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檢查是腎臟腫瘤篩查及初步檢查的主要手段,可籠統反映出腫瘤的一些特點
◆增強CT能準確反映出腎腫瘤的位置、形態、大小、血供及有無淋巴結轉移等信息
腎癌分為遺傳性腎癌和散發性腎癌,臨床上90%以上為後者,以單側腎臟單個腫瘤發病為主。散發性腎癌的具體病因尚不清楚,但吸菸、接觸二甲胺等化學物質因素,被認為是發生腎癌的危險因素。一旦腎臟出了問題,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及本身強大的代償能力,患者往往不會立即表現出明顯不適,因而也就疏於診治。
兩年前,48歲的王先生到門診就診,述說自己體檢時竟被告知右腎長了一個直徑2釐米的腫瘤,而他自己沒有覺得任何不舒服。剛開始他並不相信這個結果,後來進一步的CT檢查證實了腎癌的存在。他聽取醫生的建議,隨後住院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後病理提示腎腫瘤為最常見的腎透明細胞癌。因發現較早,腫瘤尚未擴散,手術只切除腫物而保留了健康的部分腎臟。術後恢復很快,不久就重返工作崗位。做完手術兩年來,他都定期到門診複查腎臟B超等檢查,結果顯示他的身體狀況很好,腫瘤也沒有復發的跡象。
腎癌一旦拖延至晚期,手術治療的療效就會大打折扣。有很多患者,等到腫瘤變大,出現不明原因的低燒、高血壓、血尿、腰痛等明顯症狀時,腫瘤已多為晚期,喪失了最佳手術治療的時機。即便可以手術,手術範圍也會相應變大,甚至切除整個腎臟。一旦腎癌廣泛轉移,患者生命時限往往已被癌細胞蠶食殆盡。
腎癌的發現途徑可以分兩類:一類是出現了血尿、腹部包塊、腰痛等症狀,去醫院檢查發現的;另一類是沒有任何症狀,通過常規體檢發現的。如果懷疑得了腎癌,如何進一步檢查?目前,腎癌的臨床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各種影像學檢查可以幫助醫生了解腎腫瘤的良惡性、發展程度(分期),同時還能為選擇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依據。
B超檢查是腎臟腫瘤篩查及初步檢查的主要手段,可籠統地反映出腫瘤的一些特點,如大小、位置等。增強CT是診斷腎癌最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它是在普通CT的基礎上通過往血管內打藥(對比劑),以便更好地勾勒出腎癌的輪廓,相比普通CT,其對腎臟腫塊的檢出率近100%,腫瘤診斷正確率達95%以上。高質量的增強CT能準確反映出腎腫瘤的位置、形態、大小、血供及有無淋巴結轉移等信息。胸片也是常用檢查項目,因為它可以發現是否有肺部轉移及其他胸部病變,是臨床分期的主要依據之一。針對某些患者,醫生還會綜合分析後選做腹部平片、核素腎圖、核磁、PET—CT等檢查。
外科手術是目前治療局限性腎癌的主要手段,隨著腔鏡技術的日趨成熟,腹腔鏡保留腎單位的腎部分切除術,成為治療散發性腎癌的主要術式。跟傳統的開放手術相比,療效一樣,但是創傷更小。
對於不適合或不能耐受外科手術的患者,口服靶向藥物治療是一種可選擇的方式。靶向藥是攜帶藥物的「飛彈」,可以對腫瘤進行準確定位,然後實施精確打擊。介入栓塞、射頻消融、冷凍消融、放射治療、免疫治療等方法,也在臨床不斷嘗試和運用。化療對腎癌效果較差,目前臨床已較少應用。
(作者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
《 人民日報 》( 2014年03月28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