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斯蒂娜女王,瑞典王國瓦薩王朝女王(1632年—1654年在位),瑞典瓦薩王朝最後一位國王。
6歲的克裡斯蒂娜便繼承王位,到18歲時她開始實際的統治。
一,美國上映的《瑞典女王》,嘉寶的經典之作
1933年在美國上映的《瑞典女王》是由葛麗泰.嘉寶主演的愛情片,她飾演十七世紀的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
《瑞典女王》是好萊塢由葛麗泰.嘉寶主演的愛情片
導演魯賓全力發揮嘉寶的演技魅力,而嘉寶也跟她銀幕上下的情侶約翰.吉伯特演出了令人難忘的愛情場面,使本片成為有聲片早期的歷史愛情片經典。
嘉寶主演的有聲片《瑞典女王》,是早期的歷史愛情片經典作品
影片中的克裡斯蒂娜具有青年人獨有的粗野本性、她女扮男裝的趣聞、她咄咄逼人的氣勢、她的魅力和膽大妄為,都描寫得很成功,成為嘉寶的經典之作。
二,電影很精彩,但卻不是真實的歷史
影片杜撰了一段17世紀中葉,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的羅曼史,電影很精彩,但卻不是真實的歷史,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不是因為愛情拋棄王位,而是因為信仰投奔羅馬梵蒂岡。
女王克裡斯蒂娜畫像
克裡斯蒂娜女王出生於信仰路德宗教會的家庭,路德宗教會是瑞典的國教,但此後她秘密改信羅馬 天主教,為了追求自己的信仰,她只能放棄王位,到羅馬去尋求天主教的信仰生活。
歷史上的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是一個天生的女學霸,天資聰慧,酷愛學習,14歲便已通曉拉丁文、希臘文、德文、法文、英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等。她流利的多國外語讓那些外國使節差一點驚掉了下巴。
影視作品中瑞典女王召見外國使節
克裡斯蒂娜文武雙全,她不僅熟悉文學、歷史、哲學等幾乎所有的人文學科;而且擅騎射、懂軍事,是歷史上少有的博學多才的女王,有後人評論她,稱她為瑞典的「雅典娜」(希臘神話中的智慧女神)。
三,為信仰天主教,登基二十二年後宣布退位
克裡斯蒂娜是古斯塔夫二世指定的法定繼承人,故六歲得以繼位。
克裡斯蒂娜雖然常被稱為女王,但她的正式頭銜是瑞典國王。歐洲多國的王子曾想追求她,但都被她拒絕。
她在1651年委託擔任葡萄牙大使翻譯官的耶穌會士,替她向羅馬的耶穌會總部秘密轉達了一封信。
天主教耶穌會的能力絕對不容小覷,從這件事上我們就可以明白他的對手為什麼對其恨之入骨,1652年春天,耶穌會派了兩名會士,偽裝成貴族並使用化名,來到瑞典秘密傳教。克裡斯蒂娜與他們詳談,對天主教理性和自由意志的見解感興趣。隨後改變了信仰。
身為秘密天主教徒卻管治新教國家,作為一個年輕的女王她感到巨大壓力。克裡斯提娜在她登基二十二年後的1654年宣布退位,以便能公開信仰天主教。
同年年12月24日,她在布魯塞爾皈依天主教,但當時她不敢公開宣示,因為恐怕瑞典樞密院會停付她的生活費。由於她仍未公開宣告她的新信仰,教宗和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也不敢公開支持她。
她自行以貸款籌集生活費。1655年11月3日,克裡斯蒂娜在進行了必要準備以後,寫信通知了梵蒂岡教宗。
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畫像
有人評論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能力超群,她不遺餘力把瑞典帶入巔峰,但是就在在瑞典最強盛的時候,這位傳奇女王從權力的巔峰飄然而去——輕輕的我走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四,義大利人稱為「克裡斯蒂娜的十七世紀」
我們看慣了為爭皇權父子相殘、兄弟互戮,甚至讓數千萬平民百姓為之殉葬,不知道歷史上還有沒有像她一樣的君王,為信仰而拋棄至尊王位,這實在讓那些權利的奴才們難以理解,但就這一點,就足以讓人敬佩,名垂青史。
克裡斯蒂娜退位後,開始週遊歐洲,沒有了王權的羈絆,她反而生活的更好,所到之處受到了民眾熱情的歡迎。
後來,她選擇定居在天主教的中心羅馬,投身於藝術海洋。世界上少了一個玩弄陰謀的政客,多了一個熱愛藝術的天才女性。
從此以後,她的羅馬住所,畫家、音樂家、學者、主教們都成了她的座上賓,她資助了很多年輕的藝術家,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她慧言識金,購買了大量別人並不看好的美術珍品;她成立劇院,給了很多藝術家施展才華的機會。
她創建學術圖書館,收集了大量書籍和手稿,還創辦了阿卡迪亞學院,專門教授音樂、戲劇、文學和語言。她雖然已不是政治上的皇帝,卻搖身一變成為藝術殿堂的女王。
因為對羅馬文化的貢獻,她獲得了極高的榮譽,在羅馬生活的時代,被義大利人稱為「克裡斯蒂娜的十七世紀」,這是對她一生極具讚賞而中肯的評價。
五,克裡斯蒂娜死後葬在聖伯多祿大殿
克裡斯蒂娜在羅馬病逝,享年62歲,死後就葬在 聖伯多祿大教堂,這更是一般人可望不可即的歸宿。
聖伯多祿大教堂裡,有歷任教宗的陵墓,教宗都是男的,卻有三個女人的陵墓也在教宗石室中。其中一個是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
克裡斯蒂娜生前要求葬禮簡單,但教宗堅持將她遺體放在裡阿瑞歐宮供眾人瞻仰4天,遺體塗上香料,以白色錦緞,銀色面紗,鍍金冠冕和權杖覆蓋,並以柏木,鉛和橡木製造的三個棺木盛載。然後安葬於教宗石室。
梵蒂岡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的紀念碑,真夠豪華氣派
克裡斯蒂娜女王以自己絢麗奪目的一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702年,教宗下令為克裡斯蒂娜女王立紀念碑,以表彰她歸回天主教,也感激她為羅馬文化貢獻良多。
紀念碑置於大殿內廳,由藝術家卡洛·方塔納建造,克裡斯蒂娜的頭像戴著王冠,以圓形金銅大獎章襯託。下面的三個浮雕分別象徵:拋棄王位、蔑視權貴、以信心戰勝異端。
影視作品中的瑞典女王退位
好個克裡斯蒂娜女王:慧求信仰真福諦、糞土權勢帝王冠。
如今我們目睹她的紀念碑,追念克裡斯蒂娜為信仰放棄皇位並離開瑞典到梵蒂岡的往事,也會啟迪我們對人生的思考。