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健康? 一個人健康,宏觀上認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處於良好狀態。近日Cell上一篇文章則從微觀的、系統的角度定義了健康。 文章的作者是來自西班牙奧維耶多大學的Carlos López Otín和來自古斯塔夫魯西研究所的Guido Kroemer。他們認為,健康是維持生理狀態的組織完整性和體內穩態的保持。 文中闡述了健康的八個維度,涵蓋人體與外界隔絕屏障的完整、對機體局部「動蕩」的抑制、隨時間推移保持體內穩態以及對應激的恰當反應。 作者指出,這種環環相扣的任何一個環節的破壞均會導致疾病的發生,進而導致系統急性或進行性脫軌,從而有損健康。
圖1 健康的八個維度
1、屏障完整:維護健康的重要防線 屏障除了隔絕機體與外界環境皮膚、腸道、呼吸道外,還包括血腦屏障、細胞膜以及亞細胞的膜結構。這些屏障的完整性僅對特定物質或分子發「通行證」,對維持健康非常重要。
2、抑制機體局部變化:將損傷最小化 機體會不斷發生局部微小變化,包括外力傷害、病原體感染、無菌損傷所致炎症以及DNA修復失敗、出錯的蛋白質堆積等。如果不能遏制這些意外一錯再錯或不斷擴散,就可能會導致全身性疾病。
![]()
圖2 破壞屏障完整性以及局部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3、清除、回收與更新:讓機體更健康年輕 蛋白質、脂類、核酸等,若被氧化修飾或自發變性、降解,均會導致細胞受損,外部應激還會導致損傷加速。機體需及時清除、更新細胞及細胞成分。而許多衰老相關疾病,其發生發展就與更新障礙有關。 整個細胞的周轉涉及調節的細胞死亡、胞吞作用、置換的協調。自噬是最重要的細胞質回收機制。除了與抗衰老有關外,通過藥物促進自噬還顯示出對多種疾病廣泛影響,比如遺傳性線粒體疾病、代謝症候群、動脈硬化、脂肪肝以及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等。
![]()
圖3 組織和細胞中的回收和周轉機制
4、網絡集成:從整體看待疾病 疾病並非局部變化,應從整體看待,因為機體內從細胞內結構、組織器官到微生物群等存在不同網絡的相互交織,互相影響。 比如有研究表明,常見精神疾病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精神疾病、代謝障礙以及癌症與腸道微生物變化有關。 5、生理節律與周期:精準的時序控制很重要 機體就如一架精密儀器,精準的時序控制對維持健康至關重要。心跳、呼吸、腦電活動、腸道蠕動等的功能均有一定節律;激素的分泌以及一些細胞因子的活性變化也有不同的周期性波動。 其中最為知名的是生物鐘。各種原因引起的生物鐘紊亂與癌症、精神心理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發生風險相關。
![]()
圖4 精準的時序控制與分子、亞細胞、細胞、組織器官、整體不同層面網絡相交織作用共同維護機體健康
6、穩態彈性:維持穩定的內環境
健康人體的體溫、血液酸鹼度、血糖、血壓、血氧濃度、激素水平等總需維持在一定範圍內,這種穩態的維持與遺傳因素、神經體液調節、免疫系統及微生物群均有關係。促進穩態維護的幹預措施,或有助於促進健康。
圖5 在不同應激情況下,機體從不同層面保持內環境穩態平衡
7. 利用毒物興奮效應的調節增進健康 毒物興奮效應是通過低劑量毒物對機體內穩態的微幹擾,啟動一系列修復和維持機制,比如通過對轉錄因子和激酶的激活,增加細胞保護和修復性蛋白的表達。 目前有很多動物實驗在探究利用這種效應來促進健康,比如暴露於低劑量輻射、某些化學物質等達到穩定基因組、清除自由基等的保護效果,以延年益壽。 8. 修復與再生 對於各種損傷,機體修復和再生功能很重要。機體幹細胞和祖細胞具有修復受損組織和促進適應性、代償性反應能力。目前基於幹細胞的再生醫學,誘導多能幹細胞、CRISPR-Cas9基因編輯等新技術的結合,均期望在修復損傷、老化以及先天性基因缺陷等方面帶來新的治療方法。
來源:López-Otín C, Kroemer G. Hallmarks of Health. Cell. 2020 Dec 15: S0092-8674(20)31606-8.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阜外說心臟」,採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經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薦,衛健委宣傳司評選,「阜外說心臟」 系列節目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關於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徵稿的特別提醒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誌》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誌官方網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房顫科普》將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提供科學、靠譜、有用的房顫防治知識!如果您有關於房顫的問題,請您留言,我們會擇期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