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資源的開發可以說多種多樣的,但是有一種資源是一直都有聽說確沒見過,那就是可燃冰。可燃冰在小學時候的書本就已經有出現過了,可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正式的投入使用,讓人覺得很不解。
可燃冰的外形很像冰塊,它是海底深處的天然氣水合物,可以說它是一種新型的能源。專家們已經知道它的作用,並且也知道它能從哪裡可以得到,而且還知道它在全球裡面所蘊含的量是非常多的。
現在已經查明,在中國的東海南海都有可燃冰,而且東北凍土帶上也有。就單單中國來說,中國境內的海域可燃冰的數量就相當於是800億噸石油。所以很多科學家的眼光都盯在可燃冰上面,就想著能把它開發出來使用,畢竟現有的能源存儲量都沒有可燃冰的大了,而且還有汙染。但可燃冰燃燒起來卻沒有這方面的擔憂,所以可燃冰這麼好,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被投入使用呢?原因有幾個。
第一,開發可燃冰的投資成本太高了。當收穫和付出不成正比,反而成反比的時候,誰都會算帳,這是一種資源浪費。所以即使人們知道可燃冰的可利用價值也沒用,畢竟付出的比收穫的還要多,不值得。所以也就只能等,等技術的發達,等科技的創新,這樣也就只有在未來才能使用可燃冰了,所以現在的人們只能是望冰興嘆。
第二,就是開發可燃冰的技術還不行。因為可燃冰裡面有甲烷,而甲烷是很容易分解的一種物質。所以在海底的時候可燃冰是冰的形狀,但是一開才上來,它可能就會變成氣體,這樣就會導致空氣的汙染,也不易儲存。所以現在還沒有這種技術能讓可燃冰從海底上來還是保持冰形狀,所以就沒有開發可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