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量子運動與生命現象:物種生命之「心」存在狀態的物理意義

2021-01-12 自然科學之玄學原理

文/樸道玄燈

心是什麼,什麼是心?

這是生命現象的核心根本。

四種基本力參與造化機制:生命現象

物質演化進程中宇宙自然孕育了物種生命,產生了覺知意識心神想像力功能。

「心」者不可言說,以一般日常生活經驗的語言概念不足以描述這個問題,需以特殊的專用概念才能描述清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薛丁格的貓

物理學家薛丁格在提出「生命是什麼」之問時說:物理學家們在生命現象中遇到了完全不同於或然機制的一種機制。

也就是物質演化進程中的生命現象,如何有「意識精神」的覺知功能?

真空不空:無物質的真空中蘊藏著真空零點能。《心經》說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證實了「色空不二」,於是問「心是什麼,什麼是心」?量子力學原理則給出了「物理意義上的心」,回答是:

量子世界中的質能轉化、信息處理

「心」就是本能自性,是控制調節能量與質量相互轉化、信息處理的量子態疊加造化機制。這就是「心」存在狀態的真實物理意義。按中華文明華夏道統的語言表達就是:「是心大道生」。

物種生命類型取決於造化機制

於是我們就能知道,生命現象基於有形的質量與無形的能量相互轉化、信息處理這個造化機制,物種生命運用這個質能轉化、信息處理的造化機制,「自主意識主宰支配御使自由意志,行使選擇權」,在自然環境中,自身基因以此機制為紐帶,與環境之間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內外自洽循環交換,基因與生存環境條件之間,在混亂無序與平衡有序的存在狀態上的自適穩定、調節變易。

「心」對於物種生命而言,就是質量與能量相互轉化、信息處理,氣的聚與散、釋放與吸收的總樞紐。

是這個總樞紐的功能強弱,決定了在物質演化進程中,依據怎樣的自然環境,孕育形成怎樣的「能把質能轉化、信息處理機制運用到什麼程度」的物種生命。

生命起源:物質演化,造化生生

我們應把薛丁格提出「生命是什麼」之問時說的物理學家們所遇到的機制稱為「造化機制」!

物質世界原來是「玄中空虛無」的真空玄幻之有。

如果想生活不煩惱,無礙於物,心神不被物質世界迷茫困惑,那就必須對生命現象有所了解,於是量子力學原理就一定要了解,能幫助了解心與物的關係,心神想像力功能與物質之間如何相互轉化的關係:真空零點能與物質的玄幻之有。

當我們餓了要吃,困了要睡,渴了要喝水,冷了要加衣服,熱了要減衣服,一切只需本能自知,無需通過「餓、困、渴、冷、熱」這幾個字如何寫、知道什麼意思,就能知道環境變化的本能應對,那麼我們自然有智慧就知道「心是什麼,什麼是心」!

相關焦點

  • 生命的意義在哪裡?運動真的能長壽嗎
    生命的意義在於運動這話說的是一點沒錯,從淺處說,想要維持生命就必須要吃、喝、拉、撒、睡,要維持生活就必須要工作、社交、學習等等這些都是運動;往深處想想,運動能給生命帶來什麼?運動真的能夠長壽嗎?>明白了熵的物理意義,我們蹦入我們的主題——熵對於生命的意義。
  • 生命的意義存在死亡當中
    這是#叄拾而立#話題的第五篇原創文章 很多時候,我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存在什麼之中呢?」 我最後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生命的意義是存在死亡當中的!
  • 【物理思辨】量子:生命的「原子核」——對話埃爾溫·薛丁格(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
    2,生命以「負熵」為主記者: 生命是一種極其複雜的現象,關於生命的定義,也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從最基本的層面上講,你認為生命的本質是什麼?薛丁格: 非生命現象的運行路徑是從有序,經歷平衡狀態而走向無序。生命現象的運行路徑是由無序經歷平衡狀態而走向有序。
  • 生命為什麼存在,生命有什麼意義?
    生命為什麼存在,生命有什麼意義?結合生活說說我的想法吧!這樣就可以想像很多物種都是一樣,只有被需求,只有被殺害,才能活下去剛才是西瓜面對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被需求那生命為什麼存在?(不好意思,我知道生命範圍很廣,在這裡我想重點說說人類)因為存在而存在,人類和西瓜一樣,也是需要被需求還記得在《尋夢壞遊記》中有這樣的橋段,人時候不會及時死亡,而是靈魂會到達另外一個地方,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在活著的人都忘記你的那一刻這一點我從骨子裡面認同,我們這樣思考人的一生,從受精卵到胚胎
  • 為什麼生命的存在是必然的?物理定律支配著一切
    現在嘗試將其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嘗試向一個在三維平面內生活和呼吸的人解釋,他們想要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但卻努力將其理解為事實的概念。根據明確的自然規律,然後嘗試向他們解釋複雜的弦理論,吸引力,時間定律,空間的10維度以及通過其平面的能量運動以及粒子標準模型的物理學,會把窮人的思緒從這裡吹到廷巴克圖。
  • 揭秘星際物種起源:多個行星孵化器組成「生命之樹」
    分子通過無限循環反應,最終讓整個星系都出現了分子運動。  這種我們稱之為生命現象的基本屬性,它存在於地球上,就是分子算法信息或未來進化進程的傳播敘述。實際上,你可以稱該過程為生命的核心實質,甚至是生命存在的潛在原因。在我們的研究實例中,它恰巧以複雜有機分子結構體現。
  • 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孕育出了生命。我們人類生活在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每天為了生活而忙碌著,可能是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很少會有人靜下心來思考生命的意義何在。有的時候,小編也在想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是房子?是家庭?亦或者是金錢?但宇宙是公平的,每個人最終都會化為塵埃,從零開始,從零離去。今天,小編帶大家遨遊至宇宙的邊緣。
  • 霍金論《天道》: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因此人腦的思維也只是一種物理現象罷了。這是否意味著,無論人類的身體還是思維,都只是生物機械的一部分,那麼生命還存在意義麼?對《生命的遊戲》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軟體MATLAB中直接輸入life()即可得到一個小程序demo。所以,人的意識可能與此類似,是來源於龐大複雜的系統,但遵循最簡單的基本原則。身體是硬體,意識是軟體,是硬體的物理狀態不斷變化的產物。如果是這樣,那嗎所謂自由意識還是否存在?
  • 複雜與簡單之間——基本作用力對生命存在的意義(一)
    然而,世界最紛繁複雜,它仍是源於簡單的存在。物質世界依賴於力把它的組成部分結合在一起,而自然界中的基本作用力就是四種,它們分別是強力、弱力、電磁力和引力,世界就在這四種力的作用下,不斷運動變化,並保持著微妙的平衡。四種力各自在不同層面上起作用,也為生命的誕生和存在從不同的方面提供條件。   物質的存在是生命的基礎,而物質的存在依賴於強力和弱力的作用。
  • 池田大作:以佛教的思維方式解析生命現象_佛教_鳳凰網
    《論生命》是他眾多佛學著作中討論生命現象的專著。在該書中,他用佛教所特有的思維方式,對人類最奇妙、最精微的生命現象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當代西方著名學者J·湯因比對該書的評價是:「池田大作先生對生命動力的佛學分析,比我所知的現代任何西方的分析都精美深奧。」
  • 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繼續我的「靈魂三問」
    昨天在海灘上,很偶然參與了一起遊客溺水事件的處理,親眼目睹一條年輕的生命(逝者應該還不到30歲,為尊重生命之故,我並未進行拍照)的消亡,猶如消失在天邊的一絲微雲,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震憾與教育。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從哪裡來?我要往哪裡去?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在哪裡?我向自己發出了一系列有關生命與人生的「靈魂三問」。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薩特:存在先於本質,生命全無意義
    生命全無意義。 這句話是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基本原則。首先我們要了解「存在」的意思是什麼? 存在可以分為:物的存在和人的存在,薩特認為人的存在是一種特定的狀態,與其他事物是不同的。人的存在是「存在先於本質」而物的存在是「本質先於存在」。 存在的意思大致可以理解為客觀的存在。
  • 如果「量子力學」中的奇怪現象被證明,生命會毫無意義嗎?
    在科學技術領域,量子力學應該是比較流行的知識之一,有些人甚至根據量子力學的理論,擴展了靈魂存在的幻覺和瞬間運動,然而量子力學最初是由普朗克和愛因斯坦建立的,那時候的人需要依靠經典物理概念來理解微觀世界。
  • 地球物種的誕生,眾說紛紜,解讀生命起源之彗星和太陽系的秘密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也漸漸的研究和討論地球物種的起源,為什麼我們能觀測到的星球都是沒有生命的,都是一片荒蕪而地球有各色各樣的生命體,雖然地球經歷了眾多的物種滅絕,但是每一次都有種類繁多的物種逃過一難。可想而知地球的生命是多麼的繁多,關於地球生命的誕生眾說紛紜,目前在眾多的起源說中,生命的起源有四種大眾比較認可的就是生命的創造論、宇宙生命論生命自然發生論化學起源說以及未知生命起源。
  • 生命的意義是無邏輯
    對世界的認識,並非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從人的角度吸收並理解它,事物對我們具有的意義,決定了我們對世界的構建,如果一個人試圖脫離意義而存在,必然被孤立,被世界隔離屏蔽,因為他的一切,無論對自己還是別人,都沒有存在的價值,我們通過自己賦予現實的意義來認識現實。
  • 生命意義的最終答案!
    那時生命的意義可以是享受吃食物美好感覺,也可以體會嬉戲的快樂,交配的快樂,體會情感的愉悅等等。總之只有保持生命存在才有可能繼續體會這一切的美好。那個時候競爭也是很激烈的,看看現在的動物掙食掙配偶掙地盤掙母愛……,但是他們還是不可能緣起生命意義的問題。只要生命存在就會去享受可能享受到的一切。也會因為食物短缺有餓死的,但只要還能動他們就會尋找食物。這個時期是以身體的強弱接受大自然的優勝劣汰。
  • 以何為食看生存,量級迭代累積變易效應對物種生存條件的自適影響
    比如生命起源問題,物種生命的出現是物質演化進程中「成然之性」進行程序設計執行的界面結果,並且在這個進程中,變易效應體現為基因程序的動態優化演進,以更優化的程序自適調整於環境的生存條件變化。由此可見,當物體質量圍繞普朗克質量為基準單元時,進行量級迭代累積,向著物種生命這個方向的生命組織系統演化時,出現的是熱力學的熵增現象,基本原理還是質能轉化關係。
  • ...宇宙揭秘之宇宙存在的意義,如果沒有了人類宇宙存在還有意義嗎?
    但這並不是生活我們就是地球真正的主人,事實上,更準確的說法是,我們人類是後來者,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也不過區區百萬年時間,相對於地球長達45億年的年齡,還有最古老的生命在地球上也繁衍存在了數十億年,人類的出現在地球生命史上就是短短的一瞬間。
  • 生命的本質意義是什麼?
    中學生物課本上有生命的定義,但非常淺顯,帶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深入的了解探知生命的意義,那就必須從什麼是「生」,什麼是「命」談起!要知道「生」和「命」是不同維次世界中的兩個概念,其所寓指的意義也有所不同,雖然屬不同的範疇。但它們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相依性和互緣性。
  • 聊一聊對生命的感悟與意義!
    張愛玲說過,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了跳蚤。我們可以無視跳蚤的存在,繼續華美;也可以去一隻一隻捕捉它們,使袍子更加華美。或者,我們承認跳蚤的存在,接納它們,甚至認為它們是袍子的一部分,生命因它們的存在才變得生動。華美與否,已經變得不重要了。我不知道你們的對生命怎麼理解?或許你們有不一樣的見解。因為,我們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