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的滋味是有層次的,入口,先是一種淡淡的菜蔬清香,淡到在舌尖上轉瞬即逝,馬上就轉到另一種清苦,像藥味,又像菊香,而最後一種味道才是茼蒿的真正美妙之處。
茼蒿又叫蓬蒿、蒿子稈,由於它的花很像野菊,所以又名菊花菜。茼蒿菜還有一段歷史傳說,杜甫一生流離顛沛,疾病相襲,他在四川夔州時,肺病嚴重,眼花耳聾,生活無著,於是在56歲時抱病離開夔州,到湖北公安,當地人做了一種菜給心力交瘁的杜甫食用,用茼蒿、菠菜、臘肉、糯米粉等製成。杜甫食後讚不絕口。為紀念這位偉大詩人,後人便稱此食為「杜甫菜。」
茼蒿莖與葉均可食用,茼蒿,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鮮香嫩脆的讚譽,含有豐富的營養。其每100克莖葉中含蛋白質1.9克,糖類物質3.9克,胡蘿蔔素1510微克,鉀220毫克,鈣73毫克和鐵2.5毫克,上述營養成分含量高於蔬菜平均值。
茼蒿裡含有多種胺基酸,所以茼蒿有潤肺補肝,穩定情緒,防止記憶力減退等作用,而且茼蒿含水量高、纖維細嫩,有益於兒童和老年人的胃腸道,容易消化吸收,茼蒿裡還含有粗纖維有助於腸道蠕動,能促進排便,從而可以達到通便利腸的目的。茼蒿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蔔素等,茼蒿氣味芬芳,可以消痰止咳。茼蒿裡含有蛋白質及較高量的鈉、鉀等礦物鹽,能夠調節體內的水液代謝,消除水腫,茼蒿還含有一種揮發性的精油以及膽鹼等物質,具有降血壓、補腦的作用。
茼蒿的醫用價值也令人刮目相看。明代李時珍謂其性味「甘、辛、平、無毒」。唐代孫思邈《千金·食治》說它可以「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
茼蒿還含有一種揮發性的精油以及膽鹼等物質,因此具有調胃健脾、降壓補腦等效用。常吃茼蒿,對咳嗽痰多、脾胃不和、記憶力減退、習慣性便秘均有較好的療效。而當茼蒿與肉、蛋等共炒時,則可提高其維生素A的吸收率。將茼蒿焯一下,拌上芝麻油、味精、精鹽,清淡可口,最適合冠心病、高血壓病人食用。
民間以鮮茼蒿煮水代茶飲,治咳嗽痰多。鮮茼蒿搗汁衝開水慢飲,可治高血壓、頭昏腦漲。煩熱頭暈、睡眠不安,則可用鮮茼蒿與菊花(嫩苗)煎湯飲服。取茼蒿菜半斤,每天煮食。可治口臭、便秘。取茼蒿菜120克,切碎,加水煎湯取汁,加入蜂蜜30克,溶化後,做成茼蒿蜂蜜液分2至3次服。有潤肺化痰、止咳作用,可化解痰熱咳嗽或肺燥咳嗽、痰濃稠等。
吃茼蒿,最本色的方法是清炒,熱油下鍋,除了一小撮白鹽,什麼都不用放, 在滾開水中焯過,擠乾菜汁,攥成寶塔形,從塔尖淋入麻油、鹽、醋,推倒,拌勻,這樣的涼拌菜,借的是植物天然的清香,茼蒿那脆生生的質感和清香還依然保留。(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