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肺部的影像學檢查都是做胸部X線檢查,俗稱拍胸片,X線檢查存在盲區,肺部病灶的漏診率比較高,這個對肺結節檢查基本沒有什麼作用了,不推薦胸片來檢查肺結節。
目前主要使用CT來檢查肺結節,CT全稱就是計算機斷層掃描,就是指利用影像學x射線攝像技術,通過計算機控制連續掃描,形成了連續的圖像。
低劑量CT
如果是第一次體檢檢查,之前沒有做過CT,建議選擇低劑量CT,它的輻射劑量小,清晰度有限,主要看看有沒有肺結節,一般第一次做CT選擇這個,是篩查肺癌的有效手段。如果沒有發現有肺結節,第二年體檢可以繼續做低劑量CT。
普通CT平掃
一般去醫院看病,如果醫生考慮肺部有病變,會給病人做一個普通CT平掃,也可以發現肺結節,輻射劑量要比低劑量CT高,一般不推薦為體檢使用。
高分辨CT
如果低劑量CT發現有肺結節了,後面隨訪就要求做高分辨CT了,高分辨CT是層距較小的CT,最小可以到1mm,就是說1mm的肺結節都能發現,所以它與常規CT相比,精度更高,解析度更強,可以看清肺內細小結構,目前用於肺小結節特別是磨玻璃結節的隨訪。
肺結節分析CT
有些醫院為了更好地觀察肺結節,開展了肺結節分析CT,就是在高分辨CT的基礎上,通過三維重建可精確測量結節的體積、與血管的關係、邊緣等,可以更好地觀察肺結節,進行良惡性的判斷,推薦肺結節檢查時有條件的話進行這項檢查。
增強CT
增強CT是指把增強劑打入血管。由於血管中具有增強劑的影像表現,通過這樣的表現,就可以判斷病灶中血管的情況,或者血運的情況,從而判斷病變的性質。如果肺結節比較小時,不需要增強CT檢查。
但如果結節比較大的情況下,普通CT只能看出模糊的一塊異常圖像,增強CT則能看清異常圖像的大小、邊界、和周圍組織的位置關係,初步判定腫瘤良性或惡性,有沒有轉移。具體應由經驗豐富的呼吸科醫師或胸外科醫師把握。
#百裡挑一#
PET-CT
PET-CT,它的中文叫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PET,一個是CT部分。PET這一部分可以對病變功能、代謝方面來提供診斷信息,CT可以從解剖結構以及密度信息的改變提供診斷信息。
PET-CT多用於晚期腫瘤復發的確診、定位,或者來源不明的腫瘤的診斷,並且PET-CT價格昂貴,一般不推薦作為肺小結節的常規隨訪。對於不能定性的直徑>8 mm的實性肺結節建議進行功能顯像,可以用PET-CT掃描區分良惡性。
看了以上這些,你應該對肺結節的CT檢查有個初步的了解了吧,具體情況還是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