站在鐵軌旁,有一列以速度v勻速行駛的火車,人和火車都是慣性參考系。這個人向火車前進的方向,發出一道光,光相對於人的運動速度是c。光相對於火車的運動速度是多少呢?

根據牛頓力學的疊加原理:光相對於火車的運動速度為c-v。這與光速不變原理,相衝突,光相對於慣性參考系,它的速度是c。

這個邏輯體系不能自洽了。在這個背景下,愛因斯坦才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相關焦點

  • 通俗理解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原理
    因為相對論,電磁場理論不僅能夠成立,而且還能描述高速運動現象。所以我們在討論場時,不能忽視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原理。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相對論的第一篇論文《論運動物體的動力學》,否定了以太假說,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原理: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原理一,光速不變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各個慣性系中都等於C。
  •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提起愛因斯坦,可謂是家喻戶曉,但是關於他提出的「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包含了兩個基本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所謂狹義相對性原理就是說所有物理定律在所有慣性參考系中都是有效的;光速不變原理就是說光總是以一個確定的速度傳播,傳播速度的大小與光源的運動狀態沒有關係。在經典力學中,物體的運動速度跟觀察者所處的慣性參考系統有關,而光速不變原理卻與之不相容。有了這兩條基本原理,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狹義相對論。
  • 顛覆世界的認知——狹義相對論
    ,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之於地球科學,伽莫夫的宇宙大爆炸理論之於天文學,他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思想,對時間和空間的全新的概念,他將推動整個物理學進行巨大的變革。相對論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狹義相對論。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這個公設自然就是狹義相對論的兩大基本假設之一的相對性原理:一切物理定律(包括力學、電磁學、光學)在所有的慣性系裡都是等價的,它們的數學形式在所有的慣性系裡都相同。伽利略只說力學定律滿足相對性原理(上一篇文章裡詳細說了),愛因斯坦則把它的範圍擴大了,認為電磁定律、光學定律也應該滿足相對性原理。
  • 愛因斯坦是如何發現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
    先直接回答你的問題:當然是數學方法+物理思想推出來的,跟實驗方法幾乎沒關係。相對論創立初期整個理論體系就非常完善了,但是壓根沒人相信他,為什麼?就是因為沒有實驗驗證,直到愛丁頓在1919年觀測到了和廣義相對論相符的日食現象,愛因斯坦和相對論才開始慢慢被大家接受,而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的那一年是1905年,足足過去了14年。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
    1953年,愛因斯坦在洛倫茲的百年誕辰上這樣說道:我們這個時代的物理學家,多半沒有充分了解到洛倫茲在理論物理基本概念的發展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造成這種怪事的原因,是洛倫茲的基本觀念已經深深地變成了他們自己的觀念,以至於他們簡直無法體會到這些觀念是多麼大膽,以及它們使物理學的基礎簡化到什麼程度。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再講一下質能方程,狹義相對論就算講完了。這篇文章的主題是相對論的誕生,在愛因斯坦把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作為兩條基本假設,並且通過對時間的分析解決了兩者的矛盾以後,狹義相對論的創建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這一階段的活動對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馬赫解放了愛因斯坦的思想,讓他敢於突破牛頓的絕對時空觀;龐加萊的非凡洞察力加速了他的相對論思想的形成;休謨關於
  • 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廣義相對論1
    歡迎廣大宇宙愛好者持續關注我們微信平臺!宇宙解碼公眾平臺即將推出科幻故事連載活動,將會在每周六或周日發布一篇精選科幻故事,覺得好看就分享給朋友吧!這些參考物體對於表述自然界定律應該與K完全等效;所有這些參考物體都應認為是伽利略參考物體,以往我們假定相對性原理只是對於這些參考物體才是有效的,而對於其他參考物體(例如具有另一種運動狀態的參考物體)則是無效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它是狹義相對性原理或狹義相對論。
  • 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
    講到這裡,愛老爺爺怕是被我氣的棺材板都壓不住了,下面來說一點正經的吧牛頓和愛因斯坦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兩位物理學家,先來說說牛頓。人類早期的知識體系常常使用「故事」構成理論,採用文字敘述。例如摩尼教提出的基本原則是,認為世界是善與惡的對立,兩股力量不斷作戰,但是並沒有用圖表或者計算方式來說明各方到底有多少力量,人要做出怎樣的選擇。
  • 一口氣搞懂狹義相對論
    在科學史上,1905年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在這一年,愛因斯坦共發表了4篇學術論文,每一篇都是諾獎級別的理論,並且也是開創性的科學成果。其中,在1905年6月30號發表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後來也被叫做:狹義相對論。今天是狹義相對論發表的114周年。
  • 其實在中學物理課本上就學過狹義相對論了
    愛因斯坦對於我們絕大部分人來說,狹義相對論晦澀難懂1905年,天才的愛因斯坦發表了狹義相對論,徹底地改變了我們對空間和時間的認知。上述所有的奇特現象都源自兩個簡單的概念:(1)光速不變性,不管誰去測量它,光速總是不變的;(2)相對性原理,即對於勻速直線運動的觀測者而言,所有的物理定律都保持不變。
  • 狹義相對論的困難,驚心動魄的十年
    1905年,愛因斯坦發展出了狹義相對論,把空間和時間聯繫在一起。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在這之中起了重要作用。相對性原理告訴我們,一切慣性系都是平權的,並不存在一個特殊的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光速不變原理還告訴我們,光在任何慣性系當中的速度都是一樣的。愛因斯坦通過這兩個原理,獨自推導出了洛倫茲變換。
  • 為什麼廣義相對論比狹義相對論更完善?原因就在這裡!
    愛因斯坦有兩大著名的相對論,一個是狹義相對論,另一個則是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的提出早於廣義,並且狹義相對論的範圍並沒有廣義那麼大,而且不涉及引力。在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後不久大約10年,廣義相對論便誕生了。
  •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到底有啥區別?
    之前的所有文章,我們多次談到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和長度收縮概念,其實這裡所說的相對論僅僅是狹義相對論,其中長度收縮僅僅是一種相對效應,也就是地面人看運動的物體,長度變短了,但是運動物體自己看自身,長度依然是沒變的,這就是長度的相對性,如果不理解這個,可以翻翻前面的文章看下。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上)
    這篇文章的主題是狹義相對論的誕生,我不可能把所有的以太實驗都列出來,那夠寫一本書了。這裡只介紹幾個跟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關係比較大的實驗。1953年,愛因斯坦在洛倫茲的百年誕辰上這樣說道:我們這個時代的物理學家,多半沒有充分了解到洛倫茲在理論物理基本概念的發展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 思想將被引爆!小小的磁場引發出了偉大的狹義相對論!
    磁鐵和磁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幫助我們在不熟悉的領域找到方向,在生活中,我們可以依靠磁鐵做許多事情,比如在牆壁上貼東西等。但除了這些常見的例子,磁場似乎總是在宇宙力量的戰爭中起次要作用。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只是被它們更強大的同類推來推去。
  • 愛因斯坦是如何想到狹義相對論的?
    在狹義相對論被發現的過程中,不少科學家都已經接近相對論,所以愛因斯坦自己都說過:如果我不發現狹義相對論,2年後也會有人發現。因為當時的科學發展,從牛頓力學和電磁學已經無法解釋光速不變這一現象,但是無數實驗又告訴我們,光速就是不變的,所以人們只需要改變自己長久以來的常識,並默認光速不變這一事實,都可以推出狹義相對論。
  • 怎樣理解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簡析
    狹義相對論主要是解決麥可遜-莫雷實驗中得到的光速各向不變的結果裡的速度疊加矛盾的。由於當時人們認為光是在一種稱為以太的介質裡傳播的,而地球在以太裡做各種運動,包括地球自轉運動、地球公轉運動、隨太陽系公轉運動等,這樣必然導致地球相對於以太在各個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不一致,這樣,根據經典力學裡的速度疊加原理,不同方向上的光速應該是有差異的。然而邁克耳遜莫雷實驗證明,兩束互相垂直的光的速度完全一致,這用傳統的理論就無法解釋了。
  • 相對論中:時間在狹義和廣義的概念下有什麼不同?
    其實難懂是因為大家只針對相對論的結論去思考。如果大家能看看狹義相對論的原理還有一些推導過程,會發現並沒有那麼難以理解,一切都結論都是那麼水到渠成。狹義相對論兩大原理光速不變原理(實際叫作光速不疊加更好)狹義相對性原理(後來的廣義相對論,直接推廣為相對性原理)
  • 相對論是否面臨被推翻?——附推翻狹義相對論簡易教程
    相對論是否面臨被推翻?你如果說即將推翻廣義相對論我還可能舉半隻手,但推翻狹義相對論?你生活是不是有什麼不如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廣義相對論的困境我說推翻廣義相對論可能會舉半隻手是因為目前廣義相對論似乎確實存在問題,不說在微觀下與量子力學不和諧,就說在宇觀尺度上觀測結果也與廣義相對論不太協調,星系外圍恆星公轉速度異常和幾十億年前宇宙膨脹異常加速都是作為宇宙學基礎理論的廣義相對論無法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