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陝州區75歲的張大娘頭痛病又犯了,越來越重。為了省錢,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張大娘忍了半年多。這一次,她實在是挺不住了。
來到三門峽市中心醫院。一檢查,情況糟糕。
在她大腦硬膜與腦組織間有一個腫瘤,直徑7釐米,足有成人拳頭大!需要趕緊切除!
心焦的張大娘「沒想到」,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她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當得知張大娘因為沒錢治療,才將病情一拖再拖後,三門峽市中心醫院的醫生決定為她節省治療費用,但這也增加了手術的難度……
病發頭疼得厲害,連胳膊和腿也不聽使喚了
2月18日一大早,張大娘像往常一樣在忙活著,突然,困擾她半年多的頭疼病又犯了……
張大娘這次頭疼不但是一陣一陣的,且越來越重,持續了半天也不見好轉,還暈得厲害,緊接著連自己的右胳膊和右腿也不聽使喚了。
老伴見狀也著急得不行,因為張大娘這頭疼病已經持續了半年。「看來這次不到醫院治療實在是不行了。」
老兩口一共養育了五個兒女,因為四個女兒眼下都已有了孫子,平日裡都忙著照顧孫子們上學,而唯一的兒子,在水泥廠幹的是出力活兒,辛苦得很。
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老兩口決定不將此事告訴他們。
就這樣,兩位70多歲的老人相伴坐著公交車,直奔三門峽市中心醫院。
張大娘手術前頭顱CT顯示,腦子裡發現拳頭大的腫瘤。震驚 腦子裡發現拳頭大的腫瘤到了醫院後,經頭顱CT和磁共振一系列相關檢查,顯示在張大娘的硬腦膜與腦組織間有一個7釐米的腫瘤,足有成人拳頭大,已壓迫到運動前區。難怪張大娘的右胳膊和右腿不聽使喚了。
檢查結果一出,把張大娘和老伴嚇得不輕。
「真是怕啥啥來!」張大娘說。她告訴大河報記者,自己也算是個苦命人,好不容易把五個兒女拉扯大,各自成家,眼看老了該享清福了,幾年前又得了青光眼,右眼目前已經失明,左眼雖然做手術保住了視力,但跟正常人比,還是不濟。
張大娘的老伴,早年間幹農活時傷了雙手,導致兩隻手不能伸展,所以平時家裡的活兒基本上都是張大娘一個人幹。
頭疼的毛病張大娘之所以一忍再忍,一拖再拖,據她講,主要是怕花錢,而且自己也沒有多少錢。
就這麼一忍一拖,竟拖出個拳頭大的腦瘤來!
動情 見到老人想到自己的父母2月18日上午11點,張大娘入住三門峽市中心醫院腦病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
「看到檢查結果,我的心咯噔一下!」
神經外科二病區主任盧國奇說,這麼大的腦瘤需要儘快切除!否則,隨著腫瘤繼續增大,張大娘不僅會持續頭疼、頭暈、肢體偏癱,還會發展到意識不清、腦疝,甚至突然死亡……
可如果手術,張大娘的巨大腦瘤已從額葉左側向中心擴張,侵犯到上矢狀竇。而上矢狀竇是大腦上方的一根大靜脈,匯集了大腦回流的血液。如果手術切除腫瘤過程中傷及矢狀竇,會引起顱內大出血,張大娘很可能下不了手術臺。
手術難度大、風險高,這對神經外科醫生來說是家常便飯,醫生願意冒險。可盧國奇心裡納悶:
「腫瘤體積如此之大,這病看來拖了很久了,怎麼會是張大娘描述的頭疼了半年?」
盧國奇拉住張大娘的手詢問:「大娘,你頭疼了半年怎麼不來醫院看呢?」張大娘搓著粗糙皸裂的手,怯怯地說:「怕花錢啊,家裡本來就沒啥錢,也不想麻煩兒女們,他們都忙。這次是不看不行了,才來了。」
「看著眼前這兩個飽經風霜善良的老人,不由想到自己的父母雙親,心裡一陣酸楚。」盧國奇低聲對記者說,這樣的病人、這樣的老人,他見得太多了……
「當時我就想,想辦法儘可能為老人省點手術費!」
術後,張大娘的右胳膊也能抬高了,恢復得很好。成功手術5個半小時,是疲憊更是欣慰2月21日9:20:術前準備就緒,張大娘被推進手術室……
盧國奇主刀,樊旭輝博士擔任助手。
他倆發現,張大娘的腦瘤起源於硬腦膜,侵犯了顱骨內板,侵犯面積大,血供豐富。
兩人配合默契,切除腦瘤的同時保護上矢狀竇,保護靜脈回流。
由於腫瘤侵犯硬腦膜面積大,切除後硬腦膜缺損大,還要進行硬腦膜成型術,就是用生物材料補片代替和修補缺損的硬腦膜。
為給張大娘省錢,盧國奇決定用張大娘自體的顳肌筋膜為她修補硬腦膜,而不用昂貴的生物材料補片。這樣做,雖然給手術團隊增加了難度,但能為經濟拮据的張大娘省下1萬多塊,手術效果也不受影響,盧國奇「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據盧國奇的同事介紹,盧大夫平時給別人看病時,經常這麼做,能省的錢都儘量幫病人省下。
經過奮戰,巨大腦瘤成功切除,考慮到腫瘤細胞源發於硬腦膜,還侵犯到顱骨內板,為防止腫瘤細胞殘存在顱骨內板,形成新的病灶,盧國奇又用磨鑽磨除了一部分顱骨內板,以絕後患。
置引流管、回納骨瓣、鈦釘固定顱骨、縫合、包紮……
手術歷經5個半小時,14點50分告捷!
盧國奇和同事們一身疲憊,卻相視一笑。
瘦弱的張大娘在神經外科二病區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扛過了感染關,也沒有出現術後顱內血腫等嚴重併發症,一點點在恢復著。
手術成功至今,一個月的時間,張大娘因手術剃光的頭髮也已經長了出來,傷口也拆了線,結了痂。
盧國奇扶著張大娘的肩膀說:「大娘,你看現在你右胳膊也能抬高了,恢復得很好,放心吧……」
「哎哎哎……」張大娘的老伴見到盧國奇很是激動,嘴角都在不住地抖動,不善言辭的他將手術前的緊張和煎熬、手術成功後的感慨和慶幸都化作了一聲聲感嘆……
溫馨貼士:頭疼這些事兒,千萬別小視盧國奇說,近年來,由於天氣變化大、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等原因,頭痛疾病的發作日益嚴重,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困擾。
在頭痛患者中大約一半多是偏頭痛,其特徵是發作性、多為偏側、中重度、搏動樣頭痛,伴有噁心、嘔吐的症狀。除頭痛本身外,偏頭痛還可能進一步導致其他損害。
此外,長時間的精神緊張、用腦過度、伏案工作時間過長,或者焦慮不安、過度疲勞等還可引起緊張性頭痛。其特徵是頭痛多為整個頭部的疼痛,頭頂像被重物壓迫,有束帶緊勒等感覺,有時,疼痛可波及頸部和肩部。
盧國奇提醒說,如果病人平時遇到頭疼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做檢查,切莫一拖再拖,造成「省了小錢,花了大錢」。
此外,平時還應該注意飲食,多吃綠色食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抽菸,不喝酒,摒棄負面的情緒,合理緩解壓力,加強身體鍛鍊,早睡早起。
醫生感言:「當時看到張大娘,得知她是農村的,因為怕花錢、沒錢治病,將病情一拖再拖,我的心裡一陣酸痛。」盧國奇說,自己從小也是在農村長大的,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父母再苦再難,都堅持把孩子拉扯大。
盧國奇說,如今,許多老人和張大娘一樣,哪怕自己忍受病痛折磨,也不願給兒女添一點麻煩。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作為一名醫生,只有盡全力救治,只有用高超的醫術和真誠的耐心為老人省錢,才能盡到一個醫者的責任,才能盡到一個兒女的孝心。」
(原標題為《醫生主動增加手術難度為患者省下萬餘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