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人類濫用化石能源,已經導致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現如今世界各國都在著力開發清潔能源,主要包括風能,太陽能,甚至是核能。在未來能源當中,可燃冰無疑是最被人們期待的一個,都說可燃冰儲量不遜石油,而且清潔高效,是可以替代石油的清潔能源。
人類早在1810年就發現了可燃冰,但是現在都2021年了,兩百多年過去了,可燃冰依然沒有進入大規模使用階段,難道這本身就是個騙局嗎?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種氣體水合物,八個水分子鎖住一個甲烷分子,形成不太穩定的固態結構,在常溫下就會分解成水和甲烷氣體。人類發現可燃冰的時候,並不把它視為一種能源,反而嗤之以鼻,因為它總是在寒冷冬天出現在天然氣管道裡,把整個管道堵塞。
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後,人類在全球多個地區發現了可燃冰的存在,主要是在海底,可燃冰才被視為一種十分珍貴的未來能源。在南海,墨西哥灣等地,可燃冰都大量存在。科學家預計全球可燃冰的儲量為2億立方米,蘊含的能量堪比20億噸石油,足夠人類使用千年。
可燃冰不但儲量高,還非常清潔,可燃冰燃燒之後,只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比石油和煤炭清潔太多了。
可燃冰想要大規模使用,有兩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不太容易開採。可燃冰絕大部分都位於海底,海上開採石油本身就很困難,更別提是可燃冰了,而且可燃冰隱藏的深度都很深,試想一下在熱帶的南海地區,可燃冰依然能夠在零度左右的海底以固態存在,其深度甚至在千米以上。但是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目前中國、日本等國在開採可燃冰上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
其次是可燃冰開採的潛在隱患。
首先是對海底生態系統。海底本身的地殼比較薄,而且壓力很大,一旦大規模開發可燃冰,可能會引發大陸架邊緣震蕩,發生海底山崩和海底滑坡,嚴重的話還可能誘發地震和海嘯災害。其次是可燃冰洩漏。可燃冰本身的固態結構就不太穩定,如果人類開採加上氣溫升高,讓可燃冰變成甲烷大量洩漏在大氣層裡,那無疑會讓全球變暖的速度更加難以控制。
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可燃冰的大量使用應該不是問題。
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