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雖然只是由兩個字組成的一個詞語,卻是很多人「心中難以傾訴的煩惱」。排便困難、腸道難受、大便乾燥等問題困擾著很多人的生活,所以大家總會選擇一些「所謂的有效方法」來解決便秘之惑,無論是金銀花(不靠譜,容易脹氣)還是各種便秘藥物(傷身),最終卻傷害了自己。關注便秘,消除「致病原因」才能解決煩惱。
包括「便秘」在內的各種健康問題,只有在找到「患病原因」之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如果不找尋患病原因,只是單純的「吃偏方、信謠言」,根本問題得不到控制,遲早還會被其困擾。
根據「自身存在的問題」,逐一擊破,這些「建議」送給各位(4個實用妙招):
不好好吃飯,總是「節食」,必然會誘發便秘:這種問題在減肥個體身上經常發生,進食量很少,不僅胃裡會感覺到飢餓,而且腸道中也無食物填充,那就不會有足夠的食物殘渣來刺激腸道的蠕動,這樣一來就會誘發便秘。另外,長期節食還會導致腸道功能出現紊亂,恢復起來非常困難。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做到「要吃飯,吃到七分飽;多吃粗糧、新鮮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蔬菜一斤,豆類、菌菇類食品每日皆要攝入,大腸主要靠這些膳食纖維來吸水填充體積,膳食纖維的足量攝入會加速腸道蠕動,加快排便速度,預防結腸癌等腸道問題。
由於飲食等因素造成的大便乾燥、大便無力、排便困難等便秘問題,很多人會伴以服用某些藥物來共同解決,頑固便秘者可以一試,但要遵醫囑進行。
缺水不利於腸道健康,「足量飲水」是關鍵:當人體由於外界原因(天氣熱、特殊工作)導致身體本身缺水時,再加之飲水量不足,那就容易導致大便乾燥。
所以,把「飲水」注入到你的生活當中,多喝水,沒事的時候就補水,每日飲水量要達到1500—1700毫升,本身患便秘的人要喝到2000毫升,「溫白開水」是最靠譜的選擇。
睡得不夠,也會誘發便秘:除了飲食因素之外,「生活習慣」也和便秘存在密切的聯繫。睡眠時間不足、情緒急躁、過度勞累等問題都會導致交感神經長期興奮,從而就會抑制胃腸道蠕動,誘發便秘。
因此,勞逸結合很關鍵,讓身體得到充足的休息,它才能好好的工作,才能離便秘等基礎慢病更遠一些;無論您幾點入睡,成年人的睡眠時間要滿足7—9個小時。
不開心,「便秘」同樣會存在:心情不好,躊躇滿志,也會給身體增加「負面情緒」,排便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所以,多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包括運動和積極的興趣愛好,給自己增加休閒活動的時間,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必要時可以就醫診療。
除此之外,缺少運動會導致便秘,腸道在排便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力氣;肥胖會誘發便秘,儘早減肥是預防所有基礎慢病的必要措施。
當然,有一些藥物不良反應造成的便秘、腸道的器質性病變造成的便秘同樣需要大家重視。便秘如果久治不愈,請到醫院做個全面檢查,先排除病變,再做調整。
便秘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沒有「科學的防治理念」。消除「便秘的病因」,才能起到決定性的意義,單純消除症狀並不可取。全面調整,健康生活,願便秘離大家越來越遠。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