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之路經濟帶的文化之旅——記西安歐亞學院「愛驅動」學術講壇第...

2020-11-24 中國高校之窗

2020年11月4日,由西安歐亞學院科研處主辦的「愛驅動」學術講壇第十四期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廳如期舉行。來自各分院及職能處室的師生共計一百五十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專題講座由吳麗娟副處長主持。吳處長介紹,「愛驅動」學術講壇舉辦十多期,圍繞學校重點方向及領域特邀知名專家學者,帶來不同的主題分享,希望能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為大家帶來思想和觀點的碰撞。此次很榮幸地邀請到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化旅遊研究中心主任張燕研究員、西安市社會科學院西安旅遊設計研究院執行院長邵振宇研究員分別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文化打造」及「絲綢之路系列文化講座之—文明的曙光」兩個主題,分享絲綢之路沿途的歷史與文化。

張燕研究員通過闡述「一帶一路」倡議下文化打造的現實意義,結合歷史文化和經濟實例,深入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西安絲路文化資源現狀,圍繞西安旅遊文化、秦嶺自然文化、中亞陝西村等,得出西安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高地的重點領域和實施路徑。

邵振宇研究員開篇提出「我們來自何處,我們來做什麼,我們去往何方」三個問題,進而通過大量考古美圖,對比中西方文化的異同,帶領大家深入思考並了解中西方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是如何相互交流、相互影響。

此次講座不僅讓大家重新認識絲綢之路,也讓大家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在現場提問環節,有學生就「中亞陝西村」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諮詢,兩位研究員與大家進行了親切互動,細緻解答了大家提出的問題。

學校將和兩位研究員保持聯繫,爭取能有進一步的項目合作。「愛驅動」學術講壇也將不斷邀請高水平專家學者、業界大咖大家帶來新的分享體驗,為歐亞青年科研骨幹成長及團隊建設帶來新的活力,為學校科研氛圍營造做出貢獻。

張燕研究員: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化旅遊研究中心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西安市政府參事,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陝西省社科基金課題評審專家、陝西省講師團專家庫專家、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專家,陝西省旅遊景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家委員,西安交通大學客座教授,西安雁塔區第九、十、十一屆政協常委委員,並多次榮獲優秀政協委員稱號。

獨撰學術專著《長安與絲綢之路》、《陝西佛道教文化旅遊資源開發》、《漢唐絲綢之路歷史》等4部,參與撰寫書籍10多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陝西省、西安市社科規劃基金課題20多項、政府應用類研究課題30多項,曾獲得省市社科獎和政府發展研究獎數十項;發表論文等研究成果300多篇,總研究成果量400多萬字。

邵振宇研究員: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國際會員、西安市社科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西安市社會科學院西安旅遊設計研究院執行院長、西安旅遊協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絲綢之路歷史文化與旅遊開發、文化遺產地的保護展示與旅遊開發、唐式園林設計與旅遊規劃。主持承擔過絲綢之路跨國世界遺產數據平臺構想、絲綢之路申遺文本陝西段編寫、關中地區古民居調研與保護利用、西安周邊美麗鄉村建設研究等跨國及國內市級以上三十餘項科研課題。個人專著有《西出長安》、《古道玄黃》、《文明遺蹟》等。

相關焦點

  • 聚焦論文選題,明確寫作規範——記西安歐亞學院「愛驅動」學術講壇...
    2020-11-23 16:38:54 來源: 網易陝西 舉報   2020年11月20日,由西安歐亞學院科研處主辦的
  • 學霸歐亞er│在西安歐亞學院和考文垂之間穿梭的雙學位攻讀之旅
    今天我們邀請到歐亞物流貿易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劉鎮瑋同學,分享他在英國考文垂大學的留學生活。在充滿魅力的英式課堂,獲得批判性思維的深度啟發;打卡分散於市中心各處的教學樓宇、學生公寓,感受開放式校園生活;在本科期間同步攻讀國外名校雙學位,是追逐夢想的選擇,亦是一次挑戰之旅。穿過文字,看他如何以時光致敬夢想,以努力攀援未來。
  • 西安翻譯學院科研再創佳績
    西安翻譯學院始終遵循「理順體制,營造氛圍,完善制度,加強服務,積極培育,落實考核,強化激勵,促上臺階」的科研工作思路,致力於創造和諧、共融、創新和幸福的西譯科研文化氛圍,把科技創新成果、科技創新思想化作創新驅動發展的自覺實踐,取得了一系列標誌性成果,科研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顯著增強。
  • 屈子書院講壇第11期開講,聽李存山教授講範仲淹與《嶽陽樓記》
    誦讀《嶽陽樓記》,我們不僅為洞庭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氣象萬千的景象所驚嘆,更為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道德情操與風度氣節所折服。《嶽陽樓記》寄寓了範仲淹什麼樣的人生際遇?其主持的慶曆新政對宋代的學術、政治、社會、文化風貌產生了什麼樣的重要影響?9月5日下午,屈子書院講壇第11期在湖南汨羅屈子書院隆重舉行。
  • 從∞開啟無限可能|西安歐亞學院艾德藝術設計學院院長Tony Brown...
    無限  UNLIMITED  作品《∞》在西安歐亞學院校園裡的二次呈現,傳達了以超越常規的思維模式突破傳統形態多樣化演變的理念,通過「尺度」與「場域」的概念,構建了一個充滿哲思且富有價值的人文作品。
  • 「數學之美」講壇
    Beurling-Wintner問題    12月1日下午,清華大學數學系2020年「數學之美」系列學術報告活動在理科樓
  • 物院新聞 | 物理學院成功舉辦2019年「芙蘭」物理節 之第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動
    2019年11月16日-21日,中山大學物理學院成功舉辦2019年「芙蘭」物理節之第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動。海峽兩岸大學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動是由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組織的校園文化活動。本活動以【學術交流】和【文化交流】為主題,以物理名家講座、學術演講邀請賽、文化之旅、交流晚會和物理實驗報告賽等為活動載體,邀請海峽兩岸高校師生共同參與,旨在增進海峽兩岸大學生之間的友誼,促進兩岸大學生相互了解和合作。今年是中山大學第二十屆「芙蘭」物理節,也是海峽兩岸大學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動的第十年。
  • 城市與環境學院生態學系舉辦第十三屆「北京大學生態講壇」
    2016年12月24至25日,第十三屆「北京大學生態講壇」在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101大教室和城市與環境學院逸夫貳樓3459會議室舉行。本屆講壇邀請了北京師範大學葛劍平教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福文研究員、復旦大學鍾揚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銖研究員作大會特邀報告,並分別組織了北京大學生態學科教員和博士後/研究生的年度學術報告專場。
  • 西安歐亞學院楊珂欣榮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陝西賽區總決賽一等獎
    近日,2020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ational English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陝西賽區總決賽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舉行。西安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1903班的楊珂欣同學斬獲本次大賽省級一等獎。
  • 學術群體,文化群體,黨錮之禍
    大家好,我是陳中宇,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文化群體與黨錮之禍。無論是官學還是私學,都在經學大師周圍形成學術群體,漢儒治經特種家法,一種學術受到官方的推崇,這一門派的師生便輝煌起來,師生之間也是人身依附的關係,學術群體遂成為利益群體,學術形成「門閥」,並形成中國特色的「朋黨政治」。東漢以後,這種情況愈演愈烈,上至皇室,下至州郡官員、士人,大多出自名儒之門。
  • 介子學術講壇|第二十七講:翻譯中國——內容、原則及方法
    11月7日下午,外國語學院介子學術講壇第二十七講在六教6A—428教室順利舉行。    首屆國家教委「中英友好獎學金」獲得者,交學院英語系教授武波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題為「翻譯中國——內容、原則及方法」的精彩講座。
  • 李政道研究所舉行第4期李政道前沿講壇
    6月12日,第4期李政道前沿講壇在閔行校區李政道圖書館報告廳舉辦。本次講壇邀請希伯來大學前校長、榮譽退休教授、愛因斯坦檔案學術委員會主席Hanoch Gutfreund擔任主講嘉賓。本次講壇由李政道研究所、解放日報·上觀與李政道圖書館共同舉辦,由我校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李政道研究所粒子分部副主任何紅建主持。
  • 四川大學歐亞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世界·歐亞·中國」學術研討會...
    人民網成都11月12日電(記者宋豪新)11月7日,四川大學歐亞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世界·歐亞·中國」學術研討會在成都祥宇賓館順利舉行。本次會議由國家民委四川大學歐亞研究中心和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主辦。國家民委教科司二級巡視員王宏曉特邀出席本次會議。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外交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和四川大學等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 「歐亞經濟論壇-西安交通大學分論壇」舉行
    9月24日下午,「歐亞經濟論壇-國際教育合作壇」暨「120周年校慶系列高端國際會議」在西安交大舉行。王樹國校長在科學館107會議室會見與會代表,席光副校長、梁莉處長陪同會見。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具有獨特的戰略意義,而西安交大也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西安交大作為中國的一流大學,西部最好的大學,對中國的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成立「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的初衷及目標。並介紹到目前已有100餘所來自2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中外大學加入聯盟。他強調合作的重要性,指出國家之間、政府之間、學校之間都需要開展合作。
  • 「學而」講壇:空間社會網絡分析
    6月19日,「學而」講壇系列講座第486講在主樓D405開講。美國肯特州立大學計算社會科學實驗室創始主任葉信嶽教授為交大師生帶來一場主題為「空間社會網絡分析(Spatial Social Network Analytics)」的講座。本次講座由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舉辦。
  • 新媒體學院新傳所學術工作坊第十五期「AMOS上機操作」舉辦-西安...
    11月23日晚7點,西安交通大學新媒體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第十五期學術工作坊在主樓E座412辦公室舉行。本次工作坊由新聞與新媒體學院陳強副教授主講,主題為「AMOS上機操作」。新聞與新媒體學院陳積銀教授、蒙勝軍老師等參加本次工作坊。講座還吸引了來自社會學、公共管理的碩博生參與。
  • 哈薩克斯坦自然科學院副院長參加西安歐亞論壇
    9月21日,在歐亞論壇科技分會上結束了主題演講之後,哈薩克斯坦國家自然科學院副院長、G-Global(綠色環球)國際秘書處秘書長謝裡克·努爾克別克維奇在接受採訪時談到對西安的印象時說,這是他第一次來到西安,印象非常深刻,因為他感受到西安乃至陝西省處處都充滿了發展的動力,另一方面,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使西安不僅是中國的一座名城,更是世界的一顆明珠。
  • 陝圖講壇丨四維顏真卿——從考古新發現《羅氏墓誌》談起(需預約)
    四維顏真卿——從考古新發現《羅氏墓誌》談起(845期)許衛紅《與顏真卿的偶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秦鹹陽城大遺址考古領隊於賡哲《顏真卿其人》——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陳根遠《留在西安碑林的顏真卿
  • 專家談丨張燕:西安打造絲綢之路文化旅遊中心的戰略重點
    國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為西安這座千年古都實現復興開啟了新的發展機遇。西安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全國區域經濟布局上,西安作為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西部中心城市,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地位。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在絲綢之路上開拓發展,留下了十分寶貴的文化遺產,西安作為古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高地和中心,承擔著堅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時代使命。
  • 第十三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在西安交大成功舉行
    10月23日至26日,第十三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在西安交大舉行。會議由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流變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由陝西省能源化工過程強化重點實驗室、西安交大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和理學院承辦。該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是中國流變學專家學者學術交流的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