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燃冰,未來能源之星還是滅世惡魔?
這些天然氣來源於一種被一些人寄以厚望,但也被另一些人畏之如虎的物質,可燃冰。正在試採可燃冰的藍鯨1號海上鑽井平臺| 2017年,中國首次海底可燃冰試採由「藍鯨1號」鑽井平臺執行。出處@圖蟲創意寄以厚望,是因為可燃冰的儲量極為豐富。據粗略估算,它所蘊含的天然氣資源可達到已知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的數十倍;如果按有機碳儲量計算,大約是已知煤炭、石油、天然氣有機碳總量的2倍。假如能夠大規模商業化利用,將會成為未來的能源之星,保障世界的化石燃料安全。
-
中國成功試採可燃冰,破解能源「鎖喉」
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保障能源的供給對於中國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這也暴露出一個問題,由於中國在海外的能源命脈需要經過各方勢力的「家門口」,一旦國際局勢緊張就有被「卡住」的風險,中國又該如何解決呢? 發展軍事力量對海外能源通道進行保護只能治標,中國畢竟還不能像美國那樣在全球設立軍事基地。而最近中國對於海底可燃冰的試採成功,卻提供了一個可以治本的方法。
-
新知|我國已在南海試採:未來能源之星,可燃冰何時「可燃」
而此次被試採的主角,正是被人類寄予厚望的神秘物質可燃冰。作為未來能源之星,它何時能走進尋常百姓家?新華日報《科技周刊》記者採訪到江蘇海洋、地質、能源專家為您解密。清潔能源可燃冰深藏海底與凍土作為世界主要能源,石油、天然氣已經「被消耗」了一個多世紀,人類亟待找到下一階段的替代能源。
-
相比現有能源 可燃冰不存優勢
4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從近海地層的可燃冰中分離出天然氣的試驗取得成功,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從海底採集天然氣。據稱僅在愛知縣東部海槽一地,就可能存在相當於2011年日本天然氣進口量11倍的可燃冰。日本由此掀起新一輪「海洋熱」。
-
世界地球日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解密可燃冰」科普研學課雲端開講
半島記者 王麗平 為做好以「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世界地球日科普宣傳活動,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4月19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組織了一場特別的「解密可燃冰」科普研學課程網絡直播活動,邀請了自然資源部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吳能友研究員主講《可燃冰--未來新能源
-
可燃冰真的是冰嗎?能源新寵其實不神秘
不要以為百年很長,人類歷史幾百萬年,區區百年真的是彈指一揮,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國家在不斷的開發風能、太陽能等潔淨能源,但目前來說這些能源的使用情況並不是特別理想。人類主要能源可用年限圖表(來源於網絡)可燃冰的優勢在哪呢?現已探明的我國可燃冰的蘊藏量大概有1000億噸左右,這個是什麼概念呢?
-
新能源:可燃冰 點燃能源供給的新希望
新能源:可燃冰 點燃能源供給的新希望 來源:招商證券研發中心 發布時間:2013年03月15日 14:32 作者:蔡宇濱;劉榮 投資評級:看好 投資評級變動:維持
-
能源安全的發展重點—可燃冰的發展前景分析
中國雖然作為全球製造業「工廠中的工廠」,但能源問題一直是我國製造業戰略性製造因素之一。據調查,美國的天然氣價格是中國的1/5,工業電費約1/3,水費價格不到1/3,在這種背景下,未來中國的製造業整體生態成本優勢會被居高不下的能源價格所降低。理論來說,1立方米可燃冰約可分解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而我國的可燃冰儲量原大於石油儲量。
-
可燃冰試採成功 對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意味著什麼?
習風堂即大興學習之風之講堂,我們秉承「大興學習風、凝聚正能量、傳播好思想、共築中國夢」的宗旨, 大力倡導踐行
-
中國首次可燃冰試採成功 有望改變能源格局
「頁巖氣革命」改變全球能源格局之後,中國在另一項能源資源開發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賀電稱讚這次成功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標誌性成就,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今日(2017年5月18日)宣布,中國也是世界上首次海域泥質粉砂型可燃冰試採成功。
-
南海可燃冰開發提速 海南成能源大省指日可待
南海可燃冰估計儲量700億噸,開發有利促進海南經濟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8月21日公布了名為《中國石油替代能源發展概述》的研究報告,報告稱,目前已在中國海域內發現大量可燃冰儲量,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儲量估計相當於中國陸上石油總量的50%左右,在未來10年,中國將投入8億元進行勘探研究,預計2010—2015年進行試開採。
-
科學家發現新型能源「可燃冰」,超過石油天然氣,網友:人類福利
科學家發現新型的能源「可燃冰」,超過石油和天然氣,網友:人類福利!隨著人類前進的步伐的持續邁動,人類不僅隨著嫦娥飛奔到了月球之上,還隨著精衛下到了浩瀚深海。它的儲量是現今人類掌握的天然氣和石油儲量的兩倍之多。如今,人們給它取了個好記的小名——可燃冰。它生活在冰冷的深海底部,也偶爾會出現在島嶼的斜坡地帶等地。作為天然氣和水在高溫度和低壓強環境下形成的可燃冰有著十分光明的未來,據估計,它的儲量完全可以供人類使用千年之久。更讓小編也高興的是,它完全是乾淨毫無汙染的新型能源。
-
成功開採可燃冰!中國將要改寫全球能源格局
可燃冰在低溫和高壓條件下行程,一體積可燃冰可儲載100-200倍體積的甲烷氣體,具有能量高,燃燒值大等有點。目前發現的可燃冰儲量大約是化石燃料綜合的2倍,它將成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重點是課本提到:「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可能成為未來的新能源,但目前開採在技術上還存在困難。
-
可燃冰能消除能源危機?但它可能分分鐘被取代
在日本國內能源方面,幾乎沒有其它能源開採選擇,從而使得難以採集的甲烷資源成為一個誘人的發展前景。日本不是一個依靠其他碳基能源的國家,畢竟這個國家自然資源十分匱乏。山本浩二說:「日本進口大量天然氣,這些資源價格非常昂貴,如果我們擁有自己的國內能源,這將有助於提高日本能量的安全性。」作為一種經濟資源,可燃冰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
-
可燃冰的投資啟示:如何從新能源的突破中獲「財」
原標題:「可燃冰」的投資啟示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據國土資源部專家預計,2030年以前我國將使可燃冰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 能源產業的重大突破和發展,看似與普通百姓無關,實則息息相關。你我如何調整投資布局,從新能源的突破中獲「財」呢?
-
可燃冰是冰嗎?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可燃冰是冰嗎?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時間:2016-11-25 12:56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可燃冰是冰嗎?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可燃冰並不是冰,而是一種存在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白色結晶物質,因其外觀看起來像冰塊兒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被稱作可燃冰,其學名應該叫做天然氣水合 原標題:可燃冰是冰嗎?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可滿足兩百年能源需求
為此,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發賀電,其中提到:「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標誌性成就,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那麼,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可燃冰,到底是什麼?
-
可燃冰為我國能源安全提供新發展方向,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據調查,美國的天然氣價格是中國的1/5,工業電費約1/3,水費價格不到1/3,在這種背景下,未來中國的製造業整體生態成本優勢會被居高不下的能源價格所降低。理論來說,1立方米可燃冰約可分解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而我國的可燃冰儲量原大於石油儲量。2020年3月26日,我國可燃冰的第二輪試採取得圓滿的成果,國家計劃在2030年將可燃冰推向商業試採階段。
-
南海一場大火後,緩解我國能源問題,科學家在南海發現大量可燃冰
能源問題一直是各個國家考慮的重點大家常常會在各種場合被告知全球能源緊缺的問題,不論是在學校的課堂上還是在新聞中,都能看到如何節省能源和尋找替代物,能源短缺的確是全世界人民都需要面臨的一大問題。能源物質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果能源不足,那麼很多工作都無法正常開展。當然大家也都知道,其實現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早就開始進行了能源替代物的尋找和研發工作。這對於中國來說也是一樣的。
-
未來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1立方米可燃冰釋放的能量約相當於164立方米的天然氣。目前國際上的公認全球可燃冰總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氣總和的2-3倍。我國南海海底已發現可燃冰帶,估計能量總量相當於我國石油總量的一半。而對東海的調查也得出可燃冰蘊藏量可觀的結論。還為新世紀使用高效新能源開闢了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