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了半個世紀的戰鬥機神話,怎麼就成了世界軍工史上最大的笑話?

2020-12-04 諸葛講武

網上一直有個段子,說按照印度空軍米格-21戰鬥機的「半摔期」,如不儘快退役極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摔完。

能不能徹底摔完小兵兵不知道,但提及印度空軍,相信大多數人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一仗未打卻損失了上千架飛機。

前面提到的米格21,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先後進口裝備的872架米格-21系列戰機,從1966年服役至今已經摔掉了482架,非戰損率接近百分之六十。

而造成這種悲劇和笑料的原因,除去印度空軍自身的毛病,大多數要歸咎到印度最大的航空製造公司——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LCA「光輝」幾乎是世界航空工業史上研發時間最長的飛機

除去摔機,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另一大「絕活」,堪稱史詩級漫長的自研之路。

沒錯,就是LCA,一架被印度空軍賦予「光輝」美譽戰鬥機。

被戲稱「只有設計師足夠長壽才能看到自己研發的飛機升空」,成為了世界軍工史上的一大笑話。

但是大家知道麼,就這樣的印度斯坦航空,曾經也有過屬於自己的「輝煌」,一度被稱為「亞洲之光」。

01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印度斯坦航空,就自主研發過印度乃至亞洲的第一款噴氣式超音速戰鬥機,並且還成功了。

當時正處於第一、二次印巴戰爭中,印度空軍表現低迷,甚至創造出了被巴基斯坦飛行員在30秒內擊落四架戰鬥機的世界紀錄,因此當時的印度,急需要更先進的戰鬥機來抗衡巴基斯坦空軍。

於是立國未久,國內百廢待興的印度,將自研先進戰鬥機,作為優先項目而被提上了日程。

▲巴基斯坦空軍歷史上最偉大的王牌飛行員阿納姆,曾經創下了30秒內擊落4架印度戰機的奇蹟

在當時,有能力挑起這個大梁的,只能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成立比印度建國都要早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擁有一定維修和製造軍用飛機經驗。

但是當時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僅有3個高級工程師,對於研發新戰機而言最重要的設計部門,也僅有13位技術人員。

印度空軍則是不管那麼多,他們直接提出了非常高的研發性能要求:既可以執行高空攔截,又可以執行低空對地攻擊,最大航速不低於兩倍音速,最大升限不得低於18000米,還需要研發配套的艦載機和雙座教練機。

印度空軍的這個要求是真的過分,要知道在當時,二代機的研製剛剛起步,美國人和蘇聯人都沒辦法滿足這個要求。

更何況是人力和物質資源都極其匱乏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無奈之下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不得不對外尋求援助,於1956年請來了德國著名飛機設計師庫爾特·譚克博士。

後來他們又從德國和英國聘請了上百名技術人員參加研製工作。

誠所謂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在外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項目迅速步入了正軌,於第二年就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

更是與1959年初,完成了第一架全比例木製模型,第二年四月就始了第一架原型機的組裝工作。

但是在研發工作快收尾的緊要關頭,英國人卻擺了印度人一道,提出增加130萬英鎊,才會提供由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奧菲斯」bor12加力渦輪噴氣發動機。

當時的印度不想就這樣被敲詐,於是他們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蘇聯求援,同時還去和埃尋求合作研發發動機。

可惜最後這兩條路都沒有走通。

而就在項目處於瀕死邊緣的緊要關頭,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提出,將「飛馬」發動機的核心機,用在當時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仿製的「奧菲斯」703發動機上。

連連碰壁的印度人不得不妥協,於是方案最終採用了被閹割的「奧菲斯」無加力渦輪噴氣發動機的改進型號。

最終預生產型在1964年正式交付印度空軍服役。

▲進入印度空軍服役的FH-24「風神」戰鬥機

只等了不到十年就拿到新飛機的印度空軍自然非常自豪,他們為新飛機命名為HF-24「暴風之神/風神」。

而風神也不負眾望,首個於1969年裝備風神的印度空軍第220中隊,在兩年後爆發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多次出擊,展現出了優異的作戰性能和可靠性。

在一次戰鬥中,一架風神的左發動機被高射炮擊中停車,儘管當時飛機深入巴基斯坦腹地接近三百公裡,但是飛行員依舊開著飛機順利返航。

風神在整個戰爭中只損失了六架,大多是在執行地空對地打擊任務中被防空火力擊落,對空作戰中則無一損失。

02

儘管FH-24「風神」各項指標起來很美,實戰表現也值得稱讚。

即便風神的實際性能,沒能達到印度空軍預設的需求,最大速度從預設中的大於兩倍音速,削減到了現實裡的1.1倍音速,最大升限也從18000米下降到了14000米。

可這些放在當時的亞洲,的確算是佼佼者。

但是真的如同印度人所吹噓的「亞洲之光」那麼神奇麼?

小兵兵要說,這個「亞洲之光」其實是買來的,它亞州就沒啥關係。

FH-24的設計團隊中,基本上沒有印度人,而是由來自英國和德國,並且擁有豐富經驗的航空工業技術人員,負責大大小小的設計工作。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請來的擔任總設計師的庫爾特·譚克教授,也是大名鼎鼎。

譚克教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德國著名飛機製造廠——福克沃爾夫航空公司的主要設計師,主持設計了德國二戰空軍中著名的FW-190「屠夫鳥」系列戰鬥機,和Ta-152系列戰鬥機。

在戰爭末期更是主持研發了堪稱黑科技的Ta-183噴氣式戰鬥機,要知道Ta-183的「直系傳人」可是大名鼎鼎的米格-15戰鬥機。

在二戰結束之後,他更是受到阿根廷政府的邀請,主持設計了南美洲的第一款噴氣式戰鬥機——I.A.33「龍舌蘭II」。

有這樣的牛人做總設計師,印度的FH-24「風神」自然不會差到那裡去。

在設計完FH-24「風神」之後,譚克教授也在60年代後期,受到了中國同行的邀請,到中國進行交流。

不知道在看到白手起家從無到有的中國航空工業後,譚克教授對「買定一切」的印度斯坦航空工業作何感想。

除去全部是外籍人員的設計團隊,風神的各個核心部件也都是海淘而來。

無論是來自英國的發動機,還是作為主要武器的「阿登」30毫米機炮。

抑或是來自瑞典、德國、美國的機載電子設備,完全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乃至於印度沒有丁點關係。

連最簡單的自由落體航彈和機炮炮彈都是原裝進口。

而號稱全裝備國產戰機的第220中隊,恐怕只有飛行員是印度國產。

▲和印度國產航母一樣,風神戰鬥機,也是一個萬國牌武器

03

可悲的是,在研發完FH-24「風神」之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竟然沒能在設計出一款可堪重用的戰鬥機。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印度對大批本土航空技術人才絲毫不重視,而是任其慢慢流失。

而這些被印度拋棄了的人才,才是真正可能為印度帶來希望的「亞洲之光」。

到1985年FH-24「風神」全部退出現役之後,印度空斯坦航空公司開始準備研發下一代輕型戰鬥機以對抗巴基斯坦的F-16戰機時。

卻發現當初的研發團隊早已七零八落,一切都要從頭做起。

也正因如此,從1988年開始,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就開始折騰LCA輕型戰鬥機計劃。

研發工作陸陸續續到1995年才完成,而量產工作更是拖延到2016年才步入正軌。

可就在這漫長的三十年間,中國的航空工業卻已經實現了從仿製到自主研發的突破,從二代機到三代機再到四代機的飛躍,從單一機種到全方位研發的跨越。

而當時被印度吹噓的「亞洲之光」早已暗淡不見。

「風神」的當年威名,也就這樣被吹進了歷史的角落。

「亞洲之光」早已暗淡,「風神」也不再吹拂。

相關焦點

  • 戰鬥機最快速度比拼:美國3.35馬赫,軍工大國俄羅斯是多少?
    導語:戰鬥機最快速度比拼:美國3.35馬赫,軍工大國俄羅斯是多少?眾所周知,戰鬥機是當今空軍部隊最主要的作戰武器。在二戰時期,戰鬥機就變現出極強的作戰能力,士兵們可以在飛機上面投射重型武器,和偵查到有利的地形。
  • 怎麼每一季的新番都會被吹成「史上最強」番劇?
    ​​題圖 / 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第二季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每當開播前夕,通過網絡對即將到來的眾多新番動畫進行一番吹捧,似乎已經成為了不少二次元愛好者的固定慶祝儀式。
  • 世界首架隱身飛機!美國大吹特吹,卻被蘇聯老舊飛彈打成笑話!
    今天來介紹一下全世界第一種量產的隱形戰鬥機,著名的F117夜鷹。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美蘇兩國就已經開始注重飛機的隱身設計,然而受制於當時的科學技術,美國直到1973年才正式立項研製F117。 F117的母公司就是著名的臭鼬工廠,也是洛克希德的高性能部門。
  • 零式戰鬥機無敵的神話,是怎麼出現的?
    在沒有雷達預警的空戰中,防守方為了防禦一個機場,往往需要安排戰鬥機定期進行空中巡邏(CAP),這種防衛巡邏將佔用大量的戰鬥機(使用3~5個戰鬥機小隊,大約10~20架戰鬥機,每天分為7~8個班次輪流升空),並消耗作戰人員的精力。
  • 戰鬥機史十大名機 世界十大知名戰鬥機
    > 噴火式戰鬥機在同時代中既不是性能最先進的,也不是產量最大的,更不是戰績最輝煌的。二戰四大名機(噴火式,野馬式,雅克-3,Fw 190,其實應該包括零式,可是那幫歐美中心論者的眼睛看不到歐美以外的任何事物)誰最優秀是一個永遠爭不清的事情,但是噴火式戰鬥機在不列顛之戰中的傑出表現,有效地改變了二戰的進程,進而改變了人類文明的進程,這是世界航空史上無出其右的。
  • 戰鬥機各種世界之最,你知道幾個?
    戰鬥機各種世界之最,你知道幾個?世界上航程最遠的戰鬥機F-111戰鬥轟戰機個人認為是截至目前為止世界上航程最遠的戰鬥機,雖然定位是多用途中距離戰鬥機,但是其最大航程達到6760公裡(單靠自身攜帶燃油,不配備空中加油的情況下)。
  • 蘇聯軍工太強了:半個世紀前的螺旋槳飛機,比運20載重量還大
    雖然以運-20為首的大飛機出現,證明我們正在補上過去的短板,但是我們仍然需要正視在大型飛機方面和世界先進水平仍有差距的事實。就拿俄羅斯航空業來說,雖然近幾十年其資金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需要繼續吃蘇聯老本來維持航空裝備,但蘇聯的航空工業技術直到今天,仍然是大多數國家都無法企及的。
  • 揭秘日本軍工巨頭:三菱重工世界排名第13(組圖)
    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能軍能民、亦軍亦民的「寓軍於民」型軍工產品承包商,2000年已在世界軍工企業100強中排名第13位,承包生產了日本防衛產品的30%,2003年的軍工訂貨額為2800億日元,2004年其防衛產品收入高達800億日元。三菱重工涉及航空船舶、火箭、坦克等製造,石油、天然氣、火電和核電工廠的開發,以及重型機械的生產。
  • 史上最強飛行棺材:F-104戰鬥機
    就這樣,航空史上的傳奇飛機F-104誕生了!F-104戰鬥機剖析圖1956 年 2 月,第一架 YF-104A(55-2955) 出廠,在嚴格保密情況下運抵愛德華茲空軍基地。1958年5月7日,霍華德·C·詹森少校駕機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上空駕駛YF-104A進行動力躍升飛行,最大飛行高度達到 27,813 米,創造了一項世界高度紀錄。同年5月16日,YF-104A 在沃爾特·W·埃汶上尉操縱下,在15×25KM閉合航線上創造了 2259 KM/H的世界速度紀錄。這是航空史上第一次由同一種飛機同時摘取高度和速度紀錄兩項桂冠。
  • 軍工行業研究與策略:三大投資主線分析
    我國掌握飛機製造技術較晚,因此在航空器研 制技術上落後於以美俄為代表的世界先進水平近一個代際。從列裝代次和具體機型上, 我們必須承認我國戰鬥機列裝質量與美俄仍有較大差距,美國空軍目前已經淘汰了所 有的三代戰鬥機,所有戰鬥機均為四代以上機型,俄羅斯也早已淘汰了全部二代戰鬥 機,未來我國空軍和海軍戰鬥機換代需求龐大。
  • 國家科技引擎:軍工巨頭的權力密碼
    對於白宮來說,抓住了華爾街的富豪,也就抓住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不管歷任總統競選時如何抨擊華爾街,姑且都當作笑話來聽。 2011年,三位均具有高盛背景的要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義大利前總理蒙蒂、希臘前總理帕帕季莫斯上位的時候,英國《獨立報》曾做過一篇題為《高盛:歐洲新主人》的專題報導。報導中驚呼: 「整個歐元區成了一個高盛集團的項目。
  • 閃光的航跡丨第一架殲-5型噴氣式戰鬥機:走進中南海的戰鬥機
    1956年9月27日,第一批10架國產殲-5噴氣式殲擊機裝備部隊,這是國產噴氣式戰鬥機首次列裝空軍部隊。
  • 米格-23戰鬥機失控飛行,橫穿5個國家,造成史上最倒黴的一個人
    上個世紀在前蘇聯解體之前,歐洲國家同前蘇聯的關係一直很僵,但北約的軍事系統依然在不間斷的監視著不遠處的前蘇聯,生怕這個國家會在窮途末路的時候發動一場不可預見的事件。F-15戰鬥機為了及時向指揮中心匯報這架前蘇聯的戰鬥機情況,F-15戰鬥機飛行員在飛抵前蘇聯戰機的時候都吃驚了,這是一架前蘇聯的米格-23戰鬥機,但是這架米格-23戰鬥機並沒有座艙蓋,飛行員也不知道在哪兒,
  • 事後復盤,殲20戰鬥機一飛沖天,不辱使命
    俗話說,沒有追求一事無成,壓力不大動力不強,中國人歷來有儘早做計劃的優良傳統,從1949年開始政府工作的5年計劃,都有很明顯的發展導向性,從68年以來的發展情況來看,這是世界最強大的規劃,而且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進步,10多億人口的國家,從一窮二白一躍而起稱為世界工業品製造第一大國,按實際購買力來算也是世界第一大國,這個成功可謂世界第一,沒有之一。
  • 2020世界十大現役戰鬥機
    原創 武器沙漏 2020-08-14 13:17:09 本文列舉了作者心中的世界現役10佳戰鬥機,歡迎討論 : ) 2020世界十大現役戰鬥機(排名不分先後)圖中數字僅代表序號 米格
  • 萬能的零式戰鬥機,在二戰算什麼水平?美軍:火雞一樣,一打就落
    零式戰鬥機是日本二戰時期的主力戰鬥機,在20世紀30年代上線,1940年正式列裝日軍。零式在日本陸軍和海軍中都有服役,尤其是作為航母艦載機參與了整個太平洋戰爭,在開戰前期給美軍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零式戰機名聲赫赫,無論日本人還是西方人都對其印象深刻,那麼這款戰鬥機在當時那個時代到底是什麼水平呢?後期跟西方國家的主力戰鬥機有何差距?
  • 「英國的救星」——皇家空軍「噴火」式戰鬥機
    噴火式戰鬥機是二戰前夕英國維克斯-超級馬林公司設計師米歇爾按照英國皇家空軍技戰術標準設計的一款戰鬥機,其優異的綜合性能使其在二戰中始終處於先進戰鬥機的行列,曾被稱為「空中的虎式坦克」,噴火及其各種改型戰鬥機總計生產了約23000架,今天城南哨站就帶大家了解這款「英國的救星」。
  • 高溫合金成軍工材料產業鏈極為重要一環
    概況: 高溫合金——是當前軍工產業鏈最優質賽道。軍工材料本輪周期疊加軍品放量+進口替代邏輯,或將持續 3 年以上時間。軍工材料端以高溫合金為代表將是整個軍工產業鏈最好賽道,歷史上看,其原因包括:技術壁壘高、附加值高、業績彈性大、估值容忍度最高。軍工高景氣度、材料最優賽道、相關公司業績持續釋放,高溫合金個股迎來戴維斯雙擊。高技術壁壘。
  • 認識北歐神話和歷史——冰火創世紀
    當基地中海流域成為世界文明中心的時候,北歐大陸和海域處於一片荒茫混沌的狀態之中。在世界各大神話體系中,北歐神話體系是最年輕的,它比希臘神話的出現晚了一千年,更加難以與古代中國、印度、希臘、羅馬及印第安等諸多神話比肩,因為北歐文明開化時間比較晚。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卻影響到歐洲文化的發展,甚至滲透到現代歐洲文化生活等各個細節中。
  • 「國王的兩個身體」:20世紀學術史上的一個神話
    《國王的兩個身體:中世紀政治神學研究》,作者:(德)恩斯特·康託洛維茨;譯者:徐震宇;版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六點圖書 2018年1月王恆(西南政法大學):近代早期英格蘭國家理論的特定密碼康託洛維茨的《國王的兩個身體》造就了20世紀學術史上的一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