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腦為什麼不能三心二意?科學家發現,大腦迫切需要注意力

2020-09-12 勤說社會事兒

就人類文明而言,大腦的進化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標誌。儘管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不能準確地描述人類大腦是如何開始進化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大腦在人類文明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是,最近幾年,藉助先進的科技,科學家們在大腦的研究中,發現了許多獨特的現象,例如,我們很難一心一意,而且非常需要注意力的幫助。

畢竟人類的大腦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所以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而且我們很可能擁有更多的能力,包括超強的記憶和處理能力。但科學家們說,在近幾年的研究中,大腦顯示出不知名的一面,它不僅難以同時注意到許多事物,而且很容易在分析和處理問題時出錯。

對於超級計算機來說,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它甚至可以同時運行多個軟體,而作為人類最高級、最複雜的系統,大腦所顯示的狀態也並不令人滿意。研究人員稱,人腦一次只能注意到四個物體,如果周圍有太多物體,大腦就必須提高注意力,以獲取更多處理信息的空間。

就大腦的記憶而言,長、短記憶的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這與我們的大腦以及重要器官的運作方式密切相關。

例如,在研究眼和耳向大腦傳遞的信息時,科學家發現,眼睛更注重空間,而耳則更注重時間,兩者相互配合,大腦才能獲得完整的信息。如此一來,大腦的運作同樣離不開各種器官的支持,如果我們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大腦作為信息處理中心的能力就會降低。

可見,只有大腦發達還不夠,只有集中精力,才能提高處理信息的效率,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大腦也能得到有效的鍛鍊。

直到今天,科學家們的相關研究還在繼續,有朝一日我們將能夠解決關於大腦的各種神秘現象。但是,一心一意的缺點實在是太多了,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仍然需要集中精力。

相關焦點

  • 腦科學:大腦將專注於注意力來獲得特定的刺激
    事實上這就是腦科學研究的事實,當大腦特別關注某個特定的刺激物注意力時,特定刺激物的詳細信息將被大腦記憶並保留,而情緒刺激則更受大腦關注。那麼為什麼我們還記得考得是好是壞呢。腦科學研究的事實對學習也有相應的啟示,家長們不妨理解這一特點,幫助孩子在學習中專注於注意力。
  • 人工智慧 人機世界迫切需要新的大腦
    很多人工智慧科學家都擁有生物學和計算機科學兩個方向的專業背景,這大概是智能生物發展的一個縮影。 地球就像是一臺生物計算機,漫長的生命進化過程就是各類生物「程序」不斷迭代的過程。在自然環境的作用下,無機物漸漸聚合成有機分子,有機分子演化組合成為蛋白質分子。攜帶生命信息的蛋白質分子仿佛是一個個數據字節,數量巨大又隨機組合,能窮舉出各種組合形態。
  • 揭秘:科學家稱人類大腦RAM僅為「4」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可能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人類大腦有一部分一次只能追蹤四個物體。這是根據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它發現我們工作記憶的智能出乎意料的有限。這項研究還揭示了我們針對事件和空間的工作記憶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借用非凡的視覺和聽覺處理網絡。
  • 研究發現大腦在專注與分心之間不停交替,注意力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這項關於神經系統振蕩現象和注意力的研究由普林斯頓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聯合開展,研究結果發表在《神經元》雜誌上。研究結果研究發現,在注意力爆發的間隙,我們其實處於分心狀態,在分心期間,大腦會暫停手頭工作,檢查周圍環境,看看在注意力的主焦點之外,有沒有什麼東西可能更加重要,如果沒有,大腦會重新聚焦於你正在做的事。
  • Neuron:我們的大腦為什麼在快速不停的轉換注意力?
    但研究感知的神經科學家現在發現:我們的大腦實際上會以驚人的速度轉移焦點-每秒四次。集中注意力需要我們的大腦做出平衡舉措:對可能需要更高優先級的活動的進行聚焦。為了做到這一點,感知似乎表現得像一部老式電影,不斷地從一幀到另一幀跳動,比眨眼之間更快。
  • 科學家證實:人類大腦與大腦之間可直接交流
    大腦與大腦之間的直接交流多年來一直是人們強烈關注的話題,其動機多種多樣,既有未來學家的熱情,也有軍事上的迫切需要。米格爾·尼可萊利斯(Miguel Nicolelis)是該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在《超越邊界》(Beyond Boundaries)一書中把人類大腦活動的融合描述為人類的未來,人類進化的下一個階段。
  • 人類的大腦相當於多大內存的硬碟?
    大腦是生物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個電腦,那麼大腦兼具著CPU和硬碟的功能。雖然大腦的存儲記憶和硬碟的存儲記憶是兩回事,但仍可以對比一下,看人類大腦的內存到底有多大。猶如計算機等存儲數據,需要把數據轉換成二進位「0」、「1」形式進行存儲,1024個字節就是就是1MB,而1024MB就是1GB,它們之間的簡單換算都是通過乘以1024來計算。
  • 360多名科學家首次揭示大腦灰質的遺傳結構 發現大腦發育和衰老的...
    大腦皮層是大腦中相對較薄、摺疊的外部「灰質」層,對思考、信息處理、記憶和注意力都至關重要。關於影響大腦皮層表面積大小和厚度的遺傳基礎還沒有太多的發現,這兩者之前都被認為與各種精神疾病有關,包括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和自閉症。
  • 人類大腦因何變「瘦」?
    科學家驚訝地發現,人類的大腦正在逐漸「消瘦」。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人類會因此變蠢嗎?人類大腦確實「瘦」了1868年,人類考古學歷史獲得了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考古人員在法國多爾多湼區的克羅馬農山洞裂隙中,發現了人類許多人類骨骼化石,骨骼至少屬於5個個體,其中有2具男性和2具女性,另1具是小孩。保存最好的是屬於大約50歲左右的1個老年個體。與骨骼化石一起被發現的還有大量的石器和海生貝殼,貝殼上面都有人為打穿的孔洞。
  • 科學家在實驗室培育迷你大腦,研究人類大腦神秘結構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培育人類、猿類和猴子的大腦組織,從而了解人類大腦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某些方面,人類大腦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人類智力較高,是地球上唯一能夠從事複雜行為、具有高等思維能力的動物,例如:製造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網絡社交平臺上發布表情包等。然而一些問題仍然困擾著科學家,為什麼人類與近親物種存在差異?
  • 媽媽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神經心理學:是大腦缺乏結構化訓練
    「因為這事生氣也沒用啊,他們的大腦還沒發育成熟,多訓練訓練就好了。」我曾經也常因為這種事情生氣,但後來和心理學的朋友聊過之後,發現孩子的這種「注意力不集中」表現並不是故意的。原來是和大腦發育有關係,稍加幹預能夠進行有效的訓練。
  • 特定大腦活動強度可用於評估注意力
    從大腦連接活動的規律發展出來的大腦網絡模型也能用於預測兒童和青少年的注意力缺陷。 雖然有些心理過程的能力比如快速推理和工作記憶,可以通過一些可靠手段被檢測出來,但是關於注意力,科學家卻一直無法為其找到一套標準的檢測方法。
  • 科學家提出量子大腦,能否為人類解答大腦的奧秘?
    人類的大腦一直隱藏著很多未解之謎,人類科學家從很多方面來了解過大腦,甚至運用了量子力學的成果去試著發現大腦的秘密。大腦是否應用了量子力學?從某個層面上來說,答案是肯定的。 大腦由原子組成,原子當然要遵循量子物理的規律。
  • 《有序》:4個方法重新組織你自己的大腦,提升你的注意力
    作者說,注意力的結構像一個蹺蹺板,這個蹺蹺板的兩端,是兩種狀態。一種叫專注狀態,也就是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貫注只做一件事的狀態。比如寫作、畫畫、唱歌的時候,大腦都處在專注狀態裡。蹺蹺板的另一端,叫神遊狀態,也叫白日夢狀態,也就是我們放空自己,對外界的信息視而不見。比如你發現一本書已經讀了好幾頁,卻一個字也沒看進去;在高速公路上開了很長一段路,卻突然發現自己不知身處何地。
  • 為什麼鯨擁有那麼大的大腦?
    為什麼鯨擁有那麼大的大腦?有史以來進化出的最大的大腦非鯨的大腦莫屬。海洋哺乳動物獲得如此巨大的大腦的途徑可能和我們人類一樣。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18種鯨魚和海豚以及124種陸地動物,包括43種靈長類動物的大腦。除了少數例外,鯨、海豚和靈長類動物都通過同樣兩個腦區——小腦和大腦皮層的戲劇性擴張獲得巨大的腦容量。這兩個腦區對於認知功能(例如注意力和控制身體的運動)很重要。
  • 大腦已進化到極限,科學家表示人類不能再聰明,你的智商如此高?
    大腦是人類文明出現的基礎,如果人類大腦沒有繼續進化,那文明就不會出現,這就足以看出頭腦的重要性,然而科學家表示,人類已經不能再聰明。這就是說,人腦現在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不能再繼續進化,這是怎麼回事呢?
  • 鯨魚大腦9公斤,人類大腦1.5公斤,為什麼卻是人類更聰明?
    鯨魚大腦更大,可以達到9公斤,人類大腦只有1.2到1.5公斤,但卻容納了860億神經元,鯨魚大腦需要達到36公斤,才可以擁有和人類一樣多的神經元。這基本是不可能的。以往科學家們認為所有動物大腦的基本結構都一樣,但現在科學家們又通過將大腦溶解在某種特殊溶劑中進行研究。這種溶劑可以毀壞細胞,但卻可以保留細胞核,通過數顯微鏡某個倍數視野下的神經元細胞核數量,可以準確地計算大腦所擁有的神經元。據計算,人類大腦可擁有860億神經元,而大腦皮層可以擁有160億神經元。
  • 瘋狂科學家偷走愛因斯坦的大腦,他從愛因斯坦大腦裡發現了什麼?
    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很多謠言,其中比較有名的一句是:我們人類的大腦只開發了1%,而愛因斯坦的大腦卻開發了99%。而愛因斯坦,也因為類似這樣的謠言死了不久就被取走了大腦,具體原因,我們看一下。雖然愛因斯坦的大腦保留了下來,並且也有科學家發現,愛因斯坦的是前額葉、 軀體感覺皮層、初級運動皮層、頂葉、顳葉、枕葉都和普通人不一樣,但是我們必須要說的是,雖然大腦區域的大小有一個標準空間,但是任何個體都無法和大腦模型的大小完全一樣,也找不出任何一模一樣的大腦,所以愛因斯坦的智商是否和大腦有關,目前的證據並不充分。
  • 知識科普:大類大腦的神奇之處,以及大腦定律
    人類的大腦是很神奇的,有很多人的行為以及想法都難以解釋。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人類大腦有哪些神奇之處,以及人類大腦的12定律。心算8388628乘2得多少,預備!開始!你能在非常短的幾秒鐘時間裡計算出結果嗎?
  • 科學家解密大腦真相,發揮大腦最強優勢
    科學家很早就發現, 身體尺寸可以預測的大腦尺寸,因為身體越大,需要控制身體的腦組織就越多,像是非洲象的腦,就比人腦還要大三倍。不僅如此,成年人的大腦才佔總質量的2%,但消耗的能量卻佔了全部的20% .為什麼人類會演化出這麼大又這麼耗能的大腦?最常見的解釋是,這是為了讓人類有更高的智能,這正是人類勝過其他動物之處。但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因為人類群體中智力高,推進文明進步的,自古以來都只有少數人, 多數人雖然腦子大,但是腦子裡不知道裝了什麼,所以這個問題至今仍是科學界爭議不休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